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诊断测试棒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652086阅读:589来源:国知局
一种诊断测试棒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检测试剂盒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诊断测试棒。



背景技术:

诊断测试棒(又称检测试剂棒、检测试剂盒)已经是生物医药快速检测领域的一项非常成熟的技术,由于其成本低廉、携带方便、检测速度快等特点而被广泛应用。诊断测试棒的具体应用如验孕棒等,验孕棒是体外诊断(IVD)产品的一种,其利用验孕棒检测尿液中的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uman Chorionic Gonadotropin,简称HCG),从而达到快速检测受试者是否怀孕的目的。虽然其在测试中会出现假阳性等结果偏差,但是由于其低成本、测试快等特点,倍受广大消费者的青睐。

而在诊断测试棒的应用过程中,诊断测试棒整体上的稳定是非常重要的。现有的诊断测试棒在取样后,待检测液体会残留在取样口,并可能在后续移动过程中发生滴落、溅出的情况,不仅影响检测结果的准确性,还可能造成待检测液体残留造成污染,影响了用户的使用满意度。



技术实现要素:

鉴于以上所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诊断测试棒,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及其他相关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诊断测试棒,包括棒体本体和试纸条,所述棒体本体中设有用于放置试纸条的试纸条收容腔,所述试纸条位于试纸条收容腔内,所述试纸条收容腔自棒体本体测试端向棒体本体握持端方向延伸,所述棒体本体上设有取样口和观测窗,所述试纸条上设有加样垫、测试线和吸水垫,所述取样口的位置与加样垫的位置相对应,所述观测窗的位置与测试线的位置相对应,所述取样口靠近棒体本体测试端的一侧为斜坡,所述斜坡自棒体本体的测试端的上表面向握持端延伸,且延伸至加样垫的上表面。

具体的,所述棒体本体包括上壳体和下壳体,所述上壳体和下壳体盖合后形成试纸条收容腔。

更具体的,所述取样口和观测窗位于上壳体上。

具体的,还包括用于罩合所述取样口的帽盖。

具体的,所述测试线包括检测线和质控线。

具体的,还包括干燥剂,所述棒体本体中还设有用于放置干燥剂的干燥剂收容腔,所述干燥剂收容腔位于棒体本体握持端,所述干燥剂位于干燥剂收容腔内。

具体的,所述干燥剂为注塑片,所述注塑片嵌入干燥剂收容腔中。

具体的,所述棒体本体上还设有批次识别标记。

更具体的,所述批次识别标记位于棒体本体的握持端。

具体的,所述加样垫位于试纸条靠近测试端的一侧,所述吸水垫位于试纸条靠近握持端的一侧,所述测试线位于试纸条的中部。

如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诊断测试棒的取样口采用斜坡设计,测试棒在取样后,待检测液体可以顺着取样口的斜坡流出,产品表面无多余的待检测液体残留、滴落、溅出,在保证检测结果的准确性的同时,防止待检测液体残留造成污染,提高了用户的使用满意度。此外,干燥剂的设计还可以进一步防止干燥剂包装破损或掉落于待检测液体,影响待检测液体成分,提高检测结果的准确度;同时,产品间装配度更好,不会有异响。

附图说明

图1显示为本实用新型收容腔结构示意图。

图2(a)显示为本实用新型外壳(包括帽盖)示意图。

图2(b)显示为本实用新型外壳(不包括帽盖)示意图。

图3显示为本实用新型取样口局部放大图。

元件标号说明

1 棒体本体

2 上壳体

3 干燥剂

4 下壳体

5 试纸条

6 试纸条收容腔

7 干燥剂收容腔

8 取样口

9 观测窗

10 加样垫

11 测试线

12 帽盖

13 批次识别标记

14 斜坡

15 吸水垫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由特定的具体实施例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熟悉此技术的人士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其他优点及功效。

请参阅图1-3。须知,本说明书所附图式所绘示的结构、比例、大小等,均仅用以配合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以供熟悉此技术的人士了解与阅读,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限定条件,故不具技术上的实质意义,任何结构的修饰、比例关系的改变或大小的调整,在不影响本实用新型所能产生的功效及所能达成的目的下,均应仍落在本实用新型所揭示的技术内容得能涵盖的范围内。同时,本说明书中所引用的如“上”、“下”、“左”、“右”、“中间”及“一”等的用语,亦仅为便于叙述的明了,而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范围,其相对关系的改变或调整,在无实质变更技术内容下,当亦视为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范畴。

