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花生荚果对黄曲霉侵染抗性的室内鉴定方法及其应用与流程

文档序号:16286771发布日期:2018-12-14 23:19阅读:234来源:国知局
一种花生荚果对黄曲霉侵染抗性的室内鉴定方法及其应用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一种花生荚果对黄曲霉侵染抗性的室内鉴定方法及其在筛选抗黄曲霉侵染花生种质资源中的应用。

背景技术

黄曲霉侵染花生后所产生的次级代谢产物黄曲霉毒素一直是世界范围内制约花生生产的重要因素,食用被黄曲霉毒素污染的粮食后,能引起人畜中毒及诱发肝癌,而我国又是黄曲霉毒素污染较为严重的国家之一。培育抗黄曲霉品种是解决花生黄曲霉及黄曲霉毒素污染最有效、经济和最安全的方法,而确立一个快速、准确的花生抗黄曲霉侵染的鉴定方法,有利于加快抗黄曲霉花生品种的选育。

花生荚壳是花生抵御黄曲霉侵染的首道屏障,其在花生抗黄曲霉侵染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目前,关于花生荚壳对黄曲霉侵染的抗性鉴定及相关研究还未见报道,本发明所描述的花生荚果抗黄曲霉侵染的室内鉴定方法及其应用,将适用于高效、准确、批量筛选抗黄曲霉侵染花生种质资源,为研究花生荚壳对黄曲霉抗性机理提供宝贵材料,有利于选育抗黄曲霉侵染的花生品种。

目前已报道的关于花生对黄曲霉菌的侵染抗性鉴定方法主要有下列三种方法。1)通过田间接种花生植株来鉴定花生对黄曲霉侵染的抗性,此方法鉴定周期长,且需要大量人工,易受环境中微生物的污染;2)通过人工接种花生仔仁后,采用称重的方法检测黄曲霉侵染的程度,此方法虽然操作简单,但由于不同花生品种被黄曲霉侵染后,其蛋白质、含油量、油酸、亚油酸的含量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变化,致使其黄曲霉菌的含量结果误差较大,难以很好的鉴别黄曲霉侵染后花生的抗性水平;3)通过人工观察统计花生仔仁黄曲霉菌的侵染数量和程度,可以较准确的鉴定花生仔仁对黄曲霉的抗性。此方法对黄曲霉的侵染程度分级较少,如果直接用于花生荚果黄曲霉侵染抗性鉴定中,不能准确的将侵染程度不同的花生荚果分类,因此本发明首次建立了黄曲霉侵染花生荚果9级分类标准,计算花生荚果黄曲霉感染指数并进行抗性评价。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花生荚壳对黄曲霉侵染抗性的研究目前尚未开展,本发明的目的旨在提供一种高效、准确的花生荚果对黄曲霉侵染抗性的室内鉴定方法及其应用,对花生抗黄曲霉侵染的育种材料进行批量筛选,为研究花生荚壳对黄曲霉侵染抗性机理和选育抗黄曲霉侵染花生品种奠定基础。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所采取的方案是:一种花生荚果对黄曲霉侵染抗性的室内鉴定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选择黄曲霉菌株;(2)花生荚果的选择、灭菌和复水;(3)花生荚果接种黄曲霉菌:以黄曲霉菌孢子悬浮液接种健康花生荚果;(4)培养:接种后在培养箱中暗培养7天;(5)培养后的花生荚果感染程度分级;(6)计算花生荚果黄曲霉感染指数;(7)评价抗性等级。

一种花生荚果对黄曲霉侵染抗性的室内鉴定方法,具体步骤如下:

(1)选择黄曲霉菌株:选取一株黄曲霉菌株(侵染能力强)接种于pda培养基中,30℃培养7天后,用灭菌的质量浓度为0.1%的吐温水(就是质量浓度为0.1%的吐温的水溶液)冲洗孢子,收集分生孢子,并重悬分生孢子,得到黄曲霉孢子悬浮液(作为黄曲霉孢子接种悬浮液备用);

(2)花生荚果的选择、灭菌和复水:选取花生荚果(当年收获晾晒干燥的健康,成熟饱满、无破损的),用流动的水将花生荚果表面的泥土冲洗干净,置于无菌的烧杯中;在生物安全柜内,向烧杯中加入灭菌用的质量浓度为1%的naclo溶液,浸泡10-13min,倒掉naclo溶液后,花生荚果用无菌水冲洗3次(从开始灭菌到用无菌水冲洗完毕的时间控制在14-16分钟),将花生荚果倒入无菌培养皿中;使花生荚果复水后的含水量为20-25%(质量%);

