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接器测试工装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719388发布日期:2019-01-22 23:37阅读:166来源:国知局
连接器测试工装的制作方法

本申请涉及工装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连接器测试工装。



背景技术:

板对板连接器(Board-to-board Connectors,BTB)是目前所有连接器产品类型中传输能力最强的连接器产品,主要应用于电力系统、通信网络、金融制造、电梯、工业自动化、医疗设备、办公设备、家电、军工制造等行业。由于不同生产商生产的连接器结构上存在一定的差异,为了对比不同生产商生产的连接器的优劣,需要对连接器的纠错能力和结合强度进行测试。传统技术中,连接器的测试治具存在灵活度不高的缺陷。



技术实现要素:

本申请提供一种连接器测试工装,用于公座和母座的错位测试,所述连接器测试工装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基板和第二基板,所述第一基板设置有第一调节件,所述第一调节件用于安装所述公座至所述第一基板,且调节所述公座相较于所述第一基板沿第一方向运动;所述第二基板设置有第二调节件,所述第二调节件用于安装所述母座至所述第二基板,且调节所述母座相较于所述第二基板沿第二方向运动,其中,所述第一方向和所述第二方向不同。

本申请的连接器测试工装,通过第一调节件调节公座相较于第一基板沿第一方向运动,通过第二调节件调节母座相较于第二基板沿第二方向运动,且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不同,从而增加了连接器测试工装调节的灵活性。且进一步的,可以同时对连接器测试工装进行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的调节,提高了连接器测试工装的调节效率。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方式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方式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申请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a)是本申请实施例一提供的连接器测试工装工作时的爆炸示意图。

图1(b)是本申请实施例一提供的连接器测试工装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二提供的连接器测试工装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三提供的连接器测试工装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申请实施例四提供的连接器测试工装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申请实施例五提供的连接器测试工装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申请实施例六提供的连接器测试工装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申请实施例七提供的连接器测试工装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申请实施例八提供的连接器测试工装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方式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方式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方式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方式,而不是全部的实施方式。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付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方式,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请一并参阅图1(a)和图1(b),图1(a)是本申请实施例一提供的连接器测试工装工作时的爆炸示意图,图1(b)是本申请实施例一提供的连接器测试工装的结构示意图。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连接器测试工装10用于公座101和母座102的错位测试,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基板100和第二基板200,所述第一基板100设置有第一调节件110,所述第一调节件110用于安装所述公座101至所述第一基板100,且调节所述公座101相较于所述第一基板100沿第一方向运动;所述第二基板200设置有第二调节件120,所述第二调节件120用于安装所述母座102至所述第二基板200,且调节所述母座102相较于所述第二基板200沿第二方向运动,其中,所述第一方向和所述第二方向不同。

其中,公座101是具有凸起结构的端子,母座102是具有凹槽结构的端子,公座101和母座102通过凸起结构和凹槽结构相配合。

其中,所述第一基板100和所述第二基板200可以为塑胶材质,也可以为金属材质,还可以为木头材质,所述第一基板100和所述第二基板200构成所述连接器测试工装10的支撑框架。可选的,所述第一基板100和所述第二基板200正对设置。

可选的,所述第一调节件110可以为手动调节,也可以为自动调节;同理,所述第二调节件120也可以为手动调节,还可以为自动调节。

可选的,在一较佳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方向和所述第二方向垂直。举例而言,当第一方向为X方向时,第二方向可以为Y方向;同理,当第一方向为Y方向时,第二方向也可以为X方向。

本技术方案提供的连接器测试工装10,通过第一调节件110调节公座101相较于第一基板100沿第一方向运动,通过第二调节件120调节母座102相较于第二基板200沿第二方向运动,且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不同,从而增加了连接器测试工装10调节的灵活性。且进一步的,可以同时对连接器测试工装10进行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的调节,避免了单一方向调节的局限性,提高了连接器测试工装10的调节效率。

请一并参阅图1(a)和图2,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二提供的连接器测试工装的结构示意图。实施例二的结构与实施例一的结构基本相同,不同之处在于,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调节件110包括第一支撑座111和第一调节器112,所述第一支撑座111用于安装所述公座101,所述第一调节器112用于将所述第一支撑座111安装至所述第一基板100,且调节所述第一支撑座111的运动,以带动所述公座101相较于所述第一基板100沿第一方向运动。

可选的,所述第一调节器112可以为手动调节,也可以为自动调节。所述第一调节器112可以通过电机驱动控制,也可以通过液压驱动控制,还可以通过气压驱动控制。在一较佳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调节器112通过电机驱动控制,简单方便,且增加了控制的灵活性,可以对第一调节器112的调节速度进行精细化调节。

