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开关量输入输出板卡的测试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507493阅读:645来源:国知局
一种开关量输入输出板卡的测试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开关量输入输出板卡的测试装置。



背景技术:

电力控制保护装置为满足各种类型场合的应用需求,配置了不同型号的开关量输入输出板卡。不同型号的开关量输入输出板卡,由于其接口定义、电压等级和通道数量的不同,通常情况下,每一种板卡需要单独定制一种测试仪。在多品种、小批量板卡的生产测试过程中,这种定制测试仪不仅占用了生产车间的大量空间,而且测试过程中需要频繁更换测试仪及接线,导致生产测试效率低下。

另外,常规板卡测试仪仅进行元器件功能及电路连通性测试,板卡测试完毕之后,并未保存完整的测试记录,不能统计测试产线的实时数据,一旦在生产环节中出现问题,难以提供批量数据来分析和追溯板卡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开关量输入输出板卡的测试装置,其具备测试效率高、覆盖板卡范围广的优点,并且支持二维码扫码,极大提高了整个生产测试过程的信息化和自动化程度;进一步的,保存完整的测试记录,提供批量数据来分析和追溯板卡问题。

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达到上述技术效果,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开关量输入输出板卡的测试装置,包括电源模块、控制器、弱电控制模块,还包括二维码扫描模块和切换模块,所述电源模块、二维码扫描模块、弱电控制模块和切换模块均与控制器相连,所述电源模块与切换模块相连,所述切换模块通过外接端子1与待测开关量输入输出板卡的强电侧相连,所述弱电控制模块通过外接端子2与待测开关量输入输出板卡的弱电侧相连。

优选,所述二维码扫描模块是二维码扫描枪。

优选,还包括与控制器相连的显示器。

优选,切换模块的外接端子1任一通道均可设置为3种模式,分别为输入模式、输出电源正端模式和输出电源负端模式。

优选,切换模块包括原边电阻R1、光耦OP1、第一继电器常开接点CJ1A、第一继电器常闭接点CJ1B、第二继电器常开接点CJ2A、第二继电器常闭接点CJ2B、副边电阻R2:

原边电阻R1的一端与外接端子1的第一通道CH连接且另一端与光耦OP1的原边发光管阳极连接,光耦OP1的原边发光管阴极与电源模块的输出负端U-连接;

第一继电器常闭接点CJ1B的一端连接到外接端子1的第一通道CH,另一端连接到第二继电器常开接点CJ2A的一端,第二继电器常开接点CJ2A的另一端连接到电源模块的输出负端U-;

第一继电器常开接点CJ1A一端连接到外接端子1第一通道CH,另一端连接到第二继电器常闭接点CJ2B,第二继电器常闭接点CJ2B的另一端连接到电源模块的输出正端U+;

光耦OP1副边的集电极连接到控制器的数字电源,光耦OP1副边的发射级连接到控制器的处理器的输入IO口,副边电阻R2的一端连接到光耦OP1副边发射级且另一端连接到控制器的数字地。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第一、本发明的开关量输入输出板卡的测试装置,操作方便,性能可靠,覆盖板卡范围广,占用空间小,降低了生产测试人员的经验及操作门槛。

第二、本发明的开关量输入输出板卡的测试装置使用二维码扫描智能化识别板卡类型,启动测试过程,减少人为重复操作。

第三、本发明的开关量输入输出板卡的测试装置测试报告全面,便于分析和追溯生产测试过程中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开关量输入输出板卡的测试装置的结构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切换模块的电路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以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更好的理解本实用新型并能予以实施,但所举实施例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

一种开关量输入输出板卡的测试装置,如图1所示,包括电源模块、控制器、弱电控制模块,还包括二维码扫描模块和切换模块,所述电源模块、二维码扫描模块、弱电控制模块和切换模块均与控制器相连,所述电源模块与切换模块相连,所述切换模块通过外接端子1与待测开关量输入输出板卡的强电侧相连,所述弱电控制模块通过外接端子2与待测开关量输入输出板卡的弱电侧相连。开关量输入输出板卡,按照功能区域可划分为板卡的强电侧和板卡的弱电侧,板卡的强电侧是其在电力控制保护装置中与其他外部设备的连接接口,弱电侧是其在电力控制保护装置中与本装置内部连接的接口。

电源模块采用单相交流市用电供电,根据控制器的控制可动态输出不同幅值的电压信号。优选二维码扫描模块是二维码扫描枪,开关量输入输出板卡均粘贴包含了出厂编号和板卡型号的二维码标签,控制器根据二维码扫描枪上送的二维码信息,识别待测的开关量输入输出板卡型号,选择对应测试项目进行测试。

