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盐在检测三聚氰胺和/或三聚氰酸中的应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127858发布日期:2018-11-30 23:58阅读:598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医学、食品或环境检验与测定
技术领域
,特别涉及铜盐在检测三聚氰胺和/或三聚氰酸中的应用。
背景技术
三聚氰胺(英文:melamine,化学式:c3n3(nh2)3),俗称密胺、蛋白精,iupac命名为"1,3,5-三嗪-2,4,6-三胺",是一种三嗪类含氮杂环有机化合物,被用作化工原料。由于三聚氰胺的含氮量能达到66%,常被不法商家添加到食品或饲料中,以便抬高产品的蛋白质含量,对消费者带来恶劣的影响。因此,中国国家食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在2008年9月13日指出,三聚氰胺属于化工原料,是不允许添加到食品中的。目前检测三聚氰胺的方法有气相色谱—质谱法、超高效液相色谱—电喷雾串联质谱法、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高效液相色谱—二极管阵列法、高效液相色谱法、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质谱联用、固相萃取与高效液相色谱联用、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一,酶分析法等方法。这些测试成本高昂,测试速度较慢。技术实现要素:本发明的首要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点与不足,提供铜盐在检测三聚氰胺和/或三聚氰酸中的应用。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检测三聚氰胺和/或三聚氰酸的方法。本发明的目的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铜盐在检测三聚氰胺和/或三聚氰酸中的应用。该技术方案是基于本发明发明人发现:铜盐溶液在无三聚氰酸时在一定条件下生成氧化铜纳米颗粒,引起溶液颜色变化;铜盐溶液在不同浓度的三聚氰酸存在时,在一定条件下生产不同浓度氧化铜纳米颗粒或不生成氧化铜纳米颗粒,溶液颜色变化随三聚氰酸浓度的不同而呈现不同的颜色。利用颜色的变化可以定性或半定量检测三聚氰胺或三聚氰酸的含量,利用紫外可见分光计可以定量检测三聚氰胺或三聚氰酸的含量。所述的铜盐指的是可溶性铜盐,优选为硫酸铜、醋酸铜、氯化铜和硝酸铜中的一种或至少两种。铜盐在检测三聚氰胺和/或三聚氰酸中的应用,包括对三聚氰胺和/或三聚氰酸进行定性检测和定量检测。当进行所述的定性检测时,包括如下步骤:(1-1)当只检测待测样品是否含三聚氰酸时,步骤如下:(a)将待测样品配制成不同浓度的溶液,接着加入铜盐溶液,得到反应体系,在一定的ph和温度条件下反应一段时间;(b)当配制的所有不同浓度的溶液出现棕色或棕黄色时,初步判断待测样品溶液中不含有三聚氰酸;当存在有的浓度的溶液保持呈现淡蓝色或蓝绿色时,表明待测样品溶液中含有三聚氰酸;(1-2)当只检测待测样品是否含三聚氰酸和三聚氰胺时,步骤如下:①待测样品的处理:(a)取一部分待测样品,配制成不同浓度的待测样品溶液;(b)将一部分待测样品溶液和强酸混合,进行水解反应;然后加入强碱反应,得到处理液;将处理液进行一定梯度的稀释,为不同浓度的处理液;②检测:(a)在不同浓度的待测样品溶液中分别加入铜盐溶液,得到反应体系,在一定的ph和温度条件下反应一段时间,得到一系列的反应液a;(b)在不同浓度的处理液中