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挂车结构单轮式横向力系数测试仪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863644发布日期:2018-11-07 20:10阅读:1229来源:国知局
一种挂车结构单轮式横向力系数测试仪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公路测试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是用于测试公路的横向力系数以评定路面抗滑性能的测试仪。



背景技术:

随着国家政策对环保要求的不断提高,对各种车辆的排放标准也越来越高,受此影响,现有横向力系数测试仪缺点日渐凸显,排放不达标的横向力系数测试仪就会面临无法正常使用的困境。更有甚者,投入使用不久的新测试仪在提高排放标准的政策影响下将无法正常上路检测,在设备的使用上给用户带来了极大的困难,造成了比较大的损失,变相提高了用户的投入产出比,降低了检测单位、养护单位对该种设备的购买预期,同时也制约了行业的发展。

另外,现有横向力系数测试仪水罐只能装载5~6吨水,检测里程有限,中途加水次数多,检测效率较低。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挂车结构单轮式横向力系数测试仪。该测试仪给用户的使用带来了极大的方便,可大大降低用户对设备的升级成本,提高检测效率和用户的满意度。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挂车结构单轮式横向力系数测试仪,包括牵引车、挂车和设于所述挂车的水罐、喷水系统和测试轮系统;所述挂车的前段通过牵引销搭接在所述牵引车后段的牵引鞍座上,所述挂车的车轴位于其车辆重心的后侧,所述牵引车的后桥承受所述挂车的一部分重量;所述喷水系统和测试轮系统分左右设于所述挂车的车体两侧,并位于所述挂车的车轴的前侧;所述喷水系统位于所述测试轮系统的前侧并通过管道连接所述水罐,其喷水部位对应于所述测试轮系统的检测轮。

优选地,所述测试轮系统包括与所述挂车的车体固定连接的框架和设于所述框架的上下驱动机构、导向轴、配重件和检测轮;所述检测轮安装于配重件,所述配重件安装于所述导向轴并连接于所述上下驱动机构,所述检测轮上设置有传感器。

优选地,所述检测轮的支架一端与所述配重件转动连接,所述检测轮的支架另一端与配重件分别与所述传感器的两端转动连接。

优选地,所述传感器为拉力传感器。

优选地,位于左侧的所述喷水系统和测试轮系统与位于右侧的所述喷水系统和测试轮系统左右对称布置。

优选地,位于所述挂车车体左侧的所述测试轮系统的检测轮向左后方斜向布置,位于所述挂车车体右侧的所述测试轮系统的检测轮向右后方斜向布置,各所述检测轮与所述挂车的竖向对称平面形成的夹角在19.5°~21°之间。

优选地,所述检测轮与所述挂车的竖向对称平面形成的夹角为20°。

优选地,所述挂车设有容纳所述水罐、喷水系统和测试轮系统的车厢。

优选地,所述车厢底部两侧设有位于所述喷水系统和测试轮系统外围的防护刷。

优选地,所述水罐为装载量为10吨~15吨的水罐。

本实用新型为单轮式横向力系数测试仪,由牵引车、挂车和设于挂车的水罐、喷水系统、测试轮系统等组成,能够快速准确实时的连续检测出各等级公路路面的横向力系数等指标数据,以评定路面抗滑性能,可为交竣工验收、预防性养护以及路面管理系统提供综合高效的数据支持,在提高排放标准以后,排放不达标的牵引车头可直接更换为排放达标的牵引车头即可,挂车部分仍然可以正常使用,而无需整车停用甚至报废,用户升级成本低、周期短;而且,这种结构允许储水罐增大容积,装载水量多,检测里程长,可有效减少中途加水次数,提高检测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的一种挂车结构单轮式横向力系数测试仪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

1.牵引车 2.挂车 3.水罐 4.喷水系统 5.测试轮系统 51.框架 52.上下驱动机构 53.导向轴 54.配重件 55.检测轮 6.车轴 7.牵引销 8.牵引鞍座 9.车厢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在本文中,“前、后、内、外”等用语是基于附图所示的位置关系而确立的,根据附图的不同,相应的位置关系也有可能随之发生变化,因此,并不能将其理解为对保护范围的绝对限定。

