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柳氮磺吡啶检测用取液阀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577232发布日期:2019-01-13 17:55阅读:368来源:国知局
一种柳氮磺吡啶检测用取液阀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柳氮磺吡啶生产技术领域,涉及一种柳氮磺吡啶检测用取液阀。



背景技术:

在柳氮磺吡啶的生产过程中,需要定期对溶液【比如原料溶液、过程品溶液或者成品溶液等】取样进行检测分析。

传统的对溶液的取样,是通过将管阀【类似常规的水龙头】开启、使溶液从管阀流入取样容器内,然后将取样容器内的溶液送往检测处进行检测。传统的对溶液的取样,通常,需要将取样容器放置在管阀的正下方,然后旋转管阀将管阀打开,比较麻烦;另外,当取样完成后,还需要外套筒门将阀门关闭,比较麻烦。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柳氮磺吡啶检测用取液阀,只需要将阀主体从取样容器的容器口插入,就可以向取样容器输出溶液,比较方便、快捷;并且不会有溶液滴落;比较干净、卫生。

本实用新型采取的详细技术方案为:一种柳氮磺吡啶检测用取液阀,其包括阀主体、旋转筒、外套筒以及轴承;阀主体顶端设置有与阀主体连通的入口管;阀主体的输出口设置有的半圆形的密闭块;阀主体的外壁还固定设置有斜导向柱;旋转筒整体呈圆筒形;旋转筒上设置有贯穿的斜导向槽;旋转筒的外壁固定设置有竖导向柱;旋转筒的顶端固定设置有至少两个插入挡柱;外套筒设置有贯穿的竖导向槽;外套筒的输出口设置有半圆形的阀口块;阀主体、旋转筒、外套筒由内向外依次设置;斜导向柱设置在斜导向槽的顶端,竖导向柱设置在竖导向槽内;密闭块与阀口块贴合、且密闭块与阀口块的组合完全覆盖阀主体的输出口;轴承固定地套在阀主体上;外套筒固定的套在轴承上。

进一步地,还包括弹簧,阀主体的顶端还固定设置有连接块;旋转筒的顶端设置有弹簧座;弹簧套在阀主体上、且两端分别抵持弹簧座、连接块。向取样容器输出溶液完成后,将阀主体从取样容器的容器口抽出时,在弹簧的弹力作用下,旋转筒可以自动地相对阀主体向下移动、使本实用新型中的一种柳氮磺吡啶检测用取液阀为关闭状态;比较方便、快捷。

进一步地,阀主体的顶端还固定设置有连接块;连接块的顶端固定设置有把手。通过把手可以方便地握持阀主体。

进一步地,插入挡柱包括总中心柱、套在中心柱上的滚筒;中心柱的一端固定设置有限位端头。可以使插入挡柱23与容器口61之间为滚动摩擦,使用更小的力将阀主体1插入容器口61,就可以使旋转筒2相对阀主体1转动,比较方便。

进一步地,插入挡柱的截面为半圆形。可以减小插入挡柱与容器口之间的摩擦力,使用较小的力将阀主体插入容器口,就可以使旋转筒相对阀主体转动,比较方便。

进一步地,轴承的内壁与阀主体的外壁过盈配合;外套筒的内壁与轴承的外壁过盈配合。

进一步地,轴承的内壁与阀主体的外壁过盈配合;外套筒设置有贯穿的螺纹孔,螺栓旋入外套筒的螺纹孔且抵持轴承。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1、只需要将阀主体从取样容器的容器口插入,就可以向取样容器输出溶液,比较方便、快捷;2、不会有溶液滴落;比较干净、卫生;3、旋转筒可以自动地相对阀主体向下移动、使本实用新型中的一种柳氮磺吡啶检测用取液阀为关闭状态;比较方便、快捷。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中的一种柳氮磺吡啶检测用取液阀的立体分解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中的一种柳氮磺吡啶检测用取液阀的另一视角的立体示意图。图2中,取液阀为关闭状态。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中的一种柳氮磺吡啶检测用取液阀的立体剖视示意图。图3中,取液阀为关闭状态。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中的一种柳氮磺吡啶检测用取液阀的立体剖视示意图。图4中,取液阀为打开状态。

图5是本实用新型中的一种柳氮磺吡啶检测用取液阀的剖视示意图。图5中,取液阀为关闭状态。

图6是本实用新型中的一种柳氮磺吡啶检测用取液阀的剖视示意图。图6中,取液阀为打开状态;虚线箭头表示阀主体1的移动方向;实线箭头表示溶液的流出方向。

图7是改进的插入挡柱23的立体分解示意图。

阀主体1;斜导向柱11;连接块12;入口管13;密闭块14;把手15;旋转筒2;斜导向槽21;竖导向柱22;插入挡柱23;总中心柱231;滚筒232;限位端头233;弹簧座24;外套筒3;竖导向槽31;阀口块32;轴承4;弹簧5;取样容器6;容器口61。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1-图4,本实用新型为一种柳氮磺吡啶检测用取液阀,其包括阀主体1、旋转筒2、外套筒3以及轴承4。