(3)花生荚果接种黄曲霉菌:将步骤(1)制备的黄曲霉孢子悬浮液取1ml加入步骤(2)中装有花生荚果(样品)的无菌培养皿内,轻轻转动无菌培养皿使孢子能均匀附着在荚果表面,摆放花生荚果至花生荚果间保持空隙,互不紧挨;

(4)培养:将步骤(3)中装有已接种黄曲霉菌的花生荚果的培养皿置于(小心置于)底层含有水分的整理箱中,盖好箱盖,置于30℃的恒温培养箱中黑暗培养7天;

(5)培养后的花生荚果感染程度分级:按花生荚果表面黄曲霉菌附着程度,将花生荚果感染程度进行1-9级分级;

(6)计算花生荚果黄曲霉感染指数(moi):

按照公式:花生荚果黄曲霉感染指数=σ(各级病果数×相对病级代表数值)/(调查总果数×最高一级代表值)×100,计算每个花生荚果(样品)的黄曲霉感染指数;

其中,各级病果数为花生荚果感染程度1-9级中的各级受感染花生荚果的总数量;相对病级代表数值为各级花生荚果感染程度的代表值,分别为0、1、2、3、4、5、6、7、8;调查总果数为一个培养皿中花生荚果总数量;最高一级代表值为花生荚果感染程度等级最高级别的代表值8;

(7)评价抗性等级:根据花生荚果黄曲霉感染指数moi计算所得的最终得分,将花生种质资源分为高抗、中抗、中感和高感黄曲霉。

步骤(1)中所述黄曲霉菌株(侵染能力强的)为黄曲霉菌株af2202(中国农业科学院油料作物研究所)。

步骤(1)中所述重悬分生孢子为:调整孢子浓度为2×106个孢子/ml。

步骤(2)中从开始灭菌到用无菌水冲洗完毕的时间控制在14-16分钟。

步骤(3)中无菌培养皿内花生荚果的质量为30g(即黄曲霉孢子悬浮液与培养皿内花生荚果的配比为1ml:30g)。

步骤(4)中使整理箱内相对湿度为80-90%。

步骤(5)中1-9级为:

9级:分生孢子100%覆盖花生荚果表面,花生荚果的果壳全部呈绿色,可见厚实的孢子层,厚实的孢子层占花生荚果表面积达91%~100%(注:此处包含91%;此处也含100%),记录该等级对应的代表值为8;

8级:分生孢子100%覆盖花生荚果表面,花生荚果的果壳全部呈绿色,可见厚实的孢子层,厚实的孢子层占花生荚果表面积达71%~91%(注:此处包含71%;此处不含91%,即小于91%),记录该等级对应的代表值为7;

7级:分生孢子100%覆盖花生荚果表面,花生荚果的果壳全部呈绿色,可见厚实的孢子层,厚实的孢子层占花生荚果表面积达51%~71%(注:此处包含51%;此处不含71%,即小于71%),记录该等级对应的代表值为6;

6级:分生孢子81%~100%覆盖花生荚果表面(注:此处包含81%;此处也含100%),花生荚果的果壳大部分呈绿色,可见厚实的孢子层,厚实的孢子层占花生荚果表面积达31%~51%(注:此处包含31%;此处不含51%,即小于51%),记录该等级对应的代表值为5;

5级:分生孢子61%~81%覆盖花生荚果表面(注:此处包含61%;此处不含81%,即小于81%),部分花生荚果的果壳可见,较厚的孢子层占花生荚果表面积达11%~31%(注:此处包含11%;此处不含31%,即小于31%),记录该等级对应的代表值为4;

4级:分生孢子41%~61%覆盖花生荚果表面(注:此处包含41%;此处不含61%,即小于61%),大部分花生荚果的果壳可见,较厚的孢子层占花生荚果表面积达6%~11%(注:此处包含6%;此处不含11%,即小于11%),记录该等级对应的代表值为3;

3级:分生孢子21%~41%覆盖花生荚果表面(注:此处包含21%;此处不含41%,即小于41%),大部分花生荚果的果壳可见,较厚的孢子层占花生荚果表面积达0%~6%(注:此处包含0%;此处不含6%,即小于6%),记录该等级对应的代表值为2;