分别加入铜盐溶液,得到反应体系,在一定的ph和温度条件下反应一段时间,得到一系列的反应液b;③结果的判定:(a)当所有的反应液a和所有的反应液b出现棕色或棕黄色时,初步判断待测样品溶液中不含有三聚氰酸和三聚氰胺;(b)当所有的反应液a出现棕色或棕黄色时,一系列的反应液b中存在有的浓度的反应液b呈现蓝绿色或蓝绿色时,初步判断样品溶液中只含有三聚氰胺;(c)当存在有的浓度的反应液a和有的浓度的反应液b呈现蓝绿色或蓝绿色时,情况具体如下:(a)当含相同质量待测物质的反应液a和反应液b在400nm处的吸光值相同,初步判断待测样品只含三聚氰酸,不含三聚氰胺;(b)当含相同质量待测物质的反应液a和反应液b在400nm处的吸光值为反应液a>反应液b,初步判断待测样品中含三聚氰胺和三聚氰酸。步骤(1-1)(a)中:所述的配制的溶剂为水或缓冲溶液。所述的缓冲溶液优选为枸橼酸-磷酸氢二钠缓冲液,氨-氯化铵缓冲液、醋酸-醋酸钠缓冲液、磷酸盐缓冲溶液、tris-hcl缓冲溶液或hepes缓冲溶液。所述的缓冲溶液的浓度优选为0.1mm~1m,可以是0.1mm、0.5mm、1mm、5mm、10mm、100mm、1000mm;更优选为10~100mm。所述的铜盐在所述的反应体系中的浓度为0.1mm~10mm,可以是0.1mm、0.5mm、0.75mm、1mm、5mm、10mm;优选为0.5~1mm;更优选为0.75mm。这是依据实施例进行换算的1.5×10÷20=0.75mm所述的ph为3~10,可以是3、4、5、6、7、8、9、10;优选为6~8。所述的温度为40~100℃,可以是40℃、50℃、60℃、70℃、80℃、90℃、100℃;优选为60~100℃。所述的时间为1min~2h,可以是1min、10min、30min、50min、1h、1.5h、2h;优选为5min~1h。步骤(1-2)①(a)中:所述的配制的溶剂为水或缓冲溶液。所述的缓冲溶液优选为枸橼酸-磷酸氢二钠缓冲液,氨-氯化铵缓冲液、醋酸-醋酸钠缓冲液、磷酸盐缓冲溶液、tris-hcl缓冲溶液或hepes缓冲溶液。所述的缓冲溶液的浓度优选为10~100mm。步骤(1-2)①(b)中:所述的强酸优选为盐酸、硫酸、磷酸和硝酸中的一种或至少两种。所述的强酸的浓度优选为10m。所述的强酸的用量优选为按其在水解反应体系中的浓度为0.8~1.2m计算;优选为按其在水解反应体系中的浓度为1m计算。所述的水解反应的条件优选为90~100℃加热30min~2h;优选为100℃加热60min。所述的强碱优选为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钾中的一种或两种。所述的强碱的用量优选为按强碱氢氧根摩尔数:强酸的氢根离子摩尔数=1:1计算。所述的稀释所用到的溶剂为水或缓冲溶液。所述的缓冲溶液优选为枸橼酸-磷酸氢二钠缓冲液,氨-氯化铵缓冲液、醋酸-醋酸钠缓冲液、磷酸盐缓冲溶液、tris-hcl缓冲溶液或hepes缓冲溶液。所述的缓冲溶液的浓度优选为0.1mm~1m,可以是0.1mm、0.5mm、1mm、5mm、10mm、100mm、1000mm;更优选为10~100mm。步骤(1-2)②中:所述的铜盐在所述的反应体系中的浓度为0.1mm~10mm,可以是0.1mm、0.5mm、0.75mm、1mm、5mm、10mm;优选为0.5~1mm;更优选为0.75mm。所述的ph为3~10,可以是3、4、5、6、7、8、9、10;优选为6~8。所述的温度为40~100℃,可以是40℃、50℃、60℃、70℃、80℃、90℃、100℃;优选为60~100℃。所述的时间为1min~2h,可以是1min、10min、30min、50min、1h、1.5h、2h;优选为5min~1h。