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发光检测仪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438099发布日期:2018-09-14 22:27阅读:169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化学发光检测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化学发光检测仪。



背景技术:

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是将抗原抗体免疫反应和发光反应所结合的一种体外检测分析技术,它以免疫学理论为基础,以发光标记物为示踪信号,通过收集光信号来检测多种标志物,具有灵敏度高、非特异性吸附低、准确率高的优势。随着生物医药设备的高速发展,实现化学发光检测仪的全自动化具备了一定的条件。

通常,基于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的化学发光检测仪已经成为成熟的医疗诊断设备。然而,通用型化学发光检测仪设备价格昂贵、体积笨重、功耗巨大,难以普及和推广。而随着生物医药设备的高速发展,实现化学发光检测仪的全自动化具备了一定的条件。

化学发光检测仪主要包括反应杯加载装置、加样装置、温育反应装置、清洗装置、测量装置、控制系统以及软件系统。但是,目前的化学发光检测仪的各段工序如加反应杯、加样本、加试剂和混匀等工序执行时呈流水线分布,配合传统的加试剂装置会严重制约仪器的检测速度,影响检测效率。



技术实现要素: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目前样本反应的各段工序执行时呈流水线分布配合传统的加试剂装置导致的制约仪器检测速度的问题,提供一种提高试剂转移的速度以保证仪器检测速度的化学发光检测仪。

上述目的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化学发光检测仪,包括:

试剂存储装置,用于存储试剂;所述试剂存储装置包括至少两个试剂存储机构;

反应装置,用于承载反应容器并进行加样本、加试剂以及温育操作;所述反应装置具有至少两个加试剂工位;以及

分注装置,用于将样本与试剂转移到所述反应容器中;所述分注装置包括加样机构及至少两个移液机构;每个所述移液机构分别对应一个所述试剂存储机构以及一个所述加试剂工位,所述移液机构将对应的所述试剂存储机构中的试剂转移到对应的所述加试剂工位的所述反应容器中;所述加样机构将样本转移到所述反应容器中。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至少两个所述试剂存储机构包括第一试剂存储机构及第二试剂存储机构,至少所述加试剂工位包括第一加试剂工位及第二加试剂工位,至少两个所述移液机构包括第一移液机构及第二移液机构;

所述第一移液机构对应所述第一试剂存储机构及所述第一加试剂工位设置,用于将所述第一试剂存储机构中的试剂转移到所述第一加试剂工位对应的所述反应容器中;

所述第二移液机构对应所述第二试剂存储机构及所述第二加试剂工位设置,用于将所述第二试剂存储机构中的试剂转移到所述第二加试剂工位对应的所述反应容器中。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化学发光检测仪还包括用于输送所述反应容器的反应容器自动传输装置,所述反应容器自动传输装置位于所述反应装置的周侧;

所述化学发光检测仪还具有新杯抓杯机构,所述新杯抓杯机构对应所述反应容器自动传输装置及所述反应装置设置,用于将所述反应容器自动传输装置中的所述反应容器转移到所述反应装置中。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化学发光检测仪还包括清洗装置,用于去除所述反应容器中的杂质;所述清洗装置位于所述反应装置的周侧;

所述化学发光检测仪还具有清洗抓杯机构,所述清洗抓杯机构对应所述清洗装置及所述反应装置设置,用于将所述反应容器在所述反应装置与所述清洗装置之间转移。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化学发光检测仪还包括测量装置,用于对所述 反应容器中的待测物进行检测;所述测量装置位于所述反应装置的周侧,并与所述清洗装置相邻设置;

所述化学发光检测仪还具有测量抓杯机构,所述测量抓杯机构对应所述清洗装置及所述测量装置设置,用于将所述清洗装置中清洗后的所述反应容器转移到所述测量装置中。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反应装置包括缓冲盘机构及独立于所述缓冲盘机构的反应盘机构,所述缓冲盘机构容纳所述反应容器并执行加样本操作,所述反应盘机构容纳所述反应容器并执行加试剂、混匀以及温育操作;

所述化学发光检测仪还具有样本抓杯机构,所述样本抓杯机构对应所述缓冲盘机构及所述反应盘机构设置,用于将所述缓冲盘机构上的所述反应容器转移到所述反应盘机构中。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反应盘机构包括独立运行的反应内盘机构与反应外盘机构,所述反应外盘机构套设于所述反应内盘机构的外侧且共轴设置;所述反应外盘机构容纳所述反应容器并执行加试剂与混匀操作,所述反应内盘机构容纳所述反应容器并执行温育操作;

所述化学发光检测仪还具有温育抓杯机构,所述温育抓杯机构对应所述反应内盘机构与所述反应外盘机构设置,用于将所述反应容器在所述反应内盘机构与所述反应外盘机构之间转移。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加试剂工位与所述第二加试剂工位相邻设置于所述反应外盘机构上,所述第一试剂存储机构与所述第二试剂存储机构对称且并排设置于所述反应外盘机构的周侧。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化学发光检测仪还包括样本输送装置,用于将样本输送至吸样位置;所述吸样位置位于所述缓冲盘机构的周侧并对应所述加样机构设置;所述加样机构在吸样位置吸取样本并转移到所述缓冲盘机构的所述反应容器中。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样本输送装置包括样本存储机构及与所述样本存储机构可拆卸连接的样本输送机构,所述样本存储机构中存储多个装载有样本的样本架,所述样本存储机构将所述样本架转运至所述样本输送机构中,并 由所述样本输送机构输送至所述吸样位置。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样本输送机构的输入端能够与所述样本存储机构对接,或者与另一所述化学发光检测仪的所述样本输送机构的输出端对接;

所述样本输送机构的输出端能够与再一所述化学发光检测仪的所述样本输送机构的输入端对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化学发光检测仪还包括耗材盒加载装置,用于自动传输装载吸液头的耗材存储盒,且所述耗材盒加载装置还能将所述耗材存储盒输送至装载位置;所述加样机构在所述装载位置装载所述吸液头,并通过所述吸液头转移样本。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耗材盒加载装置位于所述反应容器自动传输装置远离的所述缓冲盘机构的周侧,并对应所述加样机构设置。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化学发光检测仪还包括底座,所述底座具有承载平台,所述反应装置、所述测量装置、所述清洗装置、所述分注装置及所述试剂存储装置均设置于所述底座的承载平台上。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化学发光检测仪还包括控制装置及液路装置;所述控制装置与所述反应装置、所述测量装置、所述清洗装置、所述分注装置及所述试剂存储装置电连接,所述液路装置与所述分注装置连接;所述底座具有容置空间,所述容置空间位于所述底座的下方,所述控制装置及液路装置设置于所述容置空间中。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本实用新型的化学发光检测仪,运行时,加样机构向反应容器添加完样本后,移液机构将试剂存储装置中的试剂转移到反应装置的反应容器中,然后,反应装置中的反应容器执行混匀与温育操作。至少两个移液机构与至少两个试剂存储机构配合实现试剂的转移,在满足不同样本加试剂种类需求的同时,大大的提高试剂的转移速度,有效地解决了目前样本反应的各段工序执行时呈流水线分布配合传统的加试剂装置导致的制约仪器检测速度的问题,加快试剂转移效率,进而提高了化学发光检测仪的检测速度,进而保证检测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化学发光检测仪的俯视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化学发光检测仪中的第一试剂存储机构主视示意图;

图3为图2所示的第一试剂存储机构中温控结构的主视示意图;

图4为图3所示的温控结构中制冷组件结构侧视示意图;

其中:

10-底座;

11-试剂存储装置;

111-第一试剂存储机构;

1111-试剂仓本体;

1112-温控结构;

11121-散热风道;

111211-前风道;

111212-风道盒;1112121-延伸部;

111213-中间风道;

111214-后风道;

111215-风机;

11122-制冷组件;

111221-散热器;1112211-散热板;1112212-散热格栅;

111222-底部传热板;

111223-制冷片;

111224-隔温棉;1112241-存放通孔;

111225-导热垫;

111226-螺钉;

111227-弹垫;

111228-隔热垫;

111229-过温保护器;

111230-压片;

111231-温度传感器;

112-第二试剂存储机构;

12-分注装置;

121-加样机构;

122-移液机构;

13-反应装置;

131-缓冲盘机构;

132-反应外盘机构;

133-反应内盘机构;

14-清洗装置;

15-测量装置;

16-抓杯装置;

161-新杯抓杯机构;

162-样本抓杯机构;

163-温育抓杯机构;

164-清洗抓杯机构;

165-测量抓杯机构;

17-反应容器自动传输装置;

18-耗材盒加载装置;

19-样本输送装置;

191-样本存储机构;

192-样本输送机构;

20-试剂针清洗部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通过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化学发光检测仪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 新型。

