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击实仪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561690阅读:353来源:国知局
一种击实仪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属于矿山生态恢复及环境保护治理技术领域,具体地,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矿山废弃地废石堆场和排土场松散体压实试验的击实仪。



背景技术:

在矿山的不断开采,导致煤矿、采石场及金属和非金属矿山中的生态环境较差,开采过程中形成的废石堆场和排土场,由于破坏了原有的土壤结构,产生了许多堆积的松散废弃物,造成岩体松动、松散废弃物堆积不稳定,矿区地形破碎化现象严重,极易发生崩塌和滑坡等自然灾害;还会产生大量的水土流失,造成植被破坏、水体及重金属污染。

废石堆场和排土场松散体粒径大小不一,松散体平台通过运输渣土车辆进行分层填压,造成其土层结构不合理,透水性差,不利于植物生长。在土壤压实下,会造成通气孔隙度降低,土壤通气不良,增加土壤容积质量,降低土壤渗透率,这些影响是植物生长发育的不利因素。紧实土壤使土壤强度和机械阻力明显增加,氧的供应和持水量减少,植物光合速率下降,这些因素导致植物根系下扎受阻。研究如何在不同粒径及不同压实次数等条件下的土壤性能及应用不同种植方式对植物生长的影响,最终确定最适宜植物生长的土壤结构和压实工艺,进行松散堆积体的压实试验研究尤为重要。

目前击实设备主要针对路基材料的室内击实试验,测定压实土壤的最佳含水率及其单位体积重量,作为建筑路基和填土时控制土壤湿度和指定最低密度的根据。没有针对矿区废弃地松散堆积体进行压实试验及植物生长影响效果的研究,不适用于大粒径(<50mm)的废石材料和土壤混合后的压实指标的测定。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击实仪,该击实仪结构简单,使用方便,便于野外操作,使用效果好,用于试验测试结果准确。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击实仪,所述击实仪包括底座1,所述底座1中心竖直设置中心杆2,所述中心杆2下端套设击实件3;所述中心杆2上端设置牵拉件4,所述牵拉件4用于拉动击实件3沿中心杆2上下运动。

进一步地,所述击实仪还包括套筒5,所述套筒5用于盛放待击实物质。

优选地,所述套筒5底部设置引流管51。

优选地,所述套筒5为圆柱形。本领域技术人员还可以根据需要选择其他形状,只要其可适应击实件的形状即可。所述套筒5可以根据需要选择不同直径,比如10cm、30cm或者50cm。

优选地,所述击实件3包括圆饼31和滑筒32,所述圆饼31固定在滑筒32底端,且圆饼31和滑筒32套设在中心杆2上。

优选地,所述牵拉件4包括与中心杆2呈十字交叉设置的横杆41,所述横杆41两端分别设置滑轮42,穿过滑轮42设置牵拉绳43,牵拉绳43两端固定在击实件3上,拉动牵拉绳43,可使击实件3沿中心杆上下运动。

进一步优选地,所述牵拉绳43上还设置把手44,所述把手44用于拉动牵拉绳43。

本实用新型与轻型动力初探击实仪的原理正好相反,前者是通过击实实现地基承载力值;后者则是需要获得地基承载力原始值。本实用新型的击实仪可以测定粒径范围(<50mm)的废石材料和土壤混合后的击实试验,测定其最佳含水量和最大干密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击实仪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击实仪工作状态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套筒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1、底座;2、中心杆;3、击实件;31、圆饼;32、滑筒;4、牵拉件;41、横杆;42、滑轮;43、牵拉绳;44、把手;5、套筒;51、引流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以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如图1、图2、图3所示,

一种击实仪,所述击实仪包括底座1,所述底座1中心竖直设置中心杆2,所述中心杆2下端套设击实件3;所述中心杆2上端设置牵拉件4,所述牵拉件4用于拉动击实件3沿中心杆2上下运动。

所述击实仪还包括套筒5,所述套筒5用于盛放待击实物质。所述套筒5底部设置引流管51。所述套筒5为圆柱形。

所述击实件3包括圆饼31和滑筒32,所述圆饼31固定在滑筒32底端,且圆饼31和滑筒32套设在中心杆2上。

所述牵拉件4包括与中心杆2呈十字交叉设置的横杆41,所述横杆41两端分别设置滑轮42,穿过滑轮42设置牵拉绳43,牵拉绳43两端固定在击实件3上,拉动牵拉绳43,可使击实件3沿中心杆上下运动。

所述牵拉绳43上还设置把手44,所述把手44用于拉动牵拉绳43。

本实用新型适用于粒径(<50mm)的松散堆积体材料和土壤混合后的压实。采用不同的击实功(锤重×落距×锤击次数)分别锤击不同样品的含水量。击实筒外径32.3cm,周长101.5cm,内径31cm,高度32cm,重量为22.6kg。圆饼质量为2kg,直径10cm,高度5cm。引流管长度5cm,内径7mm。中心杆从底部开始量测,有50cm的刻度值,每次拉杆将圆饼拉至50cm处时,再增加锤击的次数,来计算每次试验所得的击实功。

最后所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该理解,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都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