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测装置及检测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6242836发布日期:2018-12-11 23:16阅读:129来源:国知局
检测装置及检测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检测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检测装置及检测方法。

背景技术

空调室内机一般包括外壳、风机及蒸发器等,风机一般选用涡流风机及贯流风机。在具有贯流风机的空调室内机中,贯流风机的贯流风叶的底部一般通过支撑组件支撑。

支撑组件主要包括支撑架、轴承胶圈座及轴承胶圈珠,轴承胶圈珠装设于轴承胶圈座的安装腔内,轴承胶圈座安装于支撑架内,支撑架安装于外壳的底部,贯流风叶的底部通过转轴设置于轴承胶圈珠内,以通过转轴相对于轴承胶圈珠转动,如果漏装轴承胶圈珠在贯流风叶后期运转中会出现噪音大及振动大等问题。

因此检测轴承胶圈座内是否漏装轴承胶圈珠是十分必要的,传统检测轴承胶圈珠是否漏装主要采用以下方式:

1、人工检测,该方式耗时耗力;

2、通过视觉检测设备进行检测,但是视觉检测设备价格昂贵,成本投入较大。



技术实现要素: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检测是否漏装轴承胶圈珠所存在的耗时耗力且成本投入较大的问题,提供一种省时省力及节约成本的检测装置及检测方法。

一种检测装置,用于检测第一工件是否安装于第二工件的安装腔内,包括:

安装架;

检测件,活动安装于所述安装架上且可伸缩地伸入所述安装腔内;

配合件,与所述检测件构造形成开关组合件;

其中,当所述检测件与所述第二工件相对移动且达到预定行程时,若伸入所述安装腔内的所述检测件与所述配合件中一者未落入另一者的感应范围,则产生触发信号。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检测件包括主体、检测端以及感应端,所述检测端与所述感应端分别设置于所述主体相对所述安装架移动方向的两端,且所述感应端与所述配合件构造形成所述开关组合件。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开关组合件中一者为感应件,另一者为被感应件,所述感应件和所述被感应件当所述检测件与所述第二工件相对移动且达到预定行程时,若所述感应端与所述配合件中一者未落入另一者的感应范围,则产生触发信号。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感应端与所述主体一体设置,所述配合件为接近开关;或者

所述感应端独立设置于所述主体上,所述感应端与所述配合件均为接近开关。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触发信号为停机触发信号和/或报警触发信号。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驱动件,所述驱动件与所述安装架驱动连接,所述检测件随所述安装架可伸缩的伸入所述第二工件的安装腔内。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导向件,所述驱动件包括本体及与所述本体连接的驱动端,所述导向件与所述本体连接,所述安装架与所述驱动端连接,所述导向件穿设于所述安装架以导向所述安装架。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复位件,所述复位件抵接于所述安装架与所述检测件之间,用于提供所述检测件相对于所述安装架复位的回复力。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第一限位件与第二限位件,所述第一限位件与所述安装架连接,所述第二限位件固定连接于所述检测件,所述检测件可活动地穿设于所述第一限位件及所述安装架,所述复位件套接于所述检测件外并限位于所述第一限位件与所述第二限位件之间。

一种检测方法,用于检测第一工件是否安装于第二工件的安装腔内,包括步骤:

控制检测件与第二工件相对移动预定行程;

若伸入所述第二工件的安装腔内的所述检测件未落入配合件的感应范围内,则产生触发信号。

本发明提供的检测装置及检测方法,若第二工件内安装有第一工件,则检测件相对于第二工件移动预定行程时,伸入安装腔内的检测件在接触到第一工件时会相对于安装架运动,检测件伸入到安装腔内的距离较短,此时伸入安装腔内的检测件与配合件中一者落入另一者的感应范围内,则开关组合件不被触发,而后检测装置进行下一个第二工件的漏装检测;若第二工件内漏装有第一工件,伸入安装腔内的检测件没有第一工件的阻挡,检测件伸入到安装腔内的距离较长,此时伸入安装腔内的检测件与配合件中一者未落入另一者的感应范围内,则开关组合件被触发。如此实现了实现了自动化操作,比较省时省力;且组成该检测装置的各个部件价格低廉,从而节约了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轴承胶圈座的安装腔内安装有轴承胶圈珠时的轴测图;

