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临床尿液采样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203840阅读:276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临床器械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临床尿液采样器。



背景技术:

在临床上,通过尿液检查了解病人身体状况是一种很常见的诊断手段。尿液检查包括了尿常规、中段尿培养、尿三杯检验、阿迪氏计数、尿蛋白定量等等项目。因此说尿检不等同于尿常规检查,但平常通俗所说的“尿检”多指查尿常规。尿常规项目大致可分为四大类:肾病类、糖尿病类、泌尿感染类以及其他疾病类。因此,通过对尿液进行检查、分析,就可以为诊断肾病、糖尿病、泌尿感染或其他疾病提供判断依据。

传统的临床采样器结构简单,成本低廉,但是杯体内尿液取样时,不能有效控制取样精度,尿液容易受温度影响,影响检测精度。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临床尿液采样器,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杯体内尿液取样时,不能有效控制取样精度,尿液容易受温度影响,影响检测精度。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临床尿液采样器,包括开口向上的杯体,所述杯体的外径由其上下两端至其中部逐渐减小;所述杯体的中部套有呈环状的档环,所述档环的内径小于所述杯体上下两端的外径,所述档环可在所述杯体的上下两端之间移动;所述杯体的开口处设置有可拆卸的封盖;所述杯体由透明材料制成,且其外侧壁上设置有刻度槽;所述杯体的外侧壁上设置有保温层,所述保温层对应刻度槽处设置有圆孔;所述杯体的底部设置有引流软管,所述引流软管的一端与所述杯体的内侧连通,所述封盖的上端设置有引流硬管,所述引流硬管的下端穿过封盖与杯体的内侧连通,所述引流软管的另一端可拆卸的套装在引流硬管上。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档环便于拿起杯体,同时档环能挡住采集尿液时洒出的尿液,更加洁净;封盖能盖住杯体,避免杯体移动过程中尿液洒出;杯体由透明材料制成,便于观察采集的尿液,刻度槽便于了解尿液采集量和放出量,便于精准提取尿液,使得后续检测更加精准;保温层能对杯体内的尿液进行保温,使得尿液保持稳定,不易受温度影响,使得后续检测更加精准;引流软管便于将尿液排出,引流硬管能在引流软管排尿的同时导通杯体,使得尿液排出更加顺畅。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实用新型还可以做如下改进。

进一步,所述杯体的上端沿其边缘设置有环状的凸环,所述凸环由不锈钢制成;所述封盖对应凸环处设置有环状凹槽,所述凹槽内设置有永磁性磁铁。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封盖对杯体进行密封盖住时,凸环嵌入凹槽内,永磁性磁铁对凸环进行磁吸,使得封盖能盖住杯体,不易松动,提升便利性。

进一步,所述保温层由玻璃棉制成。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临床尿液采样器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

1、杯体,2、档环,3、封盖,4、刻度槽,5、保温层,6、引流软管,7、引流硬管,8、凸环,9、永磁性磁铁。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特征进行描述,所举实例只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非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如图1所示,一种临床尿液采样器,包括开口向上的杯体1,所述杯体1的外径由其上下两端至其中部逐渐减小;所述杯体1的中部套有呈环状的档环2,所述档环2的内径小于所述杯体1上下两端的外径,所述档环2可在所述杯体1的上下两端之间移动;所述杯体1的开口处设置有可拆卸的封盖3;所述杯体1由透明材料制成,且其外侧壁上设置有刻度槽4;所述杯体1的外侧壁上设置有保温层5,所述保温层5对应刻度槽4处设置有圆孔;所述杯体1的底部设置有引流软管6,所述引流软管6的一端与所述杯体1的内侧连通,所述封盖3的上端设置有引流硬管7,所述引流硬管7的下端穿过封盖3与杯体1的内侧连通,所述引流软管6的另一端可拆卸的套装在引流硬管7上。

所述档环2可在所述杯体1的上下两端之间移动,便于拿起杯体1,同时档环2能挡住采集尿液时洒出的尿液,拿起杯体1时,更加洁净;

封盖3能盖住杯体1,避免杯体1移动过程中尿液洒出;

杯体1由透明材料制成,便于观察采集的尿液,通过圆孔观测刻度槽4,刻度槽4便于了解尿液采集量,以及尿液放出量,便于精准提取尿液,使得后续检测更加精准;

保温层5能对杯体1内的尿液进行保温,使得尿液保持稳定,不易受温度影响,使得后续检测更加精准;

引流软管6便于将尿液排出,引流硬管7能在引流软管6排尿的同时导通杯体1,使得尿液排出更加顺畅。

上述实施例中,所述杯体1的上端沿其边缘设置有环状的凸环8,所述凸环8由不锈钢制成;所述封盖3对应凸环8处设置有环状凹槽,所述凹槽内设置有永磁性磁铁9。

封盖3对杯体1进行密封盖住时,凸环8嵌入凹槽内,永磁性磁铁9对凸环8进行磁吸,使得封盖3能盖住杯体1,不易松动,提升便利性。

上述实施例中,所述保温层5由玻璃棉制成,提升保温效果。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