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LED白光目视比色盒子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560219阅读:384来源:国知局
一种LED白光目视比色盒子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LED检测器件,具体公开了一种LED白光目视比色盒子。



背景技术:

LED的发光效率高、耗电量小、使用寿命长、安全,是一种环保可靠的光源,不同的LED光源可以发出不同的光,能制成不同类型的发光器件,在广告招牌、显示、照明等多个地方都会出现LED的身影。

色温是用于描述光颜色的物理量,单位是开尔文K,白光是由多种色光组合形成的,LED白光封装色温宽度大,为2000-10000K,但是目前对白光颜色的定义并没有标准,不同LED生产商封装的分光分色区域各不相同,同时仪器检测制造商所生产的检测仪器只能检测到白光参数,无法判定白光的颜色。

目前判断白光颜色一般都依靠人工区分,将封装后的LED光源插入点亮板,再放入比色盒子中,然后用白纸或亚克力板盖在比色盒子中,依靠肉眼来对比分光盒子的颜色是否符合要求。白纸使用的时间长了会变色,造成颜色判断出错,白纸或亚克力板盖上后,光源的颜色会在亚克力板或者白纸上反射混合再传出,同时侧面的光会漏出,外界的光也会透射到比色盒内,跟光源发出的光相互影响,会造成判断有误。



技术实现要素: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现有技术问题,提供一种LED白光目视比色盒子,减小其他因素的影响,加强对比结果的准确性。

为解决现有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LED白光目视比色盒子,包括样品盒、对比盒,样品盒和对比盒并列排布组成比色盒子,比色盒子内的侧壁都设有反光涂覆层,比色盒子上设有抗干扰盖板。

进一步的,样品盒与对比盒的尺寸大小相同。

进一步的,抗干扰盖板的尺寸与比色盒子匹配。

进一步的,抗干扰盖板为PC板。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LED白光目视比色盒子,抗干扰性能好,能有效防止待测光的从侧面漏出或被侧面的材料吸收,确保所有光都从盒子顶部透射出去,同时盖板采用不吸光具有高均匀度的材料,减少待测光受到其他因素影响,使测试者能更明显地发现颜色的差异,提高判定白光颜色的准确性,根据客户反馈投诉的几率,本实用新型对比传统盒子降低了90%。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放入LED排光板之后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为:比色盒子10、样品盒11、对比盒12、抗干扰盖板13、反光涂覆层14、LED排光板20、LED光源21。

具体实施方式

为能进一步了解本实用新型的特征、技术手段以及所达到的具体目的、功能,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请参阅图1、图2:

一种LED白光目视比色盒子,包括样品盒11、对比盒12,样品盒11和对比盒12并列排布组成比色盒子10,待测样品和对比光源分别放置于样品盒11、对比盒12,比色盒子10内的侧壁都设有反光涂覆层14,比色盒子10内的光源产生的光都被反光涂覆层14全部反射,直到从比色盒子14的顶端射出;比色盒子10上设有抗干扰盖板13,抗干扰盖板13具有高均匀度且不吸光的特性,优选的,抗干扰盖板13为PC板,PC为聚碳酸酯的缩写,是一种新型的工程塑料,比色盒10内光源发出的光会全部从抗干扰盖板13透射出去,不会被抗干扰盖板13吸收、也不会在抗干扰盖板13上反射影响光源发出的光的颜色,抗干扰盖板13均匀平滑,机械硬度较强,不会造成两边的观测平面不持平,从而造成误判。无论测试者在哪个角度进行观测都不会影响判断结构,降低了人工判断的误差。

为提高LED白光颜色判断的准确性,根据LED排光板20的大小尺寸,设计样品盒11与对比盒12的尺寸大小相同,为两边对比判断提供相同的条件,同时能充分集中LED的发出的光,能提高判断的准确性;抗干扰盖板13的尺寸与比色盒子10匹配,抗干扰盖板13的尺寸略大于比色盒子10,能确保抗干扰盖板13充分遮盖比色盒子10。

将两种LED光源21分别整齐排列在两个LED排光板20上,将两个LED排光板20对应放在样品盒11、对比盒12,盖上抗干扰盖板13,点亮LED排光板20,两LED排光板20上的LED光源21发光,测试者通过观察比较抗干扰盖板13两边的颜色来判断待测LED的白光颜色是否符合要求。本实用新型能够减少因白纸或亚克力板使用时间变长,而造成颜色判断出错,同时能够避免光从盒子侧面漏出,能集中光从盒子顶部透射出来供测试者判断,能为测试者提供优良的判定基础,降低因人工判断造成的误差,整体的抗干扰性能好,有效提高白光颜色的判断结果准确度,且成本低。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