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反射体验装置和热反射体验对比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986773阅读:227来源:国知局
热反射体验装置和热反射体验对比设备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热反射体验装置和热反射体验对比设备。



背景技术:

反射膜因为其良好的隔热效果而被广泛的用于汽车以及建筑玻璃。市面上反射膜的产品繁多,质量也参差不齐。消费者在购买反射膜的时候很难直观的了解产品的隔热效果。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以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中反射膜效果难以直观判断的技术问题,提供了一种热反射体验装置和热反射体验对比设备。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提供一种热反射体验装置,包括:

箱体,所述箱体由顶板,底板,依次相邻设置的第一侧板,第二侧板,第三侧板和第四侧板共同围成,其中第一侧板上设置有倾斜开口;所述倾斜开口的下端设置有沿倾斜开口设置的支撑板,所述支撑板从第一侧板水平延伸至第三侧板,将所述箱体分隔为包括顶板的第一箱体和包括底板的第二箱体;所述支撑板上设置有透明基板,所述透明基板以活动的方式从倾斜开口处插入或者抽出箱体;

热光源,所述热光源设置在顶板上;

第一热感应器,所述第一热感应器设置在第一箱体的第二侧板上;第一热感应器能够读取热光源发射出的光线在被透明基板,或者覆有反射膜的透明基板反射之后到达第二侧板的光线温度。

第二热感应器,所述第二热感应器设置在底板上。第二热感应器能够读取热光源发射出的光线在经过透明基板,或者覆有反射膜的透明基板反射之后穿过透明基板的光线的温度。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支撑板从第一侧板水平延伸至第三侧板包括并不限于支撑板一体的从第一侧板水平延伸至第三侧板和支撑板包括一系列的从第一侧板水平延伸至第三侧板的不连续的起到支撑作用的板的情形。

进一步地,所述透明基板的倾斜面相对于底板的角度为30-60度。30-60度的角度范围能保证热光源发射出的光线在被透明基板,或者覆有反射膜的透明基板反射之后,能够到达第二侧板的光线的温度能被第一热感应器接收。

优选地,所述透明基板的倾斜面相对于底板的角度为45度。

进一步地,所述透明基板的表面覆盖有反射膜。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箱体的第二侧板上设置有第一窗口,并且第一热感应器设置在第一窗口处。第一窗口能够允许使用者通过手或者其他身体部位在第一窗口处感受到热光源发射出的光线被透明基板,或者覆有反射膜的透明基板反射之后到达第一窗口的光线的温度。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箱体的侧板上设置有第二窗口。第二窗口能够允许使用者通过手或者其他身体部位伸入到第二窗口中感受到热光源发射出的光线被透明基板,或者覆有反射膜的透明基板反射之后穿过透明基板的光线的温度。

进一步地,所述支撑板上设置有至少一个通孔。

优选地,所述通孔直径≥90mm。通孔直径在该范围之内时,支撑板对热的阻挡作用不明显。

进一步地,所述支撑板下方设置有通风板,所述通风板上对应通孔的位置设置有第一风扇;所述第一箱体的顶板或者侧板上设置有第二风扇;所述第一风扇和第二风扇分别为吸风风扇和出风风扇,或者分别为出风风扇和吸风风扇。一对风扇可以加快热感应器处的散热,防止热感应器处热量聚集。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热反射体验对比设备,包括至少两个所述的热反射体验装置。两个以上的热反射体验装置所构成的热反射体验对比装置能够即时的对比出不同的反射膜对热光源的反射效果。

进一步地,所述热反射体验对比设备包括两个相背或者相邻设置的热反射体验装置。将两个热反射体验装置相背或者相邻设置,可以使热反射体验对比装置使用更加方便。

进一步地,所述的至少两个热反射体验装置中的至少一个所包含的透明基板的表面覆盖有反射膜。

本实用新型的积极进步效果在于:使用者可以通过提供的热反射体验装置直观的感受被检测的反射膜对于热光源的反射作用,并且通过热反射体验对比设备可以直接比较出不同反射膜对于热光源反射效果的优劣。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热反射体验装置在一个实施例中的正面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热反射体验装置在一个实施例中的正面剖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热反射体验装置在一个实施例中的侧面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热反射体验装置在另一个实施例中的侧面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热反射体验对比设备在一个实施例中的正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做进一步说明。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1,图2和图3所示,一种热反射体验装置1,包括:

箱体2,所述箱体由顶板21,底板22,依次相邻设置的第一侧板23,第二侧板24,第三侧板25和第四侧板26共同围成,其中第一侧板上23设置有倾斜开口230;所述倾斜开口230下端设置有沿倾斜开口设置的支撑板27,所述支撑板27从第一侧板23水平延伸至第三侧板25,将所述箱体2分隔为包括顶板的第一箱体3和包括底板的第二箱体4;所述支撑板27上设置有透明基板28,所述透明基板28以活动的方式从倾斜开口230处插入或者抽出箱体2;第二侧板24上设置有第一窗口241,所述第一窗口241位于第一箱体上;

热光源5,所述热光源5可以选自可见光源或者红外线光源等,并且热光源5设置在顶板21上;

第一热感应器6,所述第一热感应器设置在第一窗口241处;

第二热感应器7,所述第二热感应器设置在底板22上。

在其他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第二侧板24上也可以选择性的不设置第一窗口241,而将第一热感应器6直接设置在第一箱体3的第二侧板24上,并且朝向所述透明基板的倾斜面280。

具体地,透明基板28可以选自玻璃,亚克力板或者PET等透明塑料。

在本实施例中,透明基板28的表面可选择性的覆盖有反射膜或者不覆盖反射膜。

当透明基板28的表面没有覆盖反射膜时,热光源5发射出的绝大部分热光线将穿过透明基板28,并到达第二热感应器7。第二热感应器7可以接收并反映出底板22附近的温度。

当透明基板28的表面覆盖反射膜时,热光源5发射出的一部分热光线将穿过透明基板28,并到达第二热感应器7。第二热感应器7可以接收并反映出底板22附近的温度。而热光源5发射出的另一部分热光线经过反射膜的反射作用,将到达第一窗口241。位于第一窗口241的第一热感应器6可以接收并反映出第一窗口241附近的温度。

热反射体验装置1的使用者可以综合对比透明基板28的表面覆盖反射膜前后第一热感应器6所反映的温度变化和第二热感应器7所反映的温度变化来检测反射膜对于热光线的反射作用。使用者还可以通过将手放置在第一窗口241处,来亲身感受反射膜对于热光线的反射作用。

在本实施例中,支撑板27一体地从第一侧板23水平延伸至第三侧板25,已实现对透明基板28的支撑作用。

在其他实施例中,支撑板27也可以是在从第一侧板23向第三侧板25水平延伸方向上的不连续的起到支撑作用的板的总和。

在本实施例中,支撑板27上设置有2个通孔271。通孔271的直径可以是90mm,100mm,110mm,120mm,130mm,140mm,150mm或者更大。通孔271的直径优选为135mm。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支撑板27下方设置有通风板29,所述通风板29上对应通孔271的位置设置有第一风扇291;所述第一箱体的顶板或者侧板上设置有第二风扇292;所述第一风扇291和第二风扇292分别为出风风扇和吸风风扇。

在其他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风扇291和第二风扇292也可以分别为吸风风扇和出风风扇。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透明基板的倾斜面280相对于底板22的角度大致为45度。热光源5发射的热光线竖直地入射到透明基板的倾斜面280,经过反射膜反射后,一部分热光线沿大致平行于底板22的方向达到第一窗口241,并被第一热感应器6接收。

在其他实施例中,透明基板的倾斜面280相对于底板22的角度可以根据热光线的入射角度和第一热感应器6在第一窗口处的具体位置,以第一热感应器6能够接收到经反射后的热光线为原则,调整为30-60度。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二箱体的第一侧板23上设置有第二窗口231。使用者可以通过将手或者身体其他部位放置在第二窗口231内,来亲身感受反射膜对于热光线的反射作用。

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二窗口231可以根据需要设置在第二箱体的其他侧板上,或者不设置第二窗口。

在另一个实施例中,如图5所示,一种热反射体验对比设备7,包括两个热反射体验装置1。两个热反射体验装置1相背设置,并且共用一个第四侧板26。

在其他实施例中,两个热反射体验装置1也可以相背设置,但是不共用一个第四侧板26,或者两个热反射体验装置1相邻并列设置。热反射体验对比设备还可根据需要包括3个或者更多的热反射体验装置,以实现多组对比。

本实施例中,两个热反射体验装置1的透明基板28可以分别覆有不同的反射膜或者不覆膜。可以实现即时对比不同反射膜的反射效果的功能。

以上内容对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双向密封件以及装有该双向密封件的球阀做出了具体描述,但是本实用新型不受以上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内容的局限,所以凡依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要点进行的任何改进,等同修改和替换等,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