当进行所述的定量检测时,包括如下步骤:(2-1)当只检测待测样品中三聚氰酸的含量时,步骤如下:(a)配制不同浓度的三聚氰酸标准溶液,加入铜盐溶液,得到反应体系,在一定的ph和温度条件下反应一段时间,在400nm处进行吸光值的测定,绘制标准曲线;(b)在待测样品溶液中加入铜盐溶液,得到反应体系,在一定的ph和温度条件下反应一段时间;然后在400nm处进行吸光值的测定,依据标准曲线得到待测样品中三聚氰酸的含量;(2-2)当待测样品中只含有三聚氰胺,检测待测样品中三聚氰胺的步骤如下:(a)将不同浓度的三聚氰胺和强酸混合,进行水解反应;然后加入强碱反应,得到三聚氰胺处理液;在三聚氰胺处理液中加入铜盐溶液,得到反应体系,在一定的ph和温度条件下反应一段时间;然后在400nm处进行吸光值的测定,绘制标准曲线;(b)将待测样品溶液和强酸混合,进行水解反应;然后加入强碱反应,得到待测样品处理液;在待测样品处理液中加入铜盐溶液,得到反应体系,在一定的ph和温度条件下反应一段时间;然后在400nm处进行吸光值的测定,依据标准曲线得到待测样品中三聚氰胺的含量;(2-3)当待测样品含有三聚氰胺和三聚氰酸时,检测待测样品中三聚氰胺和三聚氰酸的步骤如下:(a)依据步骤(2-1),得到三聚氰酸的含量;(b)依据步骤(2-2),得到三聚氰酸和三聚氰胺的总含量;(c)三聚氰胺的含量=三聚氰酸和三聚氰胺的总含量-三聚氰酸的含量。步骤(2-1)(a)中:所述的配制的溶剂为水或缓冲溶液。所述的缓冲溶液优选为枸橼酸-磷酸氢二钠缓冲液,氨-氯化铵缓冲液、醋酸-醋酸钠缓冲液、磷酸盐缓冲溶液、tris-hcl缓冲溶液或hepes缓冲溶液。所述的缓冲溶液的浓度优选为0.1mm~1m,可以是0.1mm、0.5mm、1mm、5mm、10mm、100mm、1000mm;更优选为10~100mm。步骤(2-1)(b)中:所述的待测样品需加入溶剂进行溶解和稀释时,溶剂为水或缓冲溶液。所述的缓冲溶液优选为枸橼酸-磷酸氢二钠缓冲液,氨-氯化铵缓冲液、醋酸-醋酸钠缓冲液、磷酸盐缓冲溶液、tris-hcl缓冲溶液或hepes缓冲溶液。所述的缓冲溶液的浓度优选为0.1mm~1m,可以是0.1mm、0.5mm、1mm、5mm、10mm、100mm、1000mm;更优选为10~100mm。步骤(2-1)中:所述的铜盐在所述的反应体系中的浓度为0.1mm~10mm,可以是0.1mm、0.5mm、0.75mm、1mm、5mm、10mm;优选为0.5~1mm;更优选为0.75mm。所述的ph为3~10,可以是3、4、5、6、7、8、9、10;优选为6~8。所述的温度为40~100℃,可以是40℃、50℃、60℃、70℃、80℃、90℃、100℃;优选为60~100℃。所述的时间为1min~2h,可以是1min、10min、30min、50min、1h、1.5h、2h;优选为5min~1h。步骤(2-2)中:所述的强酸优选为盐酸、硫酸、磷酸和硝酸中的一种或至少两种。所述的强酸的浓度优选为10m。所述的强酸的用量优选为按其在水解反应体系中的浓度为0.8~1.2m计算;优选为按其在水解反应体系中的浓度为1m计算。所述的水解反应的条件优选为90~100℃加热30min~2h;优选为100℃加热60min。所述的强碱优选为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钾中的一种或两种。所述的强碱的用量优选为按强碱氢氧根摩尔数:强酸的氢根离子摩尔数=1:1计算。所述的铜盐在所述的反应体系中的浓度为0.1mm~10mm,可以是0.1mm、0.5mm、0.75mm、1mm、5mm、10mm;优选为0.5~1mm;更优选为0.75mm。所述的ph为3~10,可以是3、4、5、6、7、8、9、10;优选为6~8。所述的温度为40~100℃,可以是40℃、50℃、60℃、70℃、80℃、90℃、100℃;优选为60~100℃。所述的时间为1min~2h,可以是1min、10min、30min、50min、1h、1.5h、2h;优选为5min~1h。步骤(2-2)(b)中:所述的待测样品需加入溶剂进行溶解和稀释时,溶剂为水或缓冲溶液。