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无人机监测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748540发布日期:2019-05-24 20:48阅读:166来源:国知局
一种无人机监测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监测装置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无人机监测装置。



背景技术:

无人驾驶飞机,简称“无人机”,无人机按应用领域,可分为军用与民用,军用方面,无人机分为侦察机和靶机,民用方面,无人机+行业应用,是无人机真正的刚需;目前在航拍、农业、植保、微型自拍、快递运输、灾难救援、观察野生动物、监控传染病、测绘、新闻报道、电力巡检、救灾、影视拍摄、制造浪漫等等领域的应用,大大的拓展了无人机本身的用途,发达国家也在积极扩展行业应用与发展无人机技术;然而,无人机作为一种飞行载体,不同的人可以拿它来做不同的事。既不能无限制地使用,也不能因为它有协助犯罪的潜力就完全禁止,因此,设计一种无人机监测装置就显得非常有必要了

目前市面上已经存在的无人机监测装置,其支撑固定结构在实际安装放置监测装置时,较为麻烦,较易发生倾倒,导致监测装置损坏;市面上已有产品往往体积较大,结构固定,不便于携带。



技术实现要素:

1、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无人机监测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1)现有设计安装固定时较为麻烦的问题;

(2)现有设计体积较大,结构固定、不便于携带的问题。

2、技术方案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无人机监测装置,包括安装座和提握把手,所述安装座上表面固定连接有壳体,所述壳体内部固定安装有无人机监测系统,所述提握把手与安装座的底面固定连接,所述安装座下方设置有调节转盘,所述调节转盘与联动机构相匹配,所述联动机构固定安装在安装座内部,所述联动机构上还连接有支撑装置。

优选的,所述联动机构包括有连接轴,所述连接轴底端与调节转盘固定连接,所述连接轴顶端固定连接第一斜齿轮,所述第一斜齿轮上方设置有三组支撑调节机构,通过转动调节转盘,可以带动三组支撑调节机构一起进行联动。

优选的,所述支撑调节机构包括有第二斜齿轮,所述第二斜齿轮与第一斜齿轮啮合连接,所述第二斜齿轮上固定连接有第一连接杆,所述第一连接杆远离第二斜齿轮一端固定连接有螺纹杆,所述螺纹杆下方转动安装有与螺纹杆相匹配的第一传动齿轮,所述第一传动齿轮上固定连接有第二连接杆,所述第二连接杆远离第一传动齿轮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二传动齿轮,使用时,通过顺时针旋转调节转盘,利用第一斜齿轮可以带动三组支撑调节结构的第二斜齿轮旋转,而第二斜齿轮旋转时,又能通过第一连接杆带动螺纹杆旋转,螺纹杆下方与螺纹杆等齿比的第一传动齿轮随着螺纹杆一同旋转,进而通过第二连接杆带动第二传动齿轮旋转,第二传动齿轮与支撑装置的第一支撑杆顶端的第三传动齿轮啮合连接,从而带动着支撑装置向下旋转,等旋转到合适的位置后,将调节转盘固定住,从而即可完成本实用新型的支撑装置的展开以及装置本体的安装放置,而在需要将支撑装置收起的时候,只需逆时针旋转调节转盘即可;利用上述设计,有效解决了现有设计安装固定时较为麻烦的问题。

优选的,所述支撑装置包括有第一支撑杆,所述第一支撑杆顶端固定连接有第三传动齿轮,所述第三传动齿轮与第二传动齿轮啮合连接,所述第一支撑杆通过第三传动齿轮和联动机构与安装座活动连接,所述第一支撑杆上滑动连接有第二支撑杆,所述第一支撑杆和第二支撑杆连接处固定连接有调节夹,所述第二支撑杆底端固定安装有阻尼轴承,所述阻尼轴承上固定连接有第三支撑杆,所述第三支撑杆通过阻尼轴承与第二支撑杆活动连接,所述阻尼轴承上还螺旋连接有锁紧螺栓,所述第三支撑杆的底端固定连接有防滑垫,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可以通过顺时针旋转调节转盘的方式来将支撑装置打开,待支撑装置打开后,将第二支撑杆从第一支撑杆上向下拉,然后通过调节夹将第二支撑杆固定住,然后再通过阻尼转轴将第三支撑杆进行旋转,旋转到合适的位置后,在通过锁紧螺栓将第三支撑杆固定住,从而即可完成本实用新型的支撑装置的展开工作,而当装置本体监测工作完成后或者是根据需要进行位置转移时,可以先将第二支撑杆收缩至第一支撑杆中,然后再将第三支撑杆旋转至与第一支撑杆和第二支撑杆垂直的位置,接着再逆时针旋转调节转盘,将第一支撑杆和第二支撑杆旋转至与安装座平行,此时第三支撑杆垂直向上,可以充当支撑脚,而使用者可以通过提握把手方便的对装置本体进行提握移动,利用上述设计,有效解决了现有设计体积较大,结构固定、不便于携带的问题。

优选的,所述无人机监测系统包括有信息系统、处理系统、控制系统和反馈系统;

