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感光鼓镀膜试验台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444424阅读:586来源:国知局
一种感光鼓镀膜试验台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打印机耗材生产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感光鼓镀膜试验台。



背景技术:

打印机已经成为人们日常办公的必备用品。打印机的核心部件之一是感光鼓,感光鼓的生产工艺决定着感光鼓的质量。在感光鼓的生产工艺中,感光鼓的镀膜参数是一项关键的生产数据。

为了获得较好的生产质量,需要先进行多次试验,才能确定较佳的生产参数。当前行业内没有发现好的感光鼓镀膜试验台。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出一种可以进行试验,可以获得较佳的生产参数的感光鼓镀膜试验台。

一种感光鼓镀膜试验台,包括台面、2个以上的镀膜槽、可升降的机械臂、固定于机械臂的下部的空气抓手,各个镀膜槽嵌入台面的下部,镀膜槽的底部设置有出液口开关,镀膜槽的形状为圆筒形或长方形,至少一个镀膜槽为长方形,长方形的镀膜槽的底部的侧壁设置有加热片,方形的镀膜槽的内部设置有温度传感器。

优选的,长方形的镀膜槽的底部设置有超声波发生器。

优选的,加热片设置于镀膜槽的底部的外侧壁。

优选的,还包括进气管、进气开关和出气管,进气管连接空气抓手的进气口,出气管连接空气抓手的出气口,进气开关设置于进气管上。

优选的,还包括锁气锁,锁气锁连接空气抓手。

优选的,台面还包括备用槽口,备用槽口的下部没有设置镀膜槽;

镀膜槽包括4个圆筒形的镀膜槽和2个方形的镀膜槽;

备用槽口、镀膜槽呈圆周状均布于台面。

优选的,还包括底座,底座的中部轴承,轴承上设置有可旋转的柱体,柱体穿过台面并与台面连接。

优选的,还包括立臂,立臂位于台面的上部的一侧,机械臂可升降的设置于立臂的一侧。

优选的,还包括框架,框架的上部连接台面,框架的下部套接在柱体的外侧。

优选的,底座的下部设置有滚轮、可升降支脚,支脚升高后,滚轮离地,支脚降低后,滚轮着地。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一种感光鼓镀膜试验台,包括台面、2个以上的镀膜槽、可升降的机械臂、固定于机械臂的下部的空气抓手,各个镀膜槽嵌入台面的下部,镀膜槽的底部设置有出液口开关,镀膜槽的形状为圆筒形或长方形,至少一个镀膜槽为长方形,长方形的镀膜槽的底部的侧壁设置有加热片,方形的镀膜槽的内部设置有温度传感器。通过空气抓手将感光鼓坯料放入镀膜槽内,空气抓手通过机械臂实现升降,镀膜槽的底部的侧壁设置加热片、温度传感器,可以对镀膜槽进行温度控制,从而使得可以通过本实验台进行试验,可以获得较佳的生产参数。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感光鼓镀膜试验台作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感光鼓镀膜试验台的第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感光鼓镀膜试验台的第二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感光鼓镀膜试验台的第三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

1-台面;11-备用槽口;2-镀膜槽;21-出液口开关;22-加热片;23-超声波发生器;3-机械臂;31-空气抓手;311-进气管;312-进气开关;313-出气管;4-锁气锁;5-底座;51-轴承;52-柱体;6-立臂;7-框架;8-滚轮;9-支脚。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1~3对本实用新型一种感光鼓镀膜试验台作进一步说明。

一种感光鼓镀膜试验台,包括台面1、2个以上的镀膜槽2、可升降的机械臂3、固定于机械臂3的下部的空气抓手31,各个镀膜槽2嵌入台面1的下部,镀膜槽2的底部设置有出液口开关21,镀膜槽2的形状为圆筒形或长方形,至少一个镀膜槽2为长方形,长方形的镀膜槽2的底部的侧壁设置有加热片22,方形的镀膜槽2的内部设置有温度传感器。

通过空气抓手31将感光鼓坯料放入镀膜槽2内,空气抓手31通过机械臂3实现升降,镀膜槽2的底部的侧壁设置加热片22、温度传感器,可以对镀膜槽2进行温度控制,从而使得可以通过本实验台进行试验,可以获得较佳的生产参数。

本实施例中,长方形的镀膜槽2的底部设置有超声波发生器23。

本实施例中,加热片22设置于镀膜槽2的底部的外侧壁。

本实施例中,还包括进气管311、进气开关312和出气管313,进气管311连接空气抓手31的进气口,出气管313连接空气抓手31的出气口,进气开关312设置于进气管311上。

本实施例中,还包括气泵,通过气泵给空气抓手31提供动力。

本实施例中,还包括锁气锁4,锁气锁4连接空气抓手31,当空气抓手31的气囊内达到设定的压强时,锁住锁气锁4,感光鼓坯料的内部不会有液体上流,从而保证感光鼓坯料的内部不导电。

本实施例中,台面1还包括备用槽口11,备用槽口11的下部没有设置镀膜槽2;

镀膜槽2包括4个圆筒形的镀膜槽2和2个方形的镀膜槽2;

备用槽口11、镀膜槽2呈圆周状均布于台面1。

本实施例中,还包括底座5,底座5的中部轴承51,轴承51上设置有可旋转的柱体52,柱体52穿过台面1并与台面1连接。

本实施例中,还包括立臂6,立臂6位于台面1的上部的一侧,机械臂3可升降的设置于立臂6的一侧。

本实施例中,还包括框架7,框架7的上部连接台面,框架7的下部套接在柱体52的外侧。

本实施例中,底座5的下部设置有滚轮8、可升降支脚9,支脚9升高后,滚轮8离地,支脚9降低后,滚轮8着地。

本实用新型的不局限于上述实施例,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各个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彼此可以交叉组合形成新的技术方案,另外凡采用等同替换形成的技术方案,均落在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