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尾门测试台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920208发布日期:2018-07-11 03:24阅读:159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技术领域,尤其涉及汽车尾门测试台。



背景技术:

目前电动尾门,它是从属于汽车用品的一部分,因为它是汽车电子化智能化逐渐发展的一个产物。它顺应的是汽车电子化和智能化的趋势,所以电动尾门的兴起是汽车工业的必然。

电动尾门的目前状况的都是专车专用。单一的测试台已无法满足其他不同款的尾门。针对这一现象,须设计一种尾门撑杆耐疲劳测试装置,通过调整尾门重心与初始角度,来模拟不同车型的尾门。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汽车尾门测试台,具有固定支撑架和铰接在固定在支撑架上端的测试门,所述固定支撑架包括底框和垂直设置在底框上的立框,所述测试门铰接在立框的上端,所述立框的中部安装有垂直于立框的“]”型滑动机构,所述滑动机构包括横杆和安装在立框两侧且能够水平滑动的滑动杆,所述横杆上端面垂直设有减震组件,所述减震组件通过连接杆连接在立框中部设置的中间组件上,所述测试门的两侧都安装有被测试的尾门撑杆并连接在对应的立框上,所述测试门的中间位置设有配重块。

作为优选,所述底框和立框之间设有加强杆分别位于底框两侧与立框两侧对应位置,所述滑动机构的滑动杆连接在立框和加强杆上。

作为优选,所述减震组件的两侧都设有连接连接杆的滑槽,所述连接杆的上端连接在中间组件上,下端连接在减震组件上并随着减震组件的水平移动在减震组件的滑槽内上下滑动,当减震组件随着滑动机构进行水平移动时,连接杆连接在减震组件的一端在滑槽内上下滑动,连接在立框中间组件的一端转动。

作为优选,所述连接杆的下端设有卡在滑槽内的卡扣,所述减震组件的滑槽内设有与卡扣配合的扣孔,当滑动机构停止移动时,固定好连接杆的位置,而不能在滑槽内继续滑动。

作为优选,所述尾门撑杆通过角形件安装在立框和测试门上。

作为优选,所述立框上设有多个安装角形件的安装孔,可根据需要调整尾门撑杆的安装位置。

作为优选,所述配重块上可拆卸的安装有砝码,根据要求增减砝码,对尾门撑杆进行测试,从而适用在不同重量的尾门上。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之处在于:本实用新型装置结构简单,操作便捷,利用滑块机构和连接杆实现垂直运动转变直线运动,从而达到改变尾门测试的初始角度;可通过改变增减砝码来改变门的重心,来适应不同款的尾门模型测试,适用性强。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使用时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爆炸图;

图5为图3中A的放大图;

图6为图4中B的放大图。

图中:1、固定支撑架;11. 底框;12、立框;13、中间组件;14、加强杆;2、测试门;3、滑动机构;31、横杆;32、滑动杆;4、减震组件;41、滑槽;42、扣孔;5、连接杆;6、尾门撑杆;61、角形件;7、配重块;71、砝码;8、安装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描述:

如图1、图2、图3、图4和图5所示的汽车尾门测试台,具有固定支撑架1和铰接在固定支撑架1上端的测试门2,所述固定支撑架1包括底框11和垂直设置在底框11上的立框12,所述底框11和立框12之间设有增加固定支撑架1稳固性的加强杆14分别位于底框11两侧与立框12两侧对应位置上,所述测试门2铰接在立框12的上端,所述立框12的中部安装有垂直于立框12的“]”型滑动机构3,所述滑动机构3包括横杆31和安装在立框12两侧且能够水平滑动的滑动杆32,所述滑动机构3的滑动杆32连接在立框12和加强杆14上,使得滑动机构3能够垂直安装在立框12上并沿着水平方向左右移动,所述横杆31上端面垂直设有减震组件4,所述减震组件4通过连接杆5连接在立框12中部设置的中间组件13上,所述减震组件4的两侧都设有连接连接杆5的滑槽41,所述连接杆5的上端连接在中间组件13上,下端通过其设有能够卡在滑槽41内的卡扣(图中未示出)与滑槽41卡接并能够随着减震组件4的水平移动在减震组件4的滑槽41内上下滑动,所述减震组件4的滑槽41内设有与卡扣配合的扣孔42;所述测试门2的两侧都安装有被测试的尾门撑杆6,尾门撑杆6通过角形件61安装在相对应立框12和测试门2上,所述测试门2的中间位置设有配重块7。

如图6所示述立框12上对应安装尾门撑杆6的侧边上设有多个安装角形件61的安装孔8,便于调整尾门撑杆6的安装位置。

进行测试时,在配重块7上通过增减砝码71改变测试门2的重量,测试门2的下方压在减震组件4上,减震组件4受重力作用,固定连接减震组件4的滑动机构3也受到测试门2的推力在固定支撑架1上水平移动,减震组件4也水平移动,连接在中间组件13和减震组件4上的连接杆5下端在减震组件4的滑槽41内上下滑动,上端围绕连接中间组件13组转动,从而测试门2使得通过滑动机构3和连接杆5实现垂直运动转变水平直线运动,改变了测试门2与固定支撑杆1的初始测试角度,由卡扣和滑槽41内与卡扣配合的扣孔42固定好连接杆5的转动位置,确定测试门2与固定支撑杆1的初始测试角度,此时,再对尾门撑杆6进行伸缩疲劳测试。该装置通过改变增减砝码71来改测试门2的重心,来适应不同款的尾门模型测试,适用性强。

需要强调的是:以上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凡是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