2级:分生孢子0%~21%覆盖花生荚果表面(注:此处包含0%;此处不含21%,即小于21%),大部分花生荚果的果壳可见,无厚实的孢子层,记录该等级对应的代表值为1;

1级:花生荚果健康,全部花生荚果的果壳可见,记录该等级对应的代表值为0。

上述厚实的孢子层的厚度约为2mm。

如上所述的一种花生荚果对黄曲霉侵染抗性的室内鉴定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筛选抗黄曲霉侵染花生种质资源中。

本发明以黄曲霉菌株接种花生荚果后进行保湿暗培养,通过观察黄曲霉侵染花生荚果的数量和花生荚果上黄曲霉菌发生情况,将黄曲霉侵染花生荚果的程度分为9级,计算花生荚果黄曲霉感染指数并进行抗性评价。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操作简单、易于实施,可高效、准确、批量的鉴定花生荚果的黄曲霉侵染抗性,适合批量筛选抗黄曲霉菌侵染的花生种质资源。本发明对花生抗黄曲霉侵染的育种材料进行批量筛选,为研究花生荚壳对黄曲霉侵染抗性机理和选育抗黄曲霉侵染花生品种奠定基础。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中黄曲霉菌侵染花生荚果后,花生荚果感染程度9级分级图。图中1-9分别代表花生荚果感染程度分级标准中1级-9级的症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子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描述,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不限于此。

一种花生荚果对黄曲霉侵染抗性的室内鉴定方法,具体步骤如下:

(1)选择黄曲霉菌株:以高产毒、侵染力强的黄曲霉菌株af2202(中国农业科学院油料作物研究所)为接种用菌株;将黄曲霉菌株af2202接种于pda培养基中、30℃黑暗培养7天,接种时用无菌的质量浓度为0.1%吐温80液(即吐温水)收集分生孢子,并重悬分生孢子,调整孢子浓度为2×106个孢子/ml(即调制分生孢子悬浮液),得到黄曲霉孢子悬浮液(作为黄曲霉孢子接种悬浮液备用);pda培养基可采用现有的;

(2)花生荚果的选择、灭菌和复水:选择当年收获晾晒干燥的健康、成熟饱满、无破损的花生品种(如:16-61731荚果,中国农业科学院油料作物研究所)用流动的水将花生荚果表面的泥沙清洗干净,置于无菌的烧杯中,在生物安全柜内(烧杯置于生物安全柜内),向烧杯中加入灭菌用的质量浓度为1%的naclo溶液,浸泡10-13min(最佳浸泡12min),期间间歇摇动烧杯使花生荚果表面充分灭菌,倒掉灭菌水(即naclo溶液)后用无菌水冲洗3次,从开始灭菌到用无菌水冲洗完毕的时间控制在14-16分钟,将花生荚果倒入相应编号的无菌培养皿中;使花生荚果复水后的含水量为20-25%(质量%);

(3)花生荚果接种黄曲霉菌:将步骤(1)制备的黄曲霉孢子悬浮液取1ml加入步骤(2)中装有花生荚果(样品)的无菌培养皿内(花生荚果的质量为30g),轻轻转动无菌培养皿使孢子能均匀附着在荚果表面,摆放花生荚果至花生荚果间保持一定空隙,互不紧挨;

(4)培养:将步骤(3)中装有已接种黄曲霉菌的花生荚果的培养皿小心置于底层含有水分的整理箱中,盖好箱盖,使整理箱内相对湿度为80-90%,置于30℃的恒温培养箱中黑暗培养7天;

(5)培养后的花生荚果感染程度分级:按花生荚果表面黄曲霉菌附着程度,将花生荚果感染程度(v)分为9级,即1~9级分级:

9级:分生孢子100%覆盖花生荚果表面,花生荚果的果壳全部呈绿色,可见厚实的孢子层,厚实的孢子层占花生荚果表面积达91%~100%(注:此处包含91%;此处也含100%),记录该等级对应的代表值为8;

8级:分生孢子100%覆盖花生荚果表面,花生荚果的果壳全部呈绿色,可见厚实的孢子层,厚实的孢子层占花生荚果表面积达71%~91%(注:此处包含71%;此处不含91%,即小于91%),记录该等级对应的代表值为7;

