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压闭水实验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920142发布日期:2018-07-11 03:21阅读:117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箱涵外压闭水试验相关技术领域,特别是指一种外压闭水实验架。



背景技术:

传统箱涵外压闭水实验一般是在箱涵安装到位后且未回填之前,在一段箱涵的两侧砌墙,当墙体达到设计标高且满足一定强度后,在该区域灌水,使水位到达设计标高,进而观察箱涵内壁和接缝是否有渗漏现象,但是这种工序不仅操作复杂、人工浪费量大、时间较长,而且相应的实验结果不精准。具体的,传统箱涵外压闭水实验设备主要由外压闭水实验架、注水管道、放水管道、试压泵及阀门系统,外压闭水实验架为钢板外包接缝处,通过螺栓紧死。实验测试闭水通过恒压时水流量测定,但是由于箱涵重量大,安装和地面沉降等原因,外压闭水实验架跟箱涵表面会出现漏水现象,导致测定数值不准确。尤其是针对于相邻箱涵之间可能发生位移的情形,很可能使得实验结果更加不准确、不可靠。

因此,在实现本申请的过程中,发明人发现现有技术至少存在以下缺陷:当前的箱涵闭水实验不仅操作不便、费时费力,而且实验结果难以准确可靠。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外压闭水实验架,能够简化实验操作过程并且节省相应的人力物力,此外还能够提高闭水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基于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外压闭水实验架,用于箱涵结构连接位置的闭水试验,包括:丁基橡胶板、夹钢丝网胶板以及钢板带;所述夹钢丝网胶板环绕设置于相邻箱涵之间的缝隙位置,并且两端分别与相邻两个箱涵连接;所述夹钢丝网胶板的下端面通过丁基橡胶板与箱涵接触,上端面设置有钢板带;所述丁基橡胶板和钢板带分别环绕箱涵的端部一周设置,用于将所述夹钢丝网胶板设置在两个相邻的箱涵之间并且将相邻箱涵之间的缝隙密封住。

可选的,所述钢板带采用多段式连接结构,且所述钢板带的数量与箱涵外形对应的转角数相适应;每个钢板带的外形与箱涵转角相适配,并且使得相邻钢板带在箱涵外部平面处实现连接。

可选的,所述钢板带的一端设置有凹槽结构,另一端设置有与所述凹槽结构匹配的凸起结构,用于使得相邻钢板带通过所述凹槽结构和凸起结构实现定位和连接。

可选的,所述钢板带的两端均设置有接口栓板,且相邻钢板带的接口栓板通过螺栓连接。

可选的,所述接口栓板为L型板状结构,且相邻接口栓板的L型结构相对设置;所述接口栓板相对设置的L型开口侧设置有加强筋板。

可选的,所述钢板带一端的接口栓板的下方设置有接口压板,用于使得所述钢板带的一端通过所述接口压板与所述夹钢丝网胶板接触。

可选的,所述钢板带对应箱涵转角处设置有角肋,且所述角肋的形状与箱涵转角的形状相适配。

可选的,所述钢板带的上端面还设置有至少一个把手。

可选的,所述夹钢丝网胶板与钢板带之间还设置有丁基橡胶板。

可选的,所述夹钢丝网胶板对应相邻箱涵缝隙处还设置有外接接头,用于与外部设备连接。

可选的,所述箱涵的外壁与所述丁基橡胶板和/或所述丁基橡胶板与所述夹钢丝网胶板之间均可涂刷缓凝胶黏剂,用于防止漏水且增加连接强度。例如:所述缓凝胶黏剂为氯丁万能胶。

从上面所述可以看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外压闭水实验架,通过在相邻箱涵之间设置具有一定弹性和强度的夹钢丝网胶板,使得箱涵之间的缝隙可以通过夹钢丝网胶板实现有效的连接和密封,即使相邻箱涵之间发生位移也不会影响实验结果。通过丁基橡胶板以及钢板带实现夹钢丝网胶板与相邻两个箱涵之间的密封连接,不仅使得整个外压闭水实验架的安装和拆卸十分简便,而且密封性可以通过螺栓连接得到保障。因此,本申请所述外压闭水实验架能够简化实验操作过程并且节省相应的人力物力,此外还能够提高闭水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未安装夹钢丝网胶板的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外压闭水实验架的一个实施例的立体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外压闭水实验架的一个实施例的正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外压闭水实验架的一个实施例的局部剖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钢板带的一个实施例的正视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钢板带的一个实施例的右视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钢板带的一个实施例的仰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并参照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详细说明。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有使用“第一”和“第二”的表述均是为了区分两个相同名称非相同的实体或者非相同的参量,可见“第一”“第二”仅为了表述的方便,不应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限定,后续实施例对此不再一一说明。

在本申请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外压闭水实验架用于箱涵结构连接位置的闭水试验。当然,具体的对象并不限于箱涵之间的试验,而是可以相应扩展到两个预制件之间需要进行外压碧水实验的情况都能适用于本申请技术方案。所述外压闭水实验架包括:丁基橡胶板、夹钢丝网胶板以及钢板带。所述夹钢丝网胶板环绕设置于相邻箱涵之间的缝隙位置,并且两端分别与相邻两个箱涵连接,也即通过带有柔性的夹钢丝网胶板实现相邻箱涵之间的密封连接实验;所述夹钢丝网胶板的下端面通过丁基橡胶板与箱涵接触,使得夹钢丝网胶板的下端面与箱涵密封;上端面设置有钢板带;所述丁基橡胶板和钢板带分别环绕箱涵的端部一周设置,用于将所述夹钢丝网胶板设置在两个相邻的箱涵之间并且将相邻箱涵之间的缝隙密封住。

