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园林空气质量监测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404089阅读:224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空气监测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园林空气质量监测装置。



背景技术:

中华文化的悠久历史和丰富资源,使我国文化产业孕育着巨大财富的机遇,文化产业吸引投资的领域不断扩大。各地各有关部门坚持以政府为主导、以公共财政为支撑、以基层为重点,大力发展文化事业。通过政府主导,引导多元投入,各地公共文化服务投入方式日趋多样化,多元投入机制正在形成。园林古建筑行业携“文化产业”和“城市绿化”两个概念,进来受到更多商家的追捧。园林作为旅游观光景区,所以园林的空气质量监控也是一项重大的任务,现有技术中的园林用空气质量监测装置功能单一,监测范围小,不具有视频监控功能,而且不便于远程监控和管理。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园林空气质量监测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园林空气质量监测装置,包括监测装置本体,所述监测装置本体的上端安装有电动伸缩杆,所述电动伸缩杆的上端安装有电机,所述电机的转轴上端固定连接安装板,所述安装板的两端分别设有空气质量探测仪和摄像机,所述监测装置本体的前端通过支架连接显示器,所述显示器的侧面安装有扬声器,所述监测装置本体的上端背部通过支架连接有无线收发装置,所述监测装置本体的内部安装有数据处理器、控制器和存储器,所述数据处理器通过电路分别连接空气质量探测仪和控制器,所述控制器通过电路分别连接摄像机、显示器、扬声器和无线收发装置,所述无线收发装置通过无线信号连接远程的管理终端。

优选的,所述显示器的上端通过支架连接有屋檐状的防护板。

优选的,所述监测装置本体的外侧表面安装有USB接口,USB接口通过电路连接存储器,存储器通过电路连接控制器。

优选的,所述空气质量探测仪包括氧气传感器、二氧化碳传感器、二氧化硫传感器、二氧化氮传感器和一氧化碳传感器,氧气传感器、二氧化碳传感器、二氧化硫传感器、二氧化氮传感器和一氧化碳传感器均分别通过电路连接数据处理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园林空气质量监测装置通过电动伸缩杆配合电机可以实现多角度不同高度的空气质量监测和视频录像功能,配合显示器和扬声器可以进行数据显示和播报,方便游客了解园林的空气质量,通过无线收发装置还可以将监测结果发送到远程的管理终端,方便管理人员远程监控,本实用新型功能多样,监测范围大,适合大范围推广使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中:1监测装置本体、2电动伸缩杆、3电机、4安装板、5空气质量探测仪、6摄像机、7显示器、71防护板、8扬声器、9无线收发装置、10数据处理器、11控制器、12存储器、13 USB接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园林空气质量监测装置,包括监测装置本体1,监测装置本体1的上端安装有电动伸缩杆2,电动伸缩杆2的上端安装有电机3,通过电动伸缩杆2可以调节监测的高度,便于监测不同高度区域的空气质量,电机3的转轴上端固定连接安装板4,安装板4的两端分别设有空气质量探测仪5和摄像机6,通过电机3连接空气质量探测仪5和摄像机6可以实现多角度全方位的空气质量监测和视频录像,空气质量探测仪5包括氧气传感器、二氧化碳传感器、二氧化硫传感器、二氧化氮传感器和一氧化碳传感器,氧气传感器、二氧化碳传感器、二氧化硫传感器、二氧化氮传感器和一氧化碳传感器均分别通过电路连接数据处理器10,便于监测多种气体的含量,监测装置本体1的前端通过支架连接显示器7,显示器7的上端通过支架连接有屋檐状的防护板71,防护板71能很好地保护显示器7和扬声器8,防止雨水对设备的腐蚀,显示器7的侧面安装有扬声器8,通过显示器7和扬声器8可以使游客直观清晰地了解空气质量的好坏,监测装置本体1的上端背部通过支架连接有无线收发装置9,监测装置本体1的内部安装有数据处理器10、控制器11和存储器12,监测装置本体1的外侧表面安装有USB接口13,USB接口13通过电路连接存储器12,存储器12通过电路连接控制器11,USB接口13配合存储器12方便数据的存储和传输,数据处理器10通过电路分别连接空气质量探测仪5和控制器11,控制器11通过电路分别连接摄像机6、显示器7、扬声器8和无线收发装置9,无线收发装置9通过无线信号连接远程的管理终端,无线收发装置9可以将该装置的监测结果发送到远程的管理终端,方便管理人员进行远程监控。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