所述的缓冲溶液优选为枸橼酸-磷酸氢二钠缓冲液,氨-氯化铵缓冲液、醋酸-醋酸钠缓冲液、磷酸盐缓冲溶液、tris-hcl缓冲溶液或hepes缓冲溶液。所述的缓冲溶液的浓度优选为0.1mm~1m,可以是0.1mm、0.5mm、1mm、5mm、10mm、100mm、1000mm;更优选为10~100mm。一种检测三聚氰胺和/或三聚氰酸的方法,是依据上述铜盐在检测三聚氰胺和/或三聚氰酸中的应用,提出的又一方案,包括如下步骤:(3-1)进行定性检测时:(3-1-1)当只检测待测样品是否含三聚氰酸时,步骤如下:(a)将待测样品配制成不同浓度的溶液,接着加入铜盐溶液,得到反应体系,在一定的ph和温度条件下反应一段时间;(b)当配制的所有不同浓度的溶液出现棕色或棕黄色时,初步判断待测样品溶液中不含有三聚氰酸;当存在有的浓度的溶液呈现淡蓝色或蓝绿色时,表明待测样品溶液中含有三聚氰酸;(3-1-2)当只检测待测样品是否含三聚氰酸和三聚氰胺时,步骤如下:①待测样品的处理:(a)取一部分待测样品,配制成不同浓度的待测样品溶液;(b)将一部分待测样品溶液和强酸混合,进行水解反应;然后加入强碱反应,得到处理液;将处理液进行一定梯度的稀酸,为不同浓度的处理液;②检测:(a)在不同浓度的待测样品溶液中分别加入铜盐溶液,得到反应体系,在一定的ph和温度条件下反应一段时间,得到一系列的反应液a;(b)在不同浓度的处理液中分别加入铜盐溶液,得到反应体系,在一定的ph和温度条件下反应一段时间,得到一系列的反应液b;③结果的判定:(a)当所有的反应液a和所有的反应液b出现棕色或棕黄色时,初步判断待测样品溶液中不含有三聚氰酸和三聚氰胺;(b)当所有的反应液a出现棕色或棕黄色时,一系列的反应液b中存在有的浓度的反应液b呈现淡蓝色或蓝绿色时,初步判断样品溶液中只含有三聚氰胺;(c)当存在有的浓度的反应液a和有的浓度的反应液b呈现淡蓝色或蓝绿色时,情况具体如下:(a)当含相同质量待测物质的反应液a和反应液b在400nm处的吸光值相同,初步判断待测样品只含三聚氰酸,不含三聚氰胺;(b)当含相同质量待测物质的反应液a和反应液b在400nm处的吸光值为反应液a>反应液b,初步判断待测样品中含三聚氰胺和三聚氰酸;(3-2)当进行所述的定量检测时,包括如下步骤:(3-2-1)当只检测待测样品中三聚氰酸的含量时,步骤如下:(a)制备不同浓度的三聚氰酸标准溶液,加入铜盐溶液,得到反应体系,在一定的ph和温度条件下反应一段时间,在400nm处进行吸光值的测定,绘制标准曲线;(b)在待测样品溶液中加入铜盐溶液,得到反应体系,在一定的ph和温度条件下反应一段时间;然后在400nm处进行吸光值的测定,依据标准曲线得到待测样品中三聚氰酸的含量;(3-2-2)当待测样品中只含有三聚氰胺,检测待测样品中三聚氰胺的步骤如下:(a)将不同浓度的三聚氰胺和强酸混合,进行水解反应;然后加入强碱反应,得到三聚氰胺处理液;在三聚氰胺处理液中加入铜盐溶液,得到反应体系,在一定的ph和温度条件下反应一段时间;然后在400nm处进行吸光值的测定,绘制标准曲线;(b)将待测样品和强酸混合,进行水解反应;然后加入强碱反应,得到待测样品处理液;在待测样品处理液中加入铜盐溶液,得到反应体系,在一定的ph和温度条件下反应一段时间;然后在400nm处进行吸光值的测定,依据标准曲线得到待测样品中三聚氰胺的含量;(3-2-3)当待测样品含有三聚氰胺和三聚氰酸时,检测待测样品中三聚氰胺和三聚氰酸的步骤如下::(a)依据步骤(3-2-1),得到三聚氰酸的含量;(b)依据步骤(3-2-2),得到三聚氰酸和三聚氰胺的总含量;(c)三聚氰胺的含量=三聚氰酸和三聚氰胺的总含量-三聚氰酸的含量。步骤(3-1-1)(a)中:所述的配制的溶剂为水或缓冲溶液。所述的缓冲溶液优选为枸橼酸-磷酸氢二钠缓冲液,氨-氯化铵缓冲液、醋酸-醋酸钠缓冲液、磷酸盐缓冲溶液、tris-hcl缓冲溶液或hepes缓冲溶液。