需要说明的是,本文中为部件所编序号本身,例如“第一”、“第二”等,仅用于区分所描述的对象,不具有任何顺序或技术含义。而本申请所说“连接”、“联接”,如无特别说明,均包括直接和间接连接(联接)。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参见图1,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化学发光检测仪,该化学发光检测仪能够对样本进行处理,并对处理后的样本进行分析检测,得到相应的检测结果,满足使用需求。需要说明的是,待测的样本的具体种类不受限制,在一些实施例中,待测的样本包括固体样本或者液体样本。进一步的液体样本包括但不限于血液样本。本实用新型的化学发光检测仪能够在满足不同样本加试剂种类需求的同时,大大的提高试剂的转移速度,提高了化学发光检测仪的检测速度,进而保证检测效率。

在本实用新型中,化学发光检测仪包括试剂存储装置11、反应装置13及分注装置12。试剂存储装置11用于存储试剂,能够存储样本检测时所需要的各种试剂,方便选择所需的试剂,提高吸取试剂的效率。可以理解的是,试剂存储装置11能够存放多种试剂,试剂存储装置11还具有冷藏功能,用于存储低温的试剂,实现试剂的保存。反应装置13用于承载反应容器并进行加样本、加试剂以及温育操作,这样反应容器中的样本与试剂能够充分反应,以使得样本与 试剂的反应达到最佳的反应条件,方便待测物参数的检测。分注装置12用于吸排样本或试剂,以实现将样本或试剂添加至对应的反应容器中。

而且,化学发光检测仪还包括清洗装置14及测量装置15。清洗装置14用于去除温育后的反应容器中的杂质,测量装置15用于对反应容器中的待测物进行检测。可以理解的是,反应装置13能够对反应容器中的混合物进行温育操作,使得样本与试剂充分反应并结合,而反应容器中杂质则需要被去除,以免影响测量装置15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因此,反应装置13中的反应容器在温育后,通过清洗装置14对反应容器中的待测物与杂质进行分离清洗,以去除反应容器中杂质,使得反应容器中留下待测物;然后,测量装置15再对反应容器中的待测物进行检测,以得到样本的各项检测参数。

为了方便对样本与试剂各个阶段名称的理解,此处对样本与试剂各个阶段的名称进行详述:反应容器中的样本与试剂混合后称为混合物,反应装置13能够对反应容器中的混合物进行温育操作,使得样本与试剂充分反应,此时,反应容器中的物质为待测物和杂质。其中,混合物是指样本与试剂混合后形成的物质,和样本与试剂的比例、浓度无关,在此都称为混合物。反应后的混合物在反应容器中以待测物和杂质方式呈现。杂质可为未充分反应的物质,也可以为发生副反应产生的副反应产物,还可以为其他影响测量装置15检测的物质等等,或者为上述至少两种的组合物。清洗装置14去除反应容器中的杂质,测量装置15检测反应容器中待测物,以得到样本的各项参数。

进一步地,化学发光检测仪还包括抓杯装置16,抓杯装置16用于实现反应容器在反应装置13、清洗装置14及测量装置15之间转移,以使得反应容器在各个位置并执行对应的操作,实现样本的自动分析检测,提高操作效率。

化学发光检测仪在运行时,反应装置13承载反应容器,分注装置12吸取样本并转移到反应容器中,分注装置12还能在试剂存储装置11中吸取试剂并转移到反应容器中;随后,反应装置13对反应容器中的混合物进行混匀操作,使得反应容器中的样本与试剂即混合物混合均匀,反应装置13对反应容器中混合均匀后的混合物进行温育操作,使得样本与试剂充分反应。抓杯装置16将反应后的反应容器转移到清洗装置14中,通过清洗装置14去除反应容器中杂质。 清洗完成后,抓杯装置16再将反应容器转移到测量装置15中,通过测量装置15对反应容器中待测物进行检测,以得到样本的各项检测参数,满足使用需求。

具体的,在本实用新型中,试剂存储装置11包括至少两个试剂存储机构。反应装置13具有至少两个加试剂工位。分注装置12包括加样机构121及至少两个移液机构122。加样机构121将样本转移到反应容器中。每个移液机构122分别对应一个试剂存储机构以及一个加试剂工位,移液机构122将对应的试剂存储机构中的试剂转移到对应的加试剂工位的反应容器中。

化学发光检测仪在运行时,至少两个移液机构122能够分别将对应试剂存储机构中的试剂向反应装置13的反应容器中转移试剂,可以是至少两个移液机构122分别将试剂转移到至少两个反应容器中,也可以是至少两个移液机构122分别将试剂添加到同一个反应容器中,还可以是至少两个移液机构122分多次或一次将试剂添加到反应容器中。这样,能够使得至少两次加试剂操作同时进行或者交替进行,缩短加试剂的时间,大大提高化学发光检测仪的运行效率。

而且,由于不同样本在反应时需要添加不同的试剂,通过至少两个移液机构122在对应的加试剂工位转移试剂能够满足不同样本的使用需求。各样本可以根据实际使用需求选择在其中一个加试剂工位或者在两个加试剂工位处进行添加试剂操作。移液机构122能够在对应的试剂存储机构中吸取试剂,并移动到对应的加试剂工位处向反应容器中添加试剂。可以理解的是,由于移液机构122在试剂存储机构与加试剂工位之间的移动需要一定的时间,即移液机构122移动到试剂存储机构处吸取试剂后,再转移回加试剂工位添加试剂需要的时间分别大于转移反应容器的操作时间以及混匀操作时间,设置至少两个移液机构122配合至少两个加试剂工位能够保证移液机构122能够在一个周期内完成吸取试剂与添加试剂操作,使得反应容器能够在至少一个加试剂工位完成加试剂操作。这里的一个周期是指反应装置13运动一次的时间。这样反应装置13上各个步骤如加试剂、混匀、取杯与放杯等操作能够同时进行,能够缩短各个步骤等待的时间,继而缩短反应装置13的操作时间,以提高反应装置13的处理效率,进而提高整机的运行速度。可选地,至少两个试剂存储机构可以为一体结构,至少两个移液机构122能够在试剂存储机构中选择所需的试剂,并在对应 的加试剂工位添加至反应容器中。

进一步地,至少两个试剂存储机构包括第一试剂存储机构111及第二试剂存储机构112,至少加试剂工位包括第一加试剂工位及第二加试剂工位,至少两个移液机构122包括第一移液机构及第二移液机构。第一移液机构对应第一试剂存储机构111及所述第一加试剂工位设置,用于将第一试剂存储机构111中的试剂转移到第一加试剂工位对应的反应容器中。第二移液机构对应第二试剂存储机构112及第二加试剂工位设置,用于将第二试剂存储机构112中的试剂转移到第二加试剂工位对应的所述反应容器中。

也就是说,本实用新型的化学发光检测仪通过第一试剂存储机构111与第二试剂存储机构112用于存储样本检测所需的试剂,可以理解的是,第一试剂存储机构111与第二试剂存储机构112中存储试剂的种类根据整机使用需求设置,可以各不相同或部分相同,也可完全相同。第一移液机构与第二移液机构分别对应第一试剂存储机构111与第二试剂存储机构112设置,还分别对应第一加试剂工位与第二加试剂工位设置。第一移液机构与第二移液机构相配合转移试剂的方式能够提高转移试剂的速度,进而提高整机的运行效率。第一移液机构在第一试剂存储机构111中吸取试剂并在第一加试剂工位转移到反应装置13对应的反应容器中,第二移液机构在第二试剂存储机构112中吸取试剂并在第二加试剂工位转移到反应装置13对应的反应容器中,这样能够避免第一移液机构与第二移液机构在吸取试剂与添加试剂时发生干涉,保证加试剂过程运行准确可靠,进而保证化学发光检测仪正常运行。

较佳地,第一加试剂工位与第二加试剂工位相邻设置,相应的,第一试剂存储机构111与第二试剂存储机构112对称设置于反应装置13的周侧,且分别对应第一加试剂工位与第二加试剂工位设置,第一移液机构对应第一加试剂工位与第一试剂存储机构111设置,第二移液机构对应第二加试剂工位及第二试剂存储机构112设置。这样能够缩短第一移液机构与第二移液机构转移试剂时的运动路径,进一步缩短转移试剂所消耗的时间,提高运行效率。而且,第一试剂存储机构111与第二试剂存储机构112并排设置,这样能够对减小试剂存储装置11占用的空间,使得化学发光检测仪整机布局合理,以减小整机尺寸。本 实施例中仅以两个试剂存储机构配合两个移液机构122在两个加试剂工位处添加试剂,在本实用新型的其他实施方式中,试剂存储机构、加试剂工位以及移液机构122的数量不局限于两个,还可以为更多,以满足不同设备的使用需求。

