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球拍的称重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339519阅读:252来源:国知局
一种球拍的称重设备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测量设备技术领域,更具体的说涉及一种球拍的称重设备。



背景技术:

对于成品的球拍,要对球拍的长度及重量及测量时,一般是将球拍放置于可称重的称重台上直接进行称重,对于球拍的长度,一般是直接测量或是将球拍放置于测量尺上方测得数据。这样的测量方式,尤其对于长度的测量,放置的准直度容易产生偏差,且通过人工测量及读取数据,容易产生误差。而如果还要计算球拍的平衡点,现有的测量设备难以测量得到球拍平衡点的位置。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球拍的称重设备,其在称重的同时增加测量长度为一体,且可更准确测量得到球拍的长度,并能通过测量数据计算得到球拍平衡点。

为了达成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解决方案是:

一种球拍的称重设备,包括在一称重台的上平面上从前至后设有前称重座、后称重座及可移动的尾部测量座,前称重座、后称重座、尾部测量座位于同一轴线上;其中,

前称重座上设有一用以放置拍框前端的支撑柱,支撑柱的前端设有一可顶抵拍框前端的前顶柱;

后称重座的上平面设置一可将球拍握把定位于中部的卡槽;

称重台上设有一条状的滑槽位于后称重座后方,尾部测量座的下端穿过滑槽并在滑槽中前后移动,尾部测量装置中设有红外光束发射器,前后移动的尾部测量座通过发出的红外光束检测到球拍握把末端时停止移动。

进一步,称重台内部中对应前称重座和后称重座分别设有称重盘,称重台的前侧或后侧面上设有前显示屏和后显示屏分别对应前称重座、后称重座。

进一步,前称重座包括有底座,底座的前端设有前顶柱,支撑柱横设于底座上平面的前端且位于前顶柱后侧。

进一步,支撑柱呈圆柱形。

进一步,后称重座包括一底座,底座的上平面设置卡槽,卡槽包括两个设置在底座上平面上的定位凸柱。

进一步,滑槽设置在称重台的上平面,尾部测量座下端穿过滑槽,并其下方设有移动轨道及电机位于称重台内部,移动轨道为双杆轨道。

进一步,尾部测量座在滑槽上方形成一U型块体,其包括一底杆和两侧杆,在两侧杆的内侧分别设有红外光束发射器。

采用上述结构后,本实用新型的球拍的称重装置,通过将球拍放置于称重台上的前称重座、后称重座上分别测出的重量相加总和得出,同时还增加测量长度为一体,在称重台上将球拍前端定位,球拍的尾端装设可移动的尾部测量座,并通过光束感应得到球拍末端位置,根据前后距离得出球拍总长。进一步,还可通过两个称重座的测量数值,以及对应支点至球拍顶点距离,通过测量数据计算得到球拍平衡点。本实用新型可集测量重量、长度及平衡点为一体,使用方便,可大大提升工作进度,且测量更精准。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使用状态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进一步解释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阐述。

结合图1、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球拍的称重设备包括称重台1,称重台1上平面上从前至后设有前称重座2、后称重座3及可移动的尾部测量座4。称重台内部中对应前称重座2和后称重座3分别设有称重盘(图中未示出),而在称重台的前侧或后侧面上设有前显示屏5和后显示屏6分别对应前称重座2、后称重座3,从而可将前称重座2、后称重座3测量得出的重量数据显示于各自对应的显示屏中。

其中,前称重座2包括有底座21,底座21的底端连接至位于称重台内部的称重盘,底座21的前端设有一前顶柱22,一支撑柱23横设于底座21上平面的前端且位于前顶柱22后侧。在进行称重时,将球拍7的拍框71前端放置在前称重座2的支撑柱23上,且球拍拍框71的前端抵靠在前顶柱22的后侧面。本实用新型中,前支撑柱23形成球拍前端的支点,又前顶柱22可将球拍的前端定位,更方便球拍长度的测量,而支撑柱23可形成圆柱形,可减小接触面,对于计算平衡点位置时可更精准。