所述的缓冲溶液的浓度优选为0.1mm~1m,可以是0.1mm、0.5mm、1mm、5mm、10mm、100mm、1000mm;更优选为10~100mm。所述的铜盐在所述的反应体系中的浓度为0.1mm~10mm,可以是0.1mm、0.5mm、0.75mm、1mm、5mm、10mm;优选为0.5~1mm;更优选为0.75mm。所述的ph为3~10,可以是3、4、5、6、7、8、9、10;优选为6~8。所述的温度为40~100℃,可以是40℃、50℃、60℃、70℃、80℃、90℃、100℃;优选为60~100℃。所述的时间为1min~2h,可以是1min、10min、30min、50min、1h、1.5h、2h;优选为5min~1h。步骤(3-1-2)①(a)中:所述的配制的溶剂为水或缓冲溶液。所述的缓冲溶液优选为枸橼酸-磷酸氢二钠缓冲液,氨-氯化铵缓冲液、醋酸-醋酸钠缓冲液、磷酸盐缓冲溶液、tris-hcl缓冲溶液或hepes缓冲溶液。所述的缓冲溶液的浓度优选为0.1mm~1m,可以是0.1mm、0.5mm、1mm、5mm、10mm、100mm、1000mm;更优选为10~100mm。步骤(3-1-2)①(b)中:所述的强酸优选为盐酸、硫酸、磷酸和硝酸中的一种或至少两种。所述的强酸的浓度优选为10m。所述的强酸的用量优选为按其在水解反应体系中的浓度为0.8~1.2m计算;优选为按其在水解反应体系中的浓度为1m计算。所述的水解反应的条件优选为90~100℃加热30min~2h;优选为100℃加热60min。所述的强碱优选为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钾中的一种或两种。所述的强碱的用量优选为按强碱氢氧根摩尔数:强酸的氢根离子摩尔数=1:1计算。所述的稀释所用到的溶剂为水或缓冲溶液。所述的缓冲溶液优选为枸橼酸-磷酸氢二钠缓冲液,氨-氯化铵缓冲液、醋酸-醋酸钠缓冲液、磷酸盐缓冲溶液、tris-hcl缓冲溶液或hepes缓冲溶液。所述的缓冲溶液的浓度优选为0.1mm~1m,可以是0.1mm、0.5mm、1mm、5mm、10mm、100mm、1000mm;更优选为10~100mm。步骤(3-1-2)②中:所述的铜盐在所述的反应体系中的浓度为0.1mm~10mm,可以是0.1mm、0.5mm、0.75mm、1mm、5mm、10mm;优选为0.5~1mm;更优选为0.75mm。所述的ph为3~10,可以是3、4、5、6、7、8、9、10;优选为6~8。所述的温度为40~100℃,可以是40℃、50℃、60℃、70℃、80℃、90℃、100℃;优选为60~100℃。所述的时间为1min~2h,可以是1min、10min、30min、50min、1h、1.5h、2h;优选为5min~1h。步骤(3-2-1)(a)中:所述的配制的溶剂为水或缓冲溶液。所述的缓冲溶液优选为枸橼酸-磷酸氢二钠缓冲液,氨-氯化铵缓冲液、醋酸-醋酸钠缓冲液、磷酸盐缓冲溶液、tris-hcl缓冲溶液或hepes缓冲溶液。所述的缓冲溶液的浓度优选为0.1mm~1m,可以是0.1mm、0.5mm、1mm、5mm、10mm、100mm、1000mm;更优选为10~100mm。步骤(3-2-1)(b)中:所述的待测样品需加入溶剂进行溶解和稀释时,溶剂为水或缓冲溶液。所述的缓冲溶液优选为枸橼酸-磷酸氢二钠缓冲液,氨-氯化铵缓冲液、醋酸-醋酸钠缓冲液、磷酸盐缓冲溶液、tris-hcl缓冲溶液或hepes缓冲溶液。所述的缓冲溶液的浓度优选为0.1mm~1m,可以是0.1mm、0.5mm、1mm、5mm、10mm、100mm、1000mm;更优选为10~100mm。步骤(3-2-1)中:所述的铜盐在所述的反应体系中的浓度为0.1mm~10mm,可以是0.1mm、0.5mm、0.75mm、1mm、5mm、10mm;优选为0.5~1mm;更优选为0.75mm。所述的ph为3~10,可以是3、4、5、6、7、8、9、10;优选为6~8。