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滑防溅可回收抗体孵育盒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313080阅读:344来源:国知局
一种防滑防溅可回收抗体孵育盒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实验研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防滑防溅可回收抗体孵育盒。



背景技术:

载有蛋白及抗原的PVDF膜、NC膜等与抗体反应是特异性检测目的蛋白是否存在的关键技术。目前,各类抗原抗体体外反应实验常在普通器皿中进行,如蛋白免疫印迹实验(Western Blot实验)中,抗原抗体的孵育一般在普通塑料容器中进行,持续数小时至十几小时,长时间的孵育存在以下几点问题:第一,摇床孵育时,塑料容器侧滑倾倒、抗体溶液漏出溅出等导致一抗溶液大量损失,以致孵育不均或失败;第二,孵育时一抗溶液大量损失;第三,孵育结束后一抗溶液难以回收。因Western Blot实验本身步骤复杂,抗原抗体结合又是其关键步骤,加之一抗价格昂贵,所以以上问题带来的实验成本浪费十分巨大。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一种防滑防溅可回收抗体孵育盒,避免摇床孵育过程中使用普通器皿所带来的侧滑、倾倒、溅液、漏液,增加了回收一抗溶液的可能性,提高了抗原抗体结合实验的成功率和一抗的回收重复利用率,降低了实验成本。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防滑防溅可回收抗体孵育盒,包括盒体,其特征在于:盒体的顶部的内壁处设有防溅板,防溅板的中心位置处设有第一通孔;盒体的顶部的内壁处设有回收板,回收板设于防溅板的下方,回收板的中心位置处设有第二通孔,第二通孔与第一通孔上下对应设置;防溅板的侧壁处设有延长板,延长板的中心位置处设有第三通孔,第三通孔与第一通孔上下对应设置;盒体的底部处设有安装孔,安装孔中设有活塞,活塞与盒体的外侧连接。该孵育盒避免摇床孵育过程中使用普通器皿所带来的侧滑、倾倒、溅液、漏液,增加了回收一抗溶液的可能性,提高了抗原抗体结合实验的成功率和一抗的回收重复利用率,降低了实验成本。

进一步,盒体的外侧设有连接块,连接块设有连接绳,连接绳与活塞连接,实现活塞与盒体的外侧连接,当活塞从安装孔中取出,直接收集一抗稀释液,对一抗稀释液回收再利用,连接绳与活塞连接,防止活塞丢失。

进一步,防溅板的横截面的外端长度小于防溅板的横截面的内端长度。防溅板阻挡晃动过程中溅起的液体,由于防溅板的横截面的外端长度小于防溅板的横截面的内端长度,使得防溅板的底面为斜面,防溅板阻挡的液体能顺着防溅板的底面流回到盒体的底部。

进一步,回收板包括连接部和圆弧部,连接部和圆弧部为一体结构,圆弧部向下弯曲设置。防溅板阻挡晃动过程中溅起的液体,经回收板流回盒体底部,连接部的设置能实现回收板与盒体顶部的内壁处固定连接,而圆弧部起到对液体进行导向作用。

进一步,延长板的底部设有卡紧部,卡紧部卡紧于防溅板的侧壁处,实现延长板卡紧在防溅板的侧壁处。

进一步,盒体的底部设有防滑垫,防滑垫在整个摇床孵育过程中能避免盒体位移和侧翻。

进一步,盒体的外侧设有把柄,使用者可在把柄上施力,用于提取整个孵育盒,便于实验操作。

本实用新型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在使用前,在安装孔中塞入活塞,将PVDF膜或NC膜置入盒体中,再从盒体正上方通孔处倒入适量一抗稀释液,置于摇床上孵育。防溅板阻挡晃动过程中溅起的液体,液体经回收板流回到盒体的底部;当摇床晃动幅度增加时,在防溅板的侧壁处卡入延长板,延长板对防溅板的外长延伸,增加了对溅起的液体的阻挡面积。待孵育结束后,取出膜进行下一步实验,将活塞从安装孔中取出,直接收集一抗稀释液,对一抗稀释液回收再利用。

