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监测模架体系变形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060474阅读:330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建筑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监测模架体系变形装置。



背景技术:

建设工程施工现场混凝土构件模板支撑高度高,或搭设跨度大,或施工总荷载大,或集中线荷载大的模板支撑系统均属于危险性较大工程,必须编制安全专项施工方案,并组织专家进行论证审查。

模板支撑系统,一般由直接接触混凝土的模板、支承模板的主龙骨、次龙骨、托撑、竖向立杆、纵横水平杆等所组成;任何杆件或者某部位的破坏都可能导致从局部架体失稳而引起的大面积坍塌。

混凝土浇灌时要做好模板支撑系统的监测,不可能对全部的构件或各部位的模板都设点观测,这就需要因工程而异,运用科学的质量管理办法,通过分析,结合模板支撑的计算结果,找出模架支撑体系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导致模板支撑系统可能坍塌的关键部位和主要因素,有针对性、合理地定出必要的监测点加以控制。

本工程属于大型公共建筑,结构形式尺寸多变且节点复杂,对高支模支撑立杆布置带来困难。模板支撑系统跨度大,支撑架体高且局部是连续高支模支撑,难度大、成本高。采用传统方法,在混凝土浇筑期间,监测人员不能靠近和停留在作业层下方,只能在场外观测,无法保证监测的有效性。因此,能有一种简单直观的监测方法成了必要的需求。经研究,完成了此项直观监测工法,以解决传统监测方法的弊端。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解决在建筑施工过程中模板支撑体系发生变形不能及时发现,不能有效及时保证作业人员的人身安全问题,而提出一种监测模架体系变形装置。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一种监测模架体系变形装置,其中:承压板、套管、导电板、丝杆、支架、绝缘管、声光报警器、变压器、第一导线、第二导线、螺母;所述的承压板的下表面与套管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的第一导线的一端弯曲插入套管内并外留相应的长度,另一端与变压器的正极连接;所述第一导线外留长的底端与导电板的上表面留有间隙;所述的导电板的下表面通过螺母与丝杆的一端活动连接,所述丝杆的另一端通过丝杆表面上的外螺纹与支架内表面上的内螺纹活动连接;所述的支架的外表面套装绝缘管;所述的第二导线一端通过螺母固定在导电板的上表面,另一端与变压器的负极连接,所述声光报警器设在第二导线上;所述的变压器连接到电源正负极上。

所述第一导线外留长的底端与导电板的上表面留有间隙的长度为5~15mm。

所述的第一导线的一端弯曲插入套管内并外留相应的长度为8~10cm。

所述的承压板、套管、导电板、支架均为钢制材料制成。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操作简单,在建筑施工过程中如遇模板支撑体系发生变形,能够及时发现,有效及时的保证了作业人员的人身安全等优点。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一种监测模架体系变形装置,其中:承压板1、套管2、导电板3、丝杆4、支架5、绝缘管6、声光报警器7、变压器8、第一导线9、第二导线10、螺母11;所述的承压板1的下表面与套管2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的第一导线9的一端弯曲插入套管2内并外留相应的长度,另一端与变压器8的正极连接;所述第一导线9外留长的底端与导电板3的上表面留有间隙;所述的导电板3的下表面通过螺母11与丝杆4的一端活动连接,所述丝杆4的另一端通过丝杆4表面上的外螺纹与支架内表面上的内螺纹活动连接;所述的支架5的外表面套装绝缘管6;所述的第二导线10一端通过螺母11固定在导电板3的上表面,另一端与变压器8的负极连接,所述声光报警器7设在第二导线10上;所述的变压器8连接到电源正负极上。

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导线9外留长的底端与导电板的上表面留有间隙的长度为5-15mm。

本实施例中所述的第一导线9的一端弯曲插入套管2内并外留相应的长度为8-10cm。

本实施例中所述的承压板1、套管2、导电板3、支架5均为钢制材料制成。

本发明的具体使用过程:将承压板通过螺母固定在模板支撑体系上,正常情况下模板支撑体系不发生变形时,第一导线留出端不与导电板接触,电流不形成闭合回路,声光报警器不发生报警。当模板支撑体系发生变形时,第一导线留出端与导电板接触,电流形成闭合回路,声光报警器发生报警,表示模板支撑体系发生超出规定范围的变形。便于提醒工作人员及时采取相应措施。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