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全自动抽气式气体分析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494265发布日期:2019-01-04 23:42阅读:164来源:国知局
一种全自动抽气式气体分析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气体分析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应用于化工行业的全自动抽气式气体分析装置。



背景技术:

气体分析装置,又称气体分析仪。18世纪末,通过化学方法将气体从空气中分离出来,为工业气体行业奠定了基础。

现有技术中,在分析气体的诸多方法中,大多采用化学的方法,通过吸盘连接槽的设置,保证气体容器壳体的稳固,通过气体检测仪的设置,能够便于对采样的气体成分进行监测,可以有效提高气体采样的效果,例如,中国专利号:201520931610.3,该以该专利为代表的现有技术中,通过这种机械机构的设计,其优点不言而喻的,但其仍然存在着诸多不足。首先,其整个工作过程为开环控制,无反馈调节,其稳定性差。其次,进气采样通过机械机构完成,无数控电机操作,不够准确。因此,现有技术存在试样气体的进气量单一,系统利用率不高,工作过程中系统无反馈调节,无法实现全自动性等缺点。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问题是,提出了一种全自动抽气式气体分析装置,具有自动化、智能化、方便快捷等特点,便于准确控制和反馈调节,提高了产品有效利用率,以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是,提供一种以下的全自动抽气式气体分析装置,包括:

采样机,在气泵作用下,采样吸入试样气体,并将试样气体输送至过滤器;

过滤器,接收采样机输出的试样气体,并对所述试样气体中的固体颗粒进行过滤,过滤后的试样气体输送至气液分离器;

气液分离器,对过滤器输出的试样气体进行气液分离,以取出其中的液体,将气体成分输送至气体分析仪;

气泵,提供吸入试样气体的动力,并将处理后的试样气体泵入气体分析仪;

气体分析仪,对气体中的气体成分进行分析。

作为可选,所述的气体分析仪包括一氧化碳分析仪和氧气分析仪,所述一氧化碳分析仪和氧气分析仪均与所述气泵连通。

作为可选,所述全自动抽气式气体分析装置还包括反吹电磁阀,所述反吹电磁阀与所述采样机相连通,所述反吹电磁阀由PLC控制。

作为可选,所述全自动抽气式气体分析装置还包括电子冷却器,所述电子冷却器对所述全自动抽气式气体分析装置降温冷却。

作为可选,所述的采样机连接有粉尘监测装置,所述粉尘监测装置用于检测采样机中的粉尘量。

作为可选,所述粉尘监测装置检测所述采样机中的粉尘量后,将表征检测结果的信号发送给计算机,由计算机接收所述表征检测结果的信号,所述计算机通过控制器控制所述气泵的抽气压力。

作为可选,所述的粉尘监测装置为直读式粉尘监测仪、全自动式粉尘测试仪或防爆式粉尘测试仪。

作为可选,所述的控制器为单片机、ARM或FPGA。

采用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工作时,由气泵产生抽气压力,使试样气体由排气管道进入采样头,流经过滤器、气液分离器、电子冷却器之后送入CO、O2分析仪进行成分分析,分析结果送入仪表或计算机系统。同时,采样机外侧连通粉尘监测装置,该粉尘监测装置通过测定粉尘浓度,与PC端相连,实现装置在工作过程中反馈调节,从而获得一种全自动抽气式气体分析装置。本实用新型具有自动化、智能化、方便快捷等特点,在保证原有性能的基础上实现根据粉尘数量,自动控制气泵的抽气压力,使该系统在无人监管的情况下,有效除尘,有效工作,降低了生产方面的成本,实现工作过程中系统利用率的最大化。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全自动抽气式气体分析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所示:1、采样机,2、过滤器,3、粉尘监测装置,4、气液分离器,5、电子冷却器,6、反吹电磁阀,7、PLC,8、气泵,9、控制器,10、PC,11、一氧化碳分析仪,12、氧气分析仪。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详细描述,但本实用新型并不仅仅限于这些实施例。本实用新型涵盖任何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上做的替代、修改、等效方法以及方案。

为了使公众对本实用新型有彻底的了解,在以下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中详细说明了具体的细节,而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没有这些细节的描述也可以完全理解本实用新型。

在下列段落中参照附图以举例方式更具体地描述本实用新型。需说明的是,附图均采用较为简化的形式且均使用非精准的比例,仅用以方便、明晰地辅助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

参考图1所示,示意了本实用新型全自动抽气式气体分析装置的一种实现方式,包括:

采样机1,在气泵作用下,采样吸入试样气体,并将试样气体输送至过滤器;

过滤器2,接收采样机1输出的试样气体,并对所述试样气体中的固体颗粒进行过滤,过滤后的试样气体输送至气液分离器;

气液分离器4,对过滤器2输出的试样气体进行气液分离,以取出其中的液体,将气体成分输送至气体分析仪;

气泵8,提供吸入试样气体的动力,并将处理后的试样气体泵入气体分析仪;