所述的温度为40~100℃,可以是40℃、50℃、60℃、70℃、80℃、90℃、100℃;优选为60~100℃。所述的时间为1min~2h,可以是1min、10min、30min、50min、1h、1.5h、2h;优选为5min~1h。步骤(3-2-2)中:所述的强酸优选为盐酸、硫酸、磷酸和硝酸中的一种或至少两种。所述的强酸的浓度优选为10m。所述的强酸的用量优选为按其在水解反应体系中的浓度为0.8~1.2m计算;优选为按其在水解反应体系中的浓度为1m计算。所述的水解反应的条件优选为90~100℃加热30min~2h;优选为100℃加热60min。所述的强碱优选为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钾中的一种或两种。所述的强碱的用量优选为按强碱氢氧根摩尔数:强酸的氢根离子摩尔数=1:1计算。所述的铜盐在所述的反应体系中的浓度为0.1mm~10mm,可以是0.1mm、0.5mm、0.75mm、1mm、5mm、10mm;优选为0.5~1mm;更优选为0.75mm。所述的ph为3~10,可以是3、4、5、6、7、8、9、10;优选为6~8。所述的温度为40~100℃,可以是40℃、50℃、60℃、70℃、80℃、90℃、100℃;优选为60~100所述的时间为1min~2h,可以是1min、10min、30min、50min、1h、1.5h、2h;优选为5min~1h。步骤(3-2-2)(b)中:所述的待测样品需加入溶剂进行溶解和稀释时,溶剂为水或缓冲溶液。所述的缓冲溶液优选为枸橼酸-磷酸氢二钠缓冲液,氨-氯化铵缓冲液、醋酸-醋酸钠缓冲液、磷酸盐缓冲溶液、tris-hcl缓冲溶液或hepes缓冲溶液。所述的缓冲溶液的浓度优选为0.1mm~1m,可以是0.1mm、0.5mm、1mm、5mm、10mm、100mm、1000mm;更优选为10~100mm。上文中的铜盐指的是可溶性铜盐,优选为硫酸铜、醋酸铜、氯化铜和硝酸铜中的一种或至少两种。所述的检测方法可以用于检测实际样品中三聚氰胺和/或三聚氰酸的含量。所述实际样品可以是固态乳制品、液态乳制品、饲料、血液、尿液、组织、游泳池水。本发明的原理:当待测溶液中不存在三聚氰胺或三聚氰酸时,一定浓度的铜盐溶液在一定的ph和温度条件下一段时间会由淡蓝色变为棕色,且这种棕色在400纳米左右有很强的紫外可见吸收。当待测溶液中存在三聚氰胺或三聚氰酸时,一定浓度的铜盐溶液在一定的缓冲溶液ph或无缓冲溶液和温度条件下一段时间会保持淡蓝色或发生轻微的变化,且这种变化跟溶液中三聚氰胺或三聚氰酸的含量有关,且这种淡蓝色在400纳米左右无明显的紫外可见吸收。基于所述现象,可以利用铜盐溶液颜色的变化情况,定性或半定量地测定三聚氰胺或三聚氰酸,利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定量测定三聚氰胺或三聚氰酸的含量,该方法的线性范围为10nm~100m,优选为10nm~1000nm。本发明相对于现有技术具有如下的优点及效果:1.本发明基于发明人意外发现了三聚氰酸分子可以抑制铜盐在一定的条件下生产氧化铜纳米颗粒,所做的发明创造,并提供了一种检测三聚氰胺或三聚氰酸的方法。2.本发明方法简单,便宜,快速,且灵敏(检测限为10nm)、特异性高,适合用于实际样品中三聚氰胺或三聚氰酸的快速检测。3.本发明可以应用于医学、食品或环境检验与测定技术等各个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附图说明图1是实施例1中的加三聚氰酸和未加三聚氰酸溶液的透射电镜照片图;其中,图a为加三聚氰酸的溶液;图b为未加三聚氰酸的溶液。图2是实施例1的加三聚氰酸和未加三聚氰酸的溶液照片图。图3是实施例5制备的含不同浓度三聚氰胺的溶液的光谱吸收曲线图;其中,曲线1为不含三聚氰胺的溶液,曲线2为含1000nm三聚氰胺的溶液。