另外,使用双试剂仓即第一试剂存储机构111和第二试剂存储机构112与第一移液机构与第二移液机构配合能够对试剂的加入量以及种类的选择更灵活,第一移液机构与第二移液机构可以加入同一种类或不同种类的试剂,和/或,第一移液机构与第二移液机构也可分多次或单次向反应容器中添加试剂。当单次添加试剂时,即第一移液机构与第二移液机构每添加一次试剂后,需要再次移动到第一试剂存储机构111与第二试剂存储机构112处吸取试剂。当分多次添加试剂时,第一移液机构和/或第二移液机构吸取一次试剂后,可以分几次添加到同一反应容器或多个反应容器中,这样能够减少移液机构122返回再次吸取试剂消耗的时间,提高处理效率。而且,第一移液机构与第二移液机构还可以将同种试剂或不同种试剂分别添加到同一个反应容器或者不同的反应容器中。这样,操作人员可以根据整机的运行情况,对第一移液机构与第二移液机构转移试剂进行调整,以适应不同的使用需求。

本实用新型的化学发光检测仪在运行时,加样机构121向反应装置13的反应容器添加完样本后,移液机构122将试剂存储装置11中的试剂转移到反应装置13的加完样本的反应容器中,然后,反应装置13中的反应容器执行混匀与温育操作。温育后的反应容器再在清洗装置14中清洗掉杂质等,然后再通过测量装置15对待测物进行检测。通过第一移液机构及第二移液机构与第一试剂存储机构111及第二试剂存储机构112配合实现试剂的转移,在满足不同样本加试剂种类需求的同时,大大的提高试剂的转移速度,有效地解决了目前样本反应的各段工序执行时占用时间以及占用较大空间而导致的运行时间长问题,提高了化学发光检测仪的检测速度,进而保证检测效率。

由于第一试剂存储机构111与第二试剂存储机构112的结构完全相同,在此,仅以第一试剂存储机构111的具体结构为例说明。如图2和图3所示,第一试剂存储机构111包括试剂仓本体1111和温控结构1112,试剂仓本体1111用于存储试剂,温控结构1112用于控制试剂仓本体1111内的环境温度。而且,试剂通 过试剂存放容器在试剂仓本体1111中成行成列排布,第一移液机构相对于试剂仓本体1111在水平面上移动以及在竖直面上做升降运动,实现试剂的吸取。当然,在本实用新型的其他实施方式中,第一试剂存储机构111也可采用试剂盘承载试剂,通过试剂承载盘带动试剂转动到预设的工位,第一移液机构在预设工位吸取试剂。

具体的,温控结构1112设置于试剂仓本体1111的下方,温控结构1112用于调节试剂仓本体1111内的环境温度,以使试剂仓本体1111内的环境温度位置在2℃-8℃之间;温控结构1112包括制冷组件11122和散热风道11121,散热风道11121包括风道盒111212和风机111215,风道盒111212设置于散热风道11121的中部,制冷组件11122具有散热器111221,散热器111221设置于风道盒111212的内腔中,风机111215在散热风道11121中设置于风道盒111212沿气体流动方向的下游。

进一步,散热风道11121还包括前风道111211、中间风道111213以及后风道111214,前风道111211设置于风道盒111212沿气体流动方向的前端,且前风道111211的进风口朝下方设置,朝向下方开口有利于气体顺利进入前风道111211,能够增加散热风道11121中气体流动的稳定性,中间风道111213设置于风道盒111212沿气体流动方向的后端,后风道111214的一端与中间风道111213远离风道盒111212的一端固定连接,风机111215设置于后风道111214远离中间风道111213的一端。意即前风道111211、风道盒111212、中间风道111213、后风道111214之间为首尾顺次连通,形成一条较长的风道,制冷组件11122具有散热器111221,散热器111221设置于风道盒111212的内腔中,风机111215设置于后风道111214远离中间风道111213的一端;作为一种可实现的实施方式,前风道111211、风道盒111212、中间风道111213、后风道111214之间可通过法兰连接或者焊接而实现首尾顺次连接,在本实施例中,使用法兰将各段风道首尾顺次连接;进一步,还可根据实际工况,将中间风道111213设计为弧形,以使散热风道11121的布置形式适应实际工况;进一步,风道盒111212的上方具有开口,散热器111221通过风道盒111212上方的开口设置于风道盒111212中,并同时配以密封装置;风道盒111212的截面面积可大于与其连接的 前风道111211以及中间风道111213的截面。

在另一个实施例中,风机111215设置在后风道111214靠近中间风道111213的一端。

上述第一试剂存储机构111,将散热器111221设置于散热风道11121的中间部分且风机111215在散热风道11121中设置于风道盒111212沿空气流动方向的下游,利用风机111215的抽吸作用加快散热风道11121中空气的流动,使气流更平稳;且散热器111221在封闭腔体中强制换热,进一步提高了换热效率。

在一个实施例中,中间风道111213与后风道111214的横截面沿远离风道盒111212的方向逐渐变大;横截面逐渐变大的风道有利于在横截面积较小的靠近风道盒111212的附近产生流速较快的气体,有利于风道盒111212内的气流快速流动。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制冷组件11122还包括底部传热板111222以及制冷片111223,制冷片111223具有冷端和热端,制冷片111223整体呈薄片状,薄片状的制冷片111223的一侧为冷端,与冷端相对的另一侧为热端;底部传热板111222固定设置于试剂仓本体1111底部,底部传热板111222的一侧与试剂仓本体1111底部相贴合,底部传热板111222的另一侧与制冷片111223的冷端相贴合;散热器111221具有散热板1112211以及设置于散热板1112211一侧的散热格栅,散热格栅设置于风道盒111212中,散热格栅包括若干散热片,散热片在散热板1112211的一侧间隔、平行设置,若干散热片的延伸方向与风道盒111212中气体的流向相同,散热板1112211远离散热格栅的一侧与制冷片111223的热端相贴合;散热板1112211固定设置于底部传热板111222;

可选的,底部传热板111222固定设置于试剂仓本体1111的外底面,底部传热板111222的一侧与试剂仓本体1111的外底面相贴合,或者,底部传热板111222与试剂仓本体1111的底面或者侧面为一体式的。

作为一种可实施方式,底部传热板111222可通过螺栓或者螺钉111226的方式固定于试剂仓本体1111的外底面,进一步,还可在试剂仓本体1111的外底面与底部传热板111222的端面上开设相互适配的突起及沟槽,以便增大换热面积, 进一步提高试剂仓本体1111的换热效率;在本实施例中,制冷片111223的数量是六个,底部传热板111222是矩形板,六个制冷片111223在底部传热板111222中呈两行三列的布置形式;制冷片111223的热端与散热器111221的散热板1112211相贴合,散热板1112211通过固定于其上的散热格栅增加换热面积,提高了散热效率;

在一个实施例中,制冷组件11122还包括隔温棉111224,隔温棉111224为片状,隔温棉111224夹设于底部传热板111222与散热板1112211之间,隔温棉111224的端面上具有存放通孔1112241,存放通孔1112241的截面与制冷片111223的外缘相适配,制冷片111223设置于存放通孔1112241中;制冷片111223的冷端与底部传热板111222之间和/或制冷片111223的热端与散热板1112211之间设置有导热垫111225,在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制冷片111223的两端均设置有导热垫111225;隔温棉111224夹设于底部传热板111222与散热板1112211之间,有效的阻止了底部传热板111222与散热板1112211之间的热传递,在制冷片111223的两端分别贴设导热垫111225,可增加制冷片111223与底部传热板111222与散热板1112211之间的热传递。进一步,隔温棉111224的材质可以是无机石棉板,将制冷片111223的电线设置于隔温棉111224与底部传热板111222之间,以使电线在安全温度内使用;导热垫111225可以是导热性好的金属薄片或者导热硅脂;在另一个实施例中,可用隔热性良好的发泡板代替隔热棉。

在一个实施例中,散热板1112211通过螺钉111226固定设置于底部传热板111222,螺钉111226上穿设有弹垫111227和隔热垫111228,隔热垫111228与弹垫111227设置于散热板1112211与底部传热板111222之间,螺钉111226也穿过夹设于底部传热板111222与散热板1112211之间的隔温棉111224,螺钉111226固定的方式较易实现,且成本较低,螺钉111226为标准件,还可大批量生产,互换性较高;在螺钉111226上穿设弹垫111227且将弹垫111227设置于散热板1112211与底部传热板111222之间,有利于弹性调节两者之间的距离,不至于因螺钉111226的紧固力太大而损坏散热板1112211或者底部传热板111222或者两者之间所夹设的零件;隔热垫111228的存在,进一步降低了通过 隔温棉111224上的螺钉111226孔传递的热量。在另一个实施例中,还可通过螺栓与螺母配合的方式将散热板1112211固定设置于底部传热板111222。