7级:分生孢子100%覆盖花生荚果表面,花生荚果的果壳全部呈绿色,可见厚实的孢子层,厚实的孢子层占花生荚果表面积达51%~71%(注:此处包含51%;此处不含71%,即小于71%),记录该等级对应的代表值为6;

6级:分生孢子81%~100%覆盖花生荚果表面(注:此处包含81%;此处也含100%),花生荚果的果壳大部分呈绿色,可见厚实的孢子层,厚实的孢子层占花生荚果表面积达31%~51%(注:此处包含31%;此处不含51%,即小于51%),记录该等级对应的代表值为5;

5级:分生孢子61%~81%覆盖花生荚果表面(注:此处包含61%;此处不含81%,即小于81%),部分花生荚果的果壳可见,较厚的孢子层占花生荚果表面积达11%~31%(注:此处包含11%;此处不含31%,即小于31%),记录该等级对应的代表值为4;

4级:分生孢子41%~61%覆盖花生荚果表面(注:此处包含41%;此处不含61%,即小于61%),大部分花生荚果的果壳可见,较厚的孢子层占花生荚果表面积达6%~11%(注:此处包含6%;此处不含11%,即小于11%),记录该等级对应的代表值为3;

3级:分生孢子21%~41%覆盖花生荚果表面(注:此处包含21%;此处不含41%,即小于41%),大部分花生荚果的果壳可见,较厚的孢子层占花生荚果表面积达0%~6%(注:此处包含0%;此处不含6%,即小于6%),记录该等级对应的代表值为2;

2级:分生孢子0%~21%覆盖花生荚果表面(注:此处包含0%;此处不含21%,即小于21%),大部分花生荚果的果壳可见,无厚实的孢子层,记录该等级对应的代表值为1;

1级:花生荚果健康,全部花生荚果的果壳可见,记录该等级对应的代表值为0;

6)计算花生荚果黄曲霉感染指数(moi):

按照公式:花生荚果黄曲霉感染指数=σ(各级病果数×相对病级代表数值)/(调查总果数×最高一级代表值)×100,计算每个花生荚果(样品)的黄曲霉感染指数;

其中,各级病果数为花生荚果感染程度1-9级中的各级受感染花生荚果的总数量;相对病级代表数值为各级花生荚果感染程度的代表值,分别为0、1、2、3、4、5、6、7、8;调查总果数为一个培养皿中花生荚果总数量;最高一级代表值为花生荚果感染程度等级最高级别的代表值8;

(7)评价抗性等级:根据花生荚果黄曲霉感染指数(moi)计算所得的最终得分,将花生种质资源0≤moi<25为高抗花生种质资源;25≤moi<50为中抗花生种质资源;50≤moi<75为中感花生种质资源;moi≥75高感花生种质资源(即将花生种质资源分为高抗、中抗、中感和高感黄曲霉)。

实施例1

(1)选择黄曲霉菌株:以高产毒、侵染力强的黄曲霉菌株af2202(中国农业科学院油料作物研究所)为接种用菌株;将黄曲霉菌株af2202接种于pda培养基中、30℃黑暗培养7天,接种时用无菌的质量浓度为0.1%吐温80液收集分生孢子,并重悬分生孢子,调整孢子浓度为2×106个孢子/ml,得到黄曲霉孢子悬浮液(作为黄曲霉孢子接种悬浮液备用);

(2)花生荚果的选择、灭菌和复水:选择花生种质资源hp17、16-61731、16-61722、16-61534(中国农业科学院油料作物研究所)为供试材料(即花生品种),高感花生种质资源16-61594(中国农业科学院油料作物研究所)为对照。每个种质资源选取60个健康、饱满、无破损的花生荚果为供试样品,用流动的水将荚果表面的泥沙清洗干净,分装至3个已编号的烧杯中,每个烧杯20个荚果,在生物安全柜内每个烧杯灭菌用的质量浓度为1%的naclo溶液,期间间歇摇动烧杯使花生荚果表面均匀接触naclo溶液,灭菌12分钟后(即浸泡12min),倒掉naclo溶液,用无菌水冲洗3次,倒干烧杯中多余的水,将荚果倒入相应编号的无菌培养皿中。从开始灭菌到用水冲洗完毕的时间控制在15分钟左右,使花生荚果复水后的含水量为20-25%(质量%),以利于黄曲霉孢子的侵染;

