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智能化PDU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015217发布日期:2019-06-26 00:41阅读:473来源:国知局
一种智能化PDU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智能化PDU。



背景技术:

目前新能源汽车都在往智能化方向发展,随着整车的可靠性,安全性要求越来越高,对高压配电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在传统高压配电中无法监控继电器/保险/预充电阻等器件寿命及状态,以及PDU内部温度,整机绝缘阻值,基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可以检测以上功能于一体的智能化PDU。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智能化PDU,该PDU可以检测高压配电中继电器状态及继电器寿命次数,提高安全性。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智能化PDU,包括本体,所述智能化PDU还包括:监测模块,所述监测模块可拆卸连接在所述本体上;所述监测模块包括电源、继电器驱动、继电器状态检测吸合次数检测模块和芯片模块。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例,所述监测模块设有CAN通讯模块,用于将监测模块的数据传输给外部电源管理系统。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例,所述监测模块设有绝缘检测模块。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例,所述监测模块设有温度检测模块。

本实用新型还可以做以下改进,所述监测模块设有电流采集模块。

进一步地,所述电流采集模块设有两个。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例,所述监测模块设有板上电流传感器,用于检测电流。

所述芯片模块用于将继电器状态检测吸合次数检测模块、绝缘检测模块、温度检测模块、电流采集模块各模块收集的数据信号进行数据处理,并通过CAN通讯模块将数据上传给外部电池管理系统。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例,所述本体包括电流传感器、总负接触器、总正接触器、预充电电阻和预充接触器。

所述电流传感器与总负接触器串联连接设于主电流回路上;所述电流传感器另一端连接外部电源的负极,所述总负接触器另一端与外部负载连接。

所述预充电电阻与预充接触器串联连接构成第一电流支路,所述第一电流支路与总正接触器并联连接设于主电流回路上。

进一步地,所述监测模块与外部第一负载串联连接构成第二电流支路,所述第二电流支路与外部第二负载并联连接设于所述主电流回路上。

本实用新型的智能化PDU的功能通过以下方式现实:通过采集A点与D点,A点与M点,D点与M点之间的电压,其中M点表示PDU整机壳体,绝缘检测模块通过一定的算法计算出正极与PDU壳体电阻值,负极与PDU壳体电阻值,将信号发到芯片模块判定是否在设计要求的阻值,并发送相关的信息通过CAN总线数据交换将数据上传到外部电池管理系统;继电器状态检测吸合次数检测模块通过采集点A点与C点, E点与F点来监测总正接触器和总负接触器的状态,实现对继电器状态监测;利用温度传感器采集点E和B点,温度检测模块将温度通过运算将信号发送到芯片模块,处理数据,并上传数据到电池管理系统,实现对温度采集;通过监测模块的板上电流传感器,检测到电流,电流采集模块将数据信号发送到芯片模块,处理数据,并上传数据到电池管理系统,从而实现电流采集。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智能化PDU可以检测高压配电中继电器状态及继电器寿命次数,检测采集电流和PDU内部温度和检测绝缘阻值,且可以实现CAN通讯,提高了核心元器件的寿命,同时也让整车安全性有了很大的提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智能化PDU的结构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智能化PDU的监测模块结构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智能化PDU的监测原理图;

附图中标记说明:1-本体;2-监测模块;3-电源;4-继电器驱动;5- CAN通讯模块;6-绝 缘检测模块;7-电流采集模块;8-温度检测模块;9-继电器状态检测吸合次数检测模块;10-板上电流传感器;11-芯片模块; 12-总正接触器;13-预充电电阻;14-预充接触器;15-电流传感器;16-总负接触器;17-第一连接器;18-第二连接器;19-负载A;20-负载B;21-A点;22-B点;23-C点;24-D点;25- E点;26-F点;27-M点;28-电池管理系统;29-CAN总数据交换。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地阐述。

如图1-3所示的智能化PDU,包括本体1和监测模块2,监测模块2可拆卸连接在本体1上。监测模块2包括电源3、继电器驱动4、CAN通讯模块5、绝缘检测模块6、两个电流采集模块7、温度检测模块8、继电器状态检测吸合次数检测模块9、板上电流传感器10和芯片模块11。本体1包括总正接触器12、预充电电阻13、预充接触器14、电流传感器15和总负接触器16。电流传感器15与总负接触器16串联连接设于主电流回路上,电流传感器15另一端连接外部电源的负极,总负接触器16另一端通过第一连接器17与外部负载A 19连接;预充电电阻13与预充接触器14串联连接构成一条电流支路,该电流支路与总正接触器12并联连接设于主电流回路上。监测模块2与外部负载A19串联连接构成一条电流支路,该电流支路通过第二连接器18与外部负载B 20并联连接设于所述主电流回路上。

通过采集A点21与D点24,A点21与M点27,D点24与M点27之间的电压,其中M点表示PDU整机壳体,绝缘检测模块6通过一定的算法计算出来正极与PDU壳体电阻值,负极与PDU壳体电阻值,将信号发到芯片模块11判定是否在设计要求的阻值,并发送相关的信息,通过CAN总线数据交换29将数据上传到外部电池管理系统28;继电器状态检测吸合次数检测模块9通过采集点A 21与C点23,E点25与F点26来监测总正接触器12和总负接触器16的状态,实现对继电器状态监测;利用温度传感器采集E点25和B点22,温度检测模块8将温度通过运算将信号发送到芯片模块11,处理数据,并上传数据到电池管理系统28,实现对温度采集;通过监测模块2的板上电流传感器10,检测到电流,电流采集模块7将数据信号发送到芯片模块11,处理数据,并上传数据到电池管理系统28,从而实现电流采集。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