气体分析仪,对气体中的气体成分进行分析。所述的气体分析仪包括一氧化碳分析仪11和氧气分析仪12,所述一氧化碳分析仪11和氧气分析仪均12与所述气泵8连通。

所述全自动抽气式气体分析装置还包括反吹电磁阀6,所述反吹电磁阀6与所述采样机1相连通,所述反吹电磁阀6由PLC7控制,所述PLC为通用术语,即可编程逻辑控制器。

所述全自动抽气式气体分析装置还包括电子冷却器5,所述电子冷却器5对所述全自动抽气式气体分析装置降温冷却。

所述的采样机1连接有粉尘监测装置3,所述粉尘监测装置3用于检测采样机1中的粉尘量。所述粉尘监测装置3检测所述采样机1中的粉尘量后,将表征检测结果的信号发送给计算机(即PC10),由计算机接收所述表征检测结果的信号,所述计算机通过控制器9控制所述气泵8的抽气压力。

所述的粉尘监测装置3为直读式粉尘监测仪、全自动式粉尘测试仪或防爆式粉尘测试仪。

所述的控制器9为单片机、ARM或FPGA。

采样机1用于对接触试样气体进行采样,使试样气体进入装置;过滤器2将吸收的试样气体进行初次过滤,主要过滤掉粉尘等颗粒较大物质;粉尘监测装置3用于监测被过滤出的粉尘的量;气液分离器4用于将试样气体中气体与液体分离;电子冷却器5用于给机器降温(主要是对于气泵降温),防止机器过热影响性能和危险事件发生;反吹电磁阀6用于吹扫管道,清理像粉尘等物质;PLC(可编程逻辑控制器)7用于控制反吹电磁阀6,由于在抽气过程中,过滤出来的粉尘容易堵塞过滤器和采样机的采样头即采样管道,所以设计PLC控制反吹电磁阀,从而吹扫除尘;气泵8产生抽气压力,使试样气体由排气管道进入采样机的采样头;控制器9负责接收电脑PC端发出的信号,对气泵8进行操控;电脑PC端负责接收粉尘监测装置3发出的信号,通过监控粉尘量的多少,控制气泵8的抽气压力;一氧化碳分析仪11负责一氧化碳成分分析;氧气分析仪12负责氧气成分分析,分析结果送到仪表或计算机系统。

采样机1为网状式气体采样机;过滤器2为空气过滤器;本实施例中粉尘监测装置3为直读式粉尘监测仪;本实施例中电子冷却器5为OR-60型电子冷却器;本实施例中电磁阀6为AC220V型控制气阀;控制器9为单片机;本实施例中一氧化碳分析仪11为Interscan 4140型一氧化碳检测仪;本实施例中氧气分析仪12为GT901-O2泵吸式氧气分析仪。

本实用新型装置的工作过程为:采样机负责对接触试样气体,使试样气体进入装置;过滤器将吸收的试样气体进行初次过滤,主要过滤掉粉尘等颗粒较大物质;粉尘监测装置负责监测被过滤出的粉尘的量;气液分离器负责将试样气体中气体与液体分离;电子冷却器负责给机器降温,防止机器过热影响性能和危险事件发生;反吹电磁阀负责吹扫管道,清理像粉尘等物质;PLC(可编程逻辑控制器)负责控制反吹电磁阀,由于在抽气过程中,过滤出来的粉尘容易堵塞过滤器和采样头即采样管道,所以设计PLC控制反吹电磁阀,从而吹扫除尘;气泵负责产生抽气压力,使试样气体由排气管道进入采样头;控制器负责接收电脑PC端发出的信号,对气泵进行操控;电脑PC端负责接收粉尘监测装置发出的信号,通过监控粉尘量的多少,控制气泵的抽气压力;一氧化碳分析仪负责一氧化碳成分分析;氧气分析仪负责氧气成分分析,分析结果送到仪表或计算机系统。工作时,由气泵产生抽气压力,使试样气体由排气管道进入采样头,流经过滤器、气液分离器、电子冷却器之后送入CO、O2分析仪进行成分分析,分析结果送入仪表或计算机系统。同时,采样机外侧连通粉尘监测装置,该粉尘监测装置通过测定粉尘浓度,与PC端相连,即低浓度时,PC指示灯显示绿色,正常浓度时,PC指示灯显示黄色,高浓度时,则显示为红色。PC端将信号加载至控制器端,从而操控气泵的供电时间,当PC指示灯从绿色变换至红色过程中,气泵通电时间依次变长,导致气泵产生的抽气压力依次增大,达到通过粉尘数量的多少,自动控制气泵的抽气压力,从而使抽气式气体分析装置自动化、智能化、有效化。

本实施例实现了一种全自动抽气式气体分析装置,具有自动化、智能化、方便快捷等特点,在保证原有性能的基础上实现根据粉尘数量的多少,自动控制气泵的抽气压力,使该系统在无人监管的情况下,有效除尘,有效工作,降低了生产方面的成本,实现工作过程中系统利用率的最大化。

虽然以上将实施例分开说明和阐述,但涉及部分共通之技术,在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看来,可以在实施例之间进行替换和整合,涉及其中一个实施例未明确记载的内容,则可参考有记载的另一个实施例。

以上所述的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进行了详细说明,应理解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最优选实施例,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原则范围内所做的任何修改、补充和等同替换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