阀主体1顶端设置有与阀主体1连通的入口管13;阀主体1的输出口设置有的半圆形的密闭块14。

阀主体1的外壁还固定设置有斜导向柱11。

旋转筒2整体呈圆筒形;旋转筒2上设置有贯穿的斜导向槽21;旋转筒2的外壁固定设置有竖导向柱22;旋转筒2的顶端固定设置有至少两个插入挡柱23。

外套筒3设置有贯穿的竖导向槽31;外套筒3的输出口设置有半圆形的阀口块32。

阀主体1、旋转筒2、外套筒3由内向外依次设置;斜导向柱11设置在斜导向槽21的顶端,竖导向柱22设置在竖导向槽31内;密闭块14与阀口块32贴合(即密闭块14的底面与阀口块32的顶面贴合)、且密闭块14与阀口块32的组合完全覆盖阀主体1的输出口。

轴承4固定地套在阀主体1上;外套筒3固定的套在轴承4上。比如轴承4的内壁与阀主体1的外壁过盈配合,从而实现轴承4固定地套在阀主体1上。外套筒3的内壁与轴承4的外壁过盈配合,从而实现外套筒3固定的套在轴承4上;或者,外套筒3设置有贯穿的螺纹孔,螺栓旋入外套筒3的螺纹孔且抵持轴承4,从而实现外套筒3固定的套在轴承4上。

请参阅图5、图6;本实用新型中的一种柳氮磺吡啶检测用取液阀的工作原理为:使用前,将入口管13与溶液输出管连接。

使用时,将阀主体1从取样容器6的容器口61插入;在阀主体1插入容器口61的过程中,插入挡柱23被容器口61阻挡,从而使旋转筒2相对阀主体1向上移动;在旋转筒2相对阀主体1向上移动的过程中,斜导向柱11抵持斜导向槽21的内壁使旋转筒2相对阀主体1转动;旋转筒2转动的同时通过竖导向柱22带动外套筒3转动,直至密闭块14与阀口块32重叠;此时本实用新型中的一种柳氮磺吡啶检测用取液阀为打开状态,从溶液输出管流出的溶液经过阀主体1流入取样容器6进行输出。

向取样容器6输出溶液完成后,将阀主体1从取样容器6的容器口61抽出;在阀主体1抽出容器口61的过程中,用手握持插入挡柱23使旋转筒2相对阀主体1向下移动;在旋转筒2相对阀主体1向下移动的过程中,斜导向柱11抵持斜导向槽21的内壁使旋转筒2相对阀主体1转动;旋转筒2转动的同时通过竖导向柱22带动外套筒3转动,直至密闭块14与阀口块32的组合完全覆盖阀主体1的输出口;此时本实用新型中的一种柳氮磺吡啶检测用取液阀为关闭状态。

由上述可以看出,只需要将阀主体1从取样容器6的容器口61插入,就可以向取样容器6输出溶液,比较方便、快捷;并且,由于密闭块14以及阀口块32均设置在阀主体1输出口,一种柳氮磺吡啶检测用取液阀改变为关闭状态的瞬间,即可以停止向取样容器6输出溶液、且不会有溶液滴落;比较干净、卫生。

阀主体1的顶端还可以固定设置有连接块12;连接块12的顶端固定设置有把手15。通过把手15可以方便地握持阀主体1。

本实用新型中的一种柳氮磺吡啶检测用取液阀还可以包括弹簧5,旋转筒2的顶端设置有弹簧座24;弹簧5套在阀主体1上、且两端分别抵持弹簧座24、连接块12。向取样容器6输出溶液完成后,将阀主体1从取样容器6的容器口61抽出时,在弹簧5的弹力作用下,旋转筒2可以自动地相对阀主体1向下移动、使本实用新型中的一种柳氮磺吡啶检测用取液阀为关闭状态;比较方便、快捷。

插入挡柱23的截面可以为半圆形。可以减小插入挡柱23与容器口61之间的摩擦力,使用较小的力将阀主体1插入容器口61,就可以使旋转筒2相对阀主体1转动,比较方便。

作为一种改进的实施方式,请参阅图7,插入挡柱23包括总中心柱231、套在中心柱231上的滚筒232;中心柱231的一端固定设置有限位端头233。可以使插入挡柱23与容器口61之间为滚动摩擦,使用更小的力将阀主体1插入容器口61,就可以使旋转筒2相对阀主体1转动,比较方便。

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指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为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保护内容的限制。

以上的具体实施方式仅为本创作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创作,凡在本创作的精神及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创作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