在一个实施例中,风道盒111212的侧壁具有延伸部1112121,延伸部1112121向风道盒111212远离试剂仓本体1111的一侧延伸,延伸部1112121呈矩形板,在散热格栅散热过程中,风道盒111212本身的温度不可避免的会升高,与风道盒111212接触的气体温度也会升高,延伸部1112121能够使风道盒111212底部外侧温度升高的气体在风道盒111212的下方流动,从而使延伸部1112121起到隔热作用,防止温度升高的气体流动到试剂仓本体1111附近而影响检测工作。

在一个实施例中,制冷组件11122还包括过温保护器111229以及压片111230,过温保护器111229通过压片111230设置于散热板1112211,过温保护器111229能够实时监测散热板1112211的温度并反馈给化学发光检测仪的控制系统,避免散热板1112211的温度过高,必要时,化学发光检测仪的控制系统可控制制冷片111223暂时停止工作,进一步,化学发光检测仪的控制系统还能根据过温保护器111229反馈的温度数据实时调整风机111215的转速。

在一个实施例中,制冷组件11122还包括温度传感器111231,温度传感器111231设置于底部传热板111222,温度传感器111231可实时监测底部传热板111222的实时温度,也就是试剂仓本体1111的温度,并将监测数据反馈给化学发光检测仪的控制系统,以便对第一试剂存储机构111的温控结构1112的运行情况进行实时调整。

如图1和图4所示,第一移液机构与第二移液机构的结构完全相同,在此,仅以第一移液机构的具体结构为例说明。第一移液机构包括X轴运动组件、Y轴运动组件、Z轴运动组件及移液组件,X轴运动组件、Y轴运动组件及Z轴运动组件带动移液组件做X轴方向的运动、Y轴方向的运动以及Z轴方向的运动,以使得移液组件能够运动到第一试剂存储机构111中吸取试剂,还能运动到第一加试剂工位添加试剂。可以理解的是,X轴运动组件、Y轴运动组件及Z轴运动组件均采用同步带结构等实现运动的传递,并采用电机作为动力源。而且,移液组件中具有试剂针,通过试剂针吸取或者排出试剂。并且,移液组件还采用注射器或者柱塞泵等结构实现定量吸取试剂。当然,在本实用新型的其他实 施方式中,第一移液机构也可采用转动方式使得移液组件吸取试剂或者添加试剂,此时,第一移液机构采用同步带结构控制移液组件转动。进一步地,化学发光检测仪还包括用于清洗第一移液机构的试剂针的第一试剂针清洗部件20,第一试剂针清洗部件20设置于第一试剂存储机构111上。第一移液机构在第一试剂存储机构111中吸取试剂之前,需要通过第一试剂针清洗部件20进行清洗,以避免交叉污染。

参见图1,作为一种可实施方式,化学发光检测仪还包括用于输送反应容器的反应容器自动传输装置17。反应容器自动传输装置17用于输送反应容器,以实现反应容器的自动输送,提高输送效率。当然,在实用新型的其他实施方式中,反应容器自动传输装置17也可以被替换,即不采用反应容器自动传输装置17输送反应容器,反应容器可以直接放置到反应装置13中。较佳地,反应容器自动传输装置17输送的反应容器通常为一次性耗材,当然,反应容器也可以被回收重复利用。可选地,反应容器重复利用时,也可不采用反应容器自动传输装置17输送反应容器。可以理解的是,反应容器是指承载并能够进行样本检测分析的耗材,如反应杯、试管、样本玻片、样本管等等。在本实施例中,反应容器指反应杯,反应容器自动传输装置17通常传输反应容器盒,反应容器盒中承载成行成列排布的反应容器。而且,反应容器盒的形状原则上不受限制,可以为方形、圆形或者其他形状,只要反应容器盒上具有耳部,方便反应容器自动传输装置17传输即可。

具体的,反应容器自动传输装置17包括反应容器存储机构及反应容器提升机构。反应容器存储机构用来加载并存储多个反应容器盒,反应容器提升机构用于存储并提升反应容器盒,以实现反应容器的输送。反应容器提升机构位于反应容器存储机构的上方,反应容器存储机构能够向反应容器提升机构输送反应容器盒,反应容器提升机构能够接取反应容器盒提升到次顶层。而且,反应容器存储机构与反应容器提升机构能够分别传输反应容器盒。反应容器提升机构与反应容器存储机构能够独立运行,并分别并行传输反应容器。这样,当反应容器存储机构中的反应容器盒部分或全部输送到反应容器提升机构后,可以向反应容器存储机构中加载反应容器盒,使得反应容器提升机构连续提升反应 容器盒,实现反应容器盒的连续加载,提高整体效率;还不会影响反应容器提升机构传输反应容器盒。而且,反应容器存储机构还能够与反应容器提升机构对接与分离,方便向反应容器存储机构中装载反应容器盒。

进一步地,反应容器存储机构中的反应容器盒是采用层叠方式设置的,多个反应容器盒分层支撑于反应容器提升机构中。这样能够实现反应容器盒的大容量存储,最大化的减少占用仪器的布局位置,使得反应容器自动传输装置17的结构紧凑,继而减小化学发光检测仪的整体尺寸。可选地,反应容器提升机构也可采用层叠方式存储反应容器盒。具体的,反应容器存储机构包括存储传输结构及设置于存储传输结构上的存储托起部,存储托起部上承载多个层叠放置的反应容器盒,通过存传输结构带动存储托起部做升降运动,实现反应容器盒的提升。可选地,存储传输结构采用同步带轮结构和/或齿轮齿条结构等能够实现升降运动的结构,存储传输结构的动力源采用电机等,反应容器存储机构还采用框架结构围设成反应容器盒的存储空间,在此不一一详述。反应容器提升机构包括提升传输结构及设置于提升传输结构上的多对相对设置的提升托起部,每对提升托起部上承载一个反应容器盒,通过提升输结构带动提升托起部做升降运动,实现反应容器盒的提升。可选地,提升传输结构采用同步带轮结构等能够实现回转升降运动的结构,存储传输结构的动力源采用电机等并通过齿轮、同步带结构等实现运动的传递,反应容器提升机构还采用框架结构围设成反应容器盒的提升空间,在此不一一详述。

化学发光检测仪的抓杯装置16在预设位置抓取反应容器自动传输装置17传输的反应容器盒中的反应容器,具体为:向预设位置传输反应容器盒时,反应容器提升机构向上运动一层,将次顶层的反应容器盒提升到反应容器盒提升机构的顶层,反应容器自动传输装置17再将反应容器提升机构顶层的反应容器盒输送至预设位置。这样,抓杯装置16在预设位置抓取反应容器盒中的反应容器并转移到反应装置13中。

可选地,反应容器自动传输装置17还包括推送机构。推送机构设置于反应容器提升机构上,推送机构能够将反应容器提升机构顶层的反应容器盒推送至预设位置。推送机构采用滑轨滑块结构或同步带结构等输出直线运动的结构将 反应容器盒推出,并采用电机等作为动力源。

又可选地,反应容器自动传输装置17还包括反应容器回收机构。反应容器回收机构位于预设位置的下方,反应容器回收机构能够回收预设位置处使用完成的反应容器盒。反应容器回收机构是用来实现反应容器盒回收与存储的,使用后的反应容器盒能够被输送到反应容器回收机构中,实现反应容器盒的回收与存储。当反应容器回收机构中存放满或存部分反应容器盒后,可以从反应容器回收机构的下方取出,这样能够实现反应容器盒的连续回收,方便使用。反应容器回收机构包括回收传输结构及设置于回收传输结构上的回收托板,回收托板用于承载反应容器盒,回收传输结构能够带动回收托板做升降运动,进而实现反应容器盒的回收与存储。较佳地,回收传输结构采用齿轮齿条结构、同步带结构等能够实现升降运动的结构,并采用电机等作为动力源。

再可选地,反应容器自动传输装置17还包括反应容器定位落料机构,反应容器定位落料机构设置于反应容器回收机构的上方。反应容器提升机构上的反应容器盒能够被推送机构推送至反应容器定位落料机构上。抓杯装置16在反应容器定位落料机构上抓取反应容器盒中的反应容器,并转移到反应装置13中进行加样本、试剂等操作。使用完成后的反应容器通过反应容器定位落料机构掉落在反应容器回收机构中。可以理解的是,反应容器定位落料机构同时能够方便反应容器盒的定位,使得反应容器盒的位置始终固定,方便抓杯装置16在反应容器落料机构处取出反应容器盒中的反应容器。反应容器盒中的反应容器全部被取出后,反应容器盒将被回收,此时,反应容器盒能够通过反应容器定位落料机构掉落并存储于反应容器回收机构中,方便反应容器盒的回收。具体的,反应容器定位落料机构通过滑动开关门打开或者关闭反应容器盒的掉落通道,打开掉落通道时,反应容器盒掉落到反应容器回收机构中;关闭掉落通道时,反应容器盒能够位于反应容器定位落料机构中;并且,反应容器定位落料机构具有定位部件,推送机构将反应容器盒从反应容器提升机构的顶层推送到反应容器定位落料机构上时,反应容器盒能够与定位部件抵接,保证反应容器盒定位准确,方便抓杯装置16抓取。

