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甲烷总烃气相色谱检测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237838发布日期:2019-07-24 08:48阅读:169来源:国知局
非甲烷总烃气相色谱检测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非甲烷总烃气相色谱检测装置,属于废气检测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非甲烷总烃,是指除甲烷以外的碳氢化合物,其组分十分复杂,它主要来源于汽油燃烧、垃圾焚烧、溶剂蒸发和废物提炼等。当非甲烷总烃达到一定的浓度时,直接对人体健康有害外,在一定的条件下经日光照射还能产生光化学烟雾,对环境和人类造成危害,是一种污染性高危气体,根据国标对非甲烷总烃的检测方法,检测时用一根色谱柱和一个检测器检测总烃含量,另一根色谱柱将甲烷和非甲烷分开,通过色谱柱的甲烷被第二个检测器检测得到甲烷含量,两者之差即为非甲烷总烃的含量,一般检测实验室对非甲烷总烃检测时需要用到气相色谱检测仪,但其缺陷在于:测定甲烷和总烃需要两次进样过柱,依次对总烃含量、甲烷含量测定,比较麻烦,另外进样时气相色谱检测仪的排气口将非甲烷总烃气体直接排出,污染实验室环境,在对气体的大量检测时,实验人员不慎吸入对人体造成伤害。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以上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非甲烷总烃气相色谱检测装置。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非甲烷总烃气相色谱检测装置,包括载气装置、进样器、第一色谱柱、第二色谱柱、检测器,还包括十通阀、第一定量环、第二定量环、气体吸附柱;

十通阀包括依次在十通阀上呈顺时针分布的第二载气出口、第一载气入口、定量环出口、排气口、进样口、定量环入口、第二载气入口、第二载气出口、定量环第一接口、定量环第二接口,载气装置包括氮气瓶,氮气瓶出口通过管道分别与第一载气入口、第二载气入口连接,第一定量环一端与定量环第二接口连接,第一定量环另一端与定量环出口连接,第二定量环一端与定量环入口连接,第二定量环另一端与定量环第一接口连接,第一色谱柱入口与第二载气出口连接,第二定量环入口与第二载气出口连接,第一色谱柱出口与第二定量环出口汇集后与检测器连接,进样口与进样器连接;

气体吸附柱为封闭的空心圆柱体,气体吸附柱空腔内上部和下部分别设有与内壁固定的圆形格栅板,两个格栅板之间填充有活性炭纤维滤网,格栅板起到了支撑作用,排气口通过管道与气体吸附柱空腔底部连通,气体吸附柱空腔顶部通过管道与外部储水容器连接。

储水容器内设有曝气盘,曝气盘表面具有均匀分布的曝气口,曝气盘通过管道与气体吸附柱空腔顶部连接,储水容器内可盛有氧化性较强的双氧水,经活性炭纤维滤网吸附过滤的气体可在双氧水中曝气,气体中所含还原型异味气体被氧化破坏,达到进一步净化的目的。

第一色谱柱内填充有80-100目的二乙烯苯含氮杂环单体共聚物,第二色谱柱内填充有 60-80目的硅烷化玻璃微珠。

气体吸附柱上还设有排压口。

检测器为火焰离子化检测器。

进样器为注射器或气体采集球胆。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采用十通阀作为气路控制元件,能实现进气以及进气的定量,转动十通阀阀芯可实现负载气体对检测气体的反吹,从而实现非甲烷总烃的两路检测,操作方便,定量准确;

(2)本实用新型能将排气口排出的总烃气体导入气体吸附柱内经性炭纤维滤网吸附净化后排出,降低非甲烷总烃中有害气体的含量,降低排出的气体对实验人员的伤害。

附图说明

图1、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十通阀处于样品进气时状态图;

图2、图1中十通阀处于负载气体进气时状态图;

图3、图1中格栅板结构示意图。

图中:1、载气装置 2、第二定量环 3、格栅板 4、排压口 5、储水容器 6、曝气盘 7、十通阀 8、活性炭纤维滤网 9、气体吸附柱 10、第一定量环 11、第二色谱柱 12、检测器 13、第一色谱柱;

71、第一载气出口 72、第一载气入口 73、定量环出口 74、排气口 75、进样口 76、定量环入口 77、第二载气入口 78、第二载气出口 79、定量环第一接口 80、定量环第二接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和说明书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

如图1-3所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非甲烷总烃气相色谱检测装置,包括载气装置1、进样器、第一色谱柱13、第二色谱柱11、检测器12,还包括十通阀7、第一定量环10、第二定量环2、气体吸附柱9;

十通阀7包括依次在十通阀7上呈顺时针分布的第一载气出口71、第一载气入口72、定量环出口73、排气口74、进样口75、定量环入口76、第二载气入口77、第二载气出口78、定量环第一接口79、定量环第二接口80,载气装置1包括氮气瓶,氮气瓶出口通过管道分别与第一载气入口72、第二载气入口77连接,第一定量环10一端与定量环第二接口80连接,第一定量环10另一端与定量环出口73连接,第二定量环2一端与定量环入口76连接,第二定量环2另一端与定量环第一接口79连接,第一色谱柱13入口与第二载气出口78连接,第二定量环2入口与第一载气出口71连接,第一色谱柱13出口与第二定量环2出口汇集后与检测器12连接,进样口75与进样器连接;

气体吸附柱9为封闭的空心圆柱体,气体吸附柱9空腔内上部和下部分别设有与内壁固定的圆形格栅板3,两个格栅板3之间填充有活性炭纤维滤网8,排气口74通过管道与气体吸附柱9空腔底部连通,气体吸附柱9空腔顶部通过管道与外部储水容器5连接。

储水容器5内设有曝气盘6,曝气盘6表面具有均匀分布的曝气口,曝气盘6通过管道与气体吸附柱9空腔顶部连接。

第一色谱柱13内填充有80-100目的二乙烯苯含氮杂环单体共聚物,第二色谱柱11内填充有60-80目的硅烷化玻璃微珠。

气体吸附柱9上还设有排压口4。

检测器12为火焰离子化检测器。

进样器为注射器。

如图1所示,十通阀7处于样品进气时状态,采用注射器将采集的气体从进样口75泵入,气体沿图中箭头运行,气体进入第一定量环10、第二定量环2内定量,排出的气体经排气口 74进入气体吸附柱9经活性炭纤维滤网8吸附净化;

如图2所示,转动十通阀7阀芯,十通阀7处于负载气体进气时状态,载气装置1内的氮气沿图中箭头方向进入十通阀7,氮气将第一定量环10、第二定量环2内的定量气体反吹至第二色谱柱11、第一色谱柱13过柱后进入检测器12检测,多余的样品可继续从进样口75 泵入经排气口74进入气体吸附柱9经活性炭纤维滤网8吸附净化。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