(3)花生荚果接种黄曲霉菌:将步骤(1)制备的黄曲霉孢子悬浮液加入步骤(2)中装有样品的培养皿内(花生荚果的质量为30g),每个培养皿中加入1ml黄曲霉菌孢子悬浮液(2×106个孢子/ml),摇动培养皿使孢子均匀附着在荚壳表面,用灭菌镊子摆放荚果,使荚果间保持空隙,互不紧挨;

(4)培养:将步骤(3)中装有已接种黄曲霉菌的花生荚果的培养皿小心置于底层含有水分的整理箱中,盖好箱盖,使整理箱内相对湿度为80-90%,30℃黑暗培养7天;

(5)培养后的花生荚果感染程度分级:培养皿中每个花生荚果根据荚果表面附着的黄曲霉菌量,参照分级标准进行感染程度分级鉴定,并记录。如蜀彩1号的01号培养皿中的花生荚果感染等级1级0个,2级4个,3级8个,4级2个,5级2个,6级3个,7级1个,8级0个,9级0个。所有供试花生荚果均按该方法记录,具体见表1;

(6)按照花生荚果黄曲霉感染指数(moi)计算公式,分别计算每个供试材料的感染指数(moi)。

如蜀彩1号的01号样品,将每个等级的病果数和其对应等级的代表值代入公式计算感染指数moi,则蜀彩1号的01号样品的moi=(0*0+4*1+8*2+2*3+2*4+3*5+1*6+0*7+0*8)/(20*8)*100=34.38,依此类推,计算蜀彩1号、16-61731、16-61722、16-61534各个样品的感染指数(见表1);

(7)根据步骤(6)中每个供试材料的感染指数moi,进行花生种质资源抗性等级评价,蜀彩1号、16-61731、16-61722、16-61534的感染指数均在25~50之间,均被鉴定为中抗花生种质资源。

表1花生种子资源(hp17、16-61731、16-61722、16-61534)抗性鉴定结果

注:花生荚果黄曲霉感染指数简称感染指数。

实施例2

(1)选择黄曲霉菌株:以高产毒、侵染力强的黄曲霉菌株af2202(中国农业科学院油料作物研究所)为接种用菌株;将黄曲霉菌株af2202接种于pda培养基中、30℃黑暗培养7天,接种时用无菌的质量浓度为0.1%吐温80液收集分生孢子,并重悬分生孢子,调整孢子浓度为2×106个孢子/ml,得到黄曲霉孢子悬浮液(作为黄曲霉孢子接种悬浮液备用);

(2)花生荚果的选择、灭菌和复水:选择花生种质资源16-61730、16-61714、16-61639、16-61689(中国农业科学院油料作物研究所)为供试材料,高感花生种质资源16-61594(中国农业科学院油料作物研究所)为对照。每个种质资源选取60个健康、饱满、无破损的花生荚果为供试样品,用流动的水将荚果表面的泥沙清洗干净,分装至3个已编号的烧杯中,每个烧杯20个荚果,在生物安全柜内每个烧杯加入灭菌用的质量浓度为1%的naclo溶液,期间间歇摇动烧杯使花生荚果表面均匀接触naclo溶液,灭菌12分钟后,倒掉naclo溶液,用无菌水冲洗3次,控干烧杯中多余的水,将荚果倒入相应编号的无菌培养皿中。从开始灭菌到用水冲洗完毕的时间控制在15分钟左右,使花生荚果复水后的含水量为20-25%(质量%),以利于黄曲霉孢子的侵染;

(3)花生荚果接种黄曲霉菌:将步骤(1)制备的黄曲霉孢子悬浮液加入步骤(2)中装有样品的培养皿内(花生荚果的质量为30g),每个培养皿中加入1ml黄曲霉菌孢子悬浮液(2×106个孢子/ml),摇动培养皿使孢子均匀附着在荚壳表面,用灭菌镊子摆放荚果,使荚果间保持空隙,互不紧挨;

(4)培养:将步骤(3)中装有已接种黄曲霉菌的花生荚果的培养皿小心置于底层含有水分的整理箱中,盖好箱盖,使整理箱内相对湿度为80-90%,30℃黑暗培养7天;

(5)培养皿中的每个花生荚果根据荚果表面附着的黄曲霉菌量,参照分级标准进行感染程度分级鉴定,并记录。如16-61730的01号培养皿中的花生荚果感染等级1级0个,2级0个,3级0个,4级0个,5级10个,6级9个,7级0个,8级0个,9级1个。所有供试花生荚果均按该方法记录,具体见表2;

