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检测工业产品成品率的检测仪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562026阅读:258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工业制造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检测工业产品成品率的检测仪。



背景技术:

工业产品在生产过程中需经多道检验工序,如自检、首检、巡检等,为保证产品质量,产品在出厂前需进行终检(最终质量检测),经终检合格后方可入库或出货。但目前,工业产品的检验一般是靠人工进行检查,效率低下,而且难免有误检及漏检的情况。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检测工业产品成品率的检测仪,可提高产品终检的效率,避免误检及漏检情况。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用于检测工业产品成品率的检测仪,包括:机架、安装于机架的机器人和伺服电机、安装在机器人上的图像采集模块、与伺服电机传动连接的工装,和与机器人及伺服电机控制连接的控制器,控制器与显示屏及报警装置信号连接;其中,工装包括与伺服电机驱动连接的底盘和安装于底盘的夹具;底盘水平方向可转动地安装于机架的基板上,基板上具有至少两个停止点,伺服电机带动工装转动至任一停止点的位置时停机预设时间;同时,控制器内预存有第一运动轨迹模型和第二运动轨迹模型,控制器与机器人信号连接,并向机器人输出第一运动轨迹模型,控制器与伺服电机信号连接,并向伺服电机输出第二运动轨迹模型。

优选地,停止点的数量为四个,且各停止点沿周向均布于所述底盘。

优选地,还包括与伺服电机相连接的限位传感器,各限位传感器一一对应地设置于各停止点的位置。

优选地,工装还包括关于底盘的中心对称地连接于底盘上的两个把手。

优选地,机架还包括:设于基板下端的第一柜体以及设于基板上端的第二柜体;伺服电机与控制器设于第一柜体内部;工装与机器人设于第二柜体内部。

优选地,第二柜体内部还设有照明装置,照明装置连接于第二柜体的顶端内侧。

优选地,第二柜体内部还设有散热装置,散热装置连接于第二柜体的顶端内侧。

优选地,散热装置为旋转风扇。

优选地,显示屏与报警装置均设于第一柜体的顶端外侧。

优选地,机架的底部设有四组脚轮。

在检测仪检测工业产品之前,将所测工业产品的工装安装于机架上,并与伺服电机传动连接,把需要进行检测的工业产品放置于机架上,通过机架上的夹具固定在底盘上,在显示屏上进行操作编程。当检测仪开始检测时,控制器向机器人输出第一运动轨迹模型,向伺服电机输出第二运动轨迹模型,机器人带着图像采集模块沿第一运动轨迹模型运动对所测工业产品进行图像采集,然后将所采集的图像与预先存储于控制器内部的标准数据进行对比,若对比结果在合格范围内,则伺服电机驱动工装底盘带动工业产品进行转动,至下一个停止点,机器人带动图像采集区域继续沿着第一运动轨迹对所测工业产品进行检测;若对比结果不在合格范围内,则控制器启动报警装置进行报警。当伺服电机驱动工装旋转至360°,即返回远点之后,检测结果全部合格,则所测工业产品为合格产品,将检测合格的产品取下,更换下一个/批待检的工业产品。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用于检测工业产品成品率的检测仪,可以极大的缩短成品检测的时间,提高检测效率,同时由于通过机器人进行检测,不存在因疲劳等原因而出现的误检、漏检等情况,保证产品的合格性及一致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用于检测工业产品成品率的检测仪的三维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

1 机架

11 基板

12 第一柜体

13 第二柜体

14 脚轮

2 机器人

3 伺服电机

4 工装

41 底盘

42 夹具

43 限位传感器

44 把手

5 图像采集模块

6 显示屏

7 报警装置

8 照明装置

9 旋转风扇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用于检测工业产品成品率的检测仪的三维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用于检测工业产品成品率的检测仪,包括:机架1、安装于机架1的机器人2和伺服电机3、安装在机器人2上的图像采集模块5、与伺服电机3传动连接的工装4,和与机器人2及伺服电机3控制连接的控制器(图中未标出),控制器与显示屏6及报警装置7信号连接。

