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油箱检测生产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800421发布日期:2019-10-08 19:24阅读:394来源:国知局
一种油箱检测生产线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油箱气密性检测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油箱检测生产线。



背景技术:

汽车的油箱在进行汽车组装时都必须经过气密性的检测,现有油箱的气密检测一般是在相应单独的气密装置中进行逐个检测。而这个过程一般需要工人控制吊臂移动油箱,当油箱检测完毕后,再由工人移走已检测的油箱,以进行油箱的下一个工序。

因此,在油箱的搬运移动中,会延长油箱的检测时间长,耗费人工工时,影响生产效率。而且油箱在进行气密性检测时,一般都是需要经过浸水工程,从而使油箱经过气密性检测后,其表面都会残留大量的水、随着生产的进行,容易导致生产环境产生积水,影响工厂的安全生产。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油箱检测生产线,无需人工移动油箱进行检测、油箱检测效率高,可快速烘干油箱,避免油箱上的水对汽车组装产生影响和避免在生产环境中出现积水。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油箱检测生产线,用于检测油箱的气密性,包括轨道、沿所述轨道移动的油箱夹持装置和油箱检测装置;所述油箱检测装置包括用于检测所述油箱气密性的水密室和用于吹干所述油箱的吹干室,所述水密室和吹干室分别对应设置于所述轨道的下方,所述油箱夹持装置沿所述轨道运行,以对所述水密室和吹干室内的油箱进行取放操作;

所述油箱通过所述油箱夹持装置的运输,依次在所述水密室和吹干室中进行气密检测和油箱吹干的工序。

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所述轨道呈U形结构,所述轨道包括左侧轨道和右侧轨道,所述左侧轨道和右侧轨道的连接处的下方设有用于放置待检测油箱的取料台。

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所述油箱检测装置至少设有2套,且分别对称设于所述左侧轨道和右侧轨道上。

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所述水密室包括水槽、升降架和用于与所述油箱连接固定的固定臂,所述固定臂安装于所述升降架上,以使所述固定臂可跟随所述升降架进行上下移动。

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所述升降架包括滑轨和与所述滑轨相适配的滑块,所述固定臂安装于所述滑块上,所述固定臂跟随所述滑块上下移动;

所述固定臂包括前摆臂,所述前摆臂可相对所述升降架上下摆动,所述前摆臂上设有用于连接固定所述油箱的吸盘。

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所述水槽包括水槽底板、进水管、设于所述水槽底部的排水管和用于控制所述水槽水位的液位检测装置,所述液位检测装置通过检测水位高度,以控制所述进水管和排水管的开关。

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所述吹干室包括用于烘干油箱的吹风装置和用于放置所述油箱的隔网,所述吹干室的下方设有用于收集水的集水室。

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所述吹干室的顶部设有用于减少噪音的隔音门,所述油箱置入所述隔网上后,关闭所述隔音门;

所述吹干室的侧面设有用于工作人员打开侧门,以便工作人员对所述吹干室的内部进行操作。

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所述油箱夹持装置包括与所述轨道相适配的滑架、用于夹持所述油箱的夹爪和用于升降所述夹爪的伸缩杆,所述滑架安装于所述轨道上,所述伸缩杆与所述滑架连接。

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所述水槽内设有用于照射所述油箱的冷光灯;所述水槽底板呈倾斜设置,且其倾斜方向朝向所述排水管处。

实施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油箱检测生产线,包括轨道、沿所述轨道移动的油箱夹持装置和油箱检测装置;所述水密室和吹干室分别对应设置于所述轨道的下方,所述油箱夹持装置沿所述轨道运行,以对所述水密室和吹干室内的油箱进行取放操作;

因此,本实用新型可在预设的位置储放待检测的油箱,所述油箱夹持装置可夹住所述油箱后,沿轨道移动,从而避免人工手动控制吊臂移动油箱。

而且,所述油箱通过所述油箱夹持装置的运输,依次在所述水密室和吹干室中进行气密检测和油箱吹干的工序,节省了两工序之间的人工搬运,最终提高所述油箱的检测效率。

另一方面,本实用新型的气密性检测和吹干油箱的工序连贯,节省工序时间。而且,所述吹干室的设置能使油箱完成气密性检测后,马上得到吹干处理,避免油箱上的水对汽车组装产生影响和在生产环境中出现积水,减少安全隐患。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油箱检测生产线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油箱夹持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水密室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吹干室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