所述信息系统通过声音采集模块和音频识别模块将采集到的声音参数与无人机飞行声音参数进行匹配,若匹配成功则发出报警信号,还通过卫星定位模块来记录目标无人机的飞行高度、经度、纬度等地面信息,所述卫星定位模块还设有数据同步系统,便于对无人机进行精确的校正;同时还设置有探测模块,探测模块包括LED红外监控机、激光红外监控机、红外热成像仪、超声波和雷达探测系统中的一种或几种,用于对低空领域扫描探测,实时传输监控信息;

所述处理系统通过地图处理模块将卫星定位模块收集到信息制成卫星地图,然后通过显示模块显示预制地图和呈现无人机,实时获取无人机的影像资料,还包括地图缩放单元,用于检测无人机相对于地面的距离;还通过报警模块与声音采集模块和音频识别模块相匹配,当声音采集模块和音频识别模块检测出异常,立即发出报警信号;

所述控制系统通过远程控制模块,用于接收信息获取模块发送来的音频信息,并传输到报警模块发出报警信号,同时还用于接收地面控制中心所发出的遥控信号;

所述反馈系统通过干扰模块的射频信号生成模块、滤波器模块、增益模块以及顶向天线的配合工作,用于向目标无人机发送干扰信号,所述干扰模块干扰目标无人机的通信链路、控制链路和GPRS信号中的一种或多种,同时通过追踪模块检测无人机的运动方向信息,本实用新型通过信息系统、处理系统、控制系统和反馈系统之间的相互配合协作,安全性高,性能稳定,使用方便,有力的维护了周边的安全。

3、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在安装座上固定安装有联动机构,使用时,通过顺时针旋转调节转盘,利用第一斜齿轮可以带动三组支撑调节结构的第二斜齿轮旋转,而第二斜齿轮旋转时,又能通过第一连接杆带动螺纹杆旋转,螺纹杆下方与螺纹杆等齿比的第一传动齿轮随着螺纹杆一同旋转,进而通过第二连接杆带动第二传动齿轮旋转,第二传动齿轮与支撑装置的第一支撑杆顶端的第三传动齿轮啮合连接,从而带动着支撑装置向下旋转,等旋转到合适的位置后,将调节转盘固定住,从而即可完成本实用新型的支撑装置的展开以及装置本体的安装放置,而在需要将支撑装置收起的时候,只需逆时针旋转调节转盘即可;利用上述设计,有效解决了现有设计安装固定时较为麻烦的问题;

(2)本实用新型的支撑装置在使用时,可以通过顺时针旋转调节转盘的方式来将支撑装置打开,待支撑装置打开后,将第二支撑杆从第一支撑杆上向下拉,然后通过调节夹将第二支撑杆固定住,然后再通过阻尼转轴将第三支撑杆进行旋转,旋转到合适的位置后,在通过锁紧螺栓将第三支撑杆固定住,从而即可完成本实用新型的支撑装置的展开工作,而当装置本体监测工作完成后或者是根据需要进行位置转移时,可以先将第二支撑杆收缩至第一支撑杆中,然后再将第三支撑杆旋转至与第一支撑杆和第二支撑杆垂直的位置,接着再逆时针旋转调节转盘,将第一支撑杆和第二支撑杆旋转至与安装座平行,此时第三支撑杆垂直向上,可以充当支撑脚,而使用者可以通过提握把手方便的对装置本体进行提握移动,利用上述设计,有效解决了现有设计体积较大,结构固定、不便于携带的问题;

(3)本实用新型的无人机监测系统通过信息系统、处理系统、控制系统和反馈系统之间的相互配合协作,能够更为及时准确的对所监测区域的无人机情况进行探测和预警,并在第一时间通过反馈系统的追踪模块和干扰模块对无人机追踪和干扰,避免不法分子利用无人机进行违法犯罪操作,相较于现有设计,本实用新型安全性高,性能稳定,使用方便,有力的维护了周边的安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折叠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联动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号说明:

1、安装座;2、壳体;3、提握把手;4、调节转盘;5、联动机构;6、第一支撑杆;7、第二支撑杆;8、调节夹;9、阻尼轴承;10、第三支撑杆;11、锁紧螺栓;12、防滑垫;13、连接轴;14、第一斜齿轮;15、第二斜齿轮;16、第一连接杆;17、螺纹杆;18、第一传动齿轮;19、第二连接杆;20、第二传动齿轮。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1:

请参阅图1-2,一种无人机监测装置,包括安装座1和提握把手3,安装座1上表面固定连接有壳体2,壳体2内部固定安装有无人机监测系统,提握把手3与安装座1的底面固定连接,安装座1下方设置有调节转盘4,调节转盘4与联动机构5相匹配,联动机构5固定安装在安装座1内部,联动机构5上还连接有支撑装置。

