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功能密度自动测试仪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283814发布日期:2018-08-28 23:50阅读:249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密度测量设备领域,特别是一种多功能密度自动测试仪。



背景技术:

传统的密度测试仪大多存在以下不足:

1、一般只能检测120mm左右的小件物体,且不宜放入到水中;

2、由于空间小,待测物体不宜在水中连续晃动,而使用排水法测量为提高精确度,往往又需要在水中连续晃动物体,以排除空气;

3、一般采用量杯加水,由于受到天平与下部结构的空间影响,加水不宜完成,且溢出较多;

4、为确保测量精度,对有温度要求,一般水温需保持在25摄氏度,然而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人为调整水温,试验人员不方便操作,且不准确。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多功能密度自动测试仪,包括水箱、天平支架、电子天平、放置试件的钢网筒和水泵;所述水箱内设有与该水箱底部垂直的隔板,所述隔板将水箱分为测试区和蓄水区;所述电子天平通过天平支架设于水箱的顶部,所述钢网筒设于测试区内,所述钢网筒经尼龙绳吊装于电子天平的底部;所述隔板上设有溢水孔,所述溢水孔高于钢网筒的顶部;所述水泵的出水口接入测试区的底部,所述水箱的一侧设有与水泵串接的脚踏开关;所述测试区的底部设有恒温加热装置,所述水箱的一侧设有与恒温加热装置和电子天平信号连接的控制面板,所述控制面板包括液晶显示屏。

使用前,首先对电子天平进行归零初始化,步骤如下:将空的钢网筒自由放置于测试区内,踩踏脚踏开关,启动水泵向测试区内注水,当水位上升至溢水孔处时松开脚踏开关,并等待水位稳定、溢水孔不再溢水后,将电子天平进行归零操作。其中,水泵为低压12V直流电泵。

将待测密度的物体(即试件)先放置在电子天平,静置一段时间以稳定读数,当电子天平的测量值稳定后,控制面板内的控制器进行第一次试件质量或重力记录。

再将试件轻放入钢网筒内,并连续晃动钢网筒一段时间,以排除附着的空气,保证测量精度。因钢网筒晃动过程中,会导致液面波动,使得部分水从溢水孔中溢出,当结束晃动时,需再次通过水泵向测试区内注水,使水位高度回到溢水孔处(即归零操作时的水位),避免因归零操作时的水位和试件测试时的水位不一致,使钢网筒或尼龙绳所受浮力的变化导致测量结果出现误差。在此过程中,同时启动恒温加热装置,将水温维持在25摄氏度。其中,恒温加热装置为低压12v直流恒温电加热器。

当晃动结束且水温维持在25摄氏度一定时间后,控制面板内的控制器进行第二次试件质量或重力记录。

根据两次记录的质量或重力差即可计算出试件所受浮力大小,进而计算出试件的体积,并结合试件体积以及第一次记录的试件质量或重力即可最终计算出试件的密度。

上述计算过程均由控制面板内的控制器自动完成,控制面板的显示器用于显示第一次记录的试件质量,试件体积以及试件密度,同时还显示恒温加热装置的设定温度。

优选地,所述钢网筒上设有振动器,所述振动器与控制面板信号连接。

通过振动器带动钢网筒自动振动,避免了手动晃动钢网筒的操作不便。

优选地,所述测试区的长宽均大于300mm,所述钢网筒的直径为100mm-150mm。

测试区空间足够大,才能放置更大的钢网筒,适应不同体积试件的测试需求,同时也可在钢网筒和测试区侧壁间留出足够空间,即使手动晃动钢网筒也无需担心碰撞,方便连续晃动。

优选地,所述钢网筒为不锈钢网筒。

本实用新型由于采取的排水法测量,钢网筒长期浸泡在水中,采用不锈钢制成的钢网筒,确保经久耐用。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加大的空间,可以测试更大体积的试件,且操作更方便;

