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次测量雨量测量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649870阅读:451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水文雨量计量、气象监测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雨量监测器。



背景技术:

雨量器是气象台常用的一种气象设备,主要用来记录雨量。目前使用的是遥测翻斗式雨量传感器,主要由:承水器、上翻斗、计量翻斗、计数器等组成。遥测雨量计的使用,避免了人工观测和手工操作造成的误差,进一步提高了气象资料和降水数据的准确性。但遥测雨量计也有它的不足之处:遥测雨量计在测量一般降水过程中基本正常,但是在汛期特别是暴雨季节,随着降水强度增大其误差就越大。其原因是由于当降水量很大(如夏季大暴雨)时,流入翻斗的水速会非常快,导致翻斗在翻转过程中,水未流尽时,又有水流入翻斗,使得翻斗回到原位。这样翻斗的计数就减少,导致遥测雨量计数与实际降水量出现误差。并且由于水未排尽翻斗的水量很快又进行翻斗,再次翻动以至形成连跳现象。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多次测量雨量测量器,解决了现有技术测量出现误差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多次测量雨量测量器,包括雨量筒、一次测量装置和二次测量装置,所述雨量筒为圆柱状,所述一次测量装置和二次测量装置设置在雨量筒内,所述一次测量装置包括进雨口、双翻斗结构、计数结构,所述进雨口设置在雨量筒顶口处,所述进雨口的下端设有双翻斗结构,所述双翻斗结构分别连接有计数结构;所述二次测量装置包括集雨口、设有容量刻度的大容量量筒和液位测量仪,所述集雨口位于双翻斗结构的下端,与雨量筒内壁连接;所述大容量量筒设置在集雨口下端,所述大容量量筒上侧设有液位测量仪。

本实用新型更进一步改进方案是,所述双翻斗结构包括上侧翻斗、中间收集口、下侧翻斗,所述上侧翻斗处在位于进雨口下方,所述中间收集口位于上侧翻斗的下方,所述下侧翻斗处位于中间收集口的下方,所述下侧翻斗的分辨率大于上侧翻斗。

本实用新型更进一步改进方案是,所述计数结构包括设置在翻斗的侧边的永磁体和顶端的干簧管。

本实用新型更进一步改进方案是,所述进雨口、中间收集口和集雨口均为漏斗状结构。

本实用新型更进一步改进方案是,所述雨量筒下端设有观察门。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

1、本实用新型一种多次测量雨量测量器,通过一次测量装置和二次测量装置相配合,减少误差,提高雨量的精确度;

2、所述一次测量装置使用双翻斗结构,翻斗将承接的雨水排出仪器时翻斗上的永磁体掠过干簧管使干簧管输出一个通断开关量信号,进行计数,而且上下翻斗同时计数,避免上侧翻斗少计或者多计的问题,提高精确度;所述二次测量装置为量杯,通过收集所有的雨水,可以直接通过量杯上的读数人工复查,也可以直接通过液位测量仪远程监控;

3、所述雨量筒下端设有观察门,便于查看或者维修。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说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多次测量雨量测量器的示意图。

其中:1-雨量筒、2-进雨口、3-集雨口、4-大容量量筒、5-液位测量仪、6-上侧翻斗、7-下侧翻斗、8-中间收集口、9-观察门。

具体实施方式

图1所示一种多次测量雨量测量器,包括雨量筒1、一次测量装置和二次测量装置,所述雨量筒1为圆柱状,所述一次测量装置和二次测量装置设置在雨量筒1内,所述一次测量装置包括进雨口2、双翻斗结构、计数结构,所述进雨口2设置在雨量筒1顶口处,所述进雨口2的下端设有双翻斗结构,所述双翻斗结构包括上侧翻斗6、中间收集口8、下侧翻斗7,所述上侧翻斗6处在位于进雨口2下方,所述中间收集口8位于上侧翻斗6的下方,所述下侧翻斗7处位于中间收集口8的下方,所述下侧翻斗7的分辨率大于上侧翻斗6;所述双翻斗结构分别连接有计数结构;所述计数结构包括设置在翻斗的侧边的永磁体和顶端的干簧管;所述二次测量装置包括集雨口3、设有容量刻度的大容量量筒4和液位测量仪5,所述集雨口3位于双翻斗结构的下端,与雨量筒1内壁连接;所述大容量量筒4设置在集雨口3下端,所述大容量量筒4上侧设有液位测量仪5;所述进雨口2、中间收集口8和集雨口3均为漏斗状结构;所述雨量筒1下端设有观察门9。

使用时,雨水从雨量筒1顶口的进雨口2流入,进入上侧翻斗6,上侧翻斗6盛满后,将承接的雨水排出时翻斗上的永磁体掠过干簧管,使干簧管输出一个通断开关量信号,进行计数,雨水通过中间收集口8进入下侧翻斗7,下侧翻斗7盛满后,翻转,计数;雨水从集雨口3进入大容量量筒4,大容量量筒4上端的液位测量仪5测液位高度。

以上所述的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创造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