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碳滑板粘接电阻测试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871292发布日期:2019-02-15 20:38阅读:142来源:国知局
一种碳滑板粘接电阻测试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碳滑板性能测试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碳滑板粘接电阻测试装置。



背景技术:

碳滑板是电力机车、电动车组、轻轨、地铁的重要部件,是将碳材料滑条通过粘接方式永久地附着托架上,安装在受电弓头部,直接与接触网导线接触,属于滑动接触触头材料的范畴,滑板从接触网线上获得电流,为机车供应电力。因此,受电弓滑板与接触网线构成的是一对机械与电气耦合的特殊摩擦副,其工作条件有以下特点:周期性随机变化载荷;接触时有强电流通过;高速滑动;环境条件复杂多变。滑板的主要失效形式就是磨损到限,而对于碳滑板,还可能因折断、脱落掉块而必须更换。

电力列车上的碳滑板一旦失效,将严重危及行车安全。因此要求它的各项性能必须满足设计要求,以确保电力机车的稳定运行。在碳滑板的各项性能中,粘接电阻关系到碳滑板的导电性能,是碳滑板的决定性性能参数。TJ/CL328-2013标准中明确规定,滑条与托架的粘接电阻用直流电压法进行测量,测量电流从托架输入,从同一垂直面的碳条上输出并形成回路,电压测试点位于同一垂直面上,一端为托架另一端为碳条,距离粘接面分别为5mm,设置在托架上的电压测试点为第一检测点,设置在碳条上的电压测试点为第二检测点。但是现有技术中对检测块提供电压时,电压输入不稳定,输电波动值较大,影响测量精度。



技术实现要素:

因此,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碳滑板粘接电阻测试精度不准确的缺陷,从而提供一种测试精度准确的碳滑板粘接电阻测试装置。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碳滑板粘接电阻测试装置,包括:

基座;

两组供电结构,设置在所述基座上并分别与碳滑板相接触,两组所述供电结构之间形成用以容纳所述碳滑板的测试区域,所述供电结构能够在外力作用下压紧位于测试区域内部的碳滑板使碳滑板通电,所述供电结构压紧碳滑板时,所述碳滑板与所述供电结构之间为面接触;

测试件,作用在碳滑板的第一检测点与第二检测点上,用以得到碳滑板的电流值或电阻值。

所述供电结构为空心的柱状结构,所述柱状结构采用柔性材质。

还包括

两组对称设置的转动组件,分别与所述基座铰接,供电结构分别连接在每组所述转动组件上;

弹性件,连接在所述转动组件与所述基座之间,用以带动所述转动组件及所述供电结构相对所述基座发生转动;

所述转动组件具有当碳滑板未进入测试区域时,在弹性件作用下发生倾斜,使两组所述供电结构间距增大的打开位置;以及,当碳滑板进入测试区域时转动至水平位置使所述供电结构夹紧所述碳滑板的测试位置。

所述基座内部设置有滑动槽,滑动基座可滑动地设置在所述滑动槽内,所述滑动槽与所述滑动基座之间具有阻尼,所述转动组件连接在所述滑动基座内部。

所述转动组件包括

滑块,为金属材质,与所述基座铰接;

绝缘件,连接在所述滑块与所述供电结构之间。

所述转动组件还包括转接件,所述转接件一端与所述绝缘件固定连接,另一端与所述供电结构通过螺栓连接,电源电压施加在所述螺栓上。

所述测试件包括有:

连接结构,作用在碳滑板上,用以传导碳滑板上流过的电流;

以及,

测试单元,与所述连接结构相连接,用以测试流经碳滑板的电流值。

所述连接结构包括:

第一探针,与碳滑板的第一检测点接触连接;

第二探针,与碳滑板的第二检测点接触连接;

握持部,一端与测试单元连接,所述握持部具有空腔,分别与所述第一探针、第二探针连接的引线穿过所述空腔并从所述握持部的一端引出。

所述连接结构还包括与所述握持部固定连接的连接部,所述连接部具有U型槽,所述碳滑板卡接在所述U型槽内,所述第一探针、第二探针设置在所述U型槽的槽底。

所述测试单元为微欧姆计。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具有如下优点:

1.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碳滑板粘接电阻测试装置,在将碳滑板放到两组供电结构之间形成的测试区域后,所述供电结构能够在外力作用下压紧位于测试区域内部的碳滑板使碳滑板通电。

现有技术中对检测块提供电压时,电压输入不稳定,输电波动值较大,经过分析,这种现象主要是由于测试件与碳滑板之间采用点接触造成的。为此,本实用新型将碳滑板与所述供电结构之间设置面接触,所述供电结构提供给所述碳滑板的电压比较稳定,测量精度较高。

2.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碳滑板粘接电阻测试装置,所述供电结构为空心的柱状结构,所述柱状结构采用柔性材质,供电结构在受到挤压时比较容易发生变形,实现供电结构与碳滑板的面接触,保证了测量精度。

3.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碳滑板粘接电阻测试装置,还包括两组对称设置的转动组件,分别与所述基座铰接,供电结构分别连接在每组所述转动组件上;弹性件,连接在所述转动组件与所述基座之间,用以带动所述转动组件及所述供电结构相对所述基座发生转动;所述转动组件具有当碳滑板未进入测试区域时,在弹性件作用下发生倾斜,使两组所述供电结构间距增大的打开位置;以及,当碳滑板进入测试区域时转动至水平位置使所述供电结构夹紧所述碳滑板的测试位置,这样设置由于在打开位置时两组所述供电结构之间的间距较大,方便碳滑板装入两组所述供电结构之间,在碳滑板装入两组所述供电结构之间后,在碳滑板的重力作用下,所述转动组件转动至水平位置以加紧碳滑板,不需要借助其它的外力作用,结构简单紧凑。

4.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碳滑板粘接电阻测试装置,所述基座内部设置有滑动槽,滑动基座可滑动地设置在所述滑动槽内,所述滑动槽与所述滑动基座之间具有阻尼,所述转动组件连接在所述滑动基座内部,通过调整两个滑动基座位置可调整两组转动组件、供电结构之间的间距,从而能适应不同尺寸的检测块的检测。

5.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碳滑板粘接电阻测试装置,所述转动组件包括滑块,为金属材质,与所述基座铰接;绝缘件,连接在所述滑块与所述供电结构之间,滑块采用金属材质能保证该测试装置的使用寿命,绝缘件连接在滑块与供电结构之间可阻止电流传递到滑块上面而影响测试结果的准确性。

6.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碳滑板粘接电阻测试装置,所述转动组件还包括转接件,所述转接件一端与所述绝缘件固定连接,另一端与所述供电结构通过螺栓连接,电源电压施加在所述螺栓上,转接件的设置可减小供电结构的尺寸,使供电结构在受到挤压时更容易发生变形。

7.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碳滑板粘接电阻测试装置,所述连接结构包括:第一探针,与碳滑板的第一检测点接触连接;第二探针,与碳滑板的第二检测点接触连接;握持部,一端与测试单元连接,所述握持部具有空腔,分别与所述第一探针、第二探针连接的引线穿过所述空腔并从所述握持部的一端引出,第一探针与第二探针间的距离和第一检测点与第二检测点间的距离相等,保证了测试结果的准确性,握持部的设置方便将测试单元连接到碳滑板上。

8.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碳滑板粘接电阻测试装置,所述连接结构还包括与所述握持部固定连接的连接部,所述连接部具有U型槽,所述碳滑板卡接在所述U型槽内,所述第一探针、第二探针设置在所述U型槽的槽底,连接部卡接在碳滑板上后连接结构的位置固定,可使第一探针、第二探针与第一检测点、第二检测点保持接触,保证了测试结果的准确性。

