漏液检测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959584发布日期:2018-11-16 22:20阅读:1160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化学分析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应用于化学分析仪的漏液检测装置。



背景技术:

化学分析仪器是一种集光、机电、计算机、化学和分析技术于一体的高新技术产品,一般包括液体进样装置及化学反应流路,待测样与试剂在进样装置的作用下进入反应流路并在流路中发生化学反应,化学反应流路部分包括管路、管路接头、阀接头、反应装置和显色装置等。

化学分析仪器在使用过程中,进样装置对管路的摩擦,反应管路长期处于压力环境,管路接头、阀接头长时间使用后存在松动等现象均可能导致待测样和试剂出现泄露,不但影响仪器检测的准确性,影响仪器的寿命,更因为化学分析仪器的特殊性(如待测样、试剂为易挥发的有毒有害物质),若不能及时发现漏液,可能会对人们的生命及财产造成未知的损失和伤害。目前,多数化学分析仪器并无漏液检测装置,部分化学分析器采用热敏电阻法进行检测,但此种方法在复杂环境下容易发生误检测或不能及时检测等情况。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方案中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结构简单、检测准确、灵敏度高的应用于化学分析仪的漏液检测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漏液检测装置,所述漏液检测装置包括:

第一敞口容器,所述第一敞口容器的底面与水平面存在倾角;

储液槽,所述储液槽设置在所述第一敞口容器底面的较低处;

电极,所述电极通过设置在所述第一敞口容器上的固定部件固定,电极末端伸入所述储液槽内;

金属片,所述金属片放置在所述第一敞口容器的底面,漏液流经所述金属片后进入所述储液槽;

排液口,所述排液口设置在所述第一敞口容器的侧壁上,用于排出积累的漏液;

电路板,所述电路板设置在所述第一敞口容器的外侧壁上,与所述电极连接,用于检测漏液情况并对外输出指示灯状态及电平信号。

根据上述的漏液检测装置,可选地,所述倾角为10-20°。

根据上述的漏液检测装置,可选地,所述电极为两根棒状电极,两根棒状电极的间距为2-3mm。

根据上述的漏液检测装置,可选地,所述电极采用不锈钢或耐腐蚀导体材料。

根据上述的漏液检测装置,优选地,所述排液口设置在靠近所述第一敞口容器底面较高处的侧壁上。

根据上述的漏液检测装置,优选地,所述漏液检测装置进一步包括:

第二敞口容器,所述第二敞口容器放置在漏液点下方,用于富集漏液点的漏液;

漏液富集口,富集后的漏液经所述漏液富集口流入所述第一敞口容器。

根据上述的漏液检测装置,优选地,所述第二敞口容器的底面与水平面存在倾角。

根据上述的漏液检测装置,优选地,所述漏液富集口设置在所述第二敞口容器底面的最低处。

根据上述的漏液检测装置,优选地,所述第二敞口容器至少二个。

根据上述的漏液检测装置,优选地,所述第一敞口容器和第二敞口容器采用耐腐蚀材料制成。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的有益效果为:

1、本实用新型通过漏液富集、储存,采用电极检测液体阻抗与空气阻抗并将两者进行分析比较的方式进行漏液判断,同时采用指示灯指示及将漏液状态信息输出,使得漏液检测准确、灵敏度高、简单直观;

2、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安装方便;

3、本实用新型设置至少二个第二敞口容器对漏液进行收集,便于排查漏液点并及时处理;

4、本实用新型在第一敞口容器底面放置金属片,增强了漏液的导电性,提高检测的准确性;

5、本实用新型在第一敞口容器中设置排液口,及时排出储存的漏液,保护仪器不受损害。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漏液检测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3的应用于化学分析仪的漏液检测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1-2和以下说明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可选实施方式以教导本领域技术人员如何实施和再现本实用新型。为了教导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已简化或省略了一些常规方面。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理解源自这些实施方式的变型或替换将在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内。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理解下述特征能够以各种方式组合以形成本实用新型的多个变型。由此,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下述可实施方式,而仅由权利要求和它们的等同物限定。

实施例1

图1示意性地给出了本实施例的漏液检测装置的结构简图,如图1所示,所述漏液检测装置包括:

第一敞口容器1,所述第一敞口容器的底面与水平面存在倾角α,所述倾角α在10°-20°之间;

储液槽11,所述储液槽设置在所述第一敞口容器底面的较低处;

排液口12,所述排液口设置在靠近所述第一敞口容器底面较高处的侧壁上,当第一敞口容器内的漏液累积到所述排液口时,漏液从所述排液口排出;

电极2,所述电极通过设置在所述第一敞口容器上的固定部件3固定,电极末端伸入所述储液槽内;

金属片4,所述金属片放置在所述第一敞口容器的底面,漏液流经所述金属片后进入所述储液槽;

电路板5,所述电路板设置在所述第一敞口容器的外侧壁上,与所述电极连接,用于检测漏液情况并对外输出指示灯状态及电平信号。

为了提高漏液检测的准确性及灵敏度,本实施例通过检测液体阻抗与空气阻抗的值,并进行差值比较的方式进行漏液判断,故:

进一步地,所述电极为两根棒状电极,两根棒状电极的间距为2-3mm。

本实施例的优势在于:通过第一敞口容器进行漏液的收集与检测,结构简单;通过电极法测试漏液阻抗和空气阻抗来判断漏液情况并通过指示灯显示,简单直观,检测准确。

实施例2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漏液检测装置,与实施例1不同的是,所述漏液检测装置进一步包括:

第二敞口容器,所述第二敞口容器放置在漏液点下方,用于收集漏液点的漏液;

漏液富集口,富集后的漏液经所述漏液富集口流入所述第一敞口容器。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敞口容器至少二个,放置在各可能的漏液点下方,便于排查具体漏液点并及时处理。

为了提高漏液富集效率,提交检测准确性,故: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敞口容器的底面与水平面存在倾角,所述漏液富集口设置在所述第二敞口容器底面的最低处。

实施例3

本发明实施例2的漏液检测装置在化学分析仪中的应用。

图2示意性地给出了本实施例的漏液检测装置的结构简图,在该应用例中,第一敞口容器为存储容器,第二敞口容器为富集容器,存储容器和富集容器均采用耐腐蚀材料制成,富集容器设有3个(图中只标出一个,其余未示出),分别位于化学分析仪的进样装置、反应装置和显色装置下方,存储容器中用于检测的电极采用不锈钢或耐腐蚀导体材料,电极与电极板之间通过电气线传导,从排液口排出的漏液进入废液槽储存。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