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透镜加工的成盘检测用固定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245523阅读:287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加工中在线测量装置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透镜加工的成盘检测用固定装置。



背景技术:

透镜的生产包括以下工序:(1)、毛坯加工,包括按光学零件图选择合适的块料,切割整平、划分、胶条、滚圆开球面。开球面是单件进行的。(2)、粗磨加工,使表面粗糙度及球面半径符合细磨要求。(3)、上盘:粗磨之后,经清洗,将一个个透镜毛坯按同半径组合成盘。即依靠粘结胶把分散的透镜固定在球形粘结膜上,应注意的是成盘时要使每一个透镜毛坯的被加工面都处于同一半径的球面上。(4)、细磨抛光工序。在加工第一表面时,细磨到抛光过程中一般是不需拆盘的,即一次一盘完成。操作中,先使用粒度依次变细的三至四道金钢砂将被加工面研磨到抛光要求的表面粗糙度,然后清洗,进行抛光。抛光是用一定半径的抛光模加抛光粉进行。一面加工完毕后,涂上保护膜,翻面再进行上盘。细磨抛光加工第二表面。(5)、定心磨边工序。透镜加工过程中会出现光轴和定位轴偏离(称为偏心)。定心磨边的任务是消除偏心,并使侧圆柱面径向尺寸达到装配要求。(6)、镀膜工序,对表面有透光要求的透镜,要加镀增透膜。球面反射镜要镀反射膜。有的还要镀其它性质的薄膜,依使用要求由设计决定。(7)、胶合工序。对成象质量要求较高的镜头,往往采用几块透镜胶合而成。胶合应在镀膜以后进行。对于上盘及细磨抛光工序的成盘,需要检测仪器检测透镜表面的瑕疵,但是由于不同产品的曲率不同,这就要求不同的产品在检测仪器上的放置角度不同,现有的检测仪器中的固定装置还不能根据不同透镜的成盘的曲率固定成盘,降低了透镜的成盘检测的准确度和检测效率。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是解决至少上述问题,并提供至少后面将说明的优点。

本实用新型还有一个目的是提供了一种透镜加工的成盘检测用固定装置,其具有结构简单的优点,能够保证透镜加工的成盘检测的准确度,扩大了在线检测仪器的检测范围,有效地控制产品质量,提高了生产效率。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透镜加工的成盘检测用固定装置,包括:

底板,其上板面间隔设有两个转轴;

支撑板,其与所述两个转轴连接,以使得所述支撑板与所述底板之间的角度为0~180℃;以及

夹头,其可拆卸地设置在所述支撑板的板面上,所述夹头具有一用于容置成盘的容纳腔。

优选的是,其中,所述支撑板的板面上开设螺纹盲孔,所述夹头的外侧壁设有与所述螺纹盲孔匹配的螺纹。

优选的是,其中,所述夹头和所述支撑板之间设有弹簧垫圈。

优选的是,其中,所述底板的尺寸大于所述支撑板的尺寸。

优选的是,其中,所述底板和所述支撑板均为方形。

优选的是,其中,所述底板和所述支撑板均为矩形,且所述底板的长宽比和所述支撑板的长宽比均为1.5:1。

优选的是,其中,所述底板、所述支撑板和所述夹头均为金属材质。

优选的是,其中,所述底板为矩形,所述支撑板为方形。

本实用新型至少包括以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透镜加工的成盘检测用固定装置结构简单,能够根据待检测的透镜成盘的曲率调整成盘与固定装置中的底板之间的角度,并将安装有成盘的固定装置放置于在线检测仪器上,检测仪器能够对固定装置上的成盘进行全方位检测,扩大了检测仪器的检测范围,并且保证了透镜的质量,提高了生产效率。

2、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透镜加工的成盘检测用固定装置结构简单、使用方便,保证了透镜加工过程对成盘在线检测的准确度。

本实用新型的其它优点、目标和特征将部分通过下面的说明体现,部分还将通过对本实用新型的研究和实践而为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所理解。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透镜加工的成盘检测用固定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以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以令本领域技术人员参照说明书文字能够据以实施。

应当理解,本文所使用的诸如“具有”、“包含”以及“包括”术语并不排除一个或多个其它元件或其组合的存在或添加。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透镜加工的成盘检测用固定装置,包括:

底板1,其上板面间隔设有两个转轴2;

支撑板3,其与所述两个转轴2连接,以使得所述支撑板3与所述底板1之间的角度为0~180℃;以及

夹头4,其可拆卸地设置在所述支撑板3的板面上,所述夹头4具有一用于容置成盘的容纳腔410。

在使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透镜加工的成盘检测用固定装置的时候,将透镜的成盘放置在容纳腔410内,通过两个转轴2转动支撑板3,通过待检测的透镜的成盘的曲率大小调整支撑板3和底板1之间的夹角,然后将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固定装置固定在透镜加工在线检测仪器上,完成成盘的检测,能够保证检测仪器对待检测的透镜的成盘进行大范围的检测,提高了检测的准确度,保证了透镜的生产质量,且结构简单,使用方便。

进一步地,夹头4和支撑板3之间为可拆卸地实现方式为:支撑板3的板面上开设螺纹盲孔,夹头4的外侧壁设有与螺纹盲孔匹配的螺纹。

为了保证夹头4和支撑板3之间锁紧牢固,避免发生松懈,夹头4和支撑板3之间设有弹簧垫圈5。

底板1的尺寸大于支撑板3的尺寸。例如,底板1和支撑板3均为方形。或者底板1为矩形,支撑板3为方形。

底板1的尺寸大于支撑板3的尺寸。例如,底板1和支撑板3均为矩形,且底板1的长宽比和支撑板3的长宽比均为1.5:1。

进一步地,底板1、支撑板3和夹头4均为金属材质。大大保证了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固定装置的使用寿命。

尽管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案已公开如上,但其并不仅仅限于说明书和实施方式中所列运用,它完全可以被适用于各种适合本实用新型的领域,对于熟悉本领域的人员而言,可容易地实现另外的修改,因此在不背离权利要求及等同范围所限定的一般概念下,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特定的细节与这里示出与描述的图例。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