支撑装置包括有第一支撑杆6,第一支撑杆6顶端固定连接有第三传动齿轮,第三传动齿轮与第二传动齿轮20啮合连接,第一支撑杆6通过第三传动齿轮和联动机构5与安装座1活动连接,第一支撑杆6上滑动连接有第二支撑杆7,第一支撑杆6和第二支撑杆7连接处固定连接有调节夹8,第二支撑杆7底端固定安装有阻尼轴承9,阻尼轴承9上固定连接有第三支撑杆10,第三支撑杆10通过阻尼轴承9与第二支撑杆7活动连接,阻尼轴承9上还螺旋连接有锁紧螺栓11,第三支撑杆10的底端固定连接有防滑垫12。

使用时,通过顺时针旋转调节转盘4,利用第一斜齿轮14可以带动三组支撑调节结构的第二斜齿轮15旋转,而第二斜齿轮15旋转时,又能通过第一连接杆16带动螺纹杆17旋转,螺纹杆17下方与螺纹杆17等齿比的第一传动齿轮18随着螺纹杆17一同旋转,进而通过第二连接杆19带动第二传动齿轮20旋转,第二传动齿轮20与支撑装置的第一支撑杆6顶端的第三传动齿轮啮合连接,从而带动着支撑装置向下旋转,等旋转到合适的位置后,将调节转盘4固定住,从而即可完成本实用新型的支撑装置的展开以及装置本体的安装放置,而在需要将支撑装置收起的时候,只需逆时针旋转调节转盘4即可;利用上述设计,有效解决了现有设计安装固定时较为麻烦的问题。

实施例2:

请参阅图3,结合实施例1的基础有所不同之处在于,联动机构5包括有连接轴13,连接轴13底端与调节转盘4固定连接,连接轴13顶端固定连接第一斜齿轮14,第一斜齿轮14上方设置有三组支撑调节机构。

支撑调节机构包括有第二斜齿轮15,第二斜齿轮15与第一斜齿轮14啮合连接,第二斜齿轮15上固定连接有第一连接杆16,第一连接杆16远离第二斜齿轮15一端固定连接有螺纹杆17,螺纹杆17下方转动安装有与螺纹杆17相匹配的第一传动齿轮18,第一传动齿轮18上固定连接有第二连接杆19,第二连接杆19远离第一传动齿轮18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二传动齿轮20。

使用时,可以通过顺时针旋转调节转盘4的方式来将支撑装置打开,待支撑装置打开后,将第二支撑杆7从第一支撑杆6上向下拉,然后通过调节夹8将第二支撑杆7固定住,然后再通过阻尼转轴9将第三支撑杆10进行旋转,旋转到合适的位置后,在通过锁紧螺栓11将第三支撑杆10固定住,从而即可完成本实用新型的支撑装置的展开工作,而当装置本体监测工作完成后或者是根据需要进行位置转移时,可以先将第二支撑杆7收缩至第一支撑杆6中,然后再将第三支撑杆10旋转至与第一支撑杆6和第二支撑杆7垂直的位置,接着再逆时针旋转调节转盘4,将第一支撑杆6和第二支撑杆7旋转至与安装座1平行,此时第三支撑杆10垂直向上,可以充当支撑脚,而使用者可以通过提握把手3方便的对装置本体进行提握移动,利用上述设计,有效解决了现有设计体积较大,结构固定、不便于携带的问题。

实施例3:

结合实施例1或2的基础有所不同之处在于,无人机监测系统包括有信息系统、处理系统、控制系统和反馈系统;

信息系统通过声音采集模块和音频识别模块将采集到的声音参数与无人机飞行声音参数进行匹配,若匹配成功则发出报警信号,还通过卫星定位模块来记录目标无人机的飞行高度、经度、纬度等地面信息,卫星定位模块还设有数据同步系统,便于对无人机进行精确的校正;同时还设置有探测模块,探测模块包括LED红外监控机、激光红外监控机、红外热成像仪、超声波和雷达探测系统中的一种或几种,用于对低空领域扫描探测,实时传输监控信息;

处理系统通过地图处理模块将卫星定位模块收集到信息制成卫星地图,然后通过显示模块显示预制地图和呈现无人机,实时获取无人机的影像资料,还包括地图缩放单元,用于检测无人机相对于地面的距离;还通过报警模块与声音采集模块和音频识别模块相匹配,当声音采集模块和音频识别模块检测出异常,立即发出报警信号;

控制系统通过远程控制模块,用于接收信息获取模块发送来的音频信息,并传输到报警模块发出报警信号,同时还用于接收地面控制中心所发出的遥控信号;

反馈系统通过干扰模块的射频信号生成模块、滤波器模块、增益模块以及顶向天线的配合工作,用于向目标无人机发送干扰信号,干扰模块干扰目标无人机的通信链路、控制链路和GPRS信号中的一种或多种,同时通过追踪模块检测无人机的运动方向信息。

本实用新型的无人机监测系统通过信息系统、处理系统、控制系统和反馈系统之间的相互配合协作,能够更为及时准确的对所监测区域的无人机情况进行探测和预警,并在第一时间通过反馈系统的追踪模块和干扰模块对无人机追踪和干扰,避免不法分子利用无人机进行违法犯罪操作,相较于现有设计,本实用新型安全性高,性能稳定,使用方便,有力的维护了周边的安全。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改进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