所述弱电控制模块通过外接端子2连接到待测的开关量输入输出板卡的弱电侧,控制器通过CAN总线控制所述弱电控制模块,与待测板卡的弱电I/O接口进行电平信号交互,弱电控制模块为待测板卡上下电、下载程序,以及与待测板卡进行信息交互提供接口。所述切换模块通过外接端子1连接到待测的开关量输入输出板卡的强电侧,为待测板卡提供开关量输入信号,或者监测待测板卡的开关量输出信号。

优选,还包括与控制器相连的显示器,还包括存储器(图中未示出),测试完成之后,控制器通过显示器显示测试过程及结果,并将板卡型号、出厂编号、测试项目、测试时间和测试结果等信息保存在存储器上,形成板卡测试报告。

切换模块的外接端子1任一通道均可设置为3种模式,分别为输入模式、输出电源正端模式和输出电源负端模式。优选,如图2所示,切换模块包括原边电阻R1、光耦OP1、第一继电器常开接点CJ1A、第一继电器常闭接点CJ1B、第二继电器常开接点CJ2A、第二继电器常闭接点CJ2B、副边电阻R2,具体连接关系为:

原边电阻R1的一端与外接端子1的第一通道CH连接且另一端与光耦OP1的原边发光管阳极连接,光耦OP1的原边发光管阴极与电源模块的输出负端U-连接;

第一继电器常闭接点CJ1B的一端连接到外接端子1的第一通道CH,另一端连接到第二继电器常开接点CJ2A的一端,第二继电器常开接点CJ2A的另一端连接到电源模块的输出负端U-;

第一继电器常开接点CJ1A一端连接到外接端子1第一通道CH,另一端连接到第二继电器常闭接点CJ2B,第二继电器常闭接点CJ2B的另一端连接到电源模块的输出正端U+;

光耦OP1副边的集电极连接到控制器的数字电源,光耦OP1副边的发射级连接到控制器的处理器的输入IO口(即CH_IN),副边电阻R2的一端连接到光耦OP1副边发射级且另一端连接到控制器的数字地。

第一继电器常开接点CJ1A、第一继电器常闭接点CJ1B、第二继电器常开接点CJ2A和第二继电器常闭接点CJ2B构成了电源模块的输出联闭锁结构。此输出联闭锁结构的第一继电器和第二继电器在任何驱动模式下,均能有效避免上述电源模块的输出正端和输出负端连接在一起。输出联闭锁逻辑如下说明:

(1)当第一继电器和第二继电器都未被驱动,则第一继电器常开接点CJ1A位于断开位置,第二继电器常闭接点CJ2B位于闭合位置,第一继电器常闭接点CJ1B位于闭合位置,第二继电器常开接点CJ2A位于断开位置,上述电源模块的输出正端和输出负端均未连接到外接端子第一通道CH;

(2)当第一继电器被驱动,第二继电器未被驱动,则第一继电器常开接点CJ1A位于闭合位置,第二继电器常闭接点CJ2B位于闭合位置,第一继电器常闭接点CJ1B位于断开位置,第二继电器常开接点CJ2A位于断开位置,上述电源模块的输出正端连接到外接端子第一通道CH;

(3)当第一继电器未被驱动,第二继电器被驱动,则第一继电器常开接点CJ1A位于断开位置,第二继电器常闭接点CJ2B位于断开位置,第一继电器常闭接点CJ1B位于闭合位置,第二继电器常开接点CJ2A位于闭合位置,上述电源模块的输出负端连接到外接端子第一通道CH;

(4)当第一继电器和第二继电器都被驱动,则第一继电器常开接点CJ1A位于闭合位置,第二继电器常闭接点CJ2B位于断开位置,第一继电器常闭接点CJ1B位于断开位置,第二继电器常开接点CJ2A位于闭合位置,上述电源模块的输出正端和输出负端均未连接到外接端子第一通道CH。

若待测开关量输入输出板卡的外接端子为输入模式,切换模块配置对应端子为输出电源正端模式或负端模式;若待测开关量输入输出板卡的外接端子为输出模式,切换模块配置对应端子为输入模式。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第一、本发明的开关量输入输出板卡的测试装置,操作方便,性能可靠,覆盖板卡范围广,占用空间小,降低了生产测试人员的经验及操作门槛。

第二、本发明的开关量输入输出板卡的测试装置使用二维码扫描智能化识别板卡类型,启动测试过程,减少人为重复操作。

第三、本发明的开关量输入输出板卡的测试装置测试报告全面,便于分析和追溯生产测试过程中的问题。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者等效流程变换,或者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