后称重座3位于前称重座2后方,可与前称重座2的前顶柱22之间的大概相隔拍框连71同拍柄72的长度距离,从而可将球拍握把73前端恰放置在后称重座3上,形成球拍的第二个支撑点,且令球拍整体放置后不跑位,再可依实际结构用钢尺量测距离。后称重座3包括一底座31,底座31的底端连接至位于称重台内部的称重盘。底座31的上平面设置一可将球拍握把73定位于中部的卡槽32,本实施例中,卡槽32包括两个设置在底座31上平面上的定位凸柱321形成。球拍握把73在放置于后称重座3上时,放置于两凸柱321之间,从而可将球拍握把73的中部定位,令球拍在长度测量时不至于放歪或倾斜,令测量更准确。

尾部测量座4设置于后称重座3后方,与前称重座2、后称重座3位于同一轴线上,从而保证球拍垂直放置以测量长度。尾部测量座4在前后移动后测得球拍握把73末端所在位置,因球拍的拍框前端抵靠在前顶柱22后侧,通过计算前顶柱22后侧至尾部测量座4之间的距离,即可得到球拍的总长度。本实施例中,尾部测量座4设置在一条状的滑槽81上,滑槽81设置在称重台1的上平面,尾部测量座4下端穿过滑槽81,并其下方设有移动轨道及电机(图中未示出)位于称重台内部,以带动尾部测量座4前后移动,并在检测到球拍握把73尾端时停止,从而测量长度。移动轨道可为双杆轨道,从而可减少晃动,提升精度。尾部测量座4对球拍握把的测量,本实施例中,尾部测量座4在滑槽81上方形成一U型块体,其包括一底杆41和两侧杆42,在两侧杆42的内侧分别设有红外光束发射器421,当尾部测量座4在前后滑移时,球拍握把73会穿过两侧杆42之间,当球拍握把73刚到达两侧杆42之间时,尾部测量装置的中的红外光束发射器421发出的光束感应到球拍尾端,尾部测量装置4就会停止移动并记录下此时的位置,通过光束自动感应后,再根据其与前顶柱22之间的距离可计算出球拍的长度。本实用新型中,在尾部测量座4中,将单点光束变为整排光束,以面取值,数据更准确。

本实用新型的设计还可通过测量数据计算得出球拍的平衡点位置,可兼具检查测量球拍的平衡点的功能。根据平衡点的计算公式,平衡点B=L-(W1*B1+W2*B2)/(W1+W2),其中,L为球拍总长,W1+W2为前称重座2和后称重座3测量得到的数据,即前显示屏5和后显示屏6得到的测量数据相加。而B1、B2则分别为球拍的两个支撑点到球拍顶点的直线距离。其中,B1为球拍拍框71的顶点位置至第一个支点中心的距离(此距离可以依据球拍放置便利随意设定),在本实用新型中,B1即前顶柱22后侧面至支撑柱23中部的距离。B2为球拍拍框71顶点位置至第二个支点中心的距离(此距离可以依据球拍放置不会前后移动为前提随意设定),在本实用新型中,B2可为前顶柱22后侧面至后称重座3的底座31的中点的直线距离。B1、B2均可在称重台1上通过钢尺测量出距离即可。

本实用新型的球拍的称重装置,通过将球拍放置于称重台上的前称重座、后称重座上分别测出的重量相加总和得出,同时还增加测量长度为一体,在称重台上将球拍前端定位,球拍的尾端装设可移动的尾部测量座,并通过光束感应得到球拍末端位置,根据前后距离得出球拍总长。进一步,还可通过两个称重座的测量数值,以及对应支点至球拍顶点距离,通过测量数据计算得到球拍平衡点。本实用新型可集测量重量、长度及平衡点为一体,使用方便,可大大提升工作进度,且测量更精准。

上述实施例和图式并非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产品形态和式样,任何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对其所做的适当变化或修饰,皆应视为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