9.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碳滑板粘接电阻测试装置,所述测试单元为微欧姆计,微欧姆计可以有效的避免外界不必要的电磁干扰,提高该电阻测试装置的测量精度。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提供的一种碳滑板粘接电阻测试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的一种碳滑板粘接电阻测试装置的连接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所示的一种碳滑板粘接电阻测试装置的转动组件位于打开位置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基座; 2-碳滑板; 3-供电结构;

4-滑块; 5-绝缘件; 6-转接件;

7-滑动基座; 8-握持部; 9-第一探针;

10-第二探针; 11-连接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实用新型不同实施方式中所涉及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结合。

实施例1

如图1-3所示为一种碳滑板粘接电阻测试装置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包括基座1,为保证该测试装置的使用寿命,该基座1采用金属材质;所述基座1内部设置有滑动槽,两个滑动基座7可滑动地设置在所述滑动槽内,所述滑动槽与所述滑动基座7之间具有阻尼,所述滑动基座7上铰接有金属材质的滑块4,所述滑块4上方连接有绝缘件5,所述绝缘件5覆盖所述滑块4的上表面,所述滑块4与所述绝缘件5均为L型结构,转接件6紧靠在所述绝缘件5的与所述基座1相垂直的面上,两个转接件6各自通过螺栓连接一组供电结构3,两组所述供电结构3之间形成用以容纳碳滑板2的测试区域,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供电结构3为空心的柱状结构,所述柱状结构采用柔性材质,在碳滑板2安装到测试区域时,碳滑板2与所述供电结构3相互挤压,所述供电结构3发生变形,使所述碳滑板2与所述供电结构3之间为面接触,所述滑块4、绝缘件5、转接件6共同形成转动组件,所述转动组件与所述基座1之间连接有弹性件,在碳滑板2未进入测试区域时,所述弹性组件在弹性件作用下发生倾斜,使两组所述供电结构3间距增大,所述转动组件位于打开位置,方便碳滑板2顺利进入测试区域,当碳滑板2进入测试区域时,在碳滑板2的重力作用下,所述转动组件转动至水平位置使所述供电结构3夹紧所述碳滑板2,所述转动组件处于测试位置。

在需要对碳滑板2的粘接电阻进行测试时,将碳滑板2安装到测试区域内,在碳滑板2的自身重力的作用下,所述转动组件转动,所述供电结构3夹紧所述碳滑板2,将连接结构的连接部11的U型槽卡接在所述碳滑板2外侧,由于所述第一探针9、第二探针10设置在所述U型槽的槽底,所述第一探针9与碳滑板2的第一检测点接触连接,所述第二探针10与碳滑板2的第二检测点接触连接,所述第一探针9、第二探针10连接的引线穿过与所述连接部11固定连接的握持部8内的空腔并从所述握持部8的一端引出与微欧姆计连接,电源电压施加在所述螺栓上,电源微欧姆计串接在由两组所述供电结构3、碳滑板2以及电源所组成的闭合回路中,根据相关标准,将施加的电源电压值换算成第一检测点与第二检测点之间的电压,电流值由微欧姆计直接读出,电压值除以电流值即可得到碳滑板2的粘接电阻值,由于供电结构3与碳滑板2为面接触,所述供电结构3提供给所述碳滑板2的电压比较稳定,微欧姆计可以有效的避免外界不必要的电磁干扰,该测试装置的测量精度较高。当碳滑板2的尺寸较大或较小时,可通过调整两个滑动基座7的位置而调整两组转动组件之间的间距,以使碳滑板2能顺利安装到测试区域中并和供电结构3面接触。

在可替换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基座1、滑块4可采用绝缘材料,这样就可以不用设置绝缘件5,当然所述转接件6也可以省略,而直接将供电结构3连接到所述滑块4上,将电源电压施加在碳滑板2的两侧。

在可替换的实施方式中,可以不设置转动组件,将供电结构3直接安装到基座1上,在碳滑板2进入到测试区域时,在外力的作用下,使供电结构3夹紧碳滑板2。

显然,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所作的举例,而并非对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而由此所引伸出的显而易见的变化或变动仍处于本实用新型创造的保护范围之中。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