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适用于干制带壳水果的低场核磁共振无损检测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345410阅读:350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是一种适用于干制带壳水果的低场核磁共振无损检测线,具体涉及利用低场核磁共振技术实现干制带壳水果果肉的霉虫变检测,属于食品的快速无损分析领域。



背景技术:

干制水果是使用新鲜水果通过脱水干制而制得的含水量较低的食品加工制品,在储存过程中,因环境和储存时间等因素的影响,容易发生果肉的霉变与虫变,特别是龙眼、荔枝等带壳水果,外观上无法辨别坏籽与好籽的区别,从而可能造成生产厂家在零售包装过程中将霉籽与虫籽混入好籽当中,影响了消费者的食用感受。现有技术中,实现干龙眼霉变、虫变的检测方法通常是随机抽样后,先去掉样品果皮,观察果肉状态及果皮内表面的褐变面积,尚无无损检测的有效方案。

低场核磁共振技术检测以其无需预处理、快速、无损、样品需要量少、实时获得数据等特点,已经在食品科学领域得到了一定的研究和应用,包括有:对食品含水率、含油率、脂肪等的含量测试,如现有专利文献cn106546620a(一种无损定量检测中华绒螯蟹中蟹油含量的方法,2017.03.29)、现有专利文献cn105954309a(一种快速无损检测鲍鱼干制及复水过程水分含量的方法、20160921)等;食品掺伪检测,如现有专利文献cn102901744a(一种花生油真伪的检测方法,2013.01.30)等;应用领域较为广泛的还有对食品保鲜、冷藏、品质、水分分布等情况的定性测试,如:现有专利文献cn106018452a(一种基于核磁共振技术的花生品种无损检测方法,2016.10.12)公开的一种能快速、高效鉴定花生样本品质的无损检测方法,不同花生品种在含油率、含水率等指标方面呈现除不同的状态,该检测方法通过建立含油率或含水率与横向驰豫时间的相关性,通过低场核磁技术测定的横向驰豫时间t2来预测花生品种。其检测步骤包括:s1、通过cpmg序列对所述花生样品分别进行核磁共振横向驰豫扫描、质量归一化后,以一维反拉普拉斯算法对横向持续时间谱进行处理得到所述花生样品单位质量的信号量,并绘制得到花生样品的信号量-横向驰豫时间(t2)曲线,上述过程中,以花生粒作为花生样品,不需要任何处理,测定花生样品的核磁共振参数,包括fid序列参数和cpmg序列参数;s2、利用cpmg序列峰点数据作为因子,进行主成分分析,提取主成分pc1,pc2,pc3并做出三维散点图,即各花生样品的主成分分散点图;s3、取若干未知品种花生制成样本,采用与步骤s1相同的cpmg序列对所述未知品种花生样本进行核磁共振横向驰豫扫描,取测得的cpmg序列峰点数据进行主成分分析,对照步骤s2制得的各花生样品的主成分分散点图,确定所述未知品种花生样本的品种。

基于上述情况可以知道,低场核磁共振技术是可以通过氢质子核磁共振谱中弛豫时间的测定,以快速无损检测的方式来描述物质的运动情况及其存在的状态,从而反映出食品中化学成分的分布和结合情况。为使现有生产厂家在零售包装时可以快速无损鉴别好坏干制带壳水果,提高产品质量,本发明旨在建立适宜工业化批量生产的无损检测线,利用低场核磁共振技术对干制带壳水果的霉虫变情况进行快速、无损检测。



技术实现要素:

为弥补现有干制带壳水果检测过程存在的不足,如干龙眼随机抽样后去掉果皮再进行甄别的方式,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适用于干制带壳水果的低场核磁共振无损检测线,该无损检测线通过设置低场核磁共振设备,可实现送检干制带壳水果的批量化无损检测。检测过程中,利用低场核磁共振技术检测干制带壳水果的横向磁化强度信号量,再通过与构建的数学模型进行比对的方式,快速获得干制带壳水果好籽、霉籽和虫蛀的质量情况,其准确率可达到85%以上。

本发明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一种适用于干制带壳水果的低场核磁共振无损检测线,将整理成粒的干制带壳水果分批次送入低场核磁共振设备,按cpmg序列获取检测信息,将获取得到的横向磁化强度信号量进行以下步骤:

(1.0)进行质量归一化处理,得到单位质量的样品信号量;

