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雷电中电荷含量测量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871328发布日期:2019-02-15 20:39阅读:153来源:国知局
一种雷电中电荷含量测量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荷含量测量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雷电中电荷含量测量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夏天雨季的来临,各种遭受雷击的现象屡见不鲜,尤其是多雷区更为严重,雷电时造成电子设备损坏的重要原因,它威胁建筑、铁路、民航和通信等各个领域电子信息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雷电的防护目前工作的重中之重,在现在的雷电防护领域中,雷电的相关参数如雷电中的电荷含量的获取以及准确性成为非常关键点的环节之一,这不仅影响人身安全,雷电防护器的设备安全及系统的正常运行都是极为重要的,现有的雷电数据监测大多都是只有事后分析和估算雷电区域内避雷设备的损坏情况,进行分析和评估该区域的雷电中电荷的参数信息,这样,在避雷设备损坏时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进行修复,并且还不能准确的评估和分析出雷电中电荷的含量信息,人民群众的生命和财产安全受到了极大威胁,同时也对电子信息系统的各个领域有着极大的威胁。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设计为了克服上述缺陷,提供了一种雷电中电荷含量测量装置。

本实用新型一种雷电中电荷含量测量装置,为解决的上述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在于,包括检测装置和测量装置壳体,所述测量装置壳体为方形壳体,检测装置在测量装置壳体的内部,所述检测装置包括电源模块、控制器、感应模块、检测模块、时间模块、信息采集模块、Zigbee模块、数据传输模块和显示模块,所述电源模块为整体供电,电源模块的输出端与控制器连接,感应模块与检测模块的一端相连,检测模块的另一端与时间模块的一端相连,时间模块的另一端与控制器的输入端相连,控制器的输出端与数据传输模块的一端相连,数据传输模块的另一端与显示模块相连,控制器与信息采集模块的一端相连,信息采集模块的另一端与Zigbee模块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测量装置壳体包括感应探头、显示屏、上壳板、下壳板、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所述上壳板和下壳板为方形安装板,上壳板布置在下壳板的上方,上壳板和下壳板之间由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支撑,感应探头安装在上壳板的中心位置,第一支撑板的中心位置设置安装有显示屏。

进一步地,所述检测模块包括3DJ6场效应管MOS、二极管D2、可调电阻Pr、电阻R、发光二极管D1及三极管VT,所述3DJ6场效应管MOS的一端与二极管的D2的负极相连,所述3DJ6场效应管MOS的另一端通过三极管VT连接控制器,可调电阻Pr的一端与二极管D2的负极相连;可调电阻Pr的另一端与电源相连,所述二极管D2的正极与三极管VT 的基极相连,所述三极管VT的发射极分别与电容C的一端和电源的一端相连,所述电阻 R的一端与发光二极管D1正极相连,电阻R的另一端分别与时间模块、电容C的另一端和电源模块相连,时间模块的两端分别与信息采集模块的两端相连,所述二极管D1的负极分别与三极管VT的集电极和控制器相连,所述电源的两端连接电容C的两端。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本实用新型设置的感应探头可以对雷电中的电荷含量进行实时的监控,并且设置的时间模块可以确定发生雷电的时间,信息采集模块可以将雷电发生的时间和发生的次数进行汇总,并且进行分析,分析后可以相对应的制造防雷参数的避雷设备,做到对症下药,物尽其用,保障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不会受到一丝危险,通过 Zigbee模块将采集到的数据信息传送给数据传输模块,数据传输模块将得到的信息展示在显示模块上,可以更加清楚直观的了解雷电中电荷含量的具体信息。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提示系统整体模块连接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中下壳体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检测模块电路图。

图中:1-检测装置,2-测量装置壳体,3-感应探头,4-显示屏,5-LED灯,6-上壳板,7-下壳板,8-第一支撑板,9-第二支撑板,101-电源模块,102-控制器,103-感应模块,104-检测模块,105-时间模块,106-信息采集模块,107-Zigbee模块,108-数据传输模块,109-显示模块。

具体实施方式

具体实施方式一、以下将结合附图1至图4,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

包括检测装置1和测量装置壳体2,测量装置壳体2为方形壳体,检测装置1在测量装置壳体2的内部,检测装置1包括电源模块101、控制器102、感应模块103、检测模块104、时间模块105、信息采集模块106、Zigbee模块107、数据传输模块108和显示模块109,电源模块101为整体供电,电源模块101的输出端与控制器102连接,感应模块103与检测模块104的一端相连,检测模块104的另一端与时间模块105的一端相连,时间模块105的另一端与控制器102的输入端相连,控制器102的输出端与数据传输模块108的一端相连,数据传输模块108的另一端与显示模块109相连,控制器102与信息采集模块106的一端相连,信息采集模块106的另一端与Zigbee模块107连接,检测后通过控制器102传送给数据传输模块108,数据传输模块108将空气中的电荷含量发送到显示模块109上,可以清楚的了解空气中的电荷含量,控制器102在得到检测模块104 传输的电荷含量后,根据电荷含量进行判断,当空气中电荷含量达到一定的限定值后,电源模块101为整个系统进行供电,感应模块103可以对雷电中的电荷含量进行实时的监督,并且设置的时间模块105可以确定发生雷电的时间,信息采集模块106可以将雷电发生的时间和发生的次数进行汇总,并且进行分析,通过Zigbee模块107的无线传输给数据传输模块108,数据传输模块108将得到的信息展示在显示模块109上,得到的雷电中电荷含量信息,分析后可以相对应的制造防雷参数的避雷设备,做到对症下药,物尽其用,保障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不会受到一丝危险。

具体实施方式二、以下将结合附图1至图4,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

测量装置壳体2包括感应探头3、显示屏4、上壳板5、下壳板6、第一支撑板7和第二支撑板8,上壳板5和下壳板6为方形安装板,上壳板5布置在下壳板6的上方,上壳板5和下壳板6之间由第一支撑板7和第二支撑板8支撑,感应探头3安装在上壳板5 的中心位置,第一支撑板7的中心位置设置安装有显示屏4,对空气中的电荷含量进行感应,同时信息会显示在第一支撑板8上设置的显示屏4,可以更加直观地了解空气中的电荷含量。

具体实施方式三、以下将结合附图1至图4,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

检测模块104包括3DJ6场效应管MOS、二极管D2、可调电阻Pr、电阻R、发光二极管D1及三极管VT,3DJ6场效应管MOS的一端与二极管的D2的负极相连,3DJ6场效应管MOS的另一端通过三极管VT连接控制器102,可调电阻Pr的一端与二极管D2的负极相连;可调电阻Pr的另一端与电源相连,二极管D2的正极与三极管VT的基极相连,三极管VT的发射极分别与电容C的一端和电源的一端相连,电阻R的一端与发光二极管D1 正极相连,电阻R的另一端分别与时间模块、电容C的另一端和电源模块101相连,时间模块105的两端分别与信息采集模块106的两端相连,二极管D1的负极分别与三极管VT 的集电极和控制器102相连,电源的两端连接电容C的两端。

以上实施例只是对本专利的示例性说明,并不限定它的保护范围,本领域技术人员还可以对其局部进行改变,只要没有超出本专利的精神实质,都在本专利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