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甲醛气体快速检测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104986阅读:347来源:国知局
一种新型甲醛气体快速检测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的是气体检测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新型甲醛气体快速检测装置。



背景技术:

甲醛是一种有毒气体,它广泛存在于家居装饰材料中,危害着人们的身体健康,因此对于甲醛的监测显得尤为重要。随着技术的发展,甲醛的监测主要朝着实时响应、操作简化、低功耗、低成本方向发展。目前,国内也有一些人做了关于甲醛监测的仪器,他们都采用国外电化学传感器,但成本较高,而且检测精度较。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上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目的是在于提供一种新型甲醛气体快速检测装置,采用紫外光激发、空气加热激发甲醛传感器进行甲醛采集,敏感度高,通过离心喷头以及滑块、滑轨的设置,进一步提高了检测的精度。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新型甲醛气体快速检测装置,包括外壳,还包括抽取泵、离心喷头、加热层、气体收集瓶和控制器,所述抽取泵与离心喷头相邻,所述离心喷头安装在外壳内,所述外壳内两侧对称安装有滑轨,一侧滑轨上通过第一滑块安装有紫外线发光器,另一侧滑轨通过第二滑块安装有甲醛传感器,所述外壳的内壁上设有加热层,所述外壳下端的出气口连接有气体收集瓶,所述外壳底部设置有底座,所述底座底部设置有移动脚轮,所述底座一端上方设置有控制器,所述控制器与所述加热层、甲醛传感器、第一滑块、第二滑块、紫外线发光器、抽取泵和离心喷头相连。

作为优选,抽取泵的进气端套接有气体过滤器。

作为优选,所述甲醛传感器为TiO2气体敏感材料传感器。

作为优选,所述加热层内部设置有加热管,所述外壳背面上设置有与加热管电连接的加热器。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操作方便,通过底座和移动脚轮方便移动,另外通过抽气泵将气体抽取到外壳内部的经离心喷头喷进外壳内部,在外壳内壁通过导轨经第一滑块和第二滑块连接设置紫外线发光器和甲醛传感器以及加热层,采用紫外光激发、空气加热激发甲醛传感器进行甲醛采集,敏感度高,通过离心喷头以及滑块、滑轨的设置,进一步提高了检测的精度;另外将检测后的气体通过气体收集瓶进行很好收集;实用性强。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外壳内壁加热层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参照图1-2,本具体实施方式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新型甲醛气体快速检测装置,包括外壳1,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抽取泵6、离心喷头7、加热层3、气体收集瓶8和控制器9,所述抽取泵6与离心喷头7相邻,所述离心喷头7安装在外壳1内,所述外壳1内两侧对称安装有滑轨2,一侧滑轨2上通过第一滑块21安装有紫外线发光器4,另一侧滑轨2通过第二滑块22安装有甲醛传感器10,所述外壳1的内壁上设有加热层3,所述外壳1下端的出气口连接有气体收集瓶8,所述外壳1底部设置有底座12,所述底座12底部设置有移动脚轮11,所述底座12一端上方设置有控制器9,所述控制器9与所述加热层3、甲醛传感器10、第一滑块21、第二滑块22、紫外线发光器4、抽取泵6和离心喷头7相连,所述外壳上设置有观察窗。

值得注意的是,抽取泵6的进气端套接有气体过滤器5。

值得注意的是,所述甲醛传感器10为TiO2气体敏感材料传感器。

值得注意的是,所述加热层3内部设置有加热管,所述外壳1背面上设置有与加热管电连接的加热器。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操作方便,通过底座和移动脚轮方便移动,另外通过抽气泵将气体抽取到外壳内部的经离心喷头喷进外壳内部,在外壳内壁通过导轨经第一滑块和第二滑块连接设置紫外线发光器和甲醛传感器以及加热层,采用紫外光激发、空气加热激发甲醛传感器进行甲醛采集,敏感度高,通过离心喷头以及滑块、滑轨的设置,进一步提高了检测的精度;另外将检测后的气体通过气体收集瓶进行很好收集;实用性强。

本实用新型使用到的标准零件均可以从市场上购买,异形件根据说明书的和附图的记载均可以进行订制,各个零件的具体连接方式均采用现有技术中成熟的螺栓、铆钉、焊接等常规手段,机械、零件和设备均采用现有技术中,常规的型号,加上电路连接采用现有技术中常规的连接方式,在此不再详述。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