(1.1)对单位质量的样品信号量进行指标数据标准化,使用协方差矩阵或相关系数矩阵进行分析;

(1.2)通过主成分分析,提取至少两个主成分pc1、pc2,通过对主成分的线性组合得到最终评估值;

(1.3)将最终评估值与建立的数学模型进行比对,分析得到干制带壳水果的质量信息。

所述干制带壳水果经整理成粒后再送入低场核磁共振设备。

所述干制带壳水果每批次送入低场核磁共振设备的数量为单个或与后续包装数量相等。

设定所述低场核磁共振设备对每批次干制带壳水果的信号采集时间为100~300ms。

所述cpmg序列的参数范围为:

sfo1(mhz)=18~23,p90(us)=1~10,p180(us)=2~20,sw(khz)=50~200,tw(ms)=100~5000,te(ms)=0.1~0.3,rg1=1~20,drg1=1~3,prg=1~3,nech=1000~5000,ns=6~64。

所述数学模型通过以下步骤建立得到:

(2.0)获取若干干制带壳水果样品的横向磁化强度信号量,进行质量归一化处理,得到单位质量的样品信号量;

(2.1)对单位质量的样品信号量进行指标数据标准化,使用协方差矩阵或相关系数矩阵进行分析;

(2.2)通过主成分分析,提取至少两个主成分pc1、pc2,绘制散点图;

(2.3)根据散点图的分布特征计算得到好籽、坏籽的对应评估值的分离曲线,用于与干制带壳水果送检得到的最终评估值进行比较。

所述数学模型建立过程中,还包括对数学模型的修正步骤:

(2.4)利用步骤(2.2)得到的至少两个主成分pc1、pc2,通过对主成分的线性组合得到干制带壳水果样品的评估值,将该评估值与剥壳检验的真实情况进行比对,并根据比对结果对数学模型进行修正。

所述步骤(1.3)中,分析得到干制带壳水果的质量信息后,将获得的没有质量问题的干制带壳水果送检批次送入后续包装工序;将获得的存在质量问题的干制带壳水果送检批次再次送入低场核磁共振设备,且按单个干制带壳水果送检方式进行处理。

采用传送机构带动干制带壳水果送入低场核磁共振设备,并连接后续包装工序,传送机构上设返料通道。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及有益效果:

(1)本发明采用低场核磁共振技术对干制带壳水果的品质进行检测,相比于现在市场上采用的随机抽样后进行剥壳观察的方法而言,可做到无需复杂预处理、快速、无损、实时获得数据以及检出率高等优点。实际检测时,准确率能达到85%以上。

(2)本发明在利用低场核磁共振设备对送检干制带壳水果进行检测的过程中,通过设定cpmg序列的参数范围为sfo1(mhz)=18.179,p90(us)=5.6,p180(us)=10.8,sw(khz)=100,tw(ms)=900,te(ms)=0.15,rg1=20,drg1=3,prg=3,nech=3000,ns=16来获得横向磁化强度信号量再进行处理,实际操作时,仅用500毫秒即能完成一粒干制带壳水果的处理,可实现大批量干制带壳水果的快速检测。

(3)本发明通过送检干制带壳水果样品获得不同时间点的横向磁化强度信号量,通过大量数据的分析和处理,建立合适的数学模型,不仅能排除无关数据的干扰,提高预测结果的准确度,还能简化对送检干制带壳水果数据的分析。数学模型建立后,只需对新送检产品的主成分值,例如pc1、pc2、pc3进行计算,将所得评估值与基准值或散点图进行比较,即可确定送检产品的好坏,极大程度的提高了送检产品品质检测的精度和效率。

(4)本发明通过建立特定的数学模型,首先,在模型建立过程中,在主成分分析之前采用数据预处理,即sirt反演计算,该算法简单,软件程序易实现,数据处理过程中不需要用户干预,也不需要用户预先设置很多复杂的反演控制参数,从而减少人为因素造成的反演误差,迭代计算收敛快,具有全局最优的特点;其次,本发明建立的数学模型的最终呈现形式不仅是直观的散点图,而是以区域划分的曲线方程作为最终的样品检验标准,可以直接根据计算的代数结果判断样品质量是否达标。

(5)本发明摒弃了现有随机抽样后进行剥壳观察的检测方法,在(干制带壳水果的)生产过程中,采用检测过程和分析过程相结合的方式,一方面需要对低场核磁共振设备进行改造,使其能架设于生产传输带之上,使检测与生产实现整合;另一方面,需要检测设备配备相应的分析软件,使获得数据后能够依据所建立的数学模型进行实时分析,从而达到提高整条生产线工作效率的目的。