2、采用脚踏开关控制水泵自动注水,注水更方便、更高效,采用脚踏式开关与低压12v直流电泵,解决220v电压伤人的问题;

3、试件在水中可方便的连续晃动,或者使用振动器驱动钢网筒振动,以利于排除试件上附着的空气,进而保证测试结果的精确度;

4、装置低压12v直流恒温电加热器,对水温进行控制,自动维持水温在25摄氏度,进一步保证测试结果的精确度,且不在需要操作人员人工调整水温,使用更便捷。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10-水箱,11-天平支架,12-隔板,13-溢水孔,20-电子天平,21-钢网筒,30-水泵,40-控制面板,41-恒温加热装置,42-振动器,50-试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

实施例

如图1所示,一种多功能密度自动测试仪,包括水箱10、天平支架11、电子天平20、放置试件50的钢网筒21和水泵30;所述水箱10内设有与该水箱10底部垂直的隔板12,所述隔板12将水箱分为测试区和蓄水区;所述电子天平20通过天平支架11设于水箱10的顶部,所述钢网筒21设于测试区内,所述钢网筒21经尼龙绳吊装于电子天平20的底部;所述隔板12上设有溢水孔13,所述溢水孔13高于钢网筒21的顶部;所述水泵30的出水口接入测试区的底部,所述水箱10的一侧设有与水泵30串接的脚踏开关;所述测试区的底部设有恒温加热装置41,所述水箱10的一侧设有与恒温加热装置41和电子天平20信号连接的控制面板40,所述控制面板40包括液晶显示屏。

使用前,首先对电子天平进行归零初始化,步骤如下:将空的钢网筒自由放置于测试区内,踩踏脚踏开关,启动水泵向测试区内注水,当水位上升至溢水孔处时松开脚踏开关,并等待水位稳定、溢水孔不再溢水后,将电子天平进行归零操作。

溢水孔高于钢网筒以确保测试区的液面漫过试件。可在蓄水区的底部开设排水孔,以排掉溢出的水。

将待测密度的物体(即试件)先放置在电子天平,静置一段时间以稳定读数,当电子天平的测量值稳定后,控制面板内的控制器进行第一次试件质量或重力记录。

再将试件轻放入钢网筒内,并连续晃动钢网筒一段时间,以排除附着的空气,保证测量精度。因钢网筒晃动过程中,会导致液面波动,使得部分水从溢水孔中溢出,当结束晃动时,需再次通过水泵向测试区内注水,使水位高度回到溢水孔处(即归零操作时的水位),避免因归零操作时的水位和试件测试时的水位不一致,使钢网筒或尼龙绳所受浮力的变化导致测量结果出现误差。在此过程中,同时启动恒温加热装置,将水温维持在25摄氏度。

当晃动结束且水温维持在25摄氏度一定时间后,控制面板内的控制器进行第二次试件质量或重力记录。

根据两次记录的质量或重力差即可计算出试件所受浮力大小,进而计算出试件的体积,并结合试件体积以及第一次记录的试件质量或重力即可最终计算出试件的密度。

上述计算过程均由控制面板内的控制器自动完成,控制面板的显示器用于显示第一次记录的试件质量,试件体积以及试件密度,同时还显示恒温加热装置的设定温度。

优选地,所述钢网筒21上设有振动器42,所述振动器42与控制面板40信号连接。

通过振动器带动钢网筒自动振动,避免了手动晃动钢网筒的操作不便。

优选地,所述测试区的长宽均大于300mm,所述钢网筒21的直径为100mm-150mm。

测试区空间足够大,才能放置更大的钢网筒,适应不同体积试件的测试需求,同时也可在钢网筒和测试区侧壁间留出足够空间,即使手动晃动钢网筒也无需担心碰撞,方便连续晃动。

优选地,所述钢网筒21为不锈钢网筒。

本实用新型由于采取的排水法测量,钢网筒长期浸泡在水中,采用不锈钢制成的钢网筒,确保经久耐用。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