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纺织品数显撕破性能测试仪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724575阅读:205来源:国知局
一种纺织品数显撕破性能测试仪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纺织检测仪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纺织品数显撕破性能测试仪。



背景技术:

纺织品的撕裂性是评定服装性能的一个重要分析评判指标。纺织品的撕破性能指撕破规定条件下的织物试样所需要的力值。纺织品冲击摆锤法是一种常用的测定方法,它通过可以保持最大摆幅的指针或编码器,检测摆从初始位置摆到另一侧的最高位置时转过的转角,计算出摆重心的高度差来确定摆的势能衰减量,即在试样上先剪好一个小口,测试试样从这个小口开始被撕破一定长度时所需的力值即为织物的抗撕裂强力。现有的冲击摆锤法长时间使用后会造成摆动轴变形,使摆动轴转动不灵活,所以测量结果误差大,不能对织物的撕裂性进行准确的判断。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摆动轴稳定性好,测量结果准确的纺织品数显撕破性能测试仪。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纺织品数显撕破性能测试仪,包括机座、安装在所述机座上的机体和安装在所述机体内的控制系统,所述机体上设有固定夹具和摆臂,所述摆臂上活动设有配重砝码和动夹具,所述动夹具与所述固定夹具之间设有间隙,其中,还包括数显器和摆动轴,所述数显器与所述控制系统电连接;所述摆动轴通过一对轴承组件支撑在所述机体内的套筒内,所述摆动轴的连接轴与所述摆臂相连接,所述摆动轴的支撑轴的末端连接有编码器,一对轴承组件包括第一轴承、第二轴承、一对弹性隔套和钢套,所述钢套上活动设有若干个滚珠,若干个滚珠与所述支撑轴的外周及所述套筒的内壁相接触,一对弹性隔套套设在所述支撑轴的外周上、且分别位于所述钢套的两端,所述第一轴承套设在所述支撑轴的外周上、且连接在所述套筒的内壁上、并且位于一个弹性隔套的外侧,所述第二轴承套设在所述支撑轴的外周上、且连接在所述套筒的内壁上、并且位于另一个弹性隔套的外侧。

进一步地,一个轴承组件套设在所述支撑轴的末端,另一个轴承组件套设在所述支撑轴的前端。

更进一步地,一对弹性隔套包括轴承接触侧和钢套接触侧,所述轴承接触侧具有左环形凹槽、左凸缘和下凸缘,所述左环形凹槽位于所述左凸缘和所述下凸缘之间,所述左凸缘与所述下凸缘均抵挡在所述第一轴承的内圈或所述第二轴承的内圈上。

更进一步地,一对弹性隔套还包括外环形凹槽和右凸缘,所述外环形凹槽设置在一对弹性隔套的外周上、且位于所述左凸缘与所述右凸缘之间,所述右凸缘抵挡在所述钢套的端面上。

更进一步地,一对弹性隔套还包括内环形凹槽,所述内环形凹槽设置在一对弹性隔套的内壁上、且与所述外环形凹槽相对应。

更进一步地,一对弹性隔套的内壁上具有若干个凸起,若干个凸起抵挡在所述支撑轴的外周上。

更进一步地,一对弹性隔套内设有型腔,用于减少所述摆臂摆动时所述支撑轴的振动。

更进一步地,所述型腔内填充有氮气。

更进一步地,所述型腔具有环腔和一对侧腔,一对侧腔分别设置在所述环腔的两端。

更进一步地,一对侧腔均呈弧形,一个侧腔向所述左凸缘延伸,另一个侧腔向所述右凸缘延伸。

从上述的技术方案可以看出,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摆动轴稳定性好,测量结果准确。

除了上面所描述的目的、特征和优点之外,本实用新型还有其它的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将参照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在附图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左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摆动轴的装配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钢套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弹性隔套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弹性隔套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中标记为:机座10、底脚11、机体12、右侧板121、控制系统13、数显器131、动夹具14、固定夹具15、第一手柄16、摆臂17、配重砝码18、编码器19、摆动轴20、支撑轴21、连接轴22、轴肩221、套筒30、连接板31、套筒法兰32、锁紧螺母40、定距套50、轴承组件60、第一轴承61、第二轴承62、钢套63、滚珠64、弹性隔套65、左环形凹槽651、外环形凹槽652、内环形凹槽653、型腔654、环腔6541、侧腔6542、凸起655、左凸缘656、右凸缘657、下凸缘658、释放气缸70、挡块71。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参考图1至图6,如图1和图2所示的一种纺织品数显撕破性能测试仪,包括机座10、底脚11、机体12、控制系统13、数显器131、动夹具14、定夹具15、第一手柄16、摆臂17、配重砝码18、编码器19、摆动轴20和套筒30,所述底脚11安装在所述机座10的底面上,可对所述机座10进行调平;所述机体12安装在所述机座10上;所述控制系统13、定夹具15、编码器19和套筒30均固定安装在所述机体12内,所述数显器131固定设置在所述机体12的操作桌面上,其中,所述定夹具15位于所述机体12的右侧板121上;所述摆动轴20通过轴承组件60可摆动设置在位于所述机体12内的套筒30上,所述摆臂17与所述第一手柄16均固定设置在所述摆动轴20的一端上,且位于所述机体12的体外,所述摆臂17在所述第一手柄16的作用下随所述摆动轴20摆动,所述摆动轴20的另一端与所述编码器19相连;所述动夹具14和配重砝码18均固定设置在所述摆臂17上,所述动夹具14与定夹具15之间设有间隙,所述机体12内还设有一释放气缸70,所述释放气缸70连接一挡块71,释放气缸70的缸杆伸出时,挡块71伸出至摆臂17下方防止摆臂17下摆,释放气缸70的缸杆收缩时,摆臂17可自由摆动,其中,所述动夹具14、定夹具15、编码器19、释放气缸70、数显器131均与所述控制系统13电连接,利用所述数显器131将测量结果以数字的形式直接显示,读取方便。