图2为图1中所提供的轴承胶圈座的安装腔内安装有轴承胶圈珠时的剖视图;

图3为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检测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检测方法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理解本发明,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发明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但是,本发明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例的目的是使对本发明的公开内容的理解更加透彻全面。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发明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发明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发明。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在对本发明中的检测装置30进行详细阐述之前,首先对轴承胶圈座10及轴承胶圈珠20的相关内容进行说明,以便于更佳地理解本发明中的检测装置30的技术方案。

参阅图1及图2,如背景技术中介绍,支撑组件主要包括支撑架、轴承胶圈座10及轴承胶圈珠20,即轴承胶圈珠20与轴承胶圈座10都是支撑组件的一部分。轴承胶圈座10沿轴向开设有用于安装轴承胶圈珠20的安装腔11,且轴承胶圈座10沿轴向的一端具有用于将轴承胶圈珠20安装于安装腔11内的开口,且为了保证轴承胶圈珠20可以沿轴向限位于安装腔11内,在安装腔11的周壁开设有与轴承胶圈珠20的外形相匹配的安装槽111,当轴承胶圈珠20从开口安装于安装腔11内时,轴承胶圈柱轴向限位于安装槽111内,以达到轴承胶圈珠20固定于轴承胶圈座10内的目的。

当轴承胶圈座10的安装腔11内安装有轴承胶圈珠20时,由于轴承胶圈珠20的阻挡,外部工件伸入安装腔11的长度较小,当轴承胶圈座10的安装腔11内漏装轴承胶圈珠20时,外部工件伸入安装腔11的长度较大,如此依照外部工件伸入安装腔11的长度可以判断轴承胶圈座10内是否漏装轴承胶圈珠20。

参阅图3,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一种检测装置30,用于检测第一工件是否安装于第二工件的安装腔内,下面以第一工件为轴承胶圈珠20,第二工件为轴承胶圈座10来对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检测装置30进行详细的说明。可以理解的是,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一工件不限于轴承胶圈珠20,第二工件不限于轴承胶圈座10,只要第二工件具有类似轴承胶圈座10的安装腔11,且第一工件需要安装于第二工件的安装腔11内,本实施例提供的检测装置30均适用。

检测装置30包括驱动件31、安装架32、检测件33、复位件34配合件36。驱动件31用于提供驱动安装架32往复运动的驱动力;检测件33用于伸入轴承胶圈座10的安装腔11内以检测安装腔11内是否安装有轴承胶圈珠20;复位件34用于检测件33相对于安装架32的复位;检测件33与配合件36构造形成开关组合件,用于产生触发信号。

驱动件31包括本体及与本体连接的驱动端,安装架32与驱动件31的驱动端连接,驱动端驱动安装架32做往复运动。具体地,当整个检测装置30竖向放置时,驱动端驱动安装架32沿竖直方向做直线往复运动。可以理解的是,依照检测装置30的放置方式不同,驱动端驱动安装架32沿不同的方向做直线往复运动。

在本具体实施例中,驱动件31为驱动气缸,驱动气缸包括缸体及活塞杆,安装架32与驱动气缸的活塞杆连接,此时为了驱动安装架32沿竖直方向做直线往复运动,驱动气缸沿竖向设置。可以理解的是,在其他实施例中,驱动件31并不限于驱动气缸,驱动件31只要可以驱动安装架32做往复运动即可。

安装架32包括第一安装板321、第二安装板322及第三安装板323,第一安装板321与驱动端连接,第二安装板322连接于第一安装板321与第三安装板323之间,且第一安装板321与第三连接平行设置并相对于第二安装板322朝向同一方向延伸。如此,整个安装架32形成一u型结构,可以便于将配合件36设置于其u型所包围的空间内。具体地,第一安装板321与活塞杆垂直,此时第一安装板321与第三安装板323与竖直方向垂直,第二安装板322与竖直方向平行。

