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功率发动机机动测试平台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920218发布日期:2018-07-11 03:24阅读:136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大功率发动机机动测试平台。



背景技术:

目前国内外对新研制的发动机进行台架试验,台架试验虽然节省了大量成本,提高了发动机的研制进度,但台架试验环境为理想的试验环境,无法验证发动机在不同工况、道路条件和自然环境下的性能、可靠性和环境适应性。

大量数据表明,新研制的发动机在进行台架试验时各性能指标均能满足设计要求,而进行实际装车后出现了大量的发动机质量问题。造成该现象出现的原因为新研制的发动机未进行充分的试验验证,质量问题没有暴露出来。

大功率发动机在其相依吨位级别底盘上进行道路试验,成本昂贵。



技术实现要素:

为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大功率发动机机动测试平台,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

大功率发动机机动测试平台,包括车辆主体,在车辆主体的发动机和变速器之间安装有齿轮箱,齿轮箱包括一个齿轮箱输入轴和两个齿轮箱输出轴,输入轴与被试发动机的输出轴连接,其中一齿轮箱输出轴与变速箱连接,另一齿轮箱输出轴与载荷加载单元连接,所述的载荷加载单元为液力缓速器,该液力缓速器通过缓速器支架固定在车辆主体的车架上,液力缓速器转子的输入端通过第一传动轴与齿轮箱的齿轮箱输出轴连接;液力缓速器对被试发动机提供负载;齿轮箱用以传递液力缓速器提供的负载;液压泵通过液压泵支架与车辆主体的车架连接,通过该液压泵通过第二传动轴与被试发动机取力口连接,通过发动机为液压泵提供动力,该液压泵驱动散热器进行散热;所述的散热器通过散热器支架与车辆主体的车架连接,散热器将液力缓速器产生的热能散发。

所述散热器的进油口与液力缓速器出油管连接,液力缓速器回油管与散热器的出油口连通;液压泵回油管连接散热器马达回油口和液压油箱回油口;液压泵吸油管(22)连接液压油箱出油口和液压泵回油口;液压泵出油管连接散热器马达进油口和液压泵出油口。

在车辆主体的底盘上安装有监控系统,实时采集和存储数据,并通过GPRS网络将采集的数据传输到远程监控服务器上,实现数据远程透明传输。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能够考核大功率发动机在不同工况、道路条件和自然环境下的性能、可靠性和环境适应性;能够弥补发动机台架试验的不足;能够节省大量的试验成本;能够实现实时监控、记录并存储发动机各参数。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主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载荷加载单元结构示意图。

图3是液压泵结构示意图。

图4是散热器结构示意图。

图5是载荷加载单元液压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来进一步描述本实用新型,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特点将会随着描述而更为清楚。但这些实施例仅是范例性的,并不对本实用新型的范围构成任何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理解的是,在不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下可以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细节和形式进行修改或替换,但这些修改和替换均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参见图1至图5,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大功率发动机机动测试平台,包括车辆主体,该车辆主体包括被试发动机1、齿轮箱2、变速箱 4、分动箱5、前轴6、二桥7、三桥8和后桥9,在车辆主体的发动机和变速器之间安装有齿轮箱,齿轮箱包括一个齿轮箱输入轴和两个齿轮箱输出轴,输入轴与被试发动机的输出轴连接,其中一齿轮箱输出轴与变速箱连接,另一齿轮箱输出轴与载荷加载单元3连接,所述的载荷加载单元为液力缓速器11,该液力缓速器11通过缓速器支架12 固定在车辆主体的车架上,液力缓速器11转子的输入端通过第一传动轴10与齿轮箱2的齿轮箱输出轴连接;液力缓速器11对被试发动机1 提供负载;齿轮箱2用以传递液力缓速器11提供的负载;液压泵13 通过液压泵支架14与车辆主体的车架连接,通过该液压泵通过第二传动轴15与被试发动机取力口连接,通过发动机为液压泵提供动力,该液压泵驱动散热器进行散热;所述的散热器16通过散热器支架17与车辆主体的车架连接,散热器将液力缓速器11产生的热能散发。

所述散热器16的进油口与液力缓速器11出油管19连接,液力缓速器回油管20与散热器16的出油口连通;液压泵回油管21连接散热器16马达回油口和液压油箱18回油口;液压泵吸油管22连接液压油箱18出油口和液压泵13回油口;液压泵出油管23连接散热器16马达进油口和液压泵13出油口。

在车辆主体的底盘上安装有监控系统,实时采集和存储数据,并通过GPRS网络将采集的数据传输到远程监控服务器上,实现数据远程透明传输。

所述液力缓速器11将发动机的动能转化成热能,温度高的介质通过液力缓速器出油管19进入散热器16,通过散热器16的散热作用与大气进行热量交换,将部分热能散发到大气中,进而降低介质的温度。温度低的介质通过液力缓速器回油管20流回液力缓速器11,实现循环,进行能量交换,将发动机动能转化成热能,然后散发到大气中。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