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压电缆终端非接触式甚高频局放检测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434387发布日期:2019-08-16 21:25阅读:305来源:国知局
一种高压电缆终端非接触式甚高频局放检测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信号检测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高压电缆终端非接触式甚高频(UHF)局放检测系统。



背景技术:

局部放电参数是高压电缆线路健康状态的重要指标,主要采用高频脉冲电流法,通过高频电流互感器在高压电缆的接地线处进行带电检测。

由于高频信号在高压电缆中的传输衰减不太大,一般可以传一公里,因此往往在检测处所测到的信号不一定是由检测点上的局放信号源所发出,特别是,UHF局放信号衰减非常大,一般情况下在五米以内才有可能检测到。目前,为了要验证UHF局放信号源的正确与否,仍需采用多种复杂手段来进一步检测,导致工作量非常大,不仅费时费力,而且要与高压电缆进行直接接触,容易产生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高压电缆终端非接触式甚高频局放检测系统,与高压电缆不直接接触,能够就近准确快速的确定 UHF局放信号源及其位置,不仅省时省力。还确保人员安全。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高压电缆终端非接触式甚高频局放检测系统,包括非接触式的传感器以及用于甚高频局放信号分析及显示的测量仪;其中,

所述传感器包括绝缘杆、BNC接头以及至少一用于感应甚高频局放信号源所发射的无线电波的感应电极;其中,所述BNC接头安装于所述绝缘杆上;每一感应电极均固定于所述绝缘杆上,且每一感应电极的两端均通过相应的导线连接于所述BNC接头的输入端上;

所述测量仪通过电缆连接于所述BNC接头的输出端上。

其中,所述感应电极有两个,均包括依序连接的第一感应段、第二感应段以及第三感应段;其中,

所述第一感应段与所述第三感应段均位于所述第二感应段朝向所述绝缘杆的同一侧上;

所述第一感应段远离所述第二感应段的一端固定于所述绝缘杆一端上,并远离所述BNC接头设置,且其上引出一导线接入所述BNC接头的正输入端;

所述第三感应段远离所述第二感应段的一端固定于所述绝缘杆上,并靠近所述BNC接头设置,其上引出一导线接入所述BNC接头的负输入端。

其中,所述第一感应段、第二感应段以及第三感应段依序相互垂直连接。

其中,所述绝缘杆为中空管状,且每一感应电极的第一感应段及第三感应段上各自远离其对应第二感应段的一端均延伸至所述绝缘杆内并固定,使得每一感应电极的第一感应段及第三感应段上各自引出接入所述BNC接头的正输入端及负输入端的导线均位于所述绝缘杆内。

其中,所述传感器还包括:上固定夹和下固定夹;其中,

所述上固定夹上开设有十字型通孔;所述上固定夹通过其上十字型通孔的竖直方向通孔套接于所述绝缘杆上并固定,还通过其上十字型通孔的水平方向通孔分别穿入相应第一感应段延伸至所述绝缘杆内的一端;

所述下固定夹上开设有十字型通孔;所述下固定夹通过其上十字型通孔的竖直方向通孔套接于所述绝缘杆上并固定,还通过其上十字型通孔的水平方向通孔分别穿入相应第三感应段延伸至所述绝缘杆内的一端。

其中,所述每一感应电极均由金属铜、铝、铁之中一种制作而成。

其中,所述每一感应电极均感应甚高频局放信号源所发射无线电波的频率范围在50MHz~100MHz之间。

实施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由于采用非接触式的传感器感应甚高频局放信号源所发射的无线电波,并通过电缆连接至测量仪上来实现信号分析及显示,使得不再与高压电缆进行直接接触,就能够就近准确快速的确定UHF局放信号源及其位置,不仅省时省力。还确保了人员安全。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仍属于本实用新型的范畴。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高压电缆终端非接触式甚高频局放检测系统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

如图1所示,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提供的一种高压电缆终端非接触式甚高频局放检测系统,包括非接触式的传感器1以及用于甚高频局放信号分析及显示的测量仪2;其中,

传感器1包括绝缘杆11、BNC接头12以及至少一用于感应甚高频局放信号源所发射的无线电波的感应电极13;其中,BNC接头12安装于绝缘杆11上;每一感应电极13均固定于所述绝缘杆11上,且每一感应电极13的两端均通过相应的导线连接于BNC接头12的输入端上;

