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碳滑板电阻检测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871297发布日期:2019-02-15 20:38阅读:238来源:国知局
一种碳滑板电阻检测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碳滑板电阻检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碳滑板电阻检测装置。



背景技术:

碳滑板是电力机车、电动车组、轻轨、地铁的重要部件,用于安装在受电弓上与接触网导线直接接触,碳滑板从接触网导线上获得电流后将电流传导至受电弓上为机车提供电力,碳滑板的电阻关系到碳滑板的导电性能,因此在碳滑板的性能检测中,其电阻为重要参数。

TJ/CL328-2013标准中明确规定,碳条与托架的粘接电阻用直流电压法进行测量,测量电流从托架输入,从同一垂直面的碳条上输出并形成回路,电压测试点位于同一垂直面上,一端为托架另一端为碳条,距离粘接面分别为5mm,设置在托架上的电压测试点为第一检测点,设置在碳条上的电压测试点为第二检测点。

中国专利文献CN205809172U公开了一种碳滑板电阻测量工装,包括绝缘底板、第一导电夹具和第二导电夹具,所述第一导电夹具和第二导电夹具用于对碳滑板进行夹持,工作时,第一导电夹具连接电源的正极,第二导电夹具连接电源的负极,通电后电源的正极、碳滑板和电源的负极构成电流回路,然后将电表的两个电笔放在碳滑板的第一检测点和第二检测点进行碳滑板粘接电阻的阻值检测。

然而,采用上述方案进行测量时,在电压持续期间容易产生电压波动,影响对碳滑板电阻检测的精度。



技术实现要素:

因此,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碳滑板电阻测量工装在对碳滑板进行供电时,容易产生电压波动导致检测不准确的缺陷,从而提供一种能够减小电压波动的碳滑板电阻检测装置。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碳滑板电阻检测装置,包括:

支撑底座;

两组供电结构,设置在所述支撑底座上并分别与碳滑板的托架与碳条相接触,两组所述供电结构之间形成用以容纳碳滑板的测试区域,所述供电结构能够在外力作用下压紧位于测试区域内部的碳滑板使碳滑板通电,所述供电结构压紧碳滑板时,所述碳滑板与所述供电结构之间为面接触;

至少一个基座,设置在所述测试区域的下方;

粘接电阻测试件,设置在所述基座上,粘接电阻测试件上设置有与碳滑板的第一检测点相对应的第一触点,以及与碳滑板的第二检测点相对应的第二触点,所述粘接电阻测试件用以得到碳滑板的粘接电阻的阻值。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供电结构包括:

由导电材料制成的触板,为空心圆柱体结构,所述触板外侧面用于与所述碳滑板进行接触,所述触板弹性形变时与所述碳滑板的接触面积逐渐变大;

以及,

夹爪,与所述触板相连接,所述夹爪上连接有电源,电流通过一个所述供电结构的所述夹爪流入,流经碳滑板后从另一个所述供电结构的所述夹爪处流出。

作为优选方案,还包括,

整体电阻检测装置,设置在两个所述供电结构上,所述整体电阻检测装置上设置有与所述碳滑板的托架相接触的第三触点,以及与所述碳滑板的碳条相接触的第四触点。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第三触点和第四触点设置在所述触板的空心圆柱体结构内部,随着所述触板的形变伸出所述触板与所述碳滑板进行接触。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第一触点、第二触点、第三触点和第四触点与所述碳滑板为弹性接触,与所述碳滑板进行接触时,在碳滑板的压力下能够进行弹性收缩。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第一触点、第二触点、第三触点和第四触点的尾部连接有伸缩杆和弹簧,在弹簧的弹力作用下所述伸缩杆保持伸出状态。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基座为多个,多个所述基座为彼此并排设置,所述基座能够在外力作用下分别移动到所述测试区域的下方。

作为优选方案,还包括相对设置在所述基座运动路径两侧的滑轨,所述基座沿所述滑轨进行滑动。

作为优选方案,还包括距离调节机构,作用在两个所述供电结构的任一个上,通过所述距离调节机构以调节两组所述供电结构之间的距离。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距离调节机构为液压杆。

作为优选方案,还设置有滚动支撑结构,包括,

滚动柱,设置在与两组所述供电结构连接相垂直的方向,用以支撑碳滑板;

支撑座,支撑在所述支撑底座上,具有穿过所述滚动柱中心线的转动轴,所述滚动柱能够绕所述转动轴进行转动。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具有如下优点:

1.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碳滑板电阻检测装置,具有两组供电结构,供电结构设置在支撑底座上,其中一组与碳滑板的托架接触,另一组与碳滑板的碳条接触,两组供电结构之间形成用以容纳碳滑板的测试区域,供电结构能够在外力作用下压紧位于测试区域内部的碳滑板使碳滑板通电。

