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IN针回弹检测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1513253阅读:3122来源:国知局
PIN针回弹检测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自动化设备领域,具体是一种pin针回弹检测方法。



背景技术:

如图1所展示的产品a100,其上正反面均设置有若干pin针101,pin针101在使用过程中经其他部件压和,因此产品a100在制备过程中需保证pin针101可回弹;

产品反面的pin针101与产品a100连接处需进行点胶加固处理,同时pin针101本身粘上胶水会导致其无法正常回弹;

现阶段对pin针101的回弹使用人工进行检测,严重占据人力资源,且测设效率低。

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pin针回弹检测方法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pin针回弹检测方法。

本发明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上述目的:

一种pin针回弹检测方法,其利用pin针回弹测试机构进行产品a上的pin针的回弹测试,所述pin针回弹测试机构包括上端开设有产品装载槽的测试面板、以及对应设置于所述测试面板上方和下方的且均匀所述产品测试槽相对应的均连接通电导线的下压测试装置和上顶测试装置;所述下压测试装置包括下压立架、设置于所述下压立架上的下压气缸、连接于所述下压气缸的上端设置有压和顶针的下压块,所述下压块上设置有一次下压限位装置且所述测试面板上还设置有与所述下压块相配合使用的二次下压限位装置;

将产品置于产品装置槽后,所述pin针回弹测试机构进行如下检测步骤:

1)所述下压气缸驱动,带动所述下压块及其下压块上设置的所述压和顶针向下压持pin针,直至所述一次下压限位装置抵持产品,此时pin针处于回弹形成压制极限;

2)所述下压气缸复位,带动所述下压块及其下压块上设置的所述压和顶针上升;

3)所述二次下压限位装置驱动,并到达与所述下压块对应处;

4)所述下压气缸驱动,带动所述下压块及其下压块上设置的所述压和顶针下降,直至到达所述二次下压限位装置处,此时所述压和顶针压持pin针;

5)所述上顶测试装置驱动,向上顶持所述pin针;

6)对所述下压测试装置和所述上顶测试装置的通电导线通电,此时能够正常回弹的pin针与所述通电导线处形成连通电路,反之为不能正常回弹。

进一步的,所述一次下压限位装置由可调节设置于所述下压块上的限位柱构成。

进一步的,限位柱底端设置有由弹性材质构成的保护垫。

进一步的,所述二次下压限位装置包括设置于所述测试面板上的由气缸构成的限位驱动件、以及连接于所述限位驱动件的且与所述下压块对应设置且相配合使用的二次下压限位块。

进一步的,所述上顶测试装置包括由气缸构成的上顶驱动装置、连接于所述上顶测试装置的上顶块,且所述上顶块上设置有所述压和顶针,所述上顶块和所述下压块上分别设置的所述压和顶针对应设置。

进一步的,所述测试面板下端端面设置有下端驱动气缸,所述上顶驱动装置设置于所述上顶立架上,且所述上顶立架连接于所述下端驱动气缸。

进一步的,所述测试面板上设置有与所述下压测试装置和所述上顶测试装置相配合使用的声光警报装置。

进行通电测试后,未能形成连通电路时,所述声光警报装置发出警报提升pin针不能正常回弹产品出现。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利用pin针可通电原理进行pin针的回弹测试,测试效率高,结果准确,提高产品制备效率同时减少对人工的占用。

附图说明

图1是产品a100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之一:

图3是本发明的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之二:

图4是本发明的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之三:

图中数字表示:

100产品a,101pin针;

1测试面板,11产品装载槽;

2下压测试装置,21下压立架,22下压气缸,23下压块,24一次下压限位装置;

3压和顶针;

4二次下压限位装置,41限位驱动件,42二次下压限位块;

5上顶限位装置,51上顶驱动装置,52上顶块;

6下端驱动气缸。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1至图4,本实施例展示一种pin针回弹测试机构:

包括上端开设有产品装载槽11的测试面板1、以及对应设置于测试面板1上方和下方的且均匀产品测试槽11相对应的均连接通电导线的下压测试装置2和上顶测试装置5;

下压测试装置2包括下压立架21、设置于下压立架21上的下压气缸22、连接于下压气缸22的上端设置有压和顶针3的下压块23;

下压块23上设置有一次下压限位装置24且测试面板1上还设置有与下压块23相配合使用的二次下压限位装置24;

一次下压限位装置24由可调节设置于下压块23上的限位柱构成;

限位柱底端设置有由弹性材质构成的保护垫;

二次下压限位装置4包括设置于测试面板1上的由气缸构成的限位驱动件41、以及连接于限位驱动件41的且与下压块23对应设置且相配合使用的二次下压限位块42;

上顶测试装置5包括由气缸构成的上顶驱动装置51、连接于上顶测试装置51的上顶块52;

且上顶块52上设置有压和顶针3;

上顶块52和下压块23上分别设置的压和顶针3对应设置;

测试面板1下端端面设置有下端驱动气缸6,上顶驱动装置5设置于上顶立架(未表示)上,且上顶立架连接于下端驱动气缸6;

测试面板1上设置有与下压测试装置2和上顶测试装置5相配合使用的声光警报装置(未表示);

进行通电测试后,未能形成连通电路时,声光警报装置发出警报提升pin针不能正常回弹产品出现。

将产品a100置于产品装置槽11后,所述pin针回弹测试机构进行如下检测步骤:

1)下压气缸22驱动,带动所述下压块23及其下压块23上设置的所述压和顶针3向下压持pin针101,直至一次下压限位装置24抵持产品a100,此时pin针101处于回弹形成压制极限;

2)下压气缸22复位,带动下压块23及其下压块23上设置的压和顶针3上升;

3)二次下压限位装置4驱动,并到达与下压块23对应处;

4)下压气缸22驱动,带动下压块23及其下压块23上设置的压和顶针3下降,直至到达二次下压限位装置4处,此时所述压和顶针3压持pin针101;

5)上顶测试装置5驱动,向上顶持所述pin针101;

6)对下压测试装置2和上顶测试装置5的通电导线通电,此时能够正常回弹的pin针101与所述通电导线处形成连通电路,反之为不能正常回弹,并发出警报。

本实施例利用pin针可通电原理进行pin针的回弹测试,测试效率高,结果准确,提高产品制备效率同时减少对人工的占用。

以上所述的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创造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