请参考图1,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的一种挂车结构单轮式横向力系数测试仪的结构示意图。

在一种具体实施例中,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挂车结构单轮式横向力系数测试仪,主要由牵引车1、挂车2和设于挂车2的水罐3、喷水系统4和测试轮系统5等组成。

挂车2的车轴6位于其车辆重心的后侧,挂车2的前段通过牵引销7搭接在牵引车1后段的牵引鞍座8上,牵引车1的后桥承受挂车2的一部分重量;喷水系统4和测试轮系统5的数量为两套,分左右设于挂车2的车体两侧,并位于挂车2车轴的前侧;喷水系统4位于测试轮系统5的前侧并通过管道连接水罐3,其喷水部位对应于测试轮系统5的检测轮55,其喷水方向可以朝向后方或后下方。

在检测过程中,水罐3内的水通过喷水系统4连续喷洒到路面上形成水膜以模拟下雨天路况,测试轮系统5在水膜上测出横向力系数,喷水系统4通过控制可以实现洒水量与车速的匹配,保证路面水膜的一致性。

各测试轮系统5主要由框架51、上下驱动机构52、导向轴53、配重件54和单独一个检测轮55等部件构成,其中框架51为整个测试轮系统的安装基础,用于承载测试轮系统的其他组成部件,其与挂车2的车体固定连接,上下驱动机构52、导向轴53、配重件54和检测轮55等部件都安装在框架51上,其中,检测轮55安装于配重件54,配重件54通过滑套安装于导向轴53,与导向轴53上下滑动配合,并连接于上下驱动机构52,上下驱动机构52设有由电机、气缸或液压缸驱动的升降杆,作用是带动配重件54连同检测轮55一起沿导向轴53上下移动,以便在测试时,放下配重件54和检测轮55,使检测轮55在配重件54的压力作用下与路面接触,在路面上模拟车轮行进的工况,在测试结束后,可以将配重件54和检测轮55向上收起,使检测轮55不再与路面接触,停止测试,为了避免配重件54和检测轮55在放下后受上下驱动机构52影响,上下驱动机构52的升降杆与配重件54之间可采用浮动连接结构。这样,在放下配重件54和检测轮55之后,上下驱动机构52便不再向配重件54和检测轮55施加作用力,只有在收回时才施加向上提起的作用力。

检测轮55上设置有传感器(图中未示出),此传感器可以是拉力传感器,检测轮55的支架一端与配重件54转动连接,检测轮55的支架另一端与配重件54分别与传感器的两端转动连接,以便将检测轮55在测试时产生的横向作用力传递至拉力传感器。

位于挂车车体左侧的测试轮系统5的检测轮55向左后方斜向布置,位于挂车车体右侧的测试轮系统5的检测轮55向右后方斜向布置,各检测轮55与挂车2的竖向对称平面形成的夹角在19.5°~21°之间,此夹角具体可以是20°。

此外,挂车还设有容纳水罐3、喷水系统4和测试轮系统5的车厢9,车厢9底部两侧可设有位于喷水系统4和测试轮系统5外围的防护刷。

上述实施例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具体并不局限于此,在此基础上可根据实际需要作出具有针对性的调整,从而得到不同的实施方式。例如,挂车2在重心的后侧设有两组车轮,或者,将喷水系统4和测试轮系统5设于挂车2的单侧,等等。由于可能实现的方式较多,这里就不再一一举例说明。

由于牵引车与挂车为分体式结构,当排放标准提高时,用户只需要更换或者升级标准牵引车头来满足国家许可的排放标准,而挂车和检测机构部分则无需任何变动,给用户的使用带来了极大的方便,大大降低了用户对设备的升级成本,提高了用户的满意度,促进了设备厂商的发展,也有利于行业的发展。

而且,挂车的长度在不影响正常驾驶、转场、驻场的前提下可最大限度的加长,水罐可随之加长,以提高水罐的容积量,例如可设计成装载10~15吨的水罐,检测里程数几乎可以增加一倍,减少中途加水的次数,大大提高了检测效率。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挂车结构单轮式横向力系数测试仪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核心思想。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若干改进和修饰,这些改进和修饰也落入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