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骨头力学加载固定卡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242525发布日期:2018-08-24 18:15阅读:577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生物学及科研中使用的固定卡具,尤其是涉及股骨头力学加载固定卡具。



背景技术:

在生物力学实验中,实验对象的稳定固定往往是前提条件,只有当研究对象固定稳定之后,才能进行后续的压缩、拉伸、扭转等操作。力学实验中,股骨头因其近似球形的特殊结构,很多力学加载仪器自带的卡具往往不能将股骨头稳定固定;且股骨头拥有特殊的前倾角和颈干角结构,力学实验中应尽量模拟股骨头的这种生理结构。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问题是提供股骨头力学加载固定卡具,为力学实验或者其他科研过程中股骨头、其他大小合适的骨头或其他实验材料提供稳定的固定,使后续操作能成功完成。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股骨头力学加载固定卡具,卡具呈正四棱柱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卡具的中心处设有用于安放骨头的圆形通孔,在所述卡具的内壁上沿圆周方向设有钉道,在所述卡具的四条竖直棱边的两侧设有半圆柱型凹槽。

进一步地,设置在竖直棱边的中间的钉道为第一钉道,设置在所述卡具的侧壁中间为第二钉道,所述钉道内壁呈螺纹设置,所述钉道内拧入相匹配的螺钉。

进一步地,所述卡具的长为12-14cm,宽为12-14cm,高为2.5-3.5cm。

进一步地,所述通孔的直径为6-7cm。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钉道的直径为3-5mm,深度为5.484-6.398cm。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钉道的直径为3-5mm,深度为3-3.5cm。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钉道、所述第二钉道均与所述通孔连通,共形成8 个钉道。

进一步地,所述凹槽的直径为1-1.5cm,同一侧壁上两个所述凹槽之间的距离为9-10cm。

进一步地,所述卡具的顶面、底面、侧壁均平整。

本实用新型具有的优点和有益效果是:

1、所述卡具中间的圆形通孔用于安放实验用的骨头,8个钉道可插入螺钉将股骨头稳定固定在卡具内,防止滑脱;四个棱边两侧的8个凹槽可将卡具稳定固定在力学机器或其他仪器上,保证成功完成力学破坏实验、疲劳实验等操作。

2、除了股骨头之外,本卡具也可固定其他大小合适的骨头或实验材料。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卡具;2、通孔;3、凹槽;4、第一钉道;5、第二钉道;6、竖直棱边;7.侧壁;8.钉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做详细说明。

如图1所示,股骨头力学加载固定卡具1,卡具1呈正四棱柱结构,卡具1的中心处设有用于安放骨头的圆形通孔2,通孔2贯穿卡具1的顶面和底面,在卡具1的内壁上沿圆周方向设有用于将骨头固定在卡具1上的钉道8,在卡具1的四条竖直棱边6的两侧设有用于将卡具1固定在试验仪器上的半圆柱型凹槽3,设置在竖直棱6边的中间的钉道为第一钉道4,设置在卡具1的侧壁7中间为第二钉道5,钉道8内壁呈螺纹设置,钉道8内拧入相匹配的螺钉,便于调节螺钉进入的深度,可简便、有效地稳定固定股骨头不同部位,以达到正常生理条件下的前倾角及颈干角。

卡具1的长为12-14cm,宽为12-14cm,高为2.5-3.5cm。

卡具通孔2的直径为6-7cm。国内成人股骨头直径大小约4.39±0.36cm,6-7cm直径的圆形通孔2足够容纳不同大小的股骨头,多余的空间允许螺钉通过周围的钉道8进入圆形通孔2,将股骨头或其他实验对象稳定固定。在圆形通孔2内,股骨头可随意调节角度,以达到正常生理条件下的前倾角及颈干角,调节完毕后,再通过螺钉稳定固定维持股骨头的这种生理状态。

卡具第一钉道4的直径为3-5mm,深度为5.484-6.398cm。可通过调节螺钉进入的深度,可简便、有效地稳定固定不同大小的股骨头或其他实验对象

卡具第二钉道5的直径为3-5mm,深度为3-3.5cm。

卡具第一钉道、卡具第二钉道均与卡具通孔连通,共形成8个钉道8,螺钉通过周围的钉道进入圆形通孔2,将股骨头或其他实验对象稳定固定。

卡具凹槽3的直径为1-1.5cm,同一侧壁7上两个卡具凹槽3之间的距离为9-10cm。力学加载仪器或者其他仪器自带的小卡具,可通过四个棱边上两侧的凹槽3将整个卡具1稳定地固定在实验仪器上。

卡具1的顶面、底面、侧壁7均平整,允许卡具1在接触平面上360°转动固定,以适应不同实验仪器或实验方法的要求。

实施例1

股骨头力学加载固定卡具1,卡具1呈正四棱柱结构中,具体为长方体,卡具1的中心处设有用于安放骨头的圆形通孔2,通孔2贯穿卡具1的顶面和底面,卡具1的顶面和底面的四边相等,在卡具1的内壁即通孔2内壁上沿圆周方向设有用于将骨头固定在卡具1上的钉道8,在卡具1的四条竖直棱边6的两侧设有用于将具1固定在试验仪器上的半圆柱型凹槽3,设置在竖直棱边6的中间的钉道为第一钉道,设置在卡具1的侧壁7中间为第二钉道,钉道8内壁呈螺纹设置,钉道8内拧入相匹配的螺钉,便于调节螺钉进入的深度,可简便、有效地稳定固定股骨头不同部位,以达到正常生理条件下的前倾角及颈干角。

卡具1的长为12cm,宽为12cm,高为2.5cm。

卡具1通孔的直径为6cm。国内成人股骨头直径大小约4.39±0.36cm, 6-7cm直径的圆形通孔2足够容纳不同大小的股骨头,多余的空间允许螺钉通过周围的钉道进入圆形通孔2,将股骨头或其他实验对象稳定固定。在圆形通孔2内,股骨头可随意调节角度,以达到正常生理条件下的前倾角及颈干角,调节完毕后,再通过螺钉稳定固定维持股骨头的这种生理状态。

卡具第一钉道4的直径为3,深度为5.8cm,可通过调节螺钉进入的深度,可简便、有效地稳定固定不同大小的股骨头或其他实验对象

卡具第二钉道5的直径为3,深度为3cm。

卡具第一钉道、卡具第二钉道均与卡具通孔连通,共形成8个钉道,螺钉通过周围的钉道进入圆形通孔2,将股骨头或其他实验对象稳定固定。

卡具凹槽3的直径为1cm,同一侧壁7上两个卡具凹槽3之间的距离为 9cm。凹槽3起到限位作用,力学加载仪器或者其他仪器自带的小卡具,可通过四个竖直棱边上两侧的凹槽3拧入螺栓将整个卡具1稳定地固定在实验仪器上,8个螺栓通过8个凹槽3起到多方位限位,安装方便快捷且牢固稳定。

卡具1的顶面、底面、侧壁7均平整,允许卡具1在接触平面上360°转动固定,以适应不同实验仪器或实验方法的要求。

使用时,首先用力学加载仪器自带的小卡具通过半圆柱型凹槽3结构将骨头卡具1整体稳定固定在仪器上,圆形通孔2内放入骨头,调整骨头角度至正常生理状态,用8根大小合适的螺钉通过8个钉道将股骨头稳定固定住,之后便可进行力学破坏实验、疲劳实验等操作。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进行了详细说明,但内容仅为本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不能被认为用于限定本本实用新型的实施范围。凡依本本实用新型申请范围所作的均等变化与改进等,均应仍归属于本本实用新型的专利涵盖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