参照图1所示,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未安装夹钢丝网胶板的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外压闭水实验架的一个实施例的立体示意图。结合图1可知,当相邻的第一箱涵11和第二箱涵12设置在一起时,中间必定存在一定的缝隙13;因此,需要对该处进行外压闭水实验。参照图2所示,本申请利用夹钢丝网胶板3设置于缝隙之上,然后通过钢板带(41、42)将所述夹钢丝网胶板3固定住,使得第一箱涵11和第二箱涵12之间的缝隙密封,进而能够进行闭水实验。

进一步,参照图3和图4所示,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外压闭水实验架的一个实施例的正视图;图4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外压闭水实验架的一个实施例的局部剖视图。由图4可知,两个相邻箱涵的端部的表面环绕设置有丁基橡胶板(21、22),然后通过夹钢丝网胶板3将缝隙密封住,最上面采用钢板带(41、42)将夹钢丝网胶板3固定住。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所述的丁基橡胶板、夹钢丝网胶板以及钢板带均为一个优选的实施例,而可以相应的根据各自的功能特性选择替代材料或者结构。

由上述实施例可知,所述外压闭水实验架通过在相邻箱涵之间设置具有一定弹性和强度的夹钢丝网胶板,使得箱涵之间的缝隙可以通过夹钢丝网胶板实现有效的连接和密封,即使相邻箱涵之间发生位移也不会影响实验结果。通过丁基橡胶板以及钢板带实现夹钢丝网胶板与相邻两个箱涵之间的密封连接,不仅使得整个外压闭水实验架的安装和拆卸十分简便,而且密封性可以通过螺栓连接得到保障。因此,本申请所述外压闭水实验架能够简化实验操作过程并且节省相应的人力物力,此外还能够提高闭水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在本申请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参照图3所示,所述钢板带3采用多段式连接结构,且所述钢板带的数量与箱涵外形对应的转角数相适应;每个钢板带的外形与箱涵转角相适配,并且使得相邻钢板带在箱涵外部平面处实现连接。这样可以提高外压闭水实验架安装和拆卸的效率。

在本申请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参照图5、6、7所示,分别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钢板带的一个实施例的正视图、右视图、仰视图。所述钢板带3的一端设置有凹槽结构45,另一端设置有与所述凹槽结构45匹配的凸起结构46,用于使得相邻钢板带3通过所述凹槽结构和凸起结构实现定位和连接。这样,不仅能够进一步加快外压闭水实验架的安装效率和精度,而且能够提高钢板带3的连接强度。

在本申请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参照图3所示,所述钢板带的两端均设置有接口栓板43,且相邻钢板带3的接口栓板43通过螺栓7连接。这样,不仅可以提高连接强度,而且可以根据需要通过螺栓调节钢板带3的紧固程度,进而保证闭水实验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在本申请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接口栓板43为L型板状结构,且相邻接口栓板的L型结构相对设置;所述接口栓板相对设置的L型开口侧设置有加强筋板。通过L型结构,不仅使得接口栓板43与钢板带3的安装拆卸更为简便快捷,而且通过加强筋板能够提高机械强度。

在本申请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钢板带3一端的接口栓板43的下方设置有接口压板44,用于使得所述钢板带的一端通过所述接口压板与所述夹钢丝网胶板接触。这样,可以进一步提高密封的效果。

在本申请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钢板带对应箱涵转角处设置有角肋5,且所述角肋5的形状与箱涵转角的形状相适配。这样,可以使得所述钢板带对应的转角处具有更好的连接强度以及使用寿命。

在本申请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钢板带3的上端面还设置有至少一个把手6,用于方便所述钢板带3的安装拆卸。

在本申请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夹钢丝网胶板3与钢板带之间还设置有丁基橡胶板。这样,可以使得夹钢丝网胶板3与钢板带之间保持较好的密封状态。

优选的,所述箱涵的外壁与所述丁基橡胶板和/或所述丁基橡胶板与所述夹钢丝网胶板之间均可涂刷缓凝胶黏剂,用于防止漏水且增加连接强度。例如:所述缓凝胶黏剂为氯丁万能胶。

在本申请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夹钢丝网胶板对应相邻箱涵缝隙处还设置有外接接头8,用于与外部设备连接。例如:与外部的接头、阀门、注水管、压力表等等。

进一步,所述钢板带通过一系列的通孔与箱涵连接,所述通孔沿钢板带的长度方向布置,便于安装和拆卸。优选的,所述通孔采用交错两排设置。

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以上任何实施例的讨论仅为示例性的,并非旨在暗示本公开的范围(包括权利要求)被限于这些例子;在本实用新型的思路下,以上实施例或者不同实施例中的技术特征之间也可以进行组合,并存在如上所述的本实用新型的不同方面的许多其它变化,为了简明它们没有在细节中提供。因此,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省略、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另外,为简化说明和讨论,并且为了不会使本实用新型难以理解,在所提供的附图中可以示出或可以不示出与集成电路(IC)芯片和其它部件的公知的电源/接地连接。此外,可以以框图的形式示出装置,以便避免使本实用新型难以理解,并且这也考虑了以下事实,即关于这些框图装置的实施方式的细节是高度取决于将要实施本实用新型的平台的(即,这些细节应当完全处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的理解范围内)。在阐述了具体细节(例如,电路)以描述本实用新型的示例性实施例的情况下,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显而易见的是,可以在没有这些具体细节的情况下或者这些具体细节有变化的情况下实施本实用新型。因此,这些描述应被认为是说明性的而不是限制性的。

尽管已经结合了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描述,但是根据前面的描述,这些实施例的很多替换、修改和变型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例如,其它存储器架构(例如,动态RAM(DRAM))可以使用所讨论的实施例。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旨在涵盖落入所附权利要求的宽泛范围之内的所有这样的替换、修改和变型。因此,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省略、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