图4是实施例5制备的标准曲线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实施例及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描述,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不限于此。实施例1三聚氰酸的测定经计算,该实施例的检测浓度是25nm,换算成质量25×10-6×129.08×103=3.227mg/l,高出残留标准2.5mg/kg准确吸取0.1ml三聚氰酸溶液(5mm)加入到准备好的20ml比色管中,再往比色管中加入1.5ml乙酸铜溶液(10mm),加水定容到20ml,得到溶液a。准确吸取0.1ml超纯水加入到准备好的20ml比色管中,再往比色管中加入1.5ml乙酸铜溶液(10mm),加水定容到20ml,得到溶液b。将溶液a和溶液b在水浴(80℃)加热5分钟,取出。用日本透射电子显微镜(jem-2100f)检测经加热处理后的溶液a和溶液b中的物质形貌。如图1所示,结果表明在三聚氰酸存在时,无纳米颗粒形成(即溶液a);当无三聚氰酸时,有纳米颗粒形成(即溶液b)。如图2所示,当三聚氰酸存在时,溶液呈淡蓝色(即溶液a);当无三聚氰酸时,溶液呈棕黄色。因此可以通过颜色变化检测三聚氰酸(即溶液b)。实施例2三聚氰胺的测定(1)样品处理:三聚氰胺样品处理:准确吸取1.25ml三聚氰胺溶液(40mm)加入10ml比色管中,加入1ml浓度为10m的硫酸溶液沸水浴1h,放置常温,加入1ml浓度为20m的氢氧化钠溶液,加水定容至10ml,得到三聚氰胺处理液。空白样品处理:准确吸取1.25ml水加入10ml比色管中,加入1ml浓度为10m的硫酸溶液沸水浴1h,放置常温,加入1ml浓度为20m的氢氧化钠溶液,加水定容至10ml,得到空白样品处理液。(2)检测:准确吸取0.1ml三聚氰胺处理液加入到准备好的20ml比色管中,再往比色管中加入1.5ml乙酸铜溶液(10mm),用ph7.0的醋酸盐缓冲溶液(100mmnaac,用醋酸调节ph为7)定容到20ml。准确吸取0.1ml空白样品处理液加入到准备好的20ml比色管中,再往比色管中加入1.5ml乙酸铜溶液(10mm),用ph7.0的醋酸盐缓冲溶液(100mmnaac,用醋酸调节ph为7)定容到20ml。水浴(70℃)加热10分钟,取出。(3)结果表明,加入三聚氰胺处理液溶液保持蓝色,加入空白样品处理液溶液变为棕黄色。因此,可以通过颜色变化检测三聚氰胺。实施例3选择性测定(1)样品处理:准确吸取1.25ml三聚氰胺溶液(40mm)、1.25ml三聚氰酸溶液(40mm)、1.25ml尿酸溶液(40mm)、1.25ml尿素溶液(40mm)、1.25ml双氰胺溶液(40mm)、1.25ml氨水溶液(40mm),分别加入10ml比色管中,加入1ml浓度为10m的硫酸溶液沸水浴1h,放置常温,加入1ml浓度为20m的氢氧化钠溶液,加水定容至10ml。(2)检测:准确吸取0.1ml本实施例中各样品处理溶液分别加入到准备好的20ml比色管中,再往比色管中分别加入1.5ml乙酸铜溶液(10mm),加ph8.0的醋酸盐缓冲溶液(10mmnaac,用醋酸调节ph为8)定容到20ml。水浴(60℃)加热1小时,取出。(3)结果表明,加入三聚氰胺和三聚氰酸的处理液溶液保持蓝色,加入其它样品的处理液溶液变为棕黄色。因此,可以通过颜色变化判定该方法具有很好的选择性。实施例4干扰性测定分别准确吸取0.1ml三聚氰酸溶液(5mm),加入到准备好的7个20ml比色管中,再往每个比色管中加入1.5ml乙酸铜溶液(10mm),分别再向7个比色管中加入1ml水、1mlnacl(1mm)、1mlmgso4(1mm)、1mlfeso4(1mm)、1mlfecl3(1mm)、1mlnh4no3(1mm)、1ml醋酸锌(1mm),加水定容到20ml。水浴(100℃)加热1分钟,取出。