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终端外壳尺寸检测控制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675358发布日期:2019-05-15 23:27阅读:105来源:国知局
移动终端外壳尺寸检测控制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移动终端检测装置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移动终端外壳尺寸检测控制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针对移动终端外壳尺寸检测还是传统的人工加塞规检测,此种检测方法对操作员手法及熟练度有较高要求,检测时间和检测质量不可控。因塞规为树脂或玻璃材质,损耗大,需定期更换,会造成较大浪费。检测方式为接触式检测,对产品边框会造成碰刮伤。因检测时间长,检测人工需求大,会造成人力浪费现象,为此我们提出移动终端外壳尺寸检测控制装置,以此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移动终端外壳尺寸检测控制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移动终端外壳尺寸检测控制装置,包括觉运动检测控制系统,所述视觉运动检测控制系统的一侧连接有工控机,工控机的一侧连接有 PLC,工控机的另一侧连接有相机,相机上安装有镜头,镜头上安装有光源,所述PLC的一侧连接有传感器,PLC的另一侧连接有多个伺服驱动器,多个伺服驱动器的一侧设置有多个伺服电机,且伺服电机与对应的伺服驱动器电性连接,所述视觉运动检测控制系统、工控机、PLC、伺服驱动器及伺服电机依次连接,所述视觉运动检测控制系统、工控机、相机、镜头依次连接。

优选的,所述工控机和PLC为以太网口通讯,PLC及伺服驱动器内皆设置有TX端口及RX端口,所述相机采用USB.接口相机。

优选的,所述PLC从其第一TX端口引出连接线连接至X导轨伺服驱动器的第一RX端口,X导轨伺服驱动器从其第二TX端口引出连接线连接至Y左侧导轨伺服驱动器的第二RX端口,Y左侧导轨伺服驱动器从其第二TX端口引出连接线至Z导轨伺服驱动器的第二RX端口,Z导轨伺服驱动器从其第二TX端口引出连接线连接至Y右侧导轨伺服驱动器的第二RX端口,Y右侧导轨伺服驱动器从其内置第二 TX端口引出连接线连接至所述PLC的第一RX端口,所述PLC与多个伺服驱动器形成闭环网络连接。

优选的,所述PLC选择型号为FP,所述伺服驱动器选择型号为 A6N。

优选的,所述相机型号为MV-GED130C-T-CL,所述镜头型号为 MV-LD-35-3M-A。

优选的,所述相机视觉检测与PLC的控制功能集成到视觉运动检测控制系统。

优选的,所述伺服电机的下方设置有固定块,固定块的底部开设有凹槽,凹槽的两侧内壁上开设有滑槽,滑槽内滑动安装有滑块,位于同一个凹槽内的两个滑块相互靠近的一侧固定安装有同一个支撑板,支撑板与对应的伺服电机固定连接,支撑板的底部安装有多个弹簧的一端,弹簧的另一端与对应的凹槽的底部内壁固定连接,且支撑板为橡胶材料制成。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通过PLC、第二TX端口、伺服电机、第二RX端口、传感器、支撑板、固定块、凹槽、弹簧、滑槽、滑块、第一RX端口和第一TX端口的配合,使用基于RTEX总线的PLC以及使用基于RTEX 总线的伺服电机,通过发送数据包的通信方式来高速控制伺服电机,伺服电机工作时,产生震动,伺服电机压动支撑板运动,支撑板带动滑块在对应的滑槽内滑动,支撑板压动同时多个弹簧发生形变,在多个弹簧的弹力作用下,减小了支撑板的震动,进而减小了伺服电机在工作时产生的震动,进而减小了伺服电机工作时的噪音,有效的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检测速度缓慢的问题;

