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力负载漏电检测报警电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876247发布日期:2018-07-07 06:59阅读:207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检测装置,具体是一种电力负载漏电检测报警电路。



背景技术:

家用电器因为老化、使用不当等原因容易导致漏电现象,不仅会增加耗电量,而且严重降低了家电的寿命,因此及时的了解家电的漏电情况可以及早处理,降低损失,漏电检测仪能够方便的检测出漏电情况,但是目前市场上的漏电检测仪大多结构复杂、体积大,并且这类漏电检测仪大多和待检测物体直接接触,如果待检测物体出现的漏电较为严重,可能会烧毁检测仪的内部电路,存在着一定的危险,因此并不适合普通家庭使用。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力负载漏电检测报警电路,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电力负载漏电检测报警电路,包括检测电极A、光耦隔离检测电路、延时触发电路、报警电路和电源电路,所述电源电路分别连接光耦隔离检测电路、延时触发电路和报警电路,检测电极A连接光耦隔离检测电路,光耦隔离检测电路还连接延时触发电路,延时触发电路还连接报警电路。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所述光耦隔离检测电路包括光耦芯片IC1、电阻R6和电阻R1,光耦芯片IC1的引脚1连接检测电极A,光耦芯片IC1的引脚2通过电阻R6接地,光耦芯片IC1的引脚3通过电阻R1接地,光耦芯片IC1的引脚4连接电源电路的电压输出端+。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所述延时触发电路包括芯片IC2、电阻R2、电容C1和电容C2,芯片IC2的引脚4连接芯片IC1的引脚3,芯片IC2的引脚8连接电阻R2和电源电路的电压输出端+,电阻R2的另一端连接电阻R3和芯片IC2的引脚7,芯片IC2的引脚2连接芯片IC2的引脚6、电阻R3的另一端和电容C1,电容C1的另一端连接电容C2和地,电容C2的另一端连接芯片IC2的引脚5。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所述报警电路包括芯片IC3、三极管V1和扬声器B,芯片IC3的引脚2连接芯片IC3的引脚5、电阻R4和芯片IC2的引脚3,芯片IC3的引脚4连接三极管V1的基极,三极管V1的集电极连接喇叭B,芯片IC3的引脚1连接电容C3、电阻R5和地,芯片IC3的引脚3连接电阻R4的另一端和电容C3的另一端,扬声器B的另一端连接电源电路的电压输出端+。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所述电源电路包括整流桥T、电阻R5、电容C4、电容C5和蓄电池E,所述电阻R5和电容C4并联连接后组成阻容降压模块,所述阻容降压模块一端与插头Y相连接,另一端与整流桥T的电压输入端口IN1相连接,整流桥T的电压输入端口IN2连接插头Y的另一端,整流桥T的电压输出端口DC+连接电容C5、蓄电池E的正极和电压输出端+,整流桥T的电压输出端口DC-连接电容C5的另一端、蓄电池E的负极和接地端。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所述芯片IC1的型号为EL817。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所述芯片IC2的型号为NE555。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所述芯片IC3的型号为HFC5219。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电力负载漏电检测报警电路利用光耦合器实现了待检测物与检测电路之间的电气隔离,其次通过555计时器芯片组成单稳态电路,结合语音芯片和三极管放大的工作原理,实现了对漏电物体的检测报警功能,其电源采用便携式充电设计,方便携带使用,同时本电路结构简单、元器件少,制作成本相对较低。

附图说明

图1为电力负载漏电检测报警电路的电路图。

图2为电源电路的具体电路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2,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一种电力负载漏电检测报警电路,包括检测电极A、光耦隔离检测电路、延时触发电路、报警电路和电源电路,光耦隔离检测电路包括光耦芯片IC1、电阻R6和电阻R1,所述延时触发电路包括芯片IC2、电阻R2、电容C1和电容C2,所述报警电路包括芯片IC3、三极管V1和扬声器B,所述电源电路包括整流桥T、电阻R5、电容C4、电容C5和蓄电池E,光耦芯片IC1的引脚1连接检测电极A,光耦芯片IC1的引脚2通过电阻R6接地,光耦芯片IC1的引脚3通过电阻R1接地,光耦芯片IC1的引脚4连接电源电路的电压输出端+。芯片IC2的引脚4连接芯片IC1的引脚3,芯片IC2的引脚8连接电阻R2和电源电路的电压输出端+,电阻R2的另一端连接电阻R3和芯片IC2的引脚7,芯片IC2的引脚2连接芯片IC2的引脚6、电阻R3的另一端和电容C1,电容C1的另一端连接电容C2和地,电容C2的另一端连接芯片IC2的引脚5。芯片IC3的引脚2连接芯片IC3的引脚5、电阻R4和芯片IC2的引脚3,芯片IC3的引脚4连接三极管V1的基极,三极管V1的集电极连接喇叭B,芯片IC3的引脚1连接电容C3、电阻R5和地,芯片IC3的引脚3连接电阻R4的另一端和电容C3的另一端,扬声器B的另一端连接电源电路的电压输出端+。所述电阻R5和电容C4并联连接后组成阻容降压模块,所述阻容降压模块一端与插头Y相连接,另一端与整流桥T的电压输入端口IN1相连接,整流桥T的电压输入端口IN2连接插头Y的另一端,整流桥T的电压输出端口DC+连接电容C5、蓄电池E的正极和电压输出端+,整流桥T的电压输出端口DC-连接电容C5的另一端、蓄电池E的负极和接地端。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是:插头Y接入市电后,市电电压经过由电阻R5和电容C4组成的阻容降压电路降压后,再进入整流桥T中进行整流,从整流桥T的端口2输出的直流电压,市电电压正常时,从整流桥T的端口2输出的直流电压经过电容C5滤波后,一部分给蓄电池E充电进行电能存储,另一部分输出直流电压VCC给图1电路供电,充满电后可以拔下插头从而满足便携式使用需求。电路中个芯片IC1是EL817型光耦合器,其内部发光二极管的正极端连接检测表笔,使用时件表笔接触待检测物体,如果没有漏电情况,则芯片IC2内部发光二极管不点亮,其内部的光敏三极管基极被触发导通,由蓄电池E输出的电压经过芯片IC1内部的光敏三极管加在芯片IC2的电源端4脚,芯片IC2被触发导通,由于本电路中的芯片IC2及其外围元件组成一个典型的单稳态电路,因此在芯片IC2的3脚会输出触发芯片到语音集成芯片IC3中,IC3被触发后输出音乐声信号,此信号经三极管V1放大后,在扬声器B上发出报警声,提醒出现电气漏电,注意排查问题。

如果没有发生漏电,则光耦合器IC1的内部发光二极管不会被触发,继而芯片IC2和芯片IC3均不工作。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