如图1-3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诊断测试棒,包括棒体本体1和试纸条5,一般来说,诊断测试棒一端在使用时可用于接触样品,即测试端,另一端在使用时可供使用者握持或固定,即握持端。所述棒体本体1中设有试纸条收容腔6,所述试纸条收容腔6自棒体本体1测试端向棒体本体1握持端方向延伸,用于放置试纸条5。本领域常规的检测试剂棒所使用的试纸条均包括加样垫10、测试线11和吸水垫15,加样垫10可位于试纸条5靠近测试端的一侧,吸水垫15可位于试纸条5靠近握持端的一侧,所述测试线11可位于试纸条5的中部,更具体的,一般来说测试线包括检测线和质控线,所以所述棒体本体1上设有取样口8和观测窗9,取样口8的位置与试纸条5上加样垫10的位置相对应,待测样品可通过取样口8接触到加样垫10,观测窗9的位置与试剂条5上测试线11的位置相对应,测试线11的显色状况可通过观测窗9观测。更具体的,试纸条收容腔6的大小可与试纸条5的大小相匹配,而试纸条收容腔6的长度(自测试端至握持端方向)一般为棒体本体1长度的约50%-90%,更具体为约60-80%,加样垫10可位于试纸条5靠近测试端的一侧,吸水垫15位于试纸条5靠近握持端的一侧,测试线11可位于试纸条5的中部。进一步的,如图3所示,所述取样口8靠近棒体本体1测试端的一侧可以为斜坡14,斜坡14自棒体本体1的测试端的上表面向握持端延伸,且延伸至加样垫10的上表面,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中,所述斜坡14的最低处与加样垫10的上表面吻合。所述斜坡14可使测试棒在取样后,如浸入含有待检测液体的杯中取样后取出或直接用检测液淋洗后,待检测液体可以顺着取样口的斜坡14流出,可以使得棒体本体1的表面无多余的待检测液体残留、滴落、溅出,在保证检测结果的准确性的同时,防止待检测液体残留造成污染,如,防止盖帽盖过程中弄脏用户双手。

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中,如图1所示,所述诊断测试棒还包括干燥剂3,且所述棒体本体1中还设有用于放置干燥剂3的干燥剂收容腔7,所述干燥剂收容腔7位于棒体本体1握持端,所述干燥剂3位于干燥剂收容腔7内,收容腔7一般会设有通气孔与外部空气连通,使得干燥剂3能够更好地干燥包装内的空气。所述干燥剂3可以是介孔分子筛或其复合材料,介孔分子筛复合材料的例子可以是注塑片,更具体可以是聚苯乙烯/介孔分子筛复合材料,通过使用注塑片形式的干燥剂3,使得干燥剂可以以嵌入的形式置于收容腔7中。干燥剂3以嵌入的方式置于干燥剂收容腔7中,使得干燥剂3与棒体本体1之间的装配度更好,不会有异响。此外,单独设置的干燥剂收容腔还可以防止用户在打开包装取出产品过程中,干燥剂包装破损或掉落于待检测液体,影响待检测液体成分,提高检测结果的准确度。

本实用新型中,本领域技术人员可通过各种常规的设计,构成上述的棒体本体结构。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中,棒体本体1包括上壳体2和下壳体4,上壳体2和下壳体4形成试纸条收容腔6和/或干燥剂收容腔7,以容纳试纸条5和/或干燥剂3。

本实用新型中,观测窗9的位置可根据试纸条5上测试线11的位置进行调整,可通过观察窗9观测测试线11即可;取样口8的位置可根据试纸条5上加样垫10的位置进行调整,使待测样品可通过取样口8接触到加样垫10即可。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中,取样口8和观测窗9均位于上壳体2上,这样的设计更有利于试纸条5的放置。

本实用新型中,还可包括用于罩合所述取样口8的帽盖12,盖帽12的设计能够保护试剂条裸露于取样口8的加样垫10,防止加样垫10接触杂质从而影响检测结果。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棒体本体1上还可设有批次识别标记13,以方便查询试纸条5的批号,保证测试的准确性。批次识别标记13的位置没有特殊限定,本领域技术人员可根据需要对批次识别标记13的位置进行调整,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中,所述批次识别标记13位于棒体本体1的握持端。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有效克服了现有技术中的种种缺点而具高度产业利用价值。

上述实施例仅例示性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其功效,而非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任何熟悉此技术的人士皆可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及范畴下,对上述实施例进行修饰或改变。因此,举凡所属技术领域中具有通常知识者在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所揭示的精神与技术思想下所完成的一切等效修饰或改变,仍应由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所涵盖。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