现有技术中对检测块提供电压时,电压输入不稳定,输电波动值较大,经过分析,这种现象经过检测主要是由于测试件与碳滑板之间采用点接触造成的。为此,本实用新型中供电结构压紧碳滑板时,碳滑板与供电结构之间为面接触,使得供电结构与碳滑板之间具有较大的接触面积,减少了电压持续期间所产生的电压波动,提高了碳滑板进行电阻检测的精度。

2.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碳滑板电阻检测装置,供电结构包括由导电材料制成的空心圆柱体结构的触板,触板外侧面与碳滑板接触后产生弹性形变,触板弹性形变时与碳滑板的接触面积逐渐变大,使触板与碳滑板之间形成柔性接触,最大限度的使触板与碳滑板表面贴合,进一步的提高了电压传输的稳定性,减少电压持续期间的电压波动值。

3.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碳滑板电阻检测装置,还包括整体电阻检测装置,设置在两个供电结构上,在电压持续期间,能够同时进行碳滑板的粘接电阻和整体电阻的检测,保证了碳滑板的粘接电阻和整体电阻进行检测所采用的电压值的统一,避免了分开检测时的电压波动对测量结果的影响,提高了测量结果的精确度。

4.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碳滑板电阻检测装置,整体电阻检测装置的第三触点和第四触点设置在触板的空心圆柱体结构内部,随着触板的形变伸出触板与碳滑板进行接触,第三触点和第四触点对碳滑板的检测点位于触板对碳滑板进行电压输入的中心区域,提高了对碳滑板进行整体电阻检测的精确度,同时通过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电阻检测装置,既可以实现粘结电阻的检测,又可以实现整体电阻的检测。

5.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碳滑板电阻检测装置,第一触点、第二触点、第三触点和第四触点与碳滑板为弹性接触,进行接触时,在碳滑板的压力下能够进行弹性收缩,保证了触点与碳滑板的充分接触。

6.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碳滑板电阻检测装置,在第一触点、第二触点、第三触点和第四触点的尾部连接有伸缩杆和弹簧,在弹簧的弹力作用下伸缩杆保持伸出状态,碳滑板与触点接触后,对触点形成的压力使伸缩杆压缩弹簧进行弹性收缩,从而保证触点与碳滑板的充分接触。

7.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碳滑板电阻检测装置,具有彼此并排设置的多个基座,能够在外力作用下分别移动到测试区域的下方,当测试其它规格的碳滑板时,只需要将相对应的基座推动至对应的碳滑板下方,即可实现快速切换对不同规格碳滑板的检测,提高了检测效率和本装置的适用范围。

8.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碳滑板电阻检测装置,具有相对设置在基座运动路径两侧的滑轨,使基座沿滑轨进行滑动,提高了在进行基座切换时将基座固定在设定位置的效率。

9.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碳滑板电阻检测装置,具有距离调节机构,作用在两个供电结构的任一个上,通过距离调节机构能够进行调节两组供电结构之间的距离,使供电结构能够对不同规格的碳滑板进行供电。

10.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碳滑板电阻检测装置,具有滚动支撑结构,碳滑板的中间部分在检测区域进行检测时,碳滑板的两端能够支撑在滚动支撑结构的滚动柱上,在进行调整碳滑板的检测位置时,能够快速的对碳滑板进行移动,同时滚动柱能够绕转动轴进行转动,在进行碳滑板移动时,滚动柱不易对碳滑板产生磨损。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

图3为基座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4为供电结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5为电阻测试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支撑底座;2、托架;3、碳条;4、基座;5、第一触点;6、第二触点;7、触板;8、夹爪;9、第三触点;10、第四触点;11、伸缩杆;12、弹簧;13、滑轨;14、液压杆;15、滚动柱;16、支撑座。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第四”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实用新型不同实施方式中所涉及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结合。

实施例1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碳滑板电阻检测装置,如图1所示,包括:支撑底座1、两组供电结构和两个基座4,所述供电结构设置在所述支撑底座1上,一组与碳滑板的托架2相接触,另一组与碳滑板的碳条3相接触,两组所述供电结构之间形成用以容纳碳滑板的测试区域;在其中一个供电结构上连接有液压杆14构成的距离调节机构,通过液压杆14能够调节两组所述供电结构之间的距离。

