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待开盖多层柔性线路板测试组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344055发布日期:2018-12-21 19:07阅读:284来源:国知局
一种待开盖多层柔性线路板测试组件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柔性线路板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待开盖多层柔性线路板测试组件。



背景技术:

柔性线路板(Flexible Printed Circuit Board)简称“软板",行业内俗称FPC,是用柔性的绝缘基材(主要是聚酰亚胺或聚酯薄膜)制成的印刷电路板,它可以自由弯曲、卷绕、折叠,它有体积小、重量轻、散热性和可焊性以及易于装连、综合成本较低等优点,与硬板相比有一定的市场优势。适用电子产品向高密度、小型化、高可靠方向发展的需要。FPC在航天、军事、移动通讯、手提电脑、计算机外设、PDA、数字相机等领域或产品上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多层板的主要组成部分:双面基材(聚酰亚胺或聚酯薄膜加双面铜箔)、纯铜箔(电解ED、压延RA等)、单面基材(聚酰亚胺或聚酯薄膜加单面铜箔)、绝缘层(覆盖膜或者绝缘油墨)、纯胶、PP片、FR4附铜板、补强(电磁膜、PI、钢片、胶纸等)等。常见多层板的结构为1+2、1+2+1、2+2、1+2+2+1、1+1+2+1+1等等,

1:为单面基材、一层纯铜箔或者FR4附铜板;

2:为双面板。层与层之间一般通过纯胶或者PP片结合。

多层板的难点之一是开盖技术,特别是外层为聚酰亚胺或聚酯薄膜加单面铜箔的单面基材,它比外层为纯铜箔的开盖技术更难。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待开盖多层柔性线路板测试组件,以达到调整激光控深参数,避免直接激光产品形成报废目的。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待开盖多层柔性线路板测试组件,包括定位部件和用于调整激光参数的测试部件,定位部件和测试部件分布于多层柔性线路板四周的废料板上;所述的测试部件,包括:内层手指、内层覆盖膜开窗和内层胶/PP片开窗,所述的内层手指上层部分覆盖内层覆盖膜开窗,内层覆盖膜开窗上层部分覆盖内层胶/PP片开窗。

优选地,所述的定位部件,包括:内层焊盘、内层覆盖膜开窗和外层基材开窗,内层焊盘的上层设置有内层覆盖膜开窗,内层覆盖膜开窗上层部分覆盖外层基材开窗。

优选地,所述的内层胶/PP片开窗上层覆盖有外层激光开盖面基材。

优选地,所述的内层手指下层依次设置有内层和外层激光开盖面反面基材。

优选地,所述的内层覆盖膜开窗和内层胶/PP片开窗均为矩形开窗。

优选地,所述的内层覆盖膜开窗和外层基材开窗均为圆形开窗。

优选地,所述的内层覆盖膜开窗与外层基材开窗之间设置有内层胶/PP片开窗。

优选地,所述的内层焊盘下层依次设置有内层和外层激光开盖面反面基材。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待开盖多层柔性线路板测试组件,在排版中,分别将定位部件和测试部件分布在板件四周的废料上,定位部件做为激光开盖定位点,测试部件作为激光开盖深度确认结构;在每件板件激光开盖前,首先激光测试部件,用来调整激光参数;避免直接激光产品,形成报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激光开盖品质,可以实现产品内的激光开盖100%合格。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中待开盖多层柔性线路板排版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中测试部件剖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中测试部件俯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中定位部件剖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中定位部件俯视图;

符号说明:

①-激光开盖切割位置;②-外层基材开窗;③-内层胶/PP片开窗;④-内层覆盖膜开窗;⑤-内层;⑥-外层激光开盖面反面基材;⑦-内层手指;⑧-内层焊盘;⑨-外形线;

本实用新型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若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有涉及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则该方向性指示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另外,若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有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则该“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待开盖多层柔性线路板测试组件;

本实用新型一种优选实施例中,包括定位部件A和用于调整激光参数的测试部件B,如图1所示,定位部件A和测试部件B分布于多层柔性线路板四周的废料板上;多层柔性线路板的外形线如图中⑨所示;

本实用新型一种优选实施例中,如图2和图3所示,所述的测试部件B,包括:内层手指⑦、内层覆盖膜开窗④和内层胶/PP片开窗③,内层覆盖膜开窗④和内层胶/PP片开窗③均为矩形开窗;所述的内层手指⑦上层部分覆盖内层覆盖膜开窗④,内层覆盖膜开窗④上层部分覆盖内层胶/PP片开窗③;所述的内层胶/PP片开窗③上层覆盖有外层激光开盖面基材②;所述的内层手指⑦下层依次设置有内层⑤和外层激光开盖面反面基材⑥。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图2中①激光开盖切割位置,深度控制着将②③切穿,保留④的完整性;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在产品外形线内,测试部件B各层开窗边缘线的关系如下:

激光边缘线与胶(PP)开窗边缘线间距0.1MM,胶(PP)开窗边缘线与内层覆盖膜开窗边缘线间距0.5MM;激光边缘线在最外边,内层覆盖膜开窗边缘线在最里边。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在产品外形线外,测试部件B各层开窗边缘线的关系如下:

胶(PP)开窗边缘线与激光边缘线间距0.15MM,激光边缘线与内层覆盖膜开窗边缘线间距0.15MM;胶(PP)开窗边缘线在最外边,内层覆盖膜开窗边缘线在最里边。

本实用新型一种优选实施例中,如图4和图5所示,所述的定位部件A,包括:内层焊盘⑧、内层覆盖膜开窗④和外层基材开窗②,内层焊盘⑧的上层设置有内层覆盖膜开窗④,内层覆盖膜开窗④上层部分覆盖外层基材开窗②。所述的内层覆盖膜开窗④和外层基材开窗②均为圆形开窗;述的内层覆盖膜开窗④和外层基材开窗②之间设置有内层胶/PP片开窗③;所述的内层焊盘⑧下层依次设置有内层⑤和外层激光开盖面反面基材⑥。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定位部件A内层焊盘⑧为圆形,直径1.0MM,内层覆盖膜开窗④为直径为2.0MM的圆形,外层基材开窗②为直径为3.0MM的圆形;

在排版中,分别将定位部件A和测试部件B分布在板件四周的废料上,定位部件A做为激光开盖定位点,测试部件B作为激光开盖深度确认结构;在每件板件激光开盖前,首先激光测试部件B,用来调整激光参数。

排版中,每PCS产品内层手指端位置结构同测试部件B。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在本实用新型的实用新型构思下,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