(2)、通过工控机、伺服驱动器、伺服电机、相机、镜头、光源、视觉运动检测控制系统的配合,采用视觉系统进行检测,使得产品形成光学非接触式检测,人工只需上下料,软件安装后即可在工控机上运行;有效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产品碰刮伤问题;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有效的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检测速度缓慢和产品碰刮伤问题,同时减小了伺服电机工作时产生的震动和噪音。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移动终端外壳尺寸检测控制装置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移动终端外壳尺寸检测控制装置的固定块、支撑板和伺服电机连接的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移动终端外壳尺寸检测控制装置的A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中:10工控机、11伺服驱动器、13伺服电机、14相机、15 镜头、16光源、20视觉运动检测控制系统、30PLC、111第二TX端口、112第二RX端口、123传感器、131支撑板、132固定块、133 凹槽、134弹簧、135滑槽、136滑块、3011第一RX端口、3012第一TX端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参照图1-3,移动终端外壳尺寸检测控制装置,包括视觉运动检测控制系统20,视觉运动检测控制系统20的一侧连接有工控机10,工控机10的一侧连接有PLC30,工控机10的另一侧连接有相机14,相机14上安装有镜头15,镜头15上安装有光源16,PLC30的一侧连接有传感器123,PLC30的另一侧连接有多个伺服驱动器11,多个伺服驱动器11的一侧设置有多个伺服电机13,且伺服电机13与对应的伺服驱动器11电性连接,视觉运动检测控制系统20、工控机10、 PLC30、伺服驱动器11及伺服电机13依次连接,视觉运动检测控制系统20、工控机10、相机14、镜头15依次连接,通过工控机10、伺服驱动器11、伺服电机13、相机14、镜头15、光源16、视觉运动检测控制系统20、PLC30、第二TX端口111、第二RX端口112、传感器123、第一RX端口3011和第一TX端口3012的配合,通过使用基于RTEX总线的PLC以及使用基于RTEX总线的伺服电机13,通过发送数据包的通信方式来高速控制伺服电机13,伺服电机13工作时,产生震动,伺服电机13压动支撑板131运动,支撑板131带动滑块136在对应的滑槽135内滑动,支撑板131压动同时多个弹簧 134发生形变,在多个弹簧134的弹力作用下,减小了支撑板131的震动,进而减小了伺服电机13在工作时产生的震动,进而减小了伺服电机13工作时的噪音,通过采用视觉系统20进行检测,使得产品形成光学非接触式检测,人工只需上下料,软件安装后即可在工控机上运行,视觉运动检测控制系统20、工控机10、PLC30、伺服驱动器 11及伺服电机13依次连接,形成交互控制主线,所述视觉运动检测控制系统20、工控机10、相机14、镜头15依次连接,形成交互控制支线,相机14视觉检测与PLC30的控制功能集成到视觉运动检测控制系统,工控机10、PLC30、伺服驱动器11、伺服电机13、相机 14、镜头15、光源16以及视觉运动检测控制系统20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不是唯一固定的,可以根据现场实际生产状况对分板机视觉定位检测装置的电气系统各部件的位置进行合理的调整,只需保证各部件之间的连接关系以及通讯关系即可,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有效的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检测速度缓慢和产品碰刮伤问题,同时减小了伺服电机13工作时产生的震动和噪音。