可选地,反应容器回收机构包括第一反应容器回收机构及位于第一反应容 器回收机构下方的第二反应容器回收机构,第二反应容器回收机构可与第一反应容器回收机构对接与分离。反应容器自动传输装置17还包括抽屉机构,反应容器存储机构及第二反应容器回收机构设置于抽屉机构上,抽屉机构能够带动反应容器存储机构及第二反应容器回收机构相对于化学发光检测仪抽出与推入。抽屉机构抽出时,反应容器存储机构与反应容器提升机构分离,第二反应容器回收机构与第一反应容器回收机构分离,此时可以向反应容器存储机构中装载反应容器盒,可以取出第二反应容器回收机构中使用后的反应容器盒。抽屉机构推入时,反应容器存储机构与反应容器提升机构对接,第二反应容器回收机构与第一反应容器回收机构对接,反应容器存储机构能够向反应容器提升机构传输反应容器盒,第二反应容器回收机构能够继续回收反应容器盒。具体的,抽屉机构能够沿滑轨滑动,并可通过化学发光检测仪自动控制抽屉机构的抽出与推入;也可采用人工方式将抽屉机构的抽出与推入。

而且,反应容器自动传输装置17位于反应装置13的周侧,抓杯装置16抓取反应容器自动传输装置17中的空的反应容器并转移到反应装置13中,以使反应装置13进行后续操作。这样能够减少抓杯装置16转移反应容器的路径,提高反应容器转移的速度,进而提高化学发光检测仪的运行效率。进一步地,化学发光检测仪还具有新杯抓杯机构161,即抓杯装置16包括新杯抓杯机构161。新杯抓杯机构161对应反应容器自动传输装置17及反应装置13设置,用于将反应容器自动传输装置17中的反应容器转移到反应装置13中。可以理解的是,新杯抓杯机构161能够在反应容器定位落料机构上抓取反应容器盒中的反应容器,并转移到反应装置13中,以进行加样本、加试剂等操作。

作为一种可实施方式,清洗装置14用于去除反应容器中的杂质,以保证测量装置15检测待测物时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具体的,清洗装置14包括清洗转盘、清洗针组件及吸附件。多个反应容器均匀间隔的承载在清洗转盘的外周上。吸附件设置在反应容器的公转轨迹的一侧。清洗转盘转动并带动反应容器绕清洗转盘的中心轴线做公转运动,在吸附件的作用下,待测物能够被吸附在反应容器的侧壁上。当清洗针组件进行清洗时,清洗针组件可以注入清洗液,通过清洗液对反应容器中的混合物进行清洗,清洗完成后,清洗针组件能够将反应 容器中的废液排出。

可以理解的是,清洗针组件的数量可以为一组或多组,以对反应容器中的杂质进行一次清洗、两次清洗、三次清洗甚至更多次清洗,对反应容器中的杂质进行至少一次清洗后,通过清洗针组件最终将废液排出,留下待测物进行测量或进行二次加试剂操作。并且,吸附件采用如磁铁等磁性件吸附待测物,清洗针组件以及清洗转盘采用电机作为动力源,并采用齿轮传动结构和/或同步带传动结构等实现运动的传递。

而且,清洗装置14位于反应装置13的周侧。反应容器在反应装置13与清洗装置14之间转移时,能够减少反应容器转移的路径。化学发光检测仪还具有清洗抓杯机构164,即抓杯装置16还包括清洗抓杯机构164,清洗抓杯机构164对应清洗装置14及反应装置13设置,用于将反应容器在反应装置13与清洗装置14之间转移。也就是说,清洗抓杯机构164能够将反应装置13中温育完成后的反应容器转移到清洗装置14的清洗转盘上;清洗抓杯机构164还能够将清洗完成后需要再次添加试剂的反应容器转移到反应装置13中。

作为一种可实施方式,测量装置15用于对反应容器中的待测物进行检测,以得到样本相应的检测参数。具体的,测量装置15包括底板、内壳、外壳、上盖、测量转盘、驱动机构、第一底物喷头、第二底物喷头、光电倍增管检测组件和吸废液针组件。底板、外壳和上盖围成测量装置15的收容空间,测量转盘、内壳位于收容空间中,底板、外壳、内壳、上盖和测量转盘构成一暗室。测量装置15还具有多个反应容器处理工位,多个反应容器处理工位之间相互隔光密封。在本实用新型中,以反应容器处理工位的数量是四个为例进行说明。四个反应容器处理工位之间相互隔光密封。测量时:

第一反应容器处理工位(反应容器进入工位):反应容器于第一反应容器处理工位处被放入或取出于测量装置15;

第二反应容器处理工位(加入激发底物Ⅰ工位):第一底物喷头设置于第二反应容器处理工位处,以向反应容器加入激发底物Ⅰ;

第三反应容器处理工位(反应容器测量工位):第二底物喷头设置于第三反应容器处理工位处,以向反应容器加入激发底物Ⅱ,光电倍增管检测组件设置 于第三反应容器处理工位处;

第四反应容器处理工位(抽废液工位):吸废液针组件设置于第四反应容器处理工位处以抽取反应容器的废液。

第一反应容器处理工位、第二反应容器处理工位、第三反应容器处理工位及第四反应容器处理工位沿测量转盘自转方向依次排列且相互隔光密封,第一反应容器处理工位和第三反应容器处理工位对角设置,第二反应容器处理工位和第四反应容器处理工位对角设置。底板、内壳、外壳、上盖以及测量转盘的结构设置与各反应容器处理工位处理的功能及其所使用的机构相适配。驱动机构用于驱动测量转盘转动,驱动机构采用电机等作为动力源,并采用齿轮传动动机构等实现动力的传递,以驱动测量转盘转动。

可选地,测量装置15还包括隔光组件,通过隔光组件分隔各反应容器处理工位,以保证隔光性能。进一步地,隔光组件采用隔光板或者其他实现隔光的结构实现隔光处理。

而且,测量装置15位于反应装置13的周侧,并与清洗装置14相邻设置。不同的样本处理的流程存在差别,有的样本在清洗后直接通过测量装置15进行测量,有的样本需要在清洗后再转移到反应装置13中进行二次加试剂等操作,有的样本无需清洗直接进行测量。因此,测量装置15与清洗装置14位于反应装置13的周侧,且测量装置15与清洗装置14相邻设置,这样反应容器在测量装置15、清洗装置14以及反应装置13之间转移时,能够缩短反应容器转移的路径,提高反应容器转移的速度,进而提高化学发光检测仪的运行效率。化学发光检测仪还具有测量抓杯机构165,即抓杯装置16还包括测量抓杯机构165,测量抓杯机构165对应清洗装置14及测量装置15设置,用于将清洗装置14中清洗后的反应容器转移到测量装置15中。也就是说,测量抓杯机构165能够将清洗转盘上对杂质清洗后的反应容器转移到测量装置15的测量转盘上,并通过测量转盘带动反应容器依次转过各反应容器处理工位,以对反应容器中的待测物进行检测,得到样本的检测参数。

作为一种可实施方式,化学发光检测仪还包括混匀装置,用于对反应装置13中添加完样本与试剂的反应容器进行混匀操作,以使混合物充分混合,然后 再进行温育操作。混匀装置位于反应装置13的周侧,这样能够方便混匀装置对反应装置13中的反应容器内的混合物进行混匀操作。具体的,混匀装置包括升降运动机构及混匀机构,混匀机构设置于升降运动机构上。升降运动机构能够使混匀机构做升降运动,使得混匀机构能够与反应容器高度方向的棱边相接触,随后混匀机构能够带动反应容器运动使反应容器被高速地摇晃,保证混合物混合均匀。可以理解的是,升降运动机构为能够进行升降运动的滑轨结构和/或同步带结构等等,混匀机构为能够实现偏心转动的结构,并且,升降运动机构与混匀机构采用电机作为动力源。当然,在本实用新型的其他实施方式中,混匀装置也可采用搅拌杆的形式对反应容器中的混合物搅拌,实现混合物混合均匀。