参见图1、2和3,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油箱检测生产线,用于检测油箱5的气密性,包括轨道1、沿所述轨道1移动的油箱夹持装置2和油箱检测装置;所述油箱检测装置包括用于检测所述油箱1气密性的水密室3和用于吹干所述油箱5的吹干室4,所述水密室3和吹干室4分别对应设置于所述轨道1的下方,所述油箱夹持装置2沿所述轨道1运行,以对所述水密室3和吹干室4内的油箱5进行取放操作;

所述油箱5通过所述油箱夹持装置2的运输,依次在所述水密室3和吹干室4中进行气密检测和油箱吹干的工序。

具体地,所述油箱夹持装置2包括与所述轨道1相适配的滑架21、用于夹持所述油箱的夹爪22、用于驱动所述滑架21沿所述轨道1移动的电机24和用于升降所述夹爪22的伸缩杆25,所述滑架21安装于所述轨道1上,所述伸缩杆25与所述滑架21连接。故当需要夹取油箱5时,所述滑架21移至油箱5的上方,伸长所述伸缩杆25,以使所述夹爪22可到达夹取油箱5的位置,然后缩回所述伸缩杆25,即可将所述油箱5夹起,最终根据工序步骤,将油箱5移至相应的位置上放下油箱。

所述水密室3包括水槽8、升降架7和用于与所述油箱5连接固定的固定臂9,所述固定臂9安装于所述升降架7上,以使所述固定臂9可跟随所述升降架7进行上下移动。

所述升降架7包括滑轨71和与所述滑轨71相适配的滑块72,所述固定臂9安装于所述滑块72上,所述固定臂9跟随所述滑块72上下移动;

所述固定臂9包括前摆臂91,所述前摆臂91可相对所述升降架7上下摆动,所述前摆臂91上设有用于连接固定所述油箱5的吸盘92。

因此,当所述油箱夹持装置2将油箱5放置所述水密室3后,松开其夹爪22。所述前摆臂91向下摆动,压住所述油箱5,通过所述吸盘92与所述油箱5连接固定,然后启动所述升降架7,将油箱5压入水槽8中。为了防止所述吸盘92因油箱5的表面脏物被吸入管路,造成管路堵塞。故所述吸盘92内设有可拆卸的过滤网(在图中未显示)。

由于每一次的油箱气密性检测都会被油箱5带走一部分水,因此为了保持所述水槽8内的储水量,所述水槽8包括水槽底板81、进水管32、设于所述水槽8底部的排水管33和用于控制所述水槽8水位的液位检测装置82,所述液位检测装置82通过检测水位高度,以控制所述进水管32和排水管33的开关。当所述液位检测装置82检测到水位过低时,会控制所述进水管32放水,使所述水槽8内的水位达至预设数值。同理,当水位过高或需要更换所述水槽8的水时,可控制所述排水管33打开,将水排出。为了完全排空所述水槽8内的水,所述水槽底板81呈倾斜设置,且其倾斜方向朝向所述排水管33处,以便水流完全排出水槽8外。为了方便工作人员观察油箱的水槽中的冒气情况,所述水槽8内设有用于照射所述油箱的冷光灯83;

所述吹干室4包括用于烘干油箱5的吹风装置和用于放置所述油箱5的隔网43,所述吹干室4的下方设有用于收集水的集水室44。所述吹风装置包括多个主风管6和用于加热空气的加热装置(在图中未显示),所述主风管6上连接有多个用于烘干所述油箱5的出风嘴61。

因此,当所述油箱夹持装置2将所述油箱5从水密室3中取出,移至所述隔网43上时,启动所述吹风装置,通过所述出风嘴61喷出的热风,将所述油箱5吹干。部分被吹落的水,会穿过所述隔网43,流入所述集水室44中。

由于所述出风嘴61的气流大,会产生的大量噪声,故所述吹干室4的顶部设有用于减少噪音的隔音门41,所述油箱5置入所述隔网43上后,关闭所述隔音门41;而且,所述吹干室4的侧面设有用于工作人员打开侧门42,以便工作人员对所述吹干室4的内部进行维护或观察油箱的情况。

进一步地,为了提高本实用新型的检测效率,所述轨道1呈U形结构,所述轨道1包括左侧轨道12和右侧轨道13,所述油箱检测装置至少设有2套,且分别对称设于所述左侧轨道12和右侧轨道13上。所述左侧轨道12和右侧轨道13的连接处的下方设有用于放置待检测油箱的取料台11。

因此,所述左侧轨道12和右侧轨道13上的油箱检测装置,可共用同一取料台11,无需增设取料台11,进而方便集中放置和管理待检测的油箱5。

以上所述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