(6)本发明可实现产品品质检测与后续包装生产过程的充分结合。检测前通过修建枝丫,将待检干制带壳水果整理单个粒状,不仅满足了核磁检测要求,也满足了后续成品的包装要求。送检时,可采用传送机构,如传送带、输送辊等将样品送至低场核磁共振设备,对生产线而言操作简单,不会增加过多劳动量;送检时,可将成品包装量所需的干制带壳水果划为一组统一送检,存在问题的组可单个送检之后剔除坏籽,补足数量再次统一送检;满足品质要求的组可直接进行后续包装工,在保证检出率的情况下同时提高了检测和生产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对97颗龙眼样品进行低场核磁共振检测数据分析后绘制得到的散点图。

图1中,空白圆圈代表好籽,实心圆圈代表坏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地详细说明,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不限于此。

实施例1:

本实施例提出了一种适用于干制带壳水果的低场核磁共振无损检测线,该检测线可实现干制带壳水果在生产过程中的无损检测和质量分析,实现干制带壳水果从生产到包装的自动化高效生产。具体生产过程如下:

(1)将生产制得的干制带壳水果整理成单个颗粒;

(2)将整理成粒的干制带壳水果送入低场核磁共振无损检测线,通过低场核磁共振无损检测线的传送机构分批次送入低场核磁共振无损检测线的低场核磁共振设备;

(3)低场核磁共振设备按cpmg序列获取检测信息,将获取得到的横向磁化强度信号量再进行以下步骤:

(3.0)进行质量归一化处理,得到单位质量的样品信号量;

(3.1)对单位质量的样品信号量进行指标数据标准化,使用协方差矩阵或相关系数矩阵进行分析;

(3.2)通过主成分分析,提取两个主成分pc1、pc2,通过对主成分的线性组合得到最终评估值;

(3.3)将最终评估值与建立的数学模型进行比对,分析得到干制带壳水果好籽、坏籽的质量信息。

(4)低场核磁共振无损检测线的传送机构将获得的没有质量问题的干制带壳水果送检批次送入后续包装工序;将获得的存在质量问题的干制带壳水果送检批次再次送入低场核磁共振设备,且按单个干制带壳水果送检方式进行处理。

本实施例中,建立送检干制带壳水果的数学模型的步骤如下:

(a)获取若干干制带壳水果样品的横向磁化强度信号量,进行质量归一化处理,得到单位质量的样品信号量;

(b)对单位质量的样品信号量进行指标数据标准化,使用协方差矩阵或相关系数矩阵进行分析;

(c)通过主成分分析,提取两个主成分pc1、pc2,绘制散点图;

(d)根据散点图的分布特征计算得到好籽、坏籽的对应评估值的分离曲线,用于与干制带壳水果送检得到的最终评估值进行比较;

(e)利用步骤(c)得到的两个主成分pc1、pc2,通过对主成分的线性组合得到干制带壳水果样品的评估值,将该评估值与剥壳检验的真实情况进行比对,并根据比对结果对数学模型进行修正。

实施例2:

本实施例提出了一种适用于干制带壳水果的低场核磁共振无损检测线,该检测线可实现干制带壳水果在生产过程中的无损检测和质量分析,实现干制带壳水果从生产到包装的自动化高效生产。具体生产过程如下:

(1)将生产制得的干制带壳水果整理成单个颗粒;

(2)将整理成粒的干制带壳水果送入低场核磁共振无损检测线,通过低场核磁共振无损检测线的传送机构分批次(每批次的颗粒数量与后续成袋包装的颗粒数量相等)送入低场核磁共振无损检测线的低场核磁共振设备,控制每批次干制带壳水果的信号采集时间为100ms;

(3)低场核磁共振设备按如下cpmg序列获取检测信息,

sfo1(mhz)=18,p90(us)=1,p180(us)=2,sw(khz)=50,tw(ms)=100,te(ms)=0.1,rg1=1,drg1=1,prg=1,nech=1000,ns=6,

将获取得到的横向磁化强度信号量再进行以下步骤:

(3.0)进行质量归一化处理,得到单位质量的样品信号量;

(3.1)对单位质量的样品信号量进行指标数据标准化,使用协方差矩阵或相关系数矩阵进行分析;