在其他一些实施例中,安装架32的形状不受限定,如安装架32还可以为正方形安装架32或者长方形安装架32,此时安装架32相对于上述实施例的安装架32还包括第四安装板,第四安装板将第三安装板323与第一安装板321连接固定。

具体地,第一安装板321与驱动端通过螺丝固定,以便于拆卸。在另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安装板321与驱动端还可以通过其他方式固定,如焊接,只是焊接的方式拆卸较为麻烦。

检测件33可活动地安装于第三安装板323上,具体地,检测件33垂直于第三安装板323设置,如此可以保证当整个安装架32沿竖直方向做直线往复运动时,检测件33也沿竖直方向做直线往复运动以便于可伸缩地伸入安装腔111内。

具体地,检测件33包括主体331、检测端332与感应端333,检测端332与感应端333沿竖直方向(检测件33相对于安装架32的移动方向)连接于主体331的两端,第三安装板323上开设有穿设孔,感应端333从第三安装板323背向第一安装板321的一面穿设于穿设孔并从第三安装板323靠近第一安装板321的一面穿出,感应端333与配合件36形成上述开关组合件。

在检测轴承胶圈座10内是否漏装轴承胶圈珠20时,将轴承胶圈座10固定放置于检测件33的上方,活塞杆伸长,安装架32沿竖直方向朝向轴承胶圈座10运动,此时检测件33与安装架32同步运动,安装架32带动检测件33伸入到轴承胶圈座10的安装腔内且此时安装架32带动检测件33相对于轴承胶圈座10移动预定行程。

若轴承胶圈座10内安装有轴承胶圈珠20,则检测件33在接触到轴承胶圈珠20时会向下运动,检测件33伸入安装腔11内的长度较短,此时感应端333与配合件36中一者落入另一者的感应范围内,则开关组合件不被触发,活塞杆收缩,且检测件33在复位件34的作用下复位,而后检测装置30进行下一个轴承胶圈座10的漏装检测。

若轴承胶圈座10内漏装有轴承胶圈珠20时,则检测件33在伸入轴承胶圈座10的安装腔11时由于没有轴承胶圈珠20的阻挡,检测件33伸入安装腔11内的长度较长,此时感应端333与配合件36中一者未落入另一者的感应范围内,则开关组合件被触发产生触发信号,该触发信号可以为停机信号和/或报警信号,检测装置30依照触发信号的不同停机或者报警或者既停机又报警。

可以理解的是,在其他一些实施例中,上述的驱动件可以省略,此时通过外部驱动件驱动轴承胶圈座10朝向检测件33运动,当外部驱动件驱动轴承胶圈座10相对于检测件33移动预定行程时,也可以达到与上述相同的效果。

在一个实施例中,复位件34为复位弹簧,且为了便于复位件34的安装,该检测装置30还包括第一限位件37与第二限位件38,第一限位件37与第三安装板323连接,第二限位件38固定连接于检测件33上,检测件33的感应端333可活动地穿设于第一限位件37后再从穿设孔穿设于第三安装板323,复位弹簧套接于检测件33的主体331外并位于第一限位件37与第二限位件38之间。如此,当检测件33从轴承胶圈座10伸出时,在复位弹簧的作用下检测件33复位。

可以理解的是,在其他一些实施例中,上述复位件34可以省略,如可以通过外部复位件实现检测件33相对于安装架31的复位,且第一限位件37与第二限位件38也可相应地省略。

在一个实施例中,开关组合件中的感应端333与配合件36中一者为感应件,另一者为被感应件,感应件与被感应件当检测件33与第二工件相对移动且达到预定行程时,感应端333与配合件36中一者未落入另一者的感应范围时产生触发信号。

具体地,感应端333与主体331一体设置,配合件36为接近开关,配合件36安装于第一安装板321靠近第三安装板323的一面,且配合件36沿竖直方向与感应端333间隔设置。