所述供电结构包括触板7和夹爪8,所述触板7为由导电材料制成的空心圆柱体结构,触板7外侧面用于与所述碳滑板进行接触;所述供电结构在外力作用下压紧位于测试区域内部的碳滑板时,所述触板7与碳滑板接触并产生弹性形变,触板7弹性形变时与所述碳滑板的接触面积逐渐变大,使触板7与碳滑板之间形成柔性的面接触;所述夹爪8与所述触板7相连接,所述夹爪8上连接有电源,供电时,电流通过其中一个供电结构的夹爪8流入,流经碳滑板后从另一个供电结构的夹爪8处流出。

所述支撑底座1上设置有滚动支撑结构,滚动支撑结构包括滚动柱15和支撑座16,所述滚动柱15设置在与两组所述供电结构连接相垂直的方向,滚动柱15用以支撑碳滑板,所述支撑座16支撑在所述支撑底座1上,支撑座16具有穿过所述滚动柱15中心线的转动轴,所述滚动柱15能够绕所述转动轴进行转动。

如图2、图4所示,所述供电结构上设置有整体电阻检测装置,所述整体电阻检测装置包括第三触点9和第四触点10,所述第三触点9设置在一个供电结构上用于与所述碳滑板的托架2相接触,所述第四触点10设置在另一个供电结构上用于与所述碳滑板的碳条3相接触,并且,所述第三触点9和第四触点10设置在所述触板7的空心圆柱体结构内部,随着所述触板7的形变伸出所述触板7与所述碳滑板进行接触。

如图3所示,两组所述基座4彼此并排设置在所述测试区域的下方,在外力作用下能够分别移动到所述测试区域的下方,在所述基座4移动路径的两侧设置有滑轨13,使所述基座4沿所述滑轨13进行滑动;在每一个基座4上均设置有粘接电阻测试件,所述粘接电阻测试件包括第一触点5和第二触点6,所述第一触点5与碳滑板的第一检测点相对应,第二触点6与碳滑板的第二检测点相对应,通过第一触点5和第二触点6用以对碳滑板的粘接电阻进行测量,从而得到碳滑板的粘接电阻的阻值。

如图5所示,所述第一触点5、第二触点6、第三触点9和第四触点10与所述碳滑板为弹性接触,在第一触点5、第二触点6、第三触点9和第四触点10的尾部连接有伸缩杆11和弹簧12,在弹簧12的弹力作用下所述伸缩杆11保持伸出状态,所述第一触点5、第二触点6、第三触点9和第四触点10与所述碳滑板进行接触时,在碳滑板的压力下能够进行弹性收缩。

使用方法

调节测试区域,控制液压杆14进行收缩,使两组供电结构之间的距离增大,形成足够容纳被测碳滑板的空间;

选择基座4,将适于碳滑板的基座4通过滑轨13推动至测试区域下方;

放置碳滑板,将碳滑板的待检位置放置在测试区域的基座4上,使碳条3与第四触点10相对,使托架2与第三触点9相对,使碳滑板底部的碳条侧与第一触点5接触,使碳滑板底部的托架侧与第二触点6接触;

夹紧碳滑板,控制液压杆14进行伸出,使两组供电结构之间的距离减小,使触板7对碳滑板进行夹持;在触板7夹紧碳滑板的过程中,触板7产生弹性形变,位于触板7内的第三触点9和第四触点10从触板7上的孔洞伸出与碳滑板进行接触;

供电并进行检测,通过供电结构向碳滑板进行供电,通过第一触点5和第二触点6检测碳滑板的粘接电阻,同时通过第三触点9和第四触点10检测碳滑板的整体电阻。

作为上述实施例的可替换方式,所述滚动支撑结构可以省略。

作为上述实施例的可替换方式,所述距离调节机构可以采用除了液压杆以外的其他常规结构。

作为上述实施例的可替换方式,所述距离调节机构可以省略。

作为上述实施例的可替换方式,所述滑轨可以省略。

作为上述实施例的可替换方式,所述基座可以仅有一个。

作为上述实施例的可替换方式,所述第一触点、第二触点、第三触点和第四触点可以连接除了伸缩杆和弹簧以外的其他常规结构,从而形成与碳滑板的弹性接触。

作为上述实施例的可替换方式,所述第一触点、第二触点、第三触点和第四触点与所述碳滑板可以采用除了弹性接触以外的其他常规接触形式。

作为上述实施例的可替换方式,所述第三触点和第四触点可以设置在供电结构上的除了触板内部以外的其他结构上。

作为上述实施例的可替换方式,所述整体电阻检测装置可以省略。

作为上述实施例的可替换方式,所述供电结构可以采用除了包括触板和夹爪以外的其他常规结构。

显然,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所作的举例,而并非对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而由此所引伸出的显而易见的变化或变动仍处于本实用新型创造的保护范围之中。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