其中,机架1包括上下两层,中间隔一基板11,上层为第一柜体12,下层为第二柜体13;伺服电机3与控制器设于基板11的下端,安装在第一柜体12内部;工装4与机器人2安装在基板11上,设于第二柜体13内部。同时,在第二柜体13内还设有照明装置8(如LED灯)和旋转风扇9,照明装置8和旋转风扇9均连接于第二柜体13的顶端内侧,以便当检修该设备、更换所要检测的工业产品或者更换工装4时使用,由于机器人2、工装4等连续工作可能会造成第一柜体12内部温度升高,对设备的工作状况及使用寿命会造成一定程度的影响,因此,旋转风扇9的增设有利于对第一柜体12内部进行散热;显示屏6与报警装置7均设于第一柜体12的顶端外侧,方便技术人员对显示屏6进行操作,同时,当检测到有不合格产品时,利于发现报警装置7发出的信号。另外,在机架1的底部设有四组脚轮14,方便对其进行稳定的移动。

工装4包括与伺服电机3驱动连接的底盘41和安装于底盘41的夹具42,并且底盘41上关于其中心对称地设有两个把手44,对于不同的工业产品需要不同的夹具42,夹具42固定在底盘41上,因此当更换不同的检测产品时,需要更换工装4,在底盘41上设置有把手44方便对工装4的更换;伺服电机3设于基板11的下端,底盘41设于基板11的上端,底盘41水平方向可转动地安装于机架1的基板11上,伺服电机3驱动底盘41旋转;同时,基板11上具有四个沿周向均布于底盘41的停止点,分别设于0°、90°、180°和270°位置,各停止点的位置上分别设有与伺服电机3相连接的限位传感器43,当伺服电机3带动工装4的底盘41转动至任一停止点的位置时停机预设时间;同时,控制器内预存有第一运动轨迹模型和第二运动轨迹模型,控制器与机器人2信号连接,并向机器人2输出第一运动轨迹模型,控制器与伺服电机3信号连接,并向伺服电机3输出第二运动轨迹模型。

在检测仪检测工业产品之前,将所测工业产品的工装4安装于机架1上,并与伺服电机3传动连接,把需要进行检测的工业产品放置于机架1上,通过机架1上的夹具42固定在底盘41上,在显示屏6上进行操作编程。当检测仪开始检测时,控制器向机器人2输出第一运动轨迹模型,向伺服电机3输出第二运动轨迹模型,机器人2带着图像采集模块5沿第一运动轨迹模型运动对所测工业产品进行图像采集,然后将所采集的图像与预先存储于控制器内部的标准数据进行对比,若对比结果在合格范围内,则伺服电机3按照控制器对其输出的第二运动轨迹模型进行运动并驱动工装4底盘41带动工业产品进行转动,并通过下一个限位传感器43找到下一个停止点并停止预留时间,此时,机器人2再次带动图像采集区域继续沿着第一运动轨迹对所测工业产品进行检测;直至伺服电机3驱动工装4旋转一周360°,即返回远点之后,检测结果全部合格,则所测工业产品为合格产品,此时,技术人员可将检测合格的产品取下,更换下一个/批待检的工业产品。如果检测过程中发现有不合格产品,则控制器启动设于第二柜体13上端的报警装置7进行报警。

本实施例提供的用于检测工业产品成品率的检测仪,可以极大的缩短成品检测的时间,提高检测效率,同时由于通过机器人2进行检测,不存在因疲劳等原因而出现的误检、漏检等情况,保证产品的合格性及一致性。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将图1中的X轴的箭头方向定义为上方,而该箭头方向的反向定义为下方,任何部件的靠近上方的部位称为顶部,而靠近下方的部位称为底部。需要理解的是,术语“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尽管上面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内可以对上述实施例进行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