作为一种可实施方式,反应装置13包括缓冲盘机构131及独立于缓冲盘机构131的反应盘机构,缓冲盘机构131容纳反应容器并执行加样本操作,反应盘机构容纳反应容器并执行加试剂、混匀以及温育操作。空的反应容器被转移到缓冲盘机构131上,随后加样机构121能够将样本转移到缓冲盘机构131上空的反应容器中。加完样本的反应容器能够被转移到反应盘机构上,通过第一移液机构与第二移液机构分别将第一试剂存储机构111与第二试剂存储机构112中的试剂转移到反应盘机构的反应容器中,然后再对反应盘机构执行混匀以及温育操作。而且,化学发光检测仪还具有样本抓杯机构162,即抓杯装置16具有样本抓杯机构162,样本抓杯机构162对应缓冲盘机构131及反应盘机构设置,用于将缓冲盘机构131上的反应容器转移到反应盘机构中。加样机构121将样本添加到缓冲盘机构131的反应容器中后,样本抓杯机构162能够将加完样本的反应容器转移到反应盘机构中,并在反应盘机构中继续执行加试剂、混匀与温育操作。

进一步地,反应盘机构包括独立运行的反应内盘机构133与反应外盘机构132,反应外盘机构132套设于反应内盘机构133的外侧;反应外盘机构132容纳反应容器并执行加试剂与混匀操作,反应内盘机构133容纳反应容器并执行温育操作。缓冲盘机构131上加完样本的反应容器被转移到反应外盘机构132上,随后,第一移液机构与第二移液机构能够将试剂转移到反应外盘机构132上加完样本的反应容器中,随后对加完样本与试剂的反应容器进行混合,使得 混合物混合均匀。混合均匀后的反应容器转移到反应内盘机构133中,并对反应容器中的混合物进行温育,使得样本达到最佳的反应条件,方便化学发光检测仪的发光检测装置检测样本参数。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的反应外盘机构132在其他实施方式中还会承载空的反应容器或者承载具有标定液等溶液的反应容器。在本实施例中,仅以反应外盘机构132承载具有样本的反应容器为例进行说明。

进一步地,反应外盘机构132与反应内盘机构133共轴设置,这样能够减小反应盘机构的体积,进而减小整机体积。当然,在本实用新型的其他实施方式中反应外盘机构132也可独立于反应内盘机构133设置。可选地,缓冲盘机构131独立于反应外盘机构132设置,也可与反应内盘机构133、反应外盘机构132层层套设。化学发光检测仪还具有温育抓杯机构163,即抓杯装置16还包括温育抓杯机构163,温育抓杯机构163对应反应外盘机构132与反应内盘机构133设置,用于将反应容器在反应外盘机构132与反应内盘机构133之间转移。

具体的,缓冲盘机构131包括承载反应容器的缓冲承载盘以及驱动缓冲承载盘转动的缓冲驱动结构,缓冲驱动结构采用电机等作为动力源,并通过同步带传动结构等实现运动的传递,驱动缓冲承载盘转动。反应外盘机构132包括承载反应容器的反应外盘承载盘以及驱动反应外盘承载盘转动的反应外盘驱动结构,反应外盘驱动结构采用电机等作为动力源,并通过同步带传动结构等实现运动的传递,驱动反应外盘承载盘转动。反应内盘机构133包括承载反应容器的反应内盘承载盘以及驱动反应内盘承载盘转动的反应内盘驱动结构,反应内盘驱动结构采用电机等作为动力源,并通过同步带传动结构等实现运动的传递,驱动反应内盘承载盘转动。而且,反应内盘机构133还具有加热结构及保温结构,对反应内盘承载盘中的反应容器进行加热,为反应容器中混合物的反应提供温育环境,保证样本与试剂反应能够正常进行,进而方便后续对样本进行发光检测。

再进一步地,反应外盘机构132具有多个反应工位,包括加杯工位、第一加试剂工位、第二加试剂工位、混匀工位以及温育取杯工位。需要说明的是,加杯工位、加试剂工位、混匀工位以及温育取杯工位围绕反应外盘承载盘设置, 化学发光检测仪的固定位置,加杯工位、加试剂工位、混匀工位以及温育取杯工位不会随着反应外盘承载盘的转动而发生变化。反应外盘驱动结构能够驱动反应外盘承载盘带动反应容器转动到相应的反应工位,并在反应工位执行相应的操作。

加杯工位对应样本抓杯机构162设置,样本抓杯机构162能够将缓冲承载盘中的反应容器在加杯工位放置到反应外盘承载盘中。第一加试剂工位对应第一试剂存储机构111设置,第二加试剂工位对应第二试剂存储机构112设置,第一移液机构在第一试剂存储机构111中吸取试剂,并在第一加试剂工位处将试剂添加到反应容器中,第二移液机构在第二试剂存储机构112中吸取试剂,并在第二加试剂工位处将试剂添加到反应容器中。混匀工位对应混匀装置设置,混匀装置在混匀工位能够将反应外盘承载盘的反应容器中的混合物混匀。温育取杯工位对应温育抓杯机构163设置,温育抓杯机构163能够在温育取杯工位抓取反应外盘承载盘中的反应容器,并转移到反应内盘承载盘中。

可以理解的是,反应外盘承载盘带动其上的反应容器转动相应的工位,使得反应容器在对应的工位被执行相应的操作,如加试剂、混匀与取杯操作;当反应外盘承载盘转动到加杯工位时,样本抓杯机构162将反应容器从缓冲承载盘中转移到反应外盘承载盘中。更进一步地,加杯工位、第一加试剂工位、第二加试剂工位、混匀工位以及温育取杯工位相对于反应外盘承载盘顺序排布。以一个反应容器的运行轨迹说明反应外盘承载盘的运行:样本抓杯机构162在加杯工位处将加完样本的反应容器放置到反应外盘承载盘中;随后,反应外盘承载盘带动反应容器从加杯工位处运动到第一加试剂工位与第二加试剂工位处,第一移液机构与第二移液机构在第一加试剂工位与第二加试剂工位处将试剂添加到反应容器中;添加试剂完成后,反应外盘承载盘带动反应容器从第二加试剂工位处运动到混匀工位处,混匀装置在混匀工位处将反应容器中的混合物混合均匀;混合完成后,反应外盘承载盘带动反应容器从混匀工位运动到温育取杯工位处,温育抓杯机构163在温育取杯工位处将反应容器取出,并转移到反应内盘承载盘中;随后,反应外盘承载盘再回到加杯工位,如此循环往复,实现连续操作。

需要说明的是,化学发光检测仪在实际运行过程中,反应外盘机构132连续运行,反应外盘承载盘运行一个周期后即反应外盘承载盘从一个工位转动到相邻的工位,在加杯工位向反应外盘承载盘添加反应容器的同时,移液机构向在加试剂工位向反应容器中转移试剂,混匀装置在混匀工位将反应容器的混合物混合均匀,同时温育抓杯机构163在温育取杯工位将反应容器转移到反应内盘承载盘中。也就是说,反应外盘承载盘转动一个周期后,在相应的工位同时执行加杯、加试剂、混匀以及取杯操作。

可选地,反应工位还包括清洗放杯工位,清洗放杯工位位于加杯工位与第一加试剂工位之间。反应内盘承载盘温育完成后的样本会被清洗抓杯机构164转移到清洗装置14中进行清洗操作,以清洗掉反应容器中杂质,由于部分样本还需要二次添加试剂进行反应,此时,清洗抓杯机构164能够将清洗装置14中清洗完成后的反应容器在清洗放杯工位转移到反应外盘承载盘中。并且,当反应内盘承载盘中温育后的样本需要直接进行二次甚至多次加试剂操作时,即温育后的反应容器未经过清洗装置14清洗就进行二次或多次加试剂操作,此时,清洗抓杯机构164还能将反应内盘承载盘中温育后的反应容器在清洗放杯工位转移到反应外盘承载盘中,其后续过程和一次加试剂操作的后续过程完全相同,在此不一一赘述。

可选地,反应外盘承载盘相对于化学发光检测仪还具有缓冲工位,缓冲工位位于任意相邻的两个反应工位之间,缓冲工位能够使相邻的两个反应工位及相邻的反应工位与缓冲工位之间的间距相等。可以理解的是,缓冲工位为等待工位,反应外盘承载盘运动到缓冲工位处,不会执行任何操作,这样能够为待执行相应操作贡献出操作时间。

