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尿液收集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203831阅读:338来源:国知局
一种尿液收集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用具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医学检验上用于24小时尿蛋白定量测定、24小时皮质醇的定量测定和3小时艾迪氏计数的尿液收集器。



背景技术:

为了更精确地了解泌尿系统和肾脏病变的严重程度,观察疗效和判断预后,需要患者留24小时尿或3小时尿测定数据。目前24小时尿蛋白定量测定、24小时皮质醇的定量测定和3小时艾迪氏计数的尿液留取主要是患者自己准备容器,有各种饮料瓶,罐子、桶等等。用几个瓶子留尿无法进行有效的混匀,造成结果不准确,用量筒量尿液时往量筒倒尿时有洒出尿液的可能,还有生物危害的可能。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目的是留取合格准确的尿液样本,使分析前的质量控制得以保证,提出一种尿液收集器。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尿液收集器,包括主体、上盖,主体为上部广口的圆筒状,内部空间是上、下大中间收缩,即沿直径竖向截面中间部分是内凹的;上盖扣合到主体上时盖沿和筒沿紧密贴合,或者主体的上口与上盖间通过螺纹配合旋紧,上盖设倾液嘴,倾液嘴有小密封盖;主体是透明材料并在侧壁标有刻度或仅是标示刻度区域透明。

所述主体内部空间最大容积是4000ml或1000ml。

所述主体内部空间上部最宽直径与中间最窄直径的比例是3∶2。

所述小密封盖上有连接软线,连接软线另一头连接固定于倾液嘴或上盖。

所述主体侧壁设有手柄。进一步的,所述手柄是凸出的耳形体或外壁部分内凹,柄体与外壁形成手指放置空间。

所述主体标示刻度区域从上到底竖直、不内凹。

本实用新型有益效果是:制作简单、实用性强。广口利于患者留尿,手柄是利于携带和尿液的混匀,中间内凹使测得的尿量更精确。两个盖子密封利于尿液混匀,减少水分蒸发和生物危害发生。倾液嘴利于取尿,做进一步的检查。标有刻度,可以一目了然的测量尿量,省去了以往用量筒量尿量的步骤,避免了以往量筒倒尿时洒出尿液的可能,也减少了生物危害的可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主体沿直径竖直截面示意图;

图3为刻度区域竖直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4是外壁部分内凹型手柄实例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1-主体、2-上盖、3-倾液嘴、4-小密封盖、5-连接软线、6-手柄。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所示,一种尿液收集器,包括主体1、上盖2,所述主体1为上部广口的圆筒状,广口是利于患者留尿,内部空间是上、下大中间收缩,即沿直径竖向截面中间部分是内凹的,中间细的结构使测得的尿量更精确;所述上盖2扣合到主体1上时盖沿和筒沿紧密贴合,或者主体1的上口与上盖2间通过螺纹配合旋紧,上盖2设方便取尿的倾液嘴3,倾液嘴3有小密封盖4,两个盖子密封利于尿液摇匀,打开小密封盖4取尿,做进一步的检查,减少水分蒸发和生物危害发生;主体1是透明材料并在侧壁标有刻度或仅是标示刻度区域透明。可以整体都用透明材料,透明材料可用聚合物材料或玻璃;也可部分用透明材料,仅在特意观察容量时看到尿液,其它部分不透明,尿液不容易被看到,以免引起他人的视觉不适。刻度的标示,可以一目了然的测量尿量,省去了以往用量筒量尿量的步骤,避免了以往量筒倒尿时洒出尿液的可能,也减少了生物危害的可能。

外壁形状可以是如图1所示的竖直壁,此种结构要使得内壁有弧度,中段的壁厚,费材料,也类似放大镜,读数不准;或者中段厚度部分做成中空的,但制作稍复杂。为此可以采用如图3所示的结构,主体1标示刻度区域从上到底竖直、不内凹,这样液体接触的是竖直的壁厚一致的刻度区域,读数准确,倒模制作时也很方便。

需要做24小时尿蛋白定量测定、24小时皮质醇的定量测定时主体1内部空间最大容积是4000ml,因为大部分24h尿量集中在1500-3500之间。按比例缩小为容积为1000ml容积时可作3小时艾迪氏计数测定。

主体1内部空间上部最宽直径与中间最窄直径的比例是3∶2。4000ml容量的主体上口直径为18cm,中间12 cm。如果太高、太细,主体1就太高,造成患者留尿不便,如果太矮粗,量的尿量又不够精确。

上盖2、小密封盖4下边沿所用材料弹性适中或者涂覆一层橡胶膜,确保扣合时与主体1上口、倾液嘴3上口的紧密接触。小密封盖4容易丢失,为此小密封盖4上有连接软线5,连接软线另一头连接固定于倾液嘴3或上盖2。主体1侧壁设有手柄6,手柄6利于携带和尿液的摇晃混匀。手柄6可以是图1所示的凸出把手型,也可以是图4所示外壁部分内凹的、柄体外侧与主体1外周在同一圆周的结构。上盖2上有手提环(图3)或手提柱(图1、4),方便取盖、放盖。

本实用新型按要求做好后可发放到临床各科室尤其是肾内科、泌尿科和内分泌科等,嘱咐患者按要求留好尿标本送检即可。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