本实用新型中,工控机10和PLC30为以太网口通讯,PLC30及伺服驱动器11内皆设置有TX端口3012及RX端口3011,所述相机 14采用USB3.0接口相机,PLC30从其第一TX端口3012引出连接线连接至X导轨伺服驱动器11的第一RX端口3011,X导轨伺服驱动器 11从其第二TX端口111引出连接线连接至Y左侧导轨伺服驱动器11 的第二RX端口112,Y左侧导轨伺服驱动器11从其第二TX端口111 引出连接线至Z导轨伺服驱动器11的第二RX端口112,Z导轨伺服驱动器11从其第二TX端口111引出连接线连接至Y右侧导轨伺服驱动器11的第二RX端口112,Y右侧导轨伺服驱动器11从其内置第二 TX端口111引出连接线连接至所述PLC的第一RX端口3011,所述 PLC30与多个伺服驱动器11形成闭环网络连接,PLC30选择型号为 FP7,伺服驱动器11选择型号为A6N,相机14型号为 MV-GED130C-T-CL,镜头15型号为MV-LD-35-3M-A,相机14视觉检测与PLC30的控制功能集成到视觉运动检测控制系统,伺服电机13 的下方设置有固定块132,固定块132的底部开设有凹槽133,凹槽 133的两侧内壁上开设有滑槽135,滑槽135内滑动安装有滑块136,位于同一个凹槽133内的两个滑块136相互靠近的一侧固定安装有同一个支撑板131,支撑板131与对应的伺服电机13固定连接,支撑板131的底部安装有多个弹簧134的一端,弹簧134的另一端与对应的凹槽133的底部内壁固定连接,且支撑板131为橡胶材料制成,通过工控机10、伺服驱动器11、伺服电机13、相机14、镜头15、光源16、视觉运动检测控制系统20、PLC30、第二TX端口111、第二 RX端口112、传感器123、第一RX端口3011和第一TX端口3012的配合,通过使用基于RTEX总线的PLC以及使用基于RTEX总线的伺服电机13,通过发送数据包的通信方式来高速控制伺服电机13,伺服电机13工作时,产生震动,伺服电机13压动支撑板131运动,支撑板131带动滑块136在对应的滑槽135内滑动,支撑板131压动同时多个弹簧134发生形变,在多个弹簧134的弹力作用下,减小了支撑板131的震动,进而减小了伺服电机13在工作时产生的震动,进而减小了伺服电机13工作时的噪音,通过采用视觉系统20进行检测,使得产品形成光学非接触式检测,人工只需上下料,软件安装后即可在工控机上运行,视觉运动检测控制系统20、工控机10、PLC30、伺服驱动器11及伺服电机13依次连接,形成交互控制主线,所述视觉运动检测控制系统20、工控机10、相机14、镜头15依次连接,形成交互控制支线,相机14视觉检测与PLC30的控制功能集成到视觉运动检测控制系统,工控机10、PLC30、伺服驱动器11、伺服电机 13、相机14、镜头15、光源16以及视觉运动检测控制系统20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不是唯一固定的,可以根据现场实际生产状况对分板机视觉定位检测装置的电气系统各部件的位置进行合理的调整,只需保证各部件之间的连接关系以及通讯关系即可,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有效的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检测速度缓慢和产品碰刮伤问题,同时减小了伺服电机13工作时产生的震动和噪音。

工作原理:通过使用基于RTEX总线的PLC以及使用基于RTEX 总线的伺服电机13,通过发送数据包的通信方式来高速控制伺服电机13,伺服电机13工作时,产生震动,伺服电机13压动支撑板131 运动,支撑板131带动滑块136在对应的滑槽135内滑动,支撑板 131压动同时多个弹簧134发生形变,在多个弹簧134的弹力作用下,减小了支撑板131的震动,进而减小了伺服电机13在工作时产生的震动,进而减小了伺服电机13工作时的噪音,通过采用视觉系统20 进行检测,使得产品形成光学非接触式检测,人工只需上下料,软件安装后即可在工控机上运行,视觉运动检测控制系统20、工控机10、 PLC30、伺服驱动器11及伺服电机13依次连接,形成交互控制主线,所述视觉运动检测控制系统20、工控机10、相机14、镜头15依次连接,形成交互控制支线,相机14视觉检测与PLC30的控制功能集成到视觉运动检测控制系统,工控机10、PLC30、伺服驱动器11、伺服电机13、相机14、镜头15、光源16以及视觉运动检测控制系统 20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不是唯一固定的,可以根据现场实际生产状况对分板机视觉定位检测装置的电气系统各部件的位置进行合理的调整,只需保证各部件之间的连接关系以及通讯关系即可。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