本实施例中,缓冲工位包括第一缓冲工位、第二缓冲工位及第三缓冲工位,且加杯工位、第一缓冲工位、清洗放杯工位、第二缓冲工位、第一加试剂工位、第二加试剂工位、混匀工位、温育取杯工位以及第三缓冲工位按顺时针方向沿反应外盘承载盘的周向方向等间距排列设置。反应外盘驱动结构驱动反应外盘承载盘分别运动到上述反应工位及缓冲工位,并执行相应的操作。需要说明的是,反应外盘驱动结构每驱动反应外盘承载盘转动一次,反应外盘承载盘绕其 圆心转动1/9圈,使得反应外盘承载盘上的反应容器能够分别对应九个工位设置,并通过对应工位的装置执行对应的操作。各工位采用上述设置并配合相应的操作结构后,能够有效的提高反应外盘承载盘的工作效率,使得反应外盘承载盘与其他功能模块如缓冲承载盘、第一移液机构、第二移液机构、反应内盘承载盘之间的处理流程更为顺畅,提高化学发光检测仪的运行效率。

第一试剂存储机构111与第二试剂存储机构112并排设置于反应外盘机构132的周侧,并对应第一加试剂工位与第二加试剂工位设置。当然,当反应内盘机构133与反应外盘机构132为一体时,即为反应盘机构,第一试剂存储机构111与第二试剂存储机构112并排设置于反应盘机构的周侧,以缩短试剂转移的路径。需要说明的是,新杯抓杯机构161、样本抓杯机构162、温育抓杯机构163、清洗抓杯机构164、测量抓杯机构165可以采用抓杯驱动组件、抓杯控制组件及抓杯臂组件等实现反应容器的抓取与转移。可以理解的是,抓杯控制组件可以采用通用的控制系统如控制器等等,抓杯驱动组件可以采用驱动电机配合齿轮传动组件、带传动组件或者链传动组件等实现抓杯臂组件的运动控制,以使抓杯臂组件进行水平与竖直方向的运动,保证抓杯臂组件运动到位并抓取转移反应容器。而且,抓杯臂组件的端部具有抓手,通过抓手抓取反应容器。

作为一种可实施方式,化学发光检测仪还包括样本输送装置19,用于将样本输送至吸样位置;吸样位置位于缓冲盘机构131的周侧并对应加样机构121设置;加样机构121在吸样位置吸取样本并转移到缓冲盘机构131的反应容器中。样本输送装置19用于输送待测样本,实现待测样本的自动化输送,以提高进样效率。而且,样本输送装置19将样本输送到吸样位置,加样机构121在吸样位置处吸取样本并转移到缓冲盘机构131的反应容器中,这样能够缩短样本转移的距离,提高样本转移效率。

具体的,样本输送装置19包括样本存储机构191及与样本存储机构191可拆卸连接的样本输送机构192,样本存储机构191中存储多个装载有样本的样本架,样本存储机构191将样本架转运至样本输送机构192中,并由样本输送机构192输送至吸样位置。样本输送装置19还包括样本转移机构,样本转移机构能够使样本存储机构191中的样本架转移到样本输送机构192中。样本存储机 构191具有输料口,通过输料口将样本架转移到样本转移机构上,并通过样本转移机构将样本架传输到样本输送机构192上。样本输送机构192包括轨道组件及变轨结构,样本转移机构能够与轨道组件的传输通道对接,以使得轨道组件将样本输送到吸样位置。轨道组件采用同步带结构等实现样本架的输送。变轨结构能够使得样本架在轨道组件的多个传输通道之间转移。可选地,样本转移机构包括摆渡小车,通过摆渡小车实现样本存储机构191与传输通道连通。当然,样本转移机构还可为转移轨道或者抓取结构等能够实现样本架转移的结构。而且,在本实用新型的其他实施方式中,样本输送装置19也可采用样本盘的方式实现样本的输送。

样本输送装置19传输样本时,操作人员手动将装有待测样本的样本架摆放到样本存储机构191中;样本存储机构191通过支撑件以及悬挂件等连接结构安装在化学发光检测仪的仪器主体上。摆渡小车选取待测样本架并将样本架运载至样本输送机构192的轨道组件的传输通道中,通过轨道组件将样本架输送到吸样位置。待加样机构121取样完成后,变轨结构改变取样完毕的样本架的传输通道,以将取样完毕的样本架传输到样本输送结构的输入端,并通过摆渡小车将取样完毕的样本架运送到样本存储机构191中,操作人员回收样本存储机构191中取样完毕的样本架。

当多台化学发光检测仪拼接使用时,样本输送机构192的输入端能够与样本存储机构191对接,或者与另一化学发光检测仪的样本输送机构192的输出端对接。样本输送机构192的输出端能够与再一化学发光检测仪的样本输送机构192的输入端对接。也就是说,通过一台化学发光检测仪的样本存储机构191为多台化学发光检测仪的样本输送机构192传输样本,实现流水线操作。以三台化学发光检测仪拼接为例进行说明。第一台化学发光检测仪的样本输送机构192的输入端与样本存储机构191对接,第一台化学发光检测仪的样本输送机构192的输出端与第二台样本输送机构192的输入端对接,第二台样本输送机构192的输出端与第三台样本输送机构192的输入端对接。通过第一台化学发光检测仪的样本存储机构191为三台化学发光检测仪输送样本。

作为一种可实施方式,加样机构121包括直线滑台、加样模块和旋转悬臂, 加样模块用来进行加样。加样模块上一般会设置吸液头,以进行取样。本实用新型中,加样模块为ADP模块。ADP模块:即air-displacement pipetting module,中文名为:气动移液模块。在其它实施例中,加样模块也可以为主要由钢针、液路和柱塞泵组成的取样模块。加样模块安装在旋转悬臂上,通过旋转悬臂来支撑住加样模块,同时带动加样模块绕旋转悬臂的转动中心转动。旋转悬臂滑动安装在直线滑台上,通过直线滑台来驱动旋转悬臂直线移动。具体的,直线滑台为滑轨滑块结构和/或同步带结构等,以带动旋转悬臂做直线运动。这样,直线滑台与旋转悬臂配合使得加样模块在吸样位置吸取样本后,并转移到缓冲盘机构131的反应容器20中。

由于加样模块上的吸液头为一次性耗材,为保证转移样本的连续性,需要自动传输吸液头。因此,化学发光检测仪还包括耗材盒加载装置18,用于自动传输装载吸液头的耗材存储盒,且耗材盒加载装置18还能将耗材存储盒输送至装载位置;加样机构121在装载位置装载吸液头,并通过吸液头转移样本。耗材存储盒中装满吸液头。耗材盒加载装置18包括耗材盒收容仓、耗材盒缓冲仓、耗材盒传送机构和耗材盒夹取机构。耗材盒传送机构采用同步带结构等实现水平与竖直方向的运动,以使得耗材存储盒能被传输到装载位置。耗材盒夹取机构能够将耗材存储盒在耗材盒收容仓、耗材盒缓冲仓以及耗材盒传送机构之间传送。在本实施例中,吸液头为TIP头,TIP头为取样用的一次性吸头。

操作人员手动在耗材盒收容仓中放有装满吸液头的耗材存储盒,耗材盒缓冲仓上的两个缓冲框空置。耗材盒夹取机构夹取一个耗材盒收容仓中的耗材存储盒放置在耗材盒传送机构的运载框上,运载框运送耗材存储盒至装载位置,装载位置能够对耗材存储盒进行装载定位,使得加样机构121的加样模块在装载位置进行吸液头装载。耗材盒夹取机构夹取一个耗材存储盒放置运载框上后,再从耗材盒收容仓中抓取一个耗材存储盒放置在耗材盒缓冲仓的第一个缓冲框中。待装载位置的耗材存储盒中的吸液头用完之后,运载框运送空的耗材存储盒返回,耗材盒夹取机构夹取空的耗材存储盒放置在耗材盒缓冲仓上的第二个缓冲框中。空的耗材存储盒放置在耗材盒缓冲仓上的第二个缓冲框中后,耗材盒夹取机构夹取第一个缓冲框中的耗材存储盒放置在运载框上,运载框运送耗 材存储盒。耗材盒夹取机构夹取第二个缓冲框中的空的耗材存储盒放置在耗材盒收容仓上。耗材盒夹取机构夹取从耗材盒收容仓中夹取一个新的装满吸液头的耗材存储盒放置在耗材盒缓冲仓的第一个缓冲框中。重复以上动作,实现耗材存储盒的连续装载。可以理解的是,当空的耗材存储盒装满整个耗材盒收容仓时,可以直接抽出耗材盒收容仓,用户取走空的耗材存储盒,并在耗材盒收容仓内装载新的耗材存储盒。装载完成后,再将耗材盒收容仓推入,耗材盒夹取机构再夹取耗材存储盒,并重复执行上述操作。由于设置两个缓冲框,抽出耗材盒收容仓后,仪器内部还能实现耗材存储盒的装载与回收,从而实现连续加载。

进一步地,耗材盒加载装置18位于反应容器自动传输装置17远离的缓冲盘机构131的周侧,并对应加样机构121设置。这样能够缩短耗材存储盒的传输路径,提高传输效率;而且,还能减少占用的空间,以减小化学发光检测仪的整机体积。