结果如表1,可见该方法具有很好的抗干扰性。表1水naclmgso4feso4fecl3nh4no3醋酸锌淡蓝色淡蓝色淡蓝色淡蓝色淡蓝色淡蓝色淡蓝色实施例5奶粉中三聚氰胺的测定(1)样品处理:三聚氰胺样品处理:准确吸取1.25ml三聚氰胺溶液(0μm、16μm、160μm、1.6mm、16mm、160mm)加入10ml的比色管中,加入1ml浓度为10m的硫酸溶液沸水浴1h,放置常温,加入1ml浓度为20m的氢氧化钠溶液,加水定容至10ml。奶粉样品处理:准确称取1.25g奶粉(伊利牌奶粉)加入10ml比色管中,加入1ml浓度为10m的硫酸溶液沸水浴1h,放置常温,加入1ml浓度为20m的氢氧化钠溶液,加水定容至10ml,过滤。分别准确吸取0.1ml本实施例中不同浓度的三聚氰胺处理溶液(0μm、2μm、20μm、200μm、2mm、20mm)加入到准备好的7个20ml比色管中,再往比色管中加入1.5ml的乙酸铜溶液(10mm),加ph8.0的tris-hcl缓冲溶液(10mmtris,用hcl调节ph为8)定容到20ml。水浴(80℃)加热10分钟,取出。利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测定溶液在250nm~750nm处的吸收曲线,如图3所示,其中的曲线1、2分别对应的三聚氰胺的浓度为0nm、1000nm。选取400nm处的吸光度为测定点,分别测定三聚氰胺浓度为10nm、50nm、100nm、500nm、1000nm在400nm处的吸光度,绘制标准曲线,如图4所示。(2)检测:准确吸取0.1ml奶粉处理液加入到准备好的20ml比色管中,再往比色管中加入1.5ml的乙酸铜溶液(10mm),用ph8.0的tris-hcl缓冲溶液定容到20ml。水浴(80℃)加热10分钟,取出。利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测定溶液在400nm处的吸光度,将吸光度值代入回归方程,可计算出奶粉中三聚氰胺的含量。结果表明,该奶粉中三聚氰胺的含量为0。实施例6游泳池水中三聚氰酸的测定(1)样品处理:分别准确吸取0.1ml不同浓度的三聚氰酸溶液(0μm、2μm、20μm、200μm、2mm、20mm)加入到准备好的7个20ml比色管中,再往比色管中加入1.5ml乙酸铜溶液(10mm),加ph8.0的磷酸盐缓冲溶液(10mmnah2po4,用磷酸溶液将ph调节为8.0)定容到20ml。水浴(80℃)加热10分钟,取出。利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测定溶液在400nm处的吸光度,绘制标准曲线。准确吸取0.1ml经过滤处理的游泳池水加入到准备好的20ml比色管中,再往比色管中加入1.5ml乙酸铜溶液(10mm),用ph8.0的磷酸盐缓冲溶液(10mmnah2po4,用磷酸溶液将ph调节为8.0)定容到20ml。水浴(80℃)加热10分钟,取出。利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测定溶液在400nm处的吸光度,将吸光度值代入回归方程,可计算出泳池中三聚氰酸的含量。结果表明,该游泳池中三聚氰酸的含量为0。上述实施例为本发明较佳的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并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其他的任何未背离本发明的精神实质与原理下所作的改变、修饰、替代、组合、简化,均应为等效的置换方式,都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当前第1页12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