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便有形成分分析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039347阅读:643来源:国知局
大便有形成分分析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体外诊断仪器领域,尤其涉及大便样本分析仪器的检测装置。



背景技术:

大便常规检验是临床三大常规检验之一,一般检查是否有隐血、白细胞、寄生虫、虫卵等项目。形态学分析是大便检验分析的主要手段。

目前,临床应用的形态学分析技术主要有如下两种:

一是人工镜检,检验人员将固态、半固态的大便处理成有代表性的应用液,涂抹到玻片上制作成样本玻片,并使用显微镜观察样本应用液的微观形态。这种方法效率低下。

二是仪器检验,而当前的仪器检验也是模拟人工镜检的方式,在仪器中放置一台显微镜,拍摄静置沉淀后的应用液。这种方法解放了检验人员的部分工作,提升了检验效率,但是在成像效果上并不理想。应用液中的粒子通常不能在有限的时间内全部实现沉淀,因此拍摄到的粒子不能实现完全对焦,清晰度得不到保证。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大便有形成分分析的分析装置,旨在提高大便分析仪器的拍摄清晰度,从而提升大便有形成分分析结果的精确性。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大便有形成分分析装置,包括:支撑架;

流通池,所述流通池设置于所述支撑架中部,用于流通大便应用液并使所述大便应用液拉伸为薄带状液流;

照明装置,所述照明装置设置于所述支撑架上位于所述流通池一侧,用于提供照明光线;

成像装置,所述成像装置设置于所述支撑架上位于所述流通池另一侧,且与所述照明装置共有同一光轴,用于拍摄被所述照明装置照亮的所述薄带状液流。

优选的,所述的大便有形成分分析装置,其中,所述照明装置包括:沿所述光轴依次同心布置的

光源,所述光源向所述流通池内的液流提供照明;

第一透镜组,所述第一透镜组收集所述光源所发射的光;

第一光阑,所述第一光阑控制经过所述第一透镜组之后照射在所述流通池上的光强度和光斑尺寸;

第二光阑,所述第二光阑位于所述光源在所述第一透镜组的投影成像位置;

第二透镜组,所述第二透镜组将所述光源经第一透镜组成的像再次均匀的投射到流通池的薄带状液流上。

优选的,所述的大便有形成分分析装置,其中,所述成像装置包括:沿所述光轴依次同心布置的

显微放大镜组,所述显微放大镜组将所述流通池内流通的所述薄带状液流放大;

相机,所述相机接收所述成像并转化为图像信息,且向外发送所述图像信息以进行图像分析。

优选的,所述显微放大镜组为一个物镜。

优选的,所述显微放大镜组为沿所述光轴依次同心布置的一个物镜和一个辅助镜。

优选的,所述的大便有形成分分析装置,其中,所述大便有形成分分析装置还包括:

滑动云台,所述滑动云台设置于所述支撑架上,与所述流通池相连接,用于带动所述流通池沿所述光轴方向来回移动。

优选的,所述的大便有形成分分析装置,其中,所述滑动云台上设有竖直方向平移调节机构和水平方向平移调节机构,所述竖直方向平移调节机构与所述水平方向平移调节机构相互正交,且分别与所述光轴方向正交。

优选的,所述的大便有形成分分析装置,其中,所述滑动平台上设有俯仰角度调节机构和侧向偏转角度调节机构,所述俯仰角度调节机构的旋转轴线与所述侧向偏转角度调节机构的旋转轴线相互正交,且分别与所述光轴方向正交。

优选的,所述的大便有形成分分析装置,其中,所述大便有形成分分析装置还包括:

控制电机,所述控制电机固定于所述支撑架且与所述滑动云台连接,用于控制所述滑动云台沿所述光轴方向来回移动。

优选的,所述的大便有形成分分析装置,其中,所述大便有形成分分析装置还包括:

光耦,所述光耦设置于所述支撑架上,用于对所述控制电机的旋转位置进行检测。

本实用新型的大便有形成分分析装置,将大便应用液导入流通池后,将其拉伸成薄带状液流,此时使用令成像装置聚焦于薄带状液流,采集到大便应用液中的物质粒子的图像信息,所得到的图像清晰度高,辨识度好,利于临床使用。