(3.2)通过主成分分析,提取三个主成分pc1、pc2、pc3,通过对主成分的线性组合得到最终评估值;

(3.3)将最终评估值与建立的数学模型进行比对,分析得到干制带壳水果好籽、虫籽以及霉籽的质量信息。

(4)低场核磁共振无损检测线的传送机构将获得的没有质量问题的干制带壳水果送检批次送入后续包装工序;将获得的存在质量问题的干制带壳水果送检批次再次送入低场核磁共振设备,且按单个干制带壳水果送检方式进行处理。

本实施例中,建立送检干制带壳水果的数学模型的步骤如下:

(a)获取若干送检干制带壳水果样品的横向磁化强度信号量,进行质量归一化处理,得到单位质量的样品信号量;

(b)对单位质量的样品信号量进行指标数据标准化,使用协方差矩阵或相关系数矩阵进行分析;

(c)通过主成分分析,提取三个主成分pc1、pc2、pc3,绘制散点图;

(d)根据散点图的分布特征计算得到好籽、虫籽、霉籽的对应评估值的分离曲线,用于与干制带壳水果送检得到的最终评估值进行比较;

(e)利用步骤(c)得到的三个主成分pc1、pc2、pc3,通过对主成分的线性组合得到干制带壳水果样品的评估值,将该评估值与剥壳检验的真实情况进行比对,并根据比对结果对数学模型进行修正。

实施例3:

本实施例提出了一种适用于干制带壳水果的低场核磁共振无损检测线,该检测线可实现干制带壳水果在生产过程中的无损检测和质量分析,实现干制带壳水果从生产到包装的自动化高效生产。具体生产过程如下:

(1)将生产制得的干制带壳水果整理成单个颗粒;

(2)将整理成粒的干制带壳水果送入低场核磁共振无损检测线,通过低场核磁共振无损检测线的传送机构分批次(每批次的颗粒数量与后续成袋包装的颗粒数量相等)送入低场核磁共振无损检测线的低场核磁共振设备,控制每批次干制带壳水果的信号采集时间为300ms;

(3)低场核磁共振设备按如下cpmg序列获取检测信息,

sfo1(mhz)=23,p90(us)=10,p180(us)=20,sw(khz)=200,tw(ms)=5000,te(ms)=0.3,rg1=20,drg1=3,prg=3,nech=5000,ns=64,

将获取得到的横向磁化强度信号量再进行以下步骤:

(3.0)进行质量归一化处理,得到单位质量的样品信号量;

(3.1)对单位质量的样品信号量进行指标数据标准化,使用协方差矩阵或相关系数矩阵进行分析;

(3.2)通过主成分分析,提取两个主成分pc1、pc2,通过对主成分的线性组合得到最终评估值;

(3.3)将最终评估值与建立的数学模型进行比对,分析得到干制带壳水果好籽、坏籽的质量信息。

(4)低场核磁共振无损检测线的传送机构将获得的没有质量问题的干制带壳水果送检批次送入后续包装工序;将获得的存在质量问题的干制带壳水果送检批次再次送入低场核磁共振设备,且按单个干制带壳水果送检方式进行处理。

本实施例中,建立送检干制带壳水果的数学模型的步骤如下:

(a)获取若干送检干制带壳水果样品的横向磁化强度信号量,进行质量归一化处理,得到单位质量的样品信号量;

(b)对单位质量的样品信号量进行指标数据标准化,使用协方差矩阵或相关系数矩阵进行分析;

(c)通过主成分分析,提取两个主成分pc1、pc2,绘制散点图;

(d)根据散点图的分布特征计算得到好籽、坏籽的对应评估值的分离曲线,用于与干制带壳水果送检得到的最终评估值进行比较;

(e)利用步骤(c)得到的两个主成分pc1、pc2,通过对主成分的线性组合得到干制带壳水果样品的评估值,将该评估值与剥壳检验的真实情况进行比对,并根据比对结果对数学模型进行修正。

实施例4:

本实施例提出了一种适用于干制带壳水果的低场核磁共振无损检测线,该检测线可实现干制带壳水果在生产过程中的无损检测和质量分析,实现干制带壳水果从生产到包装的自动化高效生产。具体生产过程如下:

(1)将生产制得的干制带壳水果整理成单个颗粒;

