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菌类洗手液检测仪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203829阅读:396来源:国知局
抗菌类洗手液检测仪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化工产品生产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抗菌类洗手液检测仪。



背景技术: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个人卫生,以确保身体健康,在此之前的洗涤用品多为粘稠的透明液体状态,在实际使用时,将洗涤剂涂抹在手上,并且需要大量的清洁水进行冲洗,方能避免上述的洗涤剂粘附在皮肤上,造成皮肤的伤害。上述的洗涤产品在实际使用时,虽然能够杀死绝大多数病菌,但是会消耗大量的水资源,并且产生的污水在实际过滤时,很难将污水中的洗涤剂成分过滤干净,造成水体的污染。

随着技术的进步,在上个世纪市场已经推出了抗菌类洗手液,特别是免洗洗手液,在医院、宾馆、企事业中应用较为广泛,所述的抗菌类洗手液主要的成分是为过氧化氢及活性胶质银离子,对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白色念球菌、铜绿假单胞菌等200多种细菌的杀菌率达99.99%,为避免对皮肤的伤害,现有的抗菌类洗手液的PH值一般处在7左右,也就是尽可能的使得抗菌类洗手液抗菌类洗手液的PH值处在中性状态,现有技术中,在实际生产时,需要在设定时间内对产品进行随机检测,从而确保抗菌类洗手液的PH值处在合适的范围,现有技术中,在实施对免洗洗手液检测时,大多利用人工检测的方式,人工检测方式在实际取样时,存在不便。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抗菌类洗手液检测仪,能够实现对自动化取样,减少人工的使用量,提高检测效率,确保免洗洗手液的质量。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抗菌类洗手液检测仪,包括与洗手液混料釜连接的取料罐,所述取料罐与混料釜之间通过连接管连通,所述连接管的呈U形结构且开口竖直向下,所述连接管的一端与洗手液混料釜的底部连通,所述连接管的另一端与取料罐的上端连通,所述取料罐的开口上端设置有取样吸管,所述取样吸管设置在升降机构上,升降机构驱动取样吸管上下移动且与靠近或远离,所述升降机构设置在水平移动机构上,水平移动机构驱动升降机构与靠近或远离,所述取样吸管远离的下方设置有检测试纸。

本实用新型还存在以下特征:

所述检测试纸的上当设置有色彩传感器,所述色彩传感器与驱动机构连接,驱动机构驱动色彩传感器上下移动且与检测试纸靠近或远离,色彩传感器用于采集检测试纸的彩色信息并传递至控制单元。

所述取料罐上设置有抽料泵,所述抽料泵的抽料口与取料罐连通。

所述取样吸管竖直布置,且上端设置有橡胶囊,所述橡胶囊与挤料机构连接,所述取样吸管位于检测试纸上方式,挤料机构用于将橡胶囊内的洗涤剂挤出。

所述升降机构包括设置在水平移动机构上的第一支撑板,所述第一支撑板板面竖直且上方设置有第一滑轨,所述第一滑轨竖直且滑动设置有滑块,所述取样吸管固定在滑块上,所述第一支撑板上设置有第一气缸,所述第一气缸的活塞杆竖直且下端与滑块连接。

所述水平移动机构包括第二支撑板,所述第二支撑板板面竖直且上方设置有第二滑轨,所述第二滑轨竖直,第一支撑板滑动设置在第二滑轨上,所述第二支撑板上设置有第二气缸,所述第二气缸的活塞杆水平且一端与第一支撑板连接。

所述挤料机构包括设置在第一支撑板上的两夹臂,所述橡胶囊设置在两夹臂之间,其中一个夹臂与弹簧的一端连接且滑动设置在第一支撑板上,所述夹臂的滑动方向与第二气缸的活塞杆平行,所述弹簧的另一端与第一支撑板连接,所述第二支撑板上设置有靠板且与夹臂抵靠或远离,所述两夹臂靠近将橡胶囊内的洗涤剂挤出。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备的技术效果为:通过U形结构的连接管,将混料釜内的洗手液吸入取料罐内,启动升降机构,使得取样吸管下移且与取料罐靠近,从而将混料釜的洗手液吸入,启动水平移动机构,使得取样吸管与检测试纸靠近,并且将取样吸管内的洗手液挤出至检测试纸上,从而方便实现对检测试纸的PH值的检测,该检测仪检测自动化程度高,减少人工的使用量,提高检测效率,确保免洗洗手液的质量。

