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缺口冲击测试对中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711188阅读:601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用于材料物理性能检测冲击试验的装置,具体来说就是一种缺口冲击测试对中装置。



背景技术:

大部分企业的试验室采用缺口冲击试验来检测材料在冲击载荷作用下吸收能量的能力,通过该数值可以评定材料缺口对冲击载荷的敏感性,并以此检查和控制相关的工艺质量。冲击试验是塑胶力学性能检验的重要环节之一。影响冲击试验结果的因素是多方面的,GB/T 1043.1-2008《塑料简支梁冲击性能的测定第1部分:非仪器化冲击试验》在对试验程序的一般要求中指出,试样应紧贴试验机砧座,锤刃沿缺口对称面打击试样缺口的背面,试样缺口对称面偏离两砧座间的中点应具备一定精度。目前常用的简支梁式摆锤冲击试验机,其打击中心位于主轴的双支撑中心,因此防振性能比悬臂梁式的要相对优越。但是简支梁冲击试验机在放置试样时具有对心困难及操作不便等情况。

为了解决这种缺陷本领域技术人员设计了如:授权公告号为CN205209878U的《摆锤冲击试验的冲击试样夹具》、CN203519417U的《简支梁冲击样条快速对中装置》、CN205580897U的《应用于高分子材料的自动对中的摆锤式冲击试验机》以及CN202693406U《冲击试验用对中装置》的改进装置。但是由于并不是直接针对冲击样条的缺口来进行对中,这样的对中容易因工艺等原因导致对中不准,从而达不到对中的效果。

因此,为了获得精准的试验数据并避免因放置试样不当带来的不利影响,设计一种针对缺口对中的冲击测试对中装置是十分必要的。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解决现有技术中没有针对缺口的对中装置的问题。

为达到上述发明目的,提供一种缺口冲击测试对中装置,包括用于安放试样的左支座和右支座,还包括一根安装于左、右支座之间的旋转轴,所述旋转轴的两端分别设置于左、右支座的下部,旋转轴的圆周面上立有一根细杆。

所述冲击样条的两端分别搭放于两侧支座的工作位置上,在样条长度的中心位置(即测试位置)设有V型或U型缺口(A、B、C型缺口)。冲击样条放置后,所述细杆在旋转轴旋转到位后能够靠入冲击样条的缺口。

优选的,所述旋转轴两端分别穿出左、右支座。

优选的,所述旋转轴上固定有限制旋转轴在左、右支座中轴向滑移的限位块。

所述轴向滑移是指旋转轴相对左、右支座的轴向运动。

优选的,所述限位块固定于旋转轴两端。

优选的,所述限位块上设垂直于所述旋转轴的拨杆。

优选的,所述限位块通过螺纹可调地套接于旋转轴上。

优选的,所述旋转轴的圆周面上沿轴向设有刻度尺。

优选的,所述细杆外表面形成有可嵌入冲击样条缺口的棱角。

所述细杆可以选用圆柱杆在对应位置设置突出的棱角,或者是直接的四棱柱等形式,其规格应该可以嵌入样条缺口。

优选的,所述旋转轴的圆周面上设有螺纹孔,所述细杆安装于所述螺纹孔上。

具体操作时,将冲击样条按照标准要求搭设于支座上,旋转旋转轴让细杆旋转至与冲击样条贴合,贴合着支座对冲击样条进行移动,使得冲击样条上的缺口卡入细杆,从而实现冲击样条的对中。

采用针对冲击样条缺口进行对中,降低了样条制作时两端尺寸的精度要求,使得只要缺口设置准确,对中就能准确实现,避免了端头对中的弊端。

旋转轴穿出左、右支座,使得旋转轴可以进行调节,在制作支座或其他异常情况下,可以精细微调修正。

限位块将旋转轴固定于左、右支座,防止在旋转对中过程中产生轴向滑动,从而保障对中的准确性。

将限位块设置于旋转轴两端,减少实验工作区域的配件数量,降低对冲击样条的干扰的可能性,另一方面限位块的体积较大,设置拨杆后能够方便实验人员用拨动代替旋转旋转轴,从而快速对中。

限位块与旋转轴通过螺纹连接,通过旋转定位提高了微调的精度,增加了工作效率。

刻度尺能直观的表现微调的调节范围,方便实验人员记录测试。

细杆外表面形成有可嵌入冲击样条缺口的棱角,可以针对V型缺口进行精确定位,防止滑脱。

细杆通过螺纹孔与旋转轴连接,从而为细杆的替换和移动细杆安装位置提供了便利。

本实用新型在测试时只需旋转对中器,将细杆与冲击样条缺口对齐就能确认对中成功,从而提高实验精确度,提高了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其中:

11-左支座 12-右支座 2-旋转轴

21-刻度尺 22-限位块 23-拨杆

24-细杆 3-底板 4-冲击样条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

根据图1所示的一种缺口冲击测试对中装置,包括用于安放试样的左支座11和右支座12,还包括一根安装于左、右支座11、12之间的旋转轴2,所述旋转轴2的两端分别设置于左、右支座11、12的下部,所述旋转轴2两端分别穿出左、右支座11、12,所述旋转轴2的圆周面上沿轴向设有刻度尺21;所述旋转轴2两端固定有限制旋转轴2在左、右支座11、12中轴向滑移的限位块22,所述限位块22通过螺纹可调地套接于旋转轴2上,所述限位块22上设垂直于所述旋转轴2的拨杆23,旋转轴2的圆周面上立有一根细杆24,所述细杆24外表面形成有可嵌入冲击样条4缺口的棱角。所述冲击样条4的两端分别搭放于两侧支座11、12的工作位置上,在样条4长度的中心位置(即测试位置)设有V型或U型缺口(A、B、C型缺口)。冲击样条4放置后,所述细杆24在旋转轴2旋转到位后能够靠入冲击样条4的缺口。

所述细杆24可以选用在对应位置设置突出棱角的圆柱杆,或者是直接的四棱柱等形式,其规格应该可以嵌入样条缺口。

所述旋转轴2的圆周面上设有螺纹孔,所述细杆24安装于所述螺纹孔上。

一般而言采用的支座11、12要求,两个支座11、12之间的距离稳定地固定于底板3上,保证冲击样条4摆放面水平,并且有让冲击样条4抵靠的侧面,从而使冲击样条4与摆锤能够摆放于标准试验位置。

具体操作时,将旋转轴2装入细杆24,微调旋转轴2与支座11、12的相对位置,微调完毕后定位限位22。将冲击样条4按照标准要求搭设于支座11、12上,拨动拨杆23让旋转轴2带动细杆24旋转至与冲击样条4贴合。然后贴合着支座11、12对冲击样条4进行移动,使得冲击样条4上的缺口卡入细杆24,从而实现冲击样条4的对中。

本实用新型不仅可以用于塑胶的性能测试,还可以应用于金属等需要冲击测试的场合

以上已对本实用新型创造的较佳实施例进行了具体说明,但本实用新型创造并不限于所述的实施例,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创造精神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种种的等同的变型或替换,这些等同变型或替换均包含在本申请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