可选的,所述公座101可通过螺丝锁附的方式固定于所述支撑座上,还可以通过铆接的方式固定。可以理解的,在其他实施方式中,还可以通过双面胶将公座101固定在支撑座上。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调节件120包括第二支撑座121和第二调节器122,所述第二支撑座121用于安装所述母座102,所述第二调节器122用于将所述第二支撑座121安装至所述第二基板200,且调节所述第二支撑座121的运动,以带动所述母座102相较于所述第二基板200沿第二方向运动。

请一并参阅图1(a)和图3,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三提供的连接器测试工装的结构示意图。实施例三的结构与实施例二的结构基本相同,不同之处在于,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调节器112包括第一螺杆1121和第二螺杆1122,所述第一螺杆1121具有第一螺距,所述第二螺杆1122具有第二螺距,所述第一螺距大于所述第二螺距,所述第一支撑座111开设有第一螺纹孔111a和第二螺纹孔111b,所述第一螺纹孔111a和所述第一螺杆1121相配合,所述第二螺纹孔111b和所述第二螺杆1122相配合,以调节所述第一支撑座111沿第一方向运动。

可选的,所述连接器测试工装10还包括第一控制器310和第二控制器320,所述第一控制器310用于控制所述第一螺杆1121的转动,所述第二控制器320用于控制所述第二螺杆1122的转动,以带动所述第一支撑座111沿第一方向运动。

其中,第一控制器310和第二控制器320可以集成在一个控制系统上,由一个控制系统来实现控制,从而简化控制的流程。第一控制器310和第二控制器320也可以单独控制,从而实现控制的灵活性。

可选的,所述第一控制器310和所述第二控制器320可以为机械控制,也可以为液压控制,还可以为电气控制,还可以为气压控制。

具体的,由于所述第一螺杆1121具有第一螺距,所述第二螺杆1122具有第二螺距,所述第一螺距大于所述第二螺距,且第一螺杆1121和所述第一螺纹孔111a相配合,第二螺杆1122和第二螺纹孔111b相配合,因此,当第一螺杆1121和第二螺杆1122均转动一周时,第一螺杆1121的位移大于第二螺杆1122的位移。举例而言,假设第一螺杆1121的第一螺距为0.8mm,第二螺杆1122的第二螺距为0.4mm,当第一螺杆1121和第二螺杆1122均转动一周时,第一螺杆1121的位移即为0.8mm,第二螺杆1122的位移即为0.4mm。于是,通过调节第一螺杆1121的转动,就可以实现对第一支撑座111第一精度的调节,通过调节第二螺杆1122的转动,就可以实现对第一支撑座111的第二精度的调节,其中,第二精度大于第一精度,即第二精度的调节为精调节,第一精度的调节为粗调节。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调节器122包括第三螺杆1221和第四螺杆1222,所述第三螺杆1221具有第三螺距,所述第四螺杆1222具有第四螺距,所述第三螺距大于所述第四螺距,所述第二支撑座121开设有第三螺纹孔121a和第四螺纹孔121b,所述第三螺纹孔121a和所述第三螺杆1221相配合,所述第四螺纹孔121b和所述第四螺杆1222相配合,以调节所述第二支撑座121沿第二方向运动。

请一并参阅图1(a)和图4,图4是本申请实施例四提供的连接器测试工装的结构示意图。实施例四的结构与实施例三的结构基本相同,不同之处在于,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基板100包括第一表面100a、第二表面100b及第三表面100c,所述第二表面100b和第三表面100c相对设置且分别与所述第一表面100a相连,所述第一表面100a开设有收容槽100A,所述收容槽100A用于收容所述第一支撑座111,所述第一基板100还开设有同时贯穿所述第二表面100b和所述第三表面100c的第三螺纹孔111c和第四螺纹孔111d,所述第一螺杆1121穿过所述第三螺纹孔111c,所述第二螺杆1122穿过所述第四螺纹孔111d。

其中,所述收容槽100A比所述第一支撑座111大,从而使得所述第一支撑座111在所述收容槽100A内可以沿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移动,以实现对所述公座101相较于所述第一基板100的位置的调节。

其中,第一表面100a为所述第一基板100面向所述第一基板100的面。可选的,在一较佳实施方式中,所述收容槽100A位于所述第一表面100a的中间部位。

可选的,第二表面100b和第一表面100a垂直,且第三表面100c和第一表面100a垂直。

可选的,在一较佳实施方式中,当采用所述连接器测试工装10对公座101和母座102进行错位测试时,所述第一基板100和所述第二基板200贴合设置。可以理解的,在其他实施方式中,当采用所述连接器测试工装10对公座101和母座102进行错位测试时,所述第一基板100和所述第二基板200间隔设置。

请一并参阅图1(a)和图5,图5是本申请实施例五提供的连接器测试工装的结构示意图。实施例五的结构与实施例三的结构基本相同,不同之处在于,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螺纹孔111a和所述第一螺杆1121的配合部位设置有第一润滑层410,所述第一润滑层410用于减小所述第一螺杆1121和所述第一支撑座111之间的摩擦力,所述第二螺纹孔111b和所述第二螺杆1122的配合部位设置有第二润滑层420,所述第二润滑层420用于减小所述第二螺杆1122和所述第一支撑座111之间的摩擦力。

