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化学衍生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019069阅读:572来源:国知局
光化学衍生器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光化学衍生器,特别涉及一种能够使得在使用过程中的反应线圈的温度降低以使得对流动相中的被检测物质的检测更准确的光化学衍生器。



背景技术:

通常,例如在液相色谱分析中会使用光化学衍生器。光化学衍生器是用来使与水接触后出现荧光淬灭现象的物质(如黄曲霉毒素B1和G1)的荧光性得以增强或恢复的装置。被恢复荧光性的物质可以利用荧光检测器对其进行检测。

图1是通常的光化学衍生器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通常的光化学衍生器包括紫外光源1和反应线圈2。反应线圈2通常是由紫外透明材料(例如聚四氟乙烯等)细管在四根细柱3上绕制而成。在使用上述光化学衍生器例如进行液相色谱分析时,反应线圈2用于流通来自液相色谱柱的流动相,其流入口(例如位于图1中的左侧)与液相色谱柱的出口连接,流出口(例如位于图1中的右侧)与荧光检测器连接。来自液相色谱柱的流动相从流入口流入,并从流出口流出至荧光检测器。反应线圈2套设在紫外光源1的紫外光发射部分上。从紫外光源1的紫外光发射部分发射的紫外光(如图1中的光线a)直接照射反应线圈2,在反应线圈2中流动的流动相接受紫外线照射,流动相中的被分析物发生光化学衍生反应。

在图1所示的通常的光化学衍生器中,紫外光源1不止发出了紫外光能量,同时产生了一定的热量。这些热量会在反应线圈2上积聚,使反应线圈2温度升高。然而,流动相中的有些被检测物质对温度比较敏感,在经过温度较高的反应线圈后性质可能会发生变化(例如,发生分解或者另外的化学反应等不希望的变化),这样的变化会使得检测试验数据异常,即,对被检测物质的检测不准确。因此,为了使这类物质能正常进行光化学衍生反应,需要使得在使用过程中的反应线圈的温度降低以使得对流动相中的被检测物质的检测更准确。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光化学衍生器,该光化学衍生器能够使得其在使用过程中的反应线圈的温度降低,从而避免由于紫外光源产生的热量导致反应线圈温度升高而可能引发的会使得检测试验数据异常的不希望的变化,进而提高对流动相中的被检测物质的检测准确性。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光化学衍生器,包括:紫外光源;反应线圈,所述反应线圈螺旋管状地套设在所述紫外光源的紫外光发射部分上,以及散热结构,所述散热结构设置在所述反应线圈的非受光的外侧上,所述散热结构的内侧与所述反应线圈的外侧相接触。

进一步,根据如上所述的光化学衍生器,所述散热结构为管状结构,所述管状结构的内侧与所述反应线圈的外侧相接触。

进一步,根据如上所述的光化学衍生器,所述散热结构为板状结构,所述板状结构的内侧与所述反应线圈的外侧相接触。

进一步,根据如上所述的光化学衍生器,所述散热结构的外侧的表面积大于所述散热结构的内侧的表面积。

进一步,根据如上所述的光化学衍生器,所述散热结构由散热材料制成。

进一步,根据如上所述的光化学衍生器,所述散热材料为铝,或不锈钢,或铜,或铁。进一步,根据如上所述的光化学衍生器,所述散热结构的内侧与所述反应线圈的外侧紧密贴合地相接触。

如上所述,采用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光化学衍生器,能够使得其在使用过程中的反应线圈的温度降低,从而避免由于紫外光源产生的热量导致反应线圈温度升高而可能引发的会使得检测试验数据异常的不希望的变化,进而提高对流动相中的被检测物质的检测准确性。

附图说明

当结合附图一起阅读时,从下面的详细说明,实施例的其它目的和进一步特征将变得显而易见,其中:

图1是显示通常的光化学衍生器的结构示意图;以及

图2是显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光化学衍生器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更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的内容,以下结合附图,通过具体实施例的说明,对本实用新型进行更加深入而具体的介绍。

图2是显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光化学衍生器的结构示意图。

如图2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光化学衍生器包括紫外光源1和由紫外透明材料的细管在四根细柱3上绕制成螺旋管状并套设在紫外光源1的紫外光发射部分上的反应线圈2。也就是说,反应线圈2螺旋管状地套设在紫外光源1的紫外光发射部分上。

进一步,如图2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光化学衍生器进一步包括散热结构4。散热结构4由容易导热的金属散热材料制成,金属散热材料例如是铝、不锈钢、铜、或者铁,当然也可以是其它材料,这里不作限定。

实施例中,由紫外光源1的紫外光发射部分发射的紫外光(例如,图2中的光线a)直接照射反应线圈2的内侧,即,反应线圈2的内侧受光。相应地,反应线圈2的外侧不受光。实施例中,散热结构4设置在反应线圈2的非受光的外侧上,并且散热结构4的内侧与反应线圈2的外侧相接触。这样,通过使散热结构4的内侧与反应线圈2的外侧相接触,从紫外光源1的紫外光发射部分出射的到达反应线圈2的紫外光的热量能够传到散热结构4,并经由散热结构4传导到外界空气中,如此来降低反应线圈2的温度。

实施例中,散热结构4可以构成为一个管状整体(管状结构),该管状结构的内侧与反应线圈2的外侧相接触。散热结构4也可以构成为一个或者多个分立的面部件(板状结构),该板状结构的内侧与反应线圈2的外侧相接触。

实施例中,优选地,散热结构4的内侧与反应线圈2的外侧紧密贴合,即,散热结构4的内侧与反应线圈2的外侧紧密贴合地相接触。如此,能够更好地将反应线圈2的紫外光的热量传到散热结构4,从而更有效地降低反应线圈2的温度。

进一步,散热结构4的内侧可以完全与反应线圈2的外侧贴合。当然,可以理解的是,散热结构4的内侧也不一定要完全与反应线圈2的外侧贴合,只要散热结构4的内侧能有一部分与反应线圈2的外侧相接触来散热即可。

实施例中,优选地,散热结构4的外侧的表面积可以大于内侧的表面积。如此,传到散热结构4的紫外光的热量能够通过散热结构4的大散热面更好地传导到外界空气中,如此来更有效地降低反应线圈2的温度。如图2所示,例如可以通过将散热结构4的外侧表面做成折叠状来增加散热结构4的散热面积。

如上可以看出,通过采用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光化学衍生器,能够使得其在使用过程中的反应线圈的温度降低,从而避免由于紫外光源产生的热量导致反应线圈温度升高而可能引发的会使得检测试验数据异常的不希望的变化,进而提高对流动相中的被检测物质的检测准确性。

虽然经过对本实用新型结合具体实施例进行描述,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而言,根据上文的叙述后作出的许多替代、修改与变化将是显而易见。因此,当这样的替代、修改和变化落入附后的权利要求的精神和范围之内时,应该被包括在本实用新型中。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