(2)将整理成粒的干制带壳水果送入低场核磁共振无损检测线,通过低场核磁共振无损检测线的传送机构分批次(每批次的颗粒数量与后续成袋包装的颗粒数量相等)送入低场核磁共振无损检测线的低场核磁共振设备,控制每批次干制带壳水果的信号采集时间为200ms;

(3)低场核磁共振设备按如下cpmg序列获取检测信息,

sfo1(mhz)=20,p90(us)=8,p180(us)=11,sw(khz)=150,tw(ms)=1000,te(ms)=0.2,rg1=15,drg1=2,prg=2,nech=2000,ns=55,

将获取得到的横向磁化强度信号量再进行以下步骤:

(3.0)进行质量归一化处理,得到单位质量的样品信号量;

(3.1)对单位质量的样品信号量进行指标数据标准化,使用协方差矩阵或相关系数矩阵进行分析;

(3.2)通过主成分分析,提取两个主成分pc1、pc2,通过对主成分的线性组合得到最终评估值;

(3.3)将最终评估值与建立的数学模型进行比对,分析得到干制带壳水果好籽、坏籽的质量信息。

(4)低场核磁共振无损检测线的传送机构将获得的没有质量问题的干制带壳水果送检批次送入后续包装工序;将获得的存在质量问题的干制带壳水果送检批次再次送入低场核磁共振设备,且按单个干制带壳水果送检方式进行处理。

本实施例中,建立送检干制带壳水果的数学模型的步骤如下:

(a)获取若干送检干制带壳水果样品的横向磁化强度信号量,进行质量归一化处理,得到单位质量的样品信号量;

(b)对单位质量的样品信号量进行指标数据标准化,使用协方差矩阵或相关系数矩阵进行分析;

(c)通过主成分分析,提取两个主成分pc1、pc2,绘制散点图;

(d)根据散点图的分布特征计算得到好籽、坏籽的对应评估值的分离曲线,用于与干制带壳水果送检得到的最终评估值进行比较;

(e)利用步骤(c)得到的两个主成分pc1、pc2,通过对主成分的线性组合得到干制带壳水果样品的评估值,将该评估值与剥壳检验的真实情况进行比对,并根据比对结果对数学模型进行修正。

实施例5:

本实施例提出了一种适用于干制带壳水果的低场核磁共振无损检测线,该检测线可实现干制带壳水果在生产过程中的无损检测和质量分析,实现干制带壳水果从生产到包装的自动化高效生产。具体生产过程如下:

(1)将生产制得的干制带壳水果整理成单个颗粒;

(2)将整理成粒的干制带壳水果送入低场核磁共振无损检测线,通过低场核磁共振无损检测线的传送机构分批次(每批次的颗粒数量与后续成袋包装的颗粒数量相等)送入低场核磁共振无损检测线的低场核磁共振设备,控制每批次干制带壳水果的信号采集时间为100ms;

(3)低场核磁共振设备按如下cpmg序列获取检测信息,

sfo1(mhz)=22,p90(us)=6,p180(us)=8,sw(khz)=100,tw(ms)=500,te(ms)=0.3,rg1=15,drg1=3,prg=1,nech=1000,ns=35,

将获取得到的横向磁化强度信号量再进行以下步骤:

(3.0)进行质量归一化处理,得到单位质量的样品信号量;

(3.1)对单位质量的样品信号量进行指标数据标准化,使用协方差矩阵或相关系数矩阵进行分析;

(3.2)通过主成分分析,提取三个主成分pc1、pc2、pc3,通过对主成分的线性组合得到最终评估值;

(3.3)将最终评估值与建立的数学模型进行比对,分析得到干制带壳水果好籽、虫籽以及霉籽的质量信息。

(4)低场核磁共振无损检测线的传送机构将获得的没有质量问题的干制带壳水果送检批次送入后续包装工序;将获得的存在质量问题的干制带壳水果送检批次再次送入低场核磁共振设备,且按单个干制带壳水果送检方式进行处理。

本实施例中,建立送检干制带壳水果的数学模型的步骤如下:

(a)获取若干送检干制带壳水果样品的横向磁化强度信号量,进行质量归一化处理,得到单位质量的样品信号量;

(b)对单位质量的样品信号量进行指标数据标准化,使用协方差矩阵或相关系数矩阵进行分析;

(c)通过主成分分析,提取三个主成分pc1、pc2、pc3,绘制散点图;

(d)根据散点图的分布特征计算得到好籽、虫籽、霉籽的对应评估值的分离曲线,用于与干制带壳水果送检得到的最终评估值进行比较;