(6)按照花生荚果黄曲霉感染指数(moi)计算公式,分别计算每个供试材料的感染指数(moi)。

如16-61730的01号样品,将每个等级的病果数和其对应等级的代表值代入公式计算感染指数moi,则16-61730的01号样品的moi=(0*0+0*1+0*2+0*3+10*4+9*5+0*6+0*7+1*8)/(20*8)*100=58.13,依此类推,计算16-61730、16-61714、16-61639、16-61689各个样品的感染指数(见表2);

(7)根据步骤(6)中每个供试材料的感染指数moi,进行花生种质资源抗性等级评价,16-61730、16-61714、16-61639、16-61689的感染指数均在50~75之间,均被鉴定为中感花生种质资源。

表2花生种子资源(16-61730、16-61714、16-61639、16-61689)抗性鉴定结果

实施例3

(1)选择黄曲霉菌株:以高产毒、侵染力强的黄曲霉菌株af2202(中国农业科学院油料作物研究所)为接种用菌株;将黄曲霉菌株af2202接种于pda培养基中、30℃黑暗培养7天,接种时用无菌的质量浓度为0.1%吐温80液收集分生孢子,并重悬分生孢子,调整孢子浓度为2×106个孢子/ml,得到黄曲霉孢子悬浮液(作为黄曲霉孢子接种悬浮液备用);

(2)花生荚果的选择、灭菌和复水:选择花生种质资源16-61602、16-61600、16-61601、16-61598(中国农业科学院油料作物研究所)为供试材料,高感花生种质资源16-61594(中国农业科学院油料作物研究所)为对照。每个种质资源选取60个健康、饱满、无破损的花生荚果为供试样品,用流动的水将荚果表面的泥沙清洗干净,分装至3个已编号的烧杯中,每个烧杯20个荚果,在生物安全柜内每个烧杯加入灭菌用的质量浓度为1%的naclo溶液,期间间歇摇动烧杯使花生荚果表面均匀接触naclo溶液,灭菌12分钟后,倒掉naclo溶液,用无菌水冲洗3次,控干烧杯中多余的水,将荚果倒入相应编号的无菌培养皿中。从开始灭菌到用水冲洗完毕的时间控制在15分钟左右,使花生荚果复水后的含水量为20-25%(质量%),以利于黄曲霉孢子的侵染;

(3)花生荚果接种黄曲霉菌:将步骤(1)制备的黄曲霉孢子悬浮液加入步骤(2)中装有样品的培养皿内(花生荚果的质量为30g),每个培养皿中加入1ml黄曲霉菌孢子悬浮液(2×106个孢子/ml),摇动培养皿使孢子均匀附着在荚壳表面,用灭菌镊子摆放荚果,使荚果间保持空隙,互不紧挨;

(4)培养:将步骤(3)中装有已接种黄曲霉菌的花生荚果的培养皿小心置于底层含有水分的整理箱中,盖好箱盖,使整理箱内相对湿度为80-90%,30℃黑暗培养7天;

(5)培养皿中的每个花生荚果根据荚果表面附着的黄曲霉菌量,参照分级标准进行感染程度分级鉴定,并记录。如16-61602的01号培养皿中的花生荚果感染等级1级0个,2级0个,3级0个,4级0个,5级0个,6级0个,7级1个,8级8个,9级11个。所有供试花生荚果均按该方法记录,具体见表3;

(6)按照花生荚果黄曲霉感染指数(moi)计算公式,分别计算每个供试材料的感染指数(moi)。

如16-61602的01号样品,将每个等级的病果数和其对应等级的代表值代入公式计算感染指数moi,则16-61602的01号样品的moi=(0*0+0*1+0*2+0*3+0*4+0*5+1*6+8*7+11*8)/(20*8)*100=93.75,依此类推,计算16-61602、16-61600、16-61601、16-61598各个样品的感染指数(见表3);

(7)根据步骤(6)中每个供试材料的感染指数moi,进行花生种质资源抗性等级评价,16-61602、16-61600、16-61601、16-61598的感染指数均在75以上,均被鉴定为高感花生种质资源。

表3花生种子资源(16-61602、16-61600、16-61601、16-61598)抗性鉴定结果

上述实施例为本发明较优的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并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其他任何未背离本发明的精神实质下所作的简化、替代、组合、改变、修饰,均应为等效的置换方式,均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