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模拟湖滨带水位水质变化的试验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530468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一种模拟湖滨带水位水质变化的试验装置,包括水槽,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湖滨带构置槽(2)、搅拌棒(4)、氮浓度调节池(8)、磷浓度调节池(9)、支架(10)、波高仪(12)、水质监测仪(13)、推板式造波机(14)、水泵(16)、尾水收集池(18)、固定架(24),具体结构如下:

A、水槽(1)为长方体形状,在水槽的左侧壁(5)的壁上设置有搅拌棒(4),在水槽的右侧壁(26)的壁上自上而下设置有多个水位调节孔(20),每个水位调节孔(20)上安装有水龙头(19);

B、湖滨带构置槽(2)为上端面、下端面和右侧壁均为敞开的长方体形状,湖滨带构置槽(2)设置在水槽(1)内,湖滨带构置槽(2)的底部与水槽(1)内的底面固定连接,湖滨带构置槽(2)的长度方向与水槽(1)的长度方向一致,湖滨带构置槽的左侧壁(30)靠近水槽的左侧壁(5),湖滨带构置槽的左侧壁(30)外壁、湖滨带构置槽的前侧壁(29)外壁和湖滨带构置槽的后侧壁(31)外壁分别对应地与水槽的左侧壁(5)内壁、水槽的前侧壁(15)内壁、水槽的后侧壁(27)内壁之间间隔5~6cm,湖滨带构置槽(2)的高度低于水槽(1)高度10~12cm;湖滨带构置槽的左侧壁(30)、湖滨带构置槽的前侧壁(29)和湖滨带构置槽的后侧壁(31)的壁上都均布有透水孔(28);

C、在水槽的左侧壁(5)外设置有支架(10),支架(10)的高度大于水槽(1)的高度,支架(10)上放置有氮浓度调节池(8)和磷浓度调节池(9),在氮浓度调节池(8)和磷浓度调节池(9)的池壁分别设置有直角弯管(7),每个直角弯管(7)上设置有一个阀门(6),各直角弯管(7)的一端口向下位于水槽的左侧壁(5)与湖滨带构置槽的左侧壁(30)之间;

D、固定架(24)由竖直直杆(23)的一端与底盘(22)中部垂直固定连接构成;在水槽(1)内间隔放置有四个固定架(24),四个固定架(24)的底盘(22)与水槽(1)内的底面固定连接;四个固定架(24)在水槽(1)宽的中心线上,且最左边的固定架(24)在湖滨带构置槽(2)内;

E、在水槽(1)外放置有波高仪(12)、水质监测仪(13)、推板式造波机(14)和水泵(16),波高仪监测探头(3)可拆卸连接在水槽(1)内最左边的固定架(24)的竖直直杆(23)上,波高仪监测探头(3)通过导线与波高仪(12)相连接,三个水质监测探头(25)分别可拆卸连接在水槽(1)内的其余三个固定架(24)的竖直直杆(23)上,三个水质监测探头(25)均通过导 线与水质监测仪(13)相连接,推板式造波机的机械推板(21)放置在水槽(1)内的右边,推板式造波机的机械推板(21)通过机械臂与推板式造波机(14)相连接;

F、在水槽的右侧壁(26)外放置有尾水收集池(18),且水龙头(19)的出水口正对尾水收集池(18)的池口,弯管Ⅱ(17)的一部分管体放置在尾水收集池(18)的池口上,且弯管Ⅱ(17)管体与尾水收集池(18)池口接触处固定连接,弯管Ⅱ(17)的一端口与水泵(16)的进水口连接,弯管Ⅱ(17)的另一端口伸入尾水收集池(18)内,水泵(16)的出水口与弯管Ⅰ(11)的一端口连接,弯管Ⅰ(11)的一部分管体搭在水槽(1)的槽口上,且弯管Ⅰ(11)管体与水槽(1)槽口接触处固定连接,弯管Ⅰ的出水口(32)伸入在水槽的左侧壁(5)与湖滨带构置槽的左侧壁(30)之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模拟湖滨带水位水质变化的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水槽的右侧壁(26)壁上最上部的水位调节孔(20)的孔中心低于水槽(1)上端口10cm,相邻两水位调节孔(20)的孔中心之间的间距为10cm。

当前第2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