可选的,所述第一润滑层410和所述第二润滑层420可以为润滑油,还可以为金属粉末,所述第一润滑层410用于使得第一螺杆1121和第一支撑座111可以更加顺畅的配合,所述第二润滑层420用于使得第二螺杆1122和第一支撑座111可以更加顺畅的配合。可以理解的,在其他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润滑层410还用于帮助使得第一螺杆1121和第一支撑座111相对转动产生的热量更快的冷却,所述第二润滑层420还用于帮助使得第二螺杆1122和第一支撑座111相对转动产生的热量更快的冷却。

请一并参阅图1(a)和图6,图6是本申请实施例六提供的连接器测试工装的结构示意图。实施例六的结构与实施例一的结构基本相同,不同之处在于,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连接器测试工装10还包括第一刻度件510和第二刻度件520,所述第一刻度件510用于标识所述公座101相较于所述第一基板100沿第一方向运动的第一距离,所述第二刻度件520用于标识所述母座102相较于所述第二基板200沿第二方向运动的第二距离。

其中,第一刻度件510和第二刻度件520可以为千分尺,还可以为直尺。可以根据所述连接器测试工装10的精度进行适应性选择。

可选的,所述第一刻度件510固定在所述第一基板100上,所述第二刻度件520固定在所述第二基板200上。所述第一刻度件510用于获取公座101相较于第一基板100沿第一方向移动的第一距离,所述第二刻度件520用于获取母座102相较于第二基板200沿第二方向移动的第二距离,通过第一距离和第二距离,就可以得到所述连接器测试工装10在进行公座101和母座102错位测试时,公座101和母座102之间相互配合的顺畅程度,从而可以对公座101和母座102之间的配合以及固定性能进行定量评估。

请一并参阅图1(a)和图7,图7是本申请实施例七提供的连接器测试工装的结构示意图。实施例七的结构与实施例一的结构基本相同,不同之处在于,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连接器测试工装10还包括连接第一基板100及所述第二基板200的导向件600,所述第一基板100开设有第一通孔100d,所述第二基板200开设有第二通孔200a,所述导向件600与所述第一通孔100d过盈配合,所述导向件600与所述第二通孔200a间隙配合,所述第二基板200可通过所述导向件600朝着靠近或者是远离所述第一基板100的方向运动。

其中,所述导向件600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导向件610和第二导向件620。第一导向件610和第二导向件620共同完成对所述第一基板100和所述第二基板200的支撑。

其中,过盈是指孔的尺寸减去相配合的轴的尺寸之差为负。过盈配合是指具有过盈(包括最小过盈等于零)的配合。此时,孔的公差带在轴的公差带之下。孔的各个方向上的尺寸减去相配合的轴的各个方向上的尺寸所得的代数差,此差为负时是过盈配合。过盈配合连接是利用两个被连接件本身的过盈配合来实现的连接,根据过盈量的大小可做成可拆连接,也可做成不可拆连接。

其中,间隙配合是指具有间隙(包括最小间隙等于零)的配合。此时,孔的公差带在轴的公差带之上,即孔的实际尺寸永远大于或等于轴的实际尺寸。间隙的作用为贮藏润滑油、补偿各种误差等,其大小影响孔、轴相对运动程度。间隙配合主要用于孔、轴间的活动联系,如滑动轴承与轴的联接。

可选的,所述导向件600可以为导轨,还可以为立柱,即所述导向件600为圆柱体。

可选的,当所述导向件600的径向尺寸均保持一致时,所述第二通孔200a的孔径大于所述第一通孔100d的孔径。即所述第一基板100和所述导向件600为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基板200和所述导向件600为滑动连接,所述第二基板200可通过所述导向件600朝着靠近或者是远离所述第一基板100的方向运动。

请一并参阅图1(a)和图8,图8是本申请实施例八提供的连接器测试工装的结构示意图。实施例八的结构与实施例七的结构基本相同,不同之处在于,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导向件600和所述第二通孔200a的配合部位设置有限位件700,所述限位件700用于将所述第二基板200固定在所述导向件600的预设位置。

可选的,所述限位件700可以为卡扣结构,所述限位件700夹持在所述导向件600上,且所述限位件700位于所述第一基板100和所述第二基板200之间,从而可以限制所述第二基板200的运动,阻止所述第二基板200朝向所述第一基板100的方向运动,进而实现对所述第二基板200的限位作用,且可以将第二基板200固定在所述导向件600的预设位置,以避免第二基板200出现不可控的运动的情况。

以上对本申请实施例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申请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申请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同时,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依据本申请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