附图说明

图1是抗菌类洗手液检测仪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抗菌类洗手液检测仪的取样吸管靠近取料罐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抗菌类洗手液检测仪的取样吸管靠近检测试纸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结合图1至图3,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地说明:

抗菌类洗手液检测仪,包括与洗手液混料釜10连接的取料罐70,所述取料罐70与混料釜10之间通过连接管80连通,所述连接管80的呈U形结构且开口竖直向下,所述连接管80的一端与洗手液混料釜10的底部连通,所述连接管80的另一端与取料罐70的上端连通,所述取料罐70的开口上端设置有取样吸管20,所述取样吸管20设置在升降机构上,升降机构驱动取样吸管20上下移动且与取料罐70靠近或远离,所述升降机构设置在水平移动机构上,水平移动机构驱动升降机构与取料罐70靠近或远离,所述取样吸管20远离10的下方设置有检测试纸30;

结合图1至图3所示,通过U形结构的连接管80,将混料釜10内的洗手液吸入取料罐70内,启动升降机构,使得取样吸管20下移且与取料罐70靠近,从而将混料釜10的洗手液吸入,启动水平移动机构,使得取样吸管20与检测试纸30靠近,并且将取样吸管20内的洗手液挤出至检测试纸30上,从而方便实现对检测试纸的PH值的检测,该检测仪检测自动化程度高,减少人工的使用量,提高检测效率,确保免洗洗手液的质量;

上述的U形结构的连接管80开口向下,连接管80的高度略低于混料釜10内的液面高度,由于洗手液的具有一定的粘滞性,连接管80内的洗手液不会随意的流入取料罐70内,能够避免混料釜10内的洗手液大量的流出,减少洗手液的损失。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先方案,所述检测试纸30的上当设置有色彩传感器90,所述色彩传感器90与驱动机构连接,驱动机构驱动色彩传感器90上下移动且与检测试纸30靠近或远离,色彩传感器90用于采集检测试纸30的彩色信息并传递至控制单元;

上述的驱动机构驱动色彩传感器90的检测端靠近检测试纸30,当检测试纸30变蓝或者变红时,利用控制单元控制系统的其他机械向生产系统内调节用于中和的添加剂,从而确保洗手液的质量。

所述取料罐70上设置有抽料泵100,所述抽料泵100的抽料口与取料罐70连通;

当取料罐70内的洗手液液位较低时,启动抽料泵100,将混料釜10内的洗手液抽至取料罐70内,从而确保取料罐70内的液位处在合理的高度,方便洗手液的抽取。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所述取样吸管20竖直布置,且上端设置有橡胶囊21,所述橡胶囊21与挤料机构连接,所述取样吸管20位于检测试纸30上方时,挤料机构用于将橡胶囊21内的洗涤剂挤出;

进一步地,所述升降机构包括设置在水平移动机构上的第一支撑板41,所述第一支撑板41板面竖直且上方设置有第一滑轨42,所述第一滑轨42竖直且滑动设置有滑块43,所述取样吸管20固定在滑块43上,所述第一支撑板41上设置有第一气缸44,所述第一气缸44的活塞杆竖直且下端与滑块43连接;

上述第一气缸44启动,从而驱动滑块43与10靠近或远离,实现对洗手液的抽取。

更进一步地,所述水平移动机构包括第二支撑板51,所述第二支撑板51板面竖直且上方设置有第二滑轨52,所述第二滑轨52竖直,第一支撑板41滑动设置在第二滑轨52上,所述第二支撑板51上设置有第二气缸53,所述第二气缸53的活塞杆水平且一端与第一支撑板41连接;

上述的第二气缸53启动,从而使得第二支撑板51水平移动,并且将取样吸管20位于10与检测试纸30之间移动。

最后,所述挤料机构包括设置在第一支撑板41上的两夹臂61,所述橡胶囊21设置在两夹臂61之间,其中一个夹臂61与弹簧62的一端连接且滑动设置在第一支撑板41上,所述夹臂61的滑动方向与第二气缸53的活塞杆平行,所述弹簧62的另一端与第一支撑板41连接,所述第二支撑板51上设置有靠板54且与夹臂61抵靠或远离,所述两夹臂61靠近将橡胶囊21内的洗涤剂挤出;

上述的靠板54且与夹臂61抵靠时,使得两夹臂61靠近,从而实现对橡胶囊21的挤压,进而将橡胶囊21内的洗手液挤出至检测试纸30上;

上述的两夹臂61之间各设置有凸点611,凸点611靠近时,模仿人手,方便将橡胶囊21内的洗手液挤出。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