测量仪2通过电缆连接于BNC接头12的输出端上。

应当说明的是,每一感应电极13制作金属包括但不限于金属铜、铝、铁等,可以是一种金属,也可以是多种金属形成的合金。此时,每一感应电极13均感应甚高频局放信号源所发射无线电波的频率范围在50MHz~100MHz之间,且感应的距离范围在5米以内。感应电极13会将所感应的无线电波信号实时传输给测量仪2,测量仪2会通过预设频率范围在50MHz~100MHz之间来判断无线电波的频率是否在其范围内,一旦判断出无线电波的频率在上述频率范围内,就会实时显示判断正确,甚至进行声光报警,用以提醒工作人员此时感应电极13 所感应高压电缆的当前位置为甚高频局放信号源。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为了增强传感器1感应无线电波的范围,提高检测精度,因此设置感应电极13有两个,均包括依序连接的第一感应段131、第二感应段132以及第三感应段133;其中,第一感应段131与第三感应段133均位于第二感应段132朝向绝缘杆11的同一侧上;第一感应段131远离第二感应段132的一端固定于绝缘杆11一端上,并远离BNC接头12设置,且其上引出一导线接入BNC接头12的正输入端;第三感应段133远离第二感应段132的一端固定于绝缘杆11上,并靠近BNC接头12设置,其上引出一导线接入BNC 接头12的负输入端。在一个实施例中,两个感应电极13形成长方形框架结构,此时第一感应段131、第二感应段132以及第三感应段133依序相互垂直连接,即每一个感应电极13上的第一感应段131和第二感应段132相互垂直,第二感应段132和第三感应段133相互垂直。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为了避免感应电极13接入BNC接头12的导线因长期裸露在外而易被氧化腐蚀的问题,因此设置绝缘杆11为中空管状,且每一感应电极13的第一感应段131及第三感应段133上各自远离其对应第二感应段 132的一端均延伸至绝缘杆11内并固定,使得每一感应电极13的第一感应段 131及第三感应段133上各自引出接入BNC接头12的正输入端及负输入端的导线均位于绝缘杆11内,用以提高传感器1的使用寿命。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为了增强感应电极13与绝缘杆11连接的牢固性,因此传感器1还包括:上固定夹3和下固定夹4;其中,上固定夹3上开设有十字型通孔;上固定夹3通过其上十字型通孔的竖直方向通孔套接于所述绝缘杆 11上并固定,还通过其上十字型通孔的水平方向通孔分别穿入相应第一感应段 131延伸至绝缘杆11内的一端;下固定夹4上开设有十字型通孔;下固定夹4 通过其上十字型通孔的竖直方向通孔套接于绝缘杆11上并固定,还通过其上十字型通孔的水平方向通孔分别穿入相应第三感应段133延伸至所述绝缘杆11内的一端。在一个实施例中,上固定夹3和下固定夹4具有相同的结构。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高压电缆终端非接触式甚高频局放检测系统使用时,首先将传感器1进行组装,具体为,先在绝缘杆11上固定安装上固定夹3 和下固定夹4,接着将感应电极13上的导线对应穿入固定夹3和下固定夹4上十字通孔的水平通孔后,进入绝缘杆11内并相应的接入BNC接头12的输入端,接着将感应电极13对应穿入固定夹3和下固定夹4上十字通孔的水平通孔并进入绝缘杆11内固定住;最后安装固定BNC接头12,即完成传感器1组装;

其次,通过电缆将传感器1与测量仪2进行相连,即电缆一端连接传感器1 上BNC接头12的输出端,另一端连接测量仪;

然后,开启测量仪2,将传感器1靠近并不接触高压电缆,对准疑是UHF 局放信号源的附近位置(距离5米以内)进行信号扫描;一旦传感器1的感应电极13接收的无线电波的频率位于测量仪2上预设的频率范围时,测量仪2开始显示判断正确的结果,甚至开启声光报警,用以提醒工作人员此时感应电极 13所感应高压电缆的当前位置为甚高频局放信号源,从而与高压电缆不直接接触,就能够就近准确快速的确定UHF局放信号源及其位置,不仅省时省力。还确保了人员安全。

实施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由于采用非接触式的传感器感应甚高频局放信号源所发射的无线电波,并通过电缆连接至测量仪上来实现信号分析及显示,使得不再与高压电缆进行直接接触,就能够就近准确快速的确定UHF局放信号源及其位置,不仅省时省力。还确保了人员安全。

以上所揭露的仅为本实用新型一种较佳实施例而已,当然不能以此来限定本实用新型之权利范围,因此依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所作的等同变化,仍属本实用新型所涵盖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