作为一种可实施方式,化学发光检测仪还包括底座10,底座10具有承载平台,反应装置13、测量装置15、清洗装置14、分注装置12及试剂存储装置11均设置于底座10的承载平台上。试剂存储装置11、耗材盒加载装置18、样本输送装置19的样本输送机构192与样本存储机构191分别围设于承载平台的四周,且位于承载平台的边缘位置。反应容器自动传输装置17位于耗材盒加载装置18与反应装置12的缓冲盘机构131之间。如图1所示,试剂存储装置11的第一试剂存储机构111与第二试剂存储机构112位于承载平台前侧的边缘位置,耗材盒加载装置18位于承载平台左侧的边缘位置,样本存储机构191位于承载平台右侧的边缘位置,样本输送机构192位于承载平台后侧的边缘位置。反应盘机构位于承载平台的中部区域,缓冲盘机构131、反应容器自动传输装置17、测量装置15及清洗装置14围设于反应盘机构的周侧;加样机构121位于缓冲盘机构131及样本输送机构192之间;混匀装置设置于反应外盘机构132上,并对应混匀工位设置。由于样本存储机构191的主要操作面在右侧,操作人员从右侧向样本存储机构191装载样本架,摆渡小车从样本存储机构191中取出样本架,并送入仪器后侧的样本输送机构192中,将样本架输送到吸样位置, 由加样机构121吸取样本。吸取完成后,样本架再由样本输送机构192经摆渡小车送回样本存储机构191中,由操作人员取出。

进一步地,化学发光检测仪还包括控制装置及液路装置;控制装置与反应装置13、测量装置15、清洗装置14、分注装置12及试剂存储装置11电连接,液路装置与分注装置12连接;底座10还具有容置空间,容置空间位于承载平台的下方,控制装置及液路装置设置于容置空间中。控制装载用来实现化学发光检测仪的各个零部件的自动控制,以使得各个零部件能够实现自动化操作,提高工作效率。液路装置与移液机构122及清洗装置14的主清洗机构和副清洗机构连通,为移液机构122与主清洗机构和副清洗机构提供清洗液或者排出废液。

而且,反应容器自动传输装置17上部分位于承载平台的上方,下部分位于承载平台的下方即容置空间中。具体的,抽屉机构、反应容器存储机构以及第二反应容器回收机构设置于容置空间中,反应容器提升机构及第一反应容器回收机构位于承载平台上方。当抽屉机构抽出时,在向反应容器存储机构装载反应容器盒以及在第二反应容器回收机构中回收反应容器盒的同时,反应容器提升机构及第一反应容器回收机构仍能够实现反应容器盒的加载与回收,实现反应容器盒的连续加载与连续回收,使得仪器能够正常运行。承载平台能够支撑反应容器提升机构及第一反应容器回收机构,方便抽屉机构抽出时的分离操作;容置空间还能收容抽屉机构、反应容器存储机构以及第二反应容器回收机构,使得空间合理利用,以保证整机体积。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化学发光检测仪的检测方法,该检测方法基于上述实施例中的化学发光检测仪。检测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加样本步骤;将样本转移到反应容器中;

加试剂步骤;将试剂转移到反应容器中;

混匀步骤;将反应容器中的混合物混合均匀;

温育步骤;对反应容器中混合均匀的混合物进行温育操作;

分离清洗步骤;去除温育后的反应容器中的杂质;

测量步骤;对清洗后的反应容器中的待测物进行检测。

本实用新型的化学发光检测仪在对样本检测时,反应容器自动传输装置17将反应容器盒传输到反应容器定位落料机构中,耗材盒加载装置18将耗材存储盒输送到装载位置。样本输送装置19将样本架在样本存储机构191中通过样本输送机构192传输到吸样位置。由新杯抓杯机构161将反应容器盒中的反应容器转移到缓冲盘机构131中以备使用。加样机构121的加样模块装载一个新的TIP头,并在吸样位置吸取样本转移到缓冲盘机构131的一个或者多个反应容器中。样本抓杯机构162将缓冲盘机构131中的反应容器转移到反应外盘机构132中;反应外盘承载盘带动反应容器运动到加试剂工位,移液机构122吸取试剂存储机构中的试剂并在加试剂工位转移到反应容器中;反应外盘承载盘带动反应容器运动到混匀工位,混匀装置带动反应容器以固定频率振动,以混匀反应容器中的混合物。混匀后的反应容器由温育抓杯机构163转移到反应内盘机构133中进行温育操作,使得样本与试剂充分反应。温育完成后的反应容器由清洗抓杯机构164转移到清洗装置14中进行清洗操作,以去除反应容器中的杂质。清洗后的反应容器由测量抓杯机构165转移到测量装置15中进行测量操作,对清洗后的反应容器中的待测物进行检测。

检测方法包括样本测试方法及系统测试方法,上述检测方法说明的是样本测试方法,下面对系统测试方法进行说明。系统测试分为背景测量及光检查测量。化学发光检测仪在进行背景测量时,向清洗装置14中送入空的反应容器,经过清洗后,由测量抓杯机构165转移到测量装置15中,测量装置15对反应容器加注底物液,测量背景发光值。化学发光检测仪在进行光检查测量时,在反应装置13中向反应容器中加入定量的携带有发光标记物的复合物,不经过清洗直接转移到测量装置15中,测量装置15对反应容器加注底物液,测量其发光值。

进一步地,检测方法还包括如下步骤:

在分离清洗步骤之前,重复执行至少一个循环的加试剂步骤、混匀步骤及温育步骤;和/或

在测量步骤之前,重复执行至少一个循环的加试剂步骤、混匀步骤、温育步骤及分离清洗步骤。

需要说明的是,化学发光检测仪在对样本进行检测时,根据试剂添加次数,分为一步法、两步法、三步法、四步法。一步法即添加一次试剂,两步法即添加两次试剂,三步法即添加三次试剂,四步法即添加四次试剂。每次添加试剂后都需要进行温育操作,而且,在温育操作之前,可以进行混匀操作,也可不进行混匀操作。

并且,相邻的两次添加试剂之间可以进行清洗操作,也可以不进行清洗操作;当进行清洗操作时,则由清洗抓杯机构164将反应容器从反应内盘机构133转移到清洗装置14中进行清洗,清洗完成后,再由清洗抓杯机构164将反应容器从清洗装置14中转移到反应外盘机构132的清洗放杯工位进行后续的加试剂操作;当不进行清洗操作时,清洗抓杯机构164直接将反应内盘机构133中的反应容器转移到反应外盘机构132的清洗放杯工位进行后续的加试剂操作。并且,测量装置15对反应容器中的待测物进行检测前,必须通过清洗装置14进行分离清洗操作,以去除反应容器中的杂质,保证测量装置15检测结果准确可靠。

另外,部分样本在检测时还需要添加前处理剂,以保证样本检测结果的准确性。这里的前处理剂是指在正式添加试剂之前的所添加的液体、固体或混合物等等。因此,检测方法还包括如下步骤:在加试剂步骤之前,将前处理剂转移到反应容器中。也就是说,检测方法还包括加前处理剂步骤,并且,前处理剂存储于试剂存储机构中,加前处理剂操作由移液机构122实现。移液机构122向反应容器中转移前处理剂后,反应外盘机构132带动反应容器转动一圈后再执行加试剂操作以及后续相应的操作。需要说明的是,反应外盘机构132带动加完前处理剂的反应容器在转动一圈的过程中,不进行混匀步骤和温育步骤。

在本实用新型中,仅以三步法为例说明上述样本检测过程。一种情况为:向反应容器中添加样本后,重复且顺序执行加试剂步骤、混匀步骤及温育步骤三次后,对反应容器中的杂质进行分离清洗操作,然后再对反应容器中的待测物进行测量操作。另一种情况为:向反应容器中添加样本后,重复且顺序执行加试剂步骤、混匀步骤、温育步骤及分离清洗步骤三次,然后再对反应容器中的待测物进行测量操作。再一种情况为:向反应容器中添加样本后,顺序执行 加试剂步骤、混匀步骤及温育步骤后,重复且顺序执行加试剂步骤、混匀步骤、温育步骤及分离清洗步骤两次,然后再对反应容器中的待测物进行测量操作。

再进一步地,在测量步骤之前,分离清洗步骤对温育后的反应容器中的杂质进行至少一次分离清洗操作。

也就是说,化学发光检测仪在对样本检测时,在测量步骤之前可以对反应容器中的杂质进行一次清洗、两次清洗甚至更多次清洗,这样能够保证反应容器中的杂质清洗干净,进而保证测量装置15测量准确。可以理解的是,上面说的两次清洗是指连续清洗两次。在测量步骤之前连续清洗两次,当然,也可清洗一次。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的记载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