定滑轮式落锤冲击试验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357523阅读:197来源:国知局
定滑轮式落锤冲击试验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属于抗冲击性能测试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定滑轮式落锤冲击试验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的抗冲击性能都是采用ACI544委员会推荐或改进的装备进行测试。测试装置设计简单,落锤高度完全由试验人员自行控制,较难保证试验高度的一致;同时冲击锤的落点很难保证每次都与下部圆球精确对中;由于缺乏防护设置,冲击锤落下后,产生的无规律二次冲击,对试验人员造成一定的威胁;试验装置简单,试验人员操作较难,浪费人力物力。

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落锤冲击试验装置》,该装置采用连杆组的形式连接冲击锤和试验手柄,需要两名试验人员进行操作,该装置的连杆组结构复杂,组装较难;需要两名试验人员靠近试验装置,操作手柄进行试验,由于冲击锤重量较大,容易造成实验人员的误伤,同时两人操作,造成人力的浪费。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定滑轮式落锤冲击试验装置,有效提高试验人员的操作效率,确保试验高度一致,保证冲击锤的落点能够精确对中,减少无规律的二次冲击及其对试验人员的危害。

实现本发明目的的技术解决方案为:一种定滑轮式落锤冲击试验装置,包括拉绳、导向套筒、连杆、顶杆、冲击锤、铁球、固定架、底板、定滑轮、连接件、两个挡块和两对支撑架;所述底板固定在刚性地面上,两对支撑架对称固定在底板上,其顶部通过顶杆连接,支撑架包括一根竖向支撑柱和两根斜向支撑柱,两根斜向支撑柱对称设置在竖向支撑柱两侧,三者顶部固连在一起,底部分别固定在底板上;两根竖向支撑柱上分别设有一个导向套筒和一个挡块,且挡块位于导向套筒上方,两个导向套筒通过连杆连接,连杆底部中心设有冲击锤,顶部中心设有连接件;顶杆底部设有定滑轮,拉绳穿过滑轮与连接件固连;固定架设置在冲击锤正下方,固定架纵截面形状为凸台,待测试块设置在固定架内,铁球设置在待测试块上,且铁球顶部突出固定架。

除待测试块为混凝土试块,其余构件均为铁件。

所述铁球直径为63.5mm。

所述固定架与待测试块之间留有空隙,空隙宽度为1mm~15mm,固定架与铁球之间留有空隙,空隙宽度为1mm~5mm。

所述固定架与底板为可拆卸式连接。

上述可拆卸式连接采用螺纹、螺栓或卡扣。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其显著优点在于:

(1)试验架整体结构简单,便于组装。

(2)试验人员通过拉绳将冲击锤提升到挡块处,可以通过调节拉绳长度,来确定离试验装置的距离,有效的降低了试验人员的危险程度。

(3)整个试验可以仅由一名试验人员独立完成,减少了人力的浪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定滑轮式落锤冲击试验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定滑轮式落锤冲击试验装置的侧立面结构示意。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结合图1和图2,一种定滑轮式落锤冲击试验装置,包括拉绳1、导向套筒2、连杆11、顶杆12、冲击锤4、铁球5、固定架6、底板8、定滑轮3、连接件13、两个挡块14和两对支撑架。所述底板8固定在刚性地面上,两对支撑架对称固定在底板8上,其顶部通过顶杆12连接,支撑架包括一根竖向支撑柱10和两根斜向支撑柱9,两根斜向支撑柱9对称设置在竖向支撑柱10两侧,三者顶部固连在一起,底部分别固定在底板8上。两根竖向支撑柱10上分别设有一个导向套筒2和一个挡块14,且挡块14位于导向套筒2上方,确定实验落锤的高度。两个导向套筒2通过连杆11连接,连杆11底部中心设有冲击锤4,顶部中心设有连接件13;顶杆12底部设有定滑轮3,拉绳1穿过滑轮3与连接件13固连,拉绳1另一端由实验人员控制。固定架6设置在冲击锤4正下方,固定架6纵截面形状为凸台,待测试块7设置在固定架6内,铁球5设置在待测试块7上,且铁球5顶部突出固定架6。

除待测试块7为混凝土试块,其余构件均为铁件。

所述铁球5直径为63.5mm。

所述固定架6与待测试块7之间留有空隙,空隙宽度为1mm~15mm,固定架6与铁球5之间留有空隙,空隙宽度为1mm~5mm。

所述固定架6与底板8为可拆卸式连接。

固定架6与底板8通过螺栓连接,其余构件均采用焊接。

采用本发明所述的定滑轮式落锤冲击试验装置的实验方法,步骤如下:

步骤1.根据试验方案中要求的冲击高度,确定竖向支撑柱10的长度,制作试验装置。

步骤2.通过螺栓将底板8固定于刚性地面上。

步骤3.将待测试块7放在底板8的中心上,通过螺栓将固定架6固定在底板8上,再将铁球5放到固定架6的凸口上,并确保冲击锤4、铁球5和待测试块的中心在一条线上。

步骤4.通过试验人员拉拉绳1将冲击锤4提升到竖向支撑柱10的顶部位置,自由放下,重复试验,直至待测试块7破坏为止。

本发明试验架整体结构简单,便于组装,试验人员通过拉绳将冲击锤提升到挡块处,可以通过调节拉绳长度,来确定离试验装置的距离,有效的降低了试验人员的危险程度。整个试验可以仅由一名试验人员独立完成,减少了人力的浪费。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