综合上述,本实用新型避免摇床孵育过程中使用普通器皿所带来的侧滑、倾倒、溅液、漏液,增加了回收一抗溶液的可能性,提高了抗原抗体结合实验的成功率和一抗的回收重复利用率,降低了实验成本。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防滑防溅可回收抗体孵育盒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盒体的左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盒体的右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盒体顶部的内壁处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中延长板、防溅板和回收板之间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盒体;2-防溅板;3-第一通孔;4-回收板;5-第二通孔;6-延长板;7-第三通孔;8-安装孔;9-活塞;10-连接块;11-连接绳;12-连接部;13-圆弧部;14-卡紧部;15-防滑垫;16-把柄。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至图5所示,为本实用新型一种防滑防溅可回收抗体孵育盒,包括盒体1,盒体1的底部设有防滑垫15,防滑垫15在整个摇床孵育过程中能避免盒体1位移和侧翻。盒体1的外侧设有把柄16,使用者可在把柄16上施力,用于提取整个孵育盒,便于实验操作。

盒体1的顶部的内壁处设有防溅板2,防溅板2的中心位置处设有第一通孔3。防溅板2的横截面的外端长度小于防溅板2的横截面的内端长度(如图4所示)。防溅板2阻挡晃动过程中溅起的液体,由于防溅板2的横截面的外端长度小于防溅板2的横截面的内端长度,使得防溅板2的底面为斜面,防溅板2阻挡的液体能顺着防溅板2的底面流回到盒体1的底部。

盒体1的顶部的内壁处设有回收板4,回收板4设于防溅板2的下方,回收板4的中心位置处设有第二通孔5,第二通孔5与第一通孔3上下对应设置。回收板4包括连接部12和圆弧部13(如图4所示),连接部12和圆弧部13为一体结构,圆弧部13向下弯曲设置。防溅板2阻挡晃动过程中溅起的液体,液体再经回收板4流回盒体1底部,连接部12的设置能实现回收板4与盒体1顶部的内壁处固定连接,而圆弧部13起到对液体进行导向作用。

防溅板2的侧壁处设有延长板6,延长板6的中心位置处设有第三通孔7,第三通孔7与第一通孔3上下对应设置,使得第一通孔3、第二通孔5和第三通孔7上下相互对应设置,方便倒入一抗稀释液。延长板6的底部设有卡紧部14(如图4所示),卡紧部14卡紧于防溅板2的侧壁处,实现延长板6卡紧在防溅板2的侧壁处。

盒体1的底部处设有安装孔8,安装孔8中设有活塞9,活塞9与盒体1的外侧连接。盒体1的外侧设有连接块10,连接块10设有连接绳11,连接绳11与活塞9连接,实现活塞9与盒体1的外侧连接,当活塞9从安装孔8中取出,直接收集一抗稀释液,对一抗稀释液回收再利用,连接绳11与活塞9连接,防止活塞9丢失。

本实用新型在使用前,在安装孔8中塞入活塞9,将PVDF膜或NC膜置入盒体1中,再从盒体1正上方通孔处倒入适量一抗稀释液,置于摇床上孵育。防溅板2阻挡晃动过程中溅起的液体,液体经回收板4流回到盒体1的底部;当摇床晃动幅度增加时,在防溅板2的侧壁处卡入延长板6,延长板6对防溅板2的外长延伸,增加了对溅起的液体的阻挡面积。待孵育结束后,取出膜进行下一步实验,将活塞9从安装孔8中取出,直接收集一抗稀释液,对一抗稀释液回收再利用。本实用新型避免摇床孵育过程中使用普通器皿所带来的侧滑、倾倒、溅液、漏液,增加了回收一抗溶液的可能性,提高了抗原抗体结合实验的成功率和一抗的回收重复利用率,降低了实验成本。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但本实用新型的技术特征并不局限于此。任何以本实用新型为基础,为解决基本相同的技术问题,实现基本相同的技术效果,所作出的简单变化、等同替换或者修饰等,皆涵盖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中。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