如图2和图3所示,所述套筒30通过位于所述套筒30外周上的连接板31和套筒法兰32与所述机体12固定连接,所述摆动轴20包括依次连接的支撑轴21和连接轴22,所述支撑轴21的外周上套有一对轴承组件60、定距套50和锁紧螺母40,一轴承组件60的一端抵挡在所述连接轴22的轴肩221上,所述定距套50位于一对轴承组件6之间,所述锁紧螺母40与所述支撑轴21的一端螺纹连接,将一对轴承组件60和定距套50可靠的固定在所述支撑轴21上,所述支撑轴21的悬臂端与所述编码器19连接,所述连接轴22的悬臂端与所述摆臂17固定连接。

如图3所示,一个轴承组件60套设在所述支撑轴21的末端,另一个轴承组件60套设在所述支撑轴21的前端,所述轴承组件60包括第一轴承61、第二轴承62、一对弹性隔套65和钢套63,一对弹性隔套65套设在所述支撑轴21的外周上、且分别位于所述钢套63的两端,所述第一轴承61套设在所述支撑轴21的外周上、且连接在所述套筒30的内壁上、并且位于一个弹性隔套65的外侧,所述第二轴承62套设在所述支撑轴21的外周上、且连接在所述套筒30的内壁上、并且位于另一个弹性隔套65的外侧,其中,所述钢套63上活动设有若干个滚珠64,若干个滚珠64与所述支撑轴21的外周及所述套筒30的内壁相接触。采用上述结构增多了所述支撑轴21的支撑点,使得该摆动轴20长时间使用后也不会造成弯曲变形,使得该摆动轴20支撑稳定可靠,且运转灵活,能避免弯曲变形引起的卡滞和转动不灵活,进而使得检测结果准确,计算出的织物的撕裂力的数值精确度高,能有效地反映纺织品的坚韧性能。

此外,现有技术的纺织品数显撕破性能测试仪长期时,由于摆臂17基本为扇形结构,且连接在所述摆动轴20的连接轴22端,而支撑轴21一般由两个轴承支撑,这样长期使用,摆臂17下端会向所述机体12的右侧板121靠近,进而使得连接轴22和支撑轴21产生弯曲变形,进而造成转动时,支撑轴21的弯曲使得被轴承卡滞,从而影响测量结果,本申请是在支撑轴21上设置一对轴承组件60和定距套50,所述轴承组件60包括第一轴承61、第二轴承62、一对弹性隔套65和钢套63,通过上述结构的设置来提高支撑轴21的刚性,消除支撑轴21的弯曲变形,进而提高转动的灵活性和测量的准确性。

如图4、图5和图6所示,一对弹性隔套65包括轴承接触侧和钢套接触侧,所述轴承接触侧具有左环形凹槽651、左凸缘656和下凸缘658,所述左环形凹槽651位于所述左凸缘656和所述下凸缘658之间,所述左凸缘656与所述下凸缘658均抵挡在所述第一轴承61的内圈或所述第二轴承62的内圈上,所述左环形凹槽651是为了提高所述弹性隔套65的左端面的韧性,避免受力挤压造成撕裂,影响使用效果。

一对弹性隔套65还包括外环形凹槽652、右凸缘657、内环形凹槽653和若干个凸起655,所述外环形凹槽652设置在一对弹性隔套65的外周上、且位于所述左凸缘656与所述右凸缘657之间,避免所述弹性隔套65挤压后径向伸长抵挡到所述第一轴承61的外圈或所述第二轴承62的外圈上影响轴承的转动使检测不准确;所述右凸缘657抵挡在所述钢套63的端面上;所述内环形凹槽653设置在一对弹性隔套65的内壁上、且与所述外环形凹槽652相对应,当受挤压时,所述内环形凹槽653内的气体压缩,压力升高,且气压会使所述内环形凹槽653的侧面受力均衡,使所述弹性隔套65更耐用;所述凸起655设置在一对弹性隔套65的内壁上,且若干个凸起655抵挡在所述支撑轴21的外周上,增大所述弹性隔套65与所述支撑轴21之间的摩擦力。

采用所述弹性隔套65是为了将所述第一轴承61、第二轴承62与所述钢套63隔开,避免工作过程中所述第一轴承61、第二轴承62与所述钢套63出现卡死的状况,确保机构顺畅运行。

如图6所示,一对弹性隔套65内设有型腔654,所述型腔654内填充有氮气,用于减少所述摆臂17摆动时所述支撑轴21的振动,所述型腔654是避免所述弹性隔套65内部出现裂痕,其中,所述型腔654具有环腔6541和一对侧腔6542,一对侧腔6542分别设置在所述环腔6541的两端,且一对侧腔6542均呈弧形,一个侧腔6542向所述左凸缘656延伸,另一个侧腔6542向所述右凸缘657延伸。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