此时,如果轴承胶圈座10内安装有轴承胶圈珠20,则检测件33相对于轴承胶圈座10移动预定行程时,伸入安装腔内的检测件33在接触到轴承胶圈珠时会相对于安装架32向下运动,此时感应端333落入配合件36的感应范围内,则开关组合件不被触发,活塞杆收缩,且检测件33在复位件34的作用下复位,而后进行下一个轴承胶圈座10的漏装检测;如果轴承胶圈座10内漏装有轴承胶圈珠20时,则检测件33相对于轴承胶圈座10移动预定行程时,伸入安装腔内的检测件33由于没有轴承胶圈珠20的阻挡,则检测件33伸入安装腔内的长度较长,此时检测件33将不会相对于安装架32向下运动或者向下运动的距离较小,此时感应端333相较于上述合格的情况与配合件36之间的距离较大,则感应端333未落入配合件36的感应范围内,开关组合件被触发,此时检测装置30停机或者报警。

可以理解的是,上述配合件36也可以不安装于第一安装板321上,如配合件36安装于第三安装板323上。此时,如果轴承胶圈座10内安装有轴承胶圈珠20,则检测件33相对于轴承胶圈座10移动预定行程时,伸入安装腔内的检测件33在接触到轴承胶圈珠时会相对于安装架32向下运动,此时感应端333落入配合件36的感应范围内,则开关组合件不被触发,活塞杆收缩,且检测件33在复位件34的作用下复位,而后进行下一个轴承胶圈座10的漏装检测;如果轴承胶圈座10内漏装有轴承胶圈珠20时,则检测件33相对于轴承胶圈座10移动预定行程时,伸入安装腔内的检测件33由于没有轴承胶圈珠20的阻挡,则检测件33伸入安装腔内的长,此时检测件33将不会相对于安装架32向下运动或者向下运动的距离较小,此时感应端333相较于上述合格的情况与配合件36之间的距离较小,此时感应端333也未落入配合件36的感应范围内,开关组合件被触发,此时检测装置30停机或者报警。

可以理解的是,在其他另一些实施例中,配合件36的设置位置不受限定。

在另一个实施例中,感应端333独立设置于主体331上,感应端333与配合件36均为接近开关,通过两个接近开关相互感应,保证了感应的精度

在一个实施例中,检测装置30还包括导向件,导向件沿竖直方向设置并与缸体连接,且导向件穿设于第一安装板321以导向安装架32沿竖直方向往复运动。

在一个实施例中,检测装置30还包括控制机构,控制机构用于根据触发信号控制驱动件31做相应动作。

本发明一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检测方法,包括步骤:

s110:控制检测件33与第二工件相对移动预定行程;

s120:若伸入第二工件的安装腔内的检测件33未落入配合件36的感应范围内,则产生触发信号。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检测装置30及检测方法,在工作时,控制机构驱动气缸的活塞杆动作,带动安装架32在导向件的导向作用下沿竖直方向运动,此时检测件33跟随安装架32同步运动,且通过外部夹具40夹持一轴承胶圈座10,安装架32带动检测件33伸入到轴承胶圈座10的安装腔内且此时安装架32带动检测件33相对于轴承胶圈座10移动预定行程。

若轴承胶圈座10内安装有轴承胶圈珠20时,则检测件33在接触到轴承胶圈珠20,轴承胶圈珠20会施加作用力于检测件33的检测端332,检测端332会压缩复位弹簧并相对于安装架32向下运动,检测件33伸入安装腔11内的长度较短,此时感应端333与配合件36中一者落入另一者的感应范围内则开关组合件不被触发,控制机构控制活塞杆收缩,且检测件33在复位弹簧的作用下复位,而后检测装置30进行下一个轴承胶圈座10的漏装检测。

若轴承胶圈座10内漏装有轴承胶圈珠20时,则检测件33的检测端332在伸入轴承胶圈座10的安装腔11时由于没有轴承胶圈珠20的阻挡,检测件33伸入安装腔11内的长度较长,此时感应端333与配合件36中一者未落入另一者的感应范围则开关组合件被触发,控制机构控制该检测装置30停机或报警。

通过上述检测装置30及检测方法检测轴承胶圈座10内是否漏装轴承胶圈珠20,实现了自动化操作,比较省时省力;且组成该检测装置30的各个部件价格低廉,从而节约了成本。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发明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发明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