(e)利用步骤(c)得到的三个主成分pc1、pc2、pc3,通过对主成分的线性组合得到干制带壳水果样品的评估值,将该评估值与剥壳检验的真实情况进行比对,并根据比对结果对数学模型进行修正。

实施例6:

本实施例涉及干龙眼的低场核磁共振无损检测线。

首先采集送检干龙眼样品97颗,利用的低场核磁共振设备建立数学模型,便于后续低场核磁共振无损检测线对生产所得干龙眼进行的无损检测和质量分析。本实施例中,建立送检干龙眼数学模型的过程如下:

将干龙眼样品97颗逐个送入低场核磁共振设备进行检测,采用cpmg序列(sfo1(mhz)=22,p90(us)=6,p180(us)=12,sw(khz)=150,tw(ms)=500,te(ms)=0.1,rg1=5,drg1=3,prg=2,nech=5000,ns=44)获取97颗干龙眼样品在0~300ms的横向磁化强度信号量,根据信号变化特点,取每个龙眼前100ms的峰点信号值作为分析对象,用r语言进行数据分析,具体如下:

(1)数据预处理

以t2反演为例,使用模型为多指数模型:

写成矩阵形式:

其中各项参数的含义如下:d——测量数据,t——采样时间,t2——横向弛豫时间。

(2)主成分分析:

1.进行主成分分析,

student.pr<-princomp(data,cor=t),

2.观察主成分分析的详细情况,

summary(student.pr,loadings=t),

3.计算各个样本主成分的数据,

pca_data<-predict(student.pr),

4.选取标准差大于1的两个主成分comp.1(s=3.6495317)和comp.2(s=2.7423473),累计贡献率为0.9472523。

(3)散点图绘制,计算每个样品特征值,以comp.1作为横坐标,comp.2作为纵坐标,绘制龙眼样品的特征值散点图,如图1所示,判断有无明显的区域划分,

>plot(pca_data[1:50,1:2],col="green"),

>points(pca_data[51:96,1:2],col="red")。

根据图1所示散点图的分布特征计算得到好籽、坏籽的对应评估值的分离曲线,用于与干制带壳水果送检得到的最终评估值进行比较。除此之外,利用主成分分析得到的两个主成分pc1、pc2,通过对主成分的线性组合得到干制带壳水果样品的评估值,将该评估值与剥壳检验的真实情况(上述送检的干龙眼样品97颗通过剥壳检验结果,其中好籽50颗,坏籽47颗)进行比对,并根据比对结果对数学模型进行修正。

将上述最终得到的数学模型用于干龙眼的低场核磁共振无损检测线,具体生产过程如下:

(1)将生产制得的干制带壳水果整理成单个颗粒;

(2)将整理成粒的干制带壳水果送入低场核磁共振无损检测线,通过低场核磁共振无损检测线的传送机构分批次(每批次的颗粒数量与后续成袋包装的颗粒数量相等)送入低场核磁共振无损检测线的低场核磁共振设备,控制每批次干制带壳水果的信号采集时间为100~300ms;

(3)低场核磁共振设备按如下cpmg序列获取检测信息,

sfo1(mhz)=22,p90(us)=6,p180(us)=12,sw(khz)=150,tw(ms)=500,te(ms)=0.1,rg1=5,drg1=3,prg=2,nech=5000,ns=44,

将获取得到的横向磁化强度信号量再进行以下步骤:

(3.0)进行质量归一化处理,得到单位质量的样品信号量;

(3.1)对单位质量的样品信号量进行指标数据标准化,使用协方差矩阵或相关系数矩阵进行分析;

(3.2)通过主成分分析,提取两个主成分pc1、pc2,通过对主成分的线性组合得到最终评估值;

(3.3)将最终评估值与建立的数学模型进行比对,分析得到干制带壳水果的质量信息。

(4)低场核磁共振无损检测线的传送机构将获得的没有质量问题的干制带壳水果送检批次送入后续包装工序;将获得的存在质量问题的干制带壳水果送检批次再次送入低场核磁共振设备,再次送检时,按单个干制带壳水果送检方式进行处理。

上述实施例1~6中使用的低场核磁共振设备型号为pq001,苏州纽迈电子科技有限公司生产,共振频率18.18mhz,线圈直径为25mm,磁体温度为32℃。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非对本发明做任何形式上的限制,凡是依据本发明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均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