附图说明

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大便有形成分分析装置的示意图。

附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大便有形成分分析装置的照明装置和成像装置示意图。

附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大便有形成分分析装置的滑动云台的示意图。

附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大便有形成分分析装置的流通池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以令本领域技术人员参照说明书文字能够据以实施。

参照附图1、附图4,本实用新型的大便有形成分分析装置,包括:支撑架1,流通池2,照明装置3,成像装置4,滑动云台5,控制电机6;

其中,流通池2设置于支撑架1中部,与滑动云台5相连接,并通过滑动云台5连接到支撑架1上,流通池2内流通有大便应用液0并使大便应用液0被拉伸为薄带状液流001;

照明装置3设置于支撑架1上,位于流通池2的一侧,用于提供照明光线;

成像装置4设置于支撑架1上,位于流通池2的另一侧,用于拍摄被照明装置3照亮的薄带状液流001;

控制电机6设置在滑动云台5侧面,其转轴与光轴9相垂直,用于驱动滑动云台5沿光轴9方向来回移动。控制电机6的转轴直接连接一个凸轮601和一个光耦片602,光耦片602上有槽口603,且光耦片602插入光耦604的槽口内,以对控制电机6的旋转位置进行检测。

在另外的一些实施例中,控制电机6采用直线电机,其转轴与光轴9相平行,其所输出的直线运动直接作用于滑动云台5,使滑动云台5沿光轴9方向来回移动。

参照附图2,照明装置3包括沿光轴9依次同心布置的光源301,第一透镜组302,第一光阑303,第二光阑304,第二透镜组305。

光源301,向流通池方向的空间发射均匀发散光。在一些实施例中,选择带有灯丝的灯泡作为光源301。在一些实施例中,选择氙气灯作为光源301。在一些实施例中,选择LED灯作为光源301。

第一透镜组302,用于收集光源301所发射的光,

第一光阑303控制进过第一透镜组之后照射在流通池上的光的光斑尺寸,

第二光阑304设置于光源301在第一透镜组302的投影成像位置;

第二透镜组305将光源301经第一透镜组302成的像再次均匀的投射到流通池2的薄带状液流001上。

成像装置4包括沿光轴9依次同心布置的显微放大镜组410,相机403。在一些实施例中,显微放大镜组包括物镜411和辅助镜412。在另外一些实施例中,显微放大镜组410只包括物镜411。

物镜411利用照明装置3提供的光线放大流通池1内流通的薄带状液流001,辅助镜412与物镜411配合将薄带状液流001成像到相机403,相机403接收薄带状液流001的成像并转化为图像信息,并且向外发送图像信息以进行图像分析。在一些实施例中,物镜411使用10倍平场镜。在一些实施例中,物镜411使用20倍平场镜。在一些实施例中,物镜411使用40倍平场镜。在一些实施例中,物镜411使用60倍平场镜。

参照附图3,滑动云台5具有滑动底座501,竖直方向平移调节机构502,水平方向平移调节机构503,俯仰角度调节机构504,侧向偏转角度调节机构505和连接板506。其中,滑动底座501设置在最底端,允许设置在其上部的其他部分整体滑动,滑动方向为沿光轴9方向。水平方向平移调节机构503连接设置在滑动底座501上方,竖直方向平移调节机构502连接设置在水平方向平移调节机构503的侧面。俯仰角度调节机构504和侧向偏转角度调节机构505均与竖直方向平移调节机构502相连接。连接板506与俯仰角度调节机构504和侧向偏转角度调节机构505相连接。连接板506用于连接固定流通池1。

参照附图4,流通池2具有截面逐渐收缩的液体通道,大便应用液0在流通池2内流动时,会在下游的拉力作用下被拉伸为薄带状液流001,使薄带状液流